段德昌
段德昌(1904-1933年),字裕厚(一说裕后),单名魂,湖南省南州厅(今南县)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
段德昌早年丧母,家境艰难,幼年启蒙,后转读南县第一高等小学及长沙雅各中学。曾在华容县、南县从事反帝爱国活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转入中国共产党,并受党组织选派,前往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在校期间成为“青军会”骨干,后因“青军会”解散被迫离开黄埔军校,又转入中央政治讲习班学习。1926年段德昌毕业后,前往国民革命军第八军第一师政治部工作,参加北伐战争,在攻占武昌的战役中,结识该师第一团营长彭德怀,后介绍彭德怀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曾参加南昌起义,后返回家乡,于南县、华容县、石首市等地进行革命活动,领导公安县年关暴动,组织农民武装,开展游击斗争,历任中共公安县委书记、鄂西特委委员、独立师师长等职务,并于洪湖市建立游击根据地。1930年2月,担任新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副军长兼第一纵队司令,与军长旷继勋和政委周逸群等人创建以洪湖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同年7月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后,出任第六军政治委员,后改任军长。9月,第二军团南下作战失利后,段德昌等人主张回师洪湖,后被撤掉红六军军长之职,并带领失散人员返回洪湖,出任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赤色警卫队总队长。1931年春,在根据地大部分丧失的情况下,与周逸群将失散于洪湖市的战士整编为独立团,率部连续两次挫败国民党军的“围剿”,保卫了洪湖苏区,后独立团扩编为第三军第九师,段德昌出任师长。同年秋,率部北上接应贺龙率领的红三军第七、八两师返回洪湖,后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2年上半年,在贺龙领导下,率部连续取得龙王集、文家墩、新沟咀(也做新沟嘴)等战斗的胜利,保卫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后因“左派”冒险主义错误指导,未能取得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红三军被迫转移,段德昌率领红九师完成断后任务,并抵达湘鄂边。1933年于“肃反”中遭受诬陷,后于5月1日在湖北省巴东县金果坪乡被杀害。
胡耀邦总书记于198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他深切怀念段德昌等早年为党为国捐躯的人民军队的杰出将领。
人物生平
早期经历
1904年8月19日,段德昌出生于湖南省南洲厅九都山(今湖南南县九都山乡)九屋厂,字裕厚(一说裕后),单名魂。其父段心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在家乡小学教书,其母早亡,幼时依靠祖母抚养。段德昌七岁启蒙,后转入南县第一高等小学读书。1922年秋,段德昌从南县第一高等小学毕业后,又考入长沙市雅各中学,期间曾组织由南县、华容县一带在长沙求学的同学们,一起创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小组。次年,段德昌的父亲病逝,因家境困难,他选择辍学归乡。
投身革命
1924年,段德昌与留法勤工俭学归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何长工在南山乡一带创办新华中学,担任校董会副董事长兼教务部长、英文教员,因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决心投身革命,次年转任南县第一小学英文教员。五卅运动中,段德昌与南县一些进步师生召开群众大会,成立南县“雪耻会”,后段德昌出任副主席兼纠察队队长,带领群众开展查禁日货和反对帝国主义入侵的宣传活动。
1925年6月,段德昌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8月,经曾习孔介绍,段德昌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受到党组织的选派前往广州市的黄埔军校,先被编入入伍生第二团,接受入伍教育。国民革命军东征陈炯明时,段德昌曾随入伍生第二团驻防惠州,因执行战斗任务时勇敢机警,受到团长赏识,后段德昌正式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并被编入步兵军团第二团。段德昌在黄埔军校读书期间,加入以中国共产党党员及共青团员为骨干的“中国青年革命军人联合会(简称青军会)”,并成为“青军会”重要成员,后因蒋介石下令解散“青军会”和“孙文学会”,导致段德昌在毕业前被迫离校,经过周恩来介绍,进入以李富春担任班主任的中央政治讲习班学习。
参与北伐
1926年6月,段德昌毕业后,担任国民革命军第6军第5团党代表,后调入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宣传科工作。北伐战争中,段德昌积极开展宣传工作,经常带领宣传科工作人员在战场上宣传鼓舞,并受到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政治部的表扬。1926年秋,段德昌调任第八军第一师政治部秘书长,后结识当时在第一师担任营长的彭德怀,国民革命军攻打武昌时,彭德怀跟随随团行动的段德昌在护城河边观察敌情,突然被城中冲出来的十几名敌军包围,两人面对强敌,沉着应对,直到警卫排赶到,才使得二人脱险,从此两人结下深厚友谊。段德昌经常与彭德怀谈心,通过交谈,逐步掌握彭德怀的思想,并送出一些宣传刊物拱其阅读,最终促使彭德怀接受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并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但党组织为照顾第一次国共合作,决定暂时不在第八军发展党员。
建功南昌
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为挽救革命,中国共产党决定在江西南昌发动起义,并成立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段德昌跟随部队前往南昌,并被师长周逸群安排率领五团一营在起义时攻占南昌东门的任务。段德昌接到任务后,便与营长王炳南商讨偷袭敌营的作战方案,后于7月31日夜晚率部赶到南昌东门附近休息。段德昌利用联络官的名义,前往敌军团部,声称部队刚进城未找到宿营地,欲借其营房前空地露营,并要来联络口令,于是段德昌带领部队自由进出敌军营房。段德昌将各连都安置于战斗冲锋出发地,并暗中做好准备工作,夜深后发动战斗,段德昌率领部队轻松送入敌军营房,并胜利攻占南昌东门。
南昌起义后,起义军南下广东省,占领潮州市与汕头市,后段德昌所在的第三师负责镇守潮州,后因敌军围攻潮州,周逸群率领第三师撤出潮州,并抢占竹篙山、飞鹅山阵地反击敌人。面对敌人进攻,段德昌率部在竹篙山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因敌军切断潮州与汕头的联系,使得竹篙山与飞鹅山两个阵地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段德昌建议并掩护周逸群部撤退。后段德昌全团为掩护主力撤退,几乎全部战死,段德昌只身突围,后辗转回到家乡湖南省南县。
创建苏区
破弥陀寺
段德昌回到南县后,通过他的入党介绍人曾习孔与党组织取得联系。当时湘西特委正欲发动秋收运动,便派遣段德昌前往澧县协助邹资生指挥农民自卫队,后农民自卫队转入湖北公安,并与公安县农民自卫队联合,欲于9月下旬攻打弥陀寺镇。9月22日,段德昌赶到欲出发攻打弥陀寺的邹资生的农民自卫队,次日凌晨农民自卫队兵分三路围攻弥陀寺,段德昌率领小分队借助浓雾掩护渡过护城河。面对敌人利用火墙阻止农民自卫队进攻,段德昌亲手炸毁堡,后在各路队伍进攻下,成功攻取弥陀寺。但因段德昌在攻打敌军碉堡时烧伤大腿,便返回家乡南县治病。段德昌在家养病期间,曾通过中共南华安(南县、华容、安乡)特委,秘密会见驻防南县,已担任湖南陆军独立第五师第一团的团长彭德怀,并介绍其入党。
出任师长
1927年冬,段德昌被任命为中共公安县委,并担任县委书记。在公安县委领导下,段德昌等人指挥暗杀队接连除掉20多名土豪劣绅与土匪,后段德昌整顿与扩充暗杀队。1928年春节前夕,段德昌得到消息,大土匪傅祖光流窜到桥埠头,于是决定智歼傅匪。1月22日,段德昌率部乘除夕之夜,化妆成挑夫假装前来送年货,轻松除掉傅祖光及其部众,后乘胜进军,奔袭并解除闸口镇“清乡团”的武装。战后段德昌将暗杀队与农民自卫队合编为公安县农民赤卫队。
1928年1月,中国共产党湖北省委员会任命万涛担任鄂西特委军事委员,后万涛亲自主持将公安县农民赤卫队扩编为湖北工农革命军第十军第四师,并由段德昌出任师长,但第四师的成立,使敌人受到恐慌。于是沙市区(今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敌军兵分三路围攻第四师,段德昌等人决定诱敌深入,并兵分三路悄悄离开驻地,然后布下伏击圈,同时挑选十余名青壮年组成敢死队负责诱敌,敢死队员将敌人引入埋伏圈后,段德昌率部大破敌军。贺龙率部攻打监利城失利后,敌人派出重兵攻打公安,欲彻底消灭第四师,段德昌率部与敌人展开周旋,因敌人实力强大,第四师伤亡较大。
峰口破敌
4月,周逸群与贺龙等人失散后,决定返回洪湖组建队伍,扩大根据地,后历经艰险寻到段德昌与万涛。经过反思,段德昌等人形成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思想,并决定集中兵力攻打峰口镇,后段德昌等人前往周围各县联络游击队,5月19日,各县游击队全部隐蔽于峰口镇附近,为确保战斗胜利,段德昌和周逸群派遣侦查员进镇侦查,但未能获取有效情报,于是段德昌化妆成鱼贩亲自前去侦查。获悉敌军兵力部署后,段德昌与周逸群制定了战斗方案,次日凌晨,五个县的游击队乘敌军熟睡之际发动突袭,最终取得峰口战役的胜利。段德昌总结峰口战役的经验,采用游击战术,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并在洪湖市周围建立了稳定的根据地。7月,周逸群等人重组鄂西特委,段德昌被选为委员。
常胜将军
1929年3月,鄂西特委第一次扩大会议召开,决定组建由特委直接领导与指挥的鄂西游击队,段德昌担任大队长,并被选为鄂西特委委员。鄂西游击大队成立后,便面对敌人的进攻,段德昌建议先在青羊宫迷惑敌人,使得敌人不敢贸然进攻,然后集中鄂西游击大队于沙岗伏击江陵团防队,最终回师再取青羊宫的监利团防队。经过段德昌的部署,刚成立的鄂西游击大队便以少胜多,大破敌军。青羊宫首战告捷后,段德昌率领鄂西游击大队第二中队在洪湖沿岸展开游击斗争,17天内连战连捷,共发生21次战斗,被人们称赞为“常胜将军”,并在江陵、石首市和监利市等地建立红色政权。
1929年8月,周逸群与段德昌为增强鄂西武装的战斗力,将各路游击队整编为鄂西游击总队(又叫洪湖游击总队),周逸群担任总队长,段德昌出任参谋长,后部队于三屋墩进行政治整训和军事训练。段德昌和周逸群在部队中建立健全各级党团组织,举办军政干部训练班,同时总结归纳游击战术,并教授军政干部“敌来我飞,敌去我归,人多则跑,人少则搞”的十六字口诀,而在军训中段德昌还亲自作词作曲创作出《红军纪律歌》。
屡破强敌
1929年9月,中国国民党调集重兵向洪湖市地区发动进攻,当地大小豪绅响应,对抗革命群众与干部,使得游击队活动越来越困难。鄂西游击总队完成三屋墩整编后,段德昌与周逸群决定要暂避锋芒,进行外线作战,于是段德昌命令鄂西游击总队第一大队寻机攻打江南的华容县,而他亲率第二大队牵制石首市、江陵的敌军,策应第一大队渡江战役。次月,段德昌率部在江陵县伏击“清缴”部队,袭击江陵县熊家河常练队,攻取普济镇、沙岗等团防据点,后又围攻华容文宣区团防局,建立基层政权,并划归石首县尉领导。但鄂西游击总队第一大队却未能抓住有利局势迅速渡江,反而滞留监利,段德昌写信催促,第一大队队长王尚武才带队准备渡江,第一大队途经尺八口时,在当地农军配合下,消灭岳阳团防李十泉部。因胜利使王尚武产生轻敌心理,竟违背鄂西特委和段德昌令其前往华容作战的命令,率部返回洪湖,落入敌军包围圈中,最终部队损失惨重,打乱了段德昌的战略部署。
段德昌和周逸群认为工作重心要放在发动群众,增强武装,扩大根据地区域上,此时刘革非由上海市来到石首市县委,于是周逸群安排刘革非主持鄂西特委日常工作,而他亲赴第二大队指挥游击队在石首、江陵的活动,段德昌率领第一和第三大队,坚持在洪湖开展斗争。在段德昌的领导下,鄂西游击队攻占尺八口、车湾等地,并控制两地沿线的沿江渡口,后又于周何湾伏击敌军,火烧敌船。10月初,段德昌率领鄂西游击总队第一、三大队于聂家岭设下埋伏,大破国民党三十四师驻守朱河镇的一个团,创造游击队首次于洪湖市战胜敌军正规军一个团的战例。11月,段德昌趁蒋介石与粤系军阀混战,敌军大部分撤离洪湖之机,率部进行反攻,取得三官殿等一系列胜利。
创湘鄂西
1929年12月,鄂西游击总队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一师,由段德昌担任师长。1930年2月,红军独立第一师第一纵队和第二纵队于监利县汪家桥胜利会师,后独立第一师扩编为工农红军第六军,段德昌出任副军长兼第一纵队司令。随后在段德昌等人的率领下,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相继攻陷龙湾、新沟咀、潜江市、郝穴镇等城镇,建立仙桃市、潜江市、监利市等县工农民主政权和农民协会、妇女会、等群众组织,创建以洪湖市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南下作战
1930年7月,红六军于公安与贺龙率领的湘鄂边红四军会师,后两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贺龙出任军团总指挥,周逸群担任政委,段德昌出任第六军政治委员,不久后改任军长。后中国工农红军东进渡江作战,段德昌率部于监一带扫除敌人的据点,摧毁地主武装“白极会”,巩固扩大洪湖根据地。9月,中央代表邓中夏抵达湘鄂西后,命令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南下作战,配合第一、三军团再次攻打长沙市,段德昌等人认为部队离开苏区,进攻长沙、津市市、常德市等地,战线会拉得过长,容易遭受敌人南北夹击,但邓中夏坚持执行南下作战。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接连攻克华容县、南县、公安、石门等地,将江南苏区连成一片,后邓中夏不顾战场形势,不接受段德昌等人提出的巩固新老苏区,停止南征的主张,继续南下作战,最终南征失利。段德昌与贺龙认为应该回师洪湖,但邓中夏认为洪湖地区河流纵横交错,不利于大部分行动,拒绝返回洪湖苏区,后又免去段德昌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军长之职。
洪湖破敌
重返洪湖
1930年10月,蒋介石任命徐源泉出任“湘鄂川边清乡督办”,集中五万兵力大举围攻洪湖苏区。面对敌军的进犯,周逸群将特委、联县政府机关和军校前往石首市调关,同时一边写信催促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返回洪湖,一边发动群众,建立地方武装保卫苏维埃政权。段德昌被免去红六军军长后,被邓中夏派遣返回洪湖,改任湘鄂西苏维埃联县政府赤色警卫队总队长,带领伤兵返回洪湖。段德昌带领伤兵来到南平市后,在公安县苏维埃政府帮助下,将重伤无法行走的伤员安置于骨干群众家中,嘱托他们养好伤后再回洪湖寻找部队。12月,段德昌和十二团警卫队的20余名战士,带着100多名伤兵员慢慢前往洪湖。
两破“围剿”
段德昌返回洪湖市后,在根据地大部丧失的情况下,他与周逸群重整部队。1931年1月初,曾在杨林寺战斗中与中国工农红军主力失掉联系的红六军十师五十一团陈光明、陈华山两个营,四十九团杨嘉瑞营以及十六师四十八团和红二军十二团一部,陆续返回石首市调关,于是周逸群将这些部队整编为红军独立团(群众又称新六军),并由段德昌担任军长。新六军成立后第三天,段德昌便集中兵力,在军校学生军配合下,长途奔袭鲇鱼须镇,趁敌人沉睡之际,全歼驻扎于此的新十一师一个营,并缴获全部枪支弹药。附近的敌军六十五团闻讯逃跑,遭到周逸群等部的伏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六军赶到后歼敌两个连,段德昌率领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六军乘势攻取华容县城。
此后敌军兵分两路进犯江陵县胡家场和石首县冯家潭与小河口镇,段德昌又指挥新六军夜渡长江,趁敌人出操时歼敌一个营,后又将另一路敌军赶出石首县。2月21日,敌军暂编五十一师杨明旅高二团攻占华容县城,段德昌在敌军合围前率部渡江进入石首县桃花山,次日夜晚,段德昌率部偷渡沱江,突袭高二团团部,再次收复华容县城。3月6日,敌军兵分数路进攻石首市,段德昌等人将党政机关转往何岭子,留给敌人一座空城,待敌攻城主力一四二旅全部进城后,段德昌集中兵力先歼灭敌新十一师一个营,次日凌晨又兵分三路攻打石首市,敌军溃逃。后因敌军调集飞机与舰艇增援,溃逃的敌军乘势反扑,段德昌采取疲劳战术,令敌军不敢轻易出城。段德昌牵制石首市县城敌军时,周逸群召开特委紧急会议,同意段德昌提出的战略策略,由段德昌率领新六军渡江,配合监沔地方武装,趁敌人主力集中江南,反击监沔的敌军,恢复和巩固苏维埃政权,转移敌人进攻江南的目标。3月23日,段德昌率领新六军掩护特委、联县政府机关及军校师生,由华容县渡江去往监利市下车湾与江左军四大队会合。
4月23日,敌新三旅徐德佐旅长亲率两个团攻向独立团驻地周老嘴,欲三日内消灭红军独立团(即新六军),后第一团与第三团队周老嘴形成夹击之势。段德昌决定集中兵力先攻第一团,再会师进攻第三团。次日凌晨,段德昌率部进驻敌军必经之地东港口,并兵分四处设伏,待敌军全部进入伏击圈后,段德昌率部展开攻击,全歼第一团。随后段德昌率部北上,全歼第三团一个营,粉碎敌军的第二次“围剿”。战后,红军独立团在周老嘴扩编为红三军第九师,段德昌出任师长,全师下辖两个团。
北上迎贺
1931年春,夏曦作为中央代表前往洪湖苏区,后成立湘鄂西中央分局和湘鄂军委分会,由夏曦担任分局书籍及军委分会主席,他认为湘鄂西党组织不纯,必须实行“肃反”。同年秋,敌军对洪湖苏区实行第三次“围剿”,夏曦命令段德昌率领红九师二十六团北上开辟襄北根据地,并迎接贺龙率领红七师、红八师返回洪湖苏区。当段德昌率领二十六团北上后,湘鄂西军委分会下令段德昌的主要任务为击破“围剿”敌军的某部,而迎接贺龙部返回苏区只是次要任务。10月,段德昌率部胜利完成发展襄北苏区以及迎接贺龙部返回洪湖的两大任务,而留守洪湖的红九师二十五团等部也基本粉碎敌军的“围剿”。但夏曦指责段德昌违抗命令,致使洪湖苏区江南部分丢失,于是取消红三军的军、师两级指挥机关,并将红三军改编为5个团,由军委分会直接指挥,等于取消了贺龙、段德昌等人对红三军的领导权。
屡破强敌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湘鄂西苏区领导人贺龙、段德昌等人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12月,新沟嘴红三军军部召开中央分局、省委和军委联席会议,宋盘铭传达指示,中共中央肯定红九师迎接红三军主力返回洪湖苏区的成绩,不同意取消军部与师部。于是第二天贺龙等人重新将红三军改编为第七师、第九师和独立团,段德昌出任第九师师长。
1932年1月,在贺龙指挥下,段德昌率领红九师由周老嘴出发,渡过襄河,直逼皂市。因皂市敌军四十八师工兵营,听闻段德昌前来攻城,便逃往应城县,于是段德昌率部占据皂市。后段德昌决定围城打援歼灭应城市敌军,并派遣红九师主力包围驻守龙王集的中国国民党军队,应城守军四十八师特务团团长蒋作均率领工兵营欲解龙王集之围,被红九师警卫营和骑兵连歼灭,并活捉工兵营长。段德昌率部一面进攻龙王集、陈家河,一面利用利用被俘的工兵营长写信劝降,龙王集守军选择突围,段德昌放走部分守军后,集中全部兵力歼灭大部龙王集守军,而陈家河守军被吓得不敢走出阵地。
1月24日,武汉绥靖公署主任于建贤急调第四师第十二旅张联华部前往应城解围,段德昌决心伏击歼灭敌军,为集中优势兵力对敌,调集汉川独立团前来助战。25日凌晨,段德昌指挥红九师设伏于应城和龙王集之间的周家湾一带,并率先歼灭驻守陈家河附近土寨的守军,后以骑兵连和汉川独立团诱敌深入,待敌人全部进入埋伏圈内,段德昌指挥部众在公路两侧阵地上插上无数红旗,趁敌人动摇展开攻击,最终除一个团逃走外,歼灭第四师两个团及第四十八师特务团、工兵营和陈家河、龙王集矿警。
2月4日,段德昌率部趁雪夜攻占张港,歼灭新三旅一个营,随后又包围驻守峰口的刘培绪旅两个营,并进攻驻守潜江刘培绪旅主力。次日,段德昌趁除夕之夜攻克潜江县城,又抢占黑流渡切断敌军退路,面对敌军援军进攻张港,段德昌避敌锋芒,主动退出张港,最终红九师大败刘培绪旅,又乘胜歼灭和迫降驻扎峰口的两个营,并回师重创进攻张港之敌。3月6日,段德昌率部经过一夜雨中行军,包围敌军第四十八师第一四四旅韩昌峻部,后指挥部队突破李家场阵地,文家墩守军闻讯前来增援,受到段德昌伏兵攻击而溃逃,于是红九师占据文家墩、杜家岭等地。段德昌料定敌军回前来支援,便加强对皂市的警戒,次日凌晨,皂市守军一四二旅前来增援,再次遭受段德昌部伏击。3月8日,在贺龙军长指挥下,红九师在红七师及汉川独立团配合下,向李家场发动总攻,段德昌采用“火牛阵”冲破敌阵,中国工农红军全歼第一四四旅,并活捉旅长韩昌峻。
1932年5月,夏曦为首的湘鄂西“肃反委员会”开展大规模“肃反”,次月川军兵分三路进犯洪湖苏区。贺龙急忙率领红三军主力从襄北回救洪湖,段德昌率部进驻新沟嘴地区,欲歼灭川军中路军。6月9日,段德昌率领骑兵部队抢先赶到新沟嘴,并构筑工事,后警卫团赶到,并调整部署,严阵待敌。此日,夏曦赶到前线,命令九师主动出击,进攻老新口,段德昌主张利用阵地以逸待劳,因段德昌的坚持,夏曦同意了作战计划。6月13日,范绍增自恃装备精良,率部向新沟嘴进发,在骚扰部队诱敌下,进入中国工农红军埋伏圈,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夜战,全歼敌军一个旅加一个师部。
“肃反”错杀
1932年7月,中国国民党对洪湖苏区展开第四次“围剿”,段德昌和贺龙等人认为内线作战已经不太可能,主张集中优势兵力,采取游击战的方法,前往外线歼灭敌人有生力量,打破敌人的“围剿”。但夏曦坚持内线防御的主张,强令红军分兵堵击,采用阵地防御。10月,红军经过三个月的奋战,仍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洪湖苏区面部丢失。11月,湘鄂西中央分局和红三军被迫放弃洪湖苏区,向湘鄂边转移,为保证全军安全行进,段德昌率领红九师始终承担全军最艰巨的战斗任务,最终于12月底,红三军抵达湘鄂边界。
1933年3月,卢冬生率部同红三军主力会合后,中央分局于走马坪召开会议,决定撤销红八师编制,将部队分别编入红七师与红九师。部队整编完成后,会议开始研究下一步军事行动,段德昌鉴于红三军的严重损失和处境,提出愿意带领两个团打回洪湖,并利用洪湖地区群众基础好的有利条件,恢复洪湖苏区。但夏曦坚持讨论立足湘鄂边的军事行动,并做出红九师跟随军部前往巴东一带活动的安排。会后段德昌在贺龙指挥下,率领红九师积极组织红色游击队,建立工农政权。后段德昌于邬阳关被夏曦以“分裂中国工农红军”和改组派为由逮捕,后被送往金果坪关押,关押期间,段德昌面对审问,早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5月1日,段德昌于湖北省巴东县金果坪被杀。
人物荣誉
1952年10月3日,毛泽东主席为段德昌之子段传新签发中央人民政府第一号“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1989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正式出版,33人被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的称号,随后于1994年又增补三位,段德昌成为“36位军事家”之一。
2009年,段德昌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人物评价
胡耀邦总书记于198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他深切怀念段德昌等早年为党为国捐躯的人民军队的杰出将领。
中国工农红军战士樊哲祥于1980年接受采访时会议评价,认为段德昌是一个常胜将军。
人物轶事
对对龙
段德昌读私塾时,私塾先生总是利用对联让学生们展示智力。某天,私塾先生出了一个拼字联:需人为儒,弗人为佛,曾人为僧,以及山人为仙,宾人为傧,立人为位,下至庸人为傭,童人为僮,人均有取义。学生们都被上联难住,段德昌略加思索后,便从容不迫站了起来,然后对出下联:老女曰姥,夭女曰妖,生女曰姓,推之因女曰姻,商女曰嫡,亚女曰娅,贱而立女曰妾,卑女曰婢,女各存转名。段德昌对完之后,课堂响起一片喝彩声。私塾先生都夸赞他了不得。不久后,段德昌进入县立小学读书,某天县劝说所所长严世杰前往学堂视察。严所长听说段德昌擅长吟诗作对,便出了一个上联:孔子、关夫子,两位夫子,圣灵威德同结万世。段德昌听后不慌不忙地说道:著春秋、看春秋,一部春秋,庙堂香火永续千秋。严所长和老师听后,都纷纷点头称赞。
火龙将军
1928年5月20日拂晓,段德昌率领监、石、江、沔、华五座县城的游击队400多人,趁着深夜敌人沉浸于睡梦中,突然发起了进攻。段德昌和彭国材等人带领监沔游击队,划着20多条船,占据码头便向敌人连部冲了过去,直接来了一个中心开花。他们的军事行动令敌人直接失去了指挥,使得团防队和军队不能相顾,在游击队的进攻下,最终敌人全部投降。整个战斗期间,华容游击队放火烧掉镇东地主家的一栋房屋,当时风势大起,带动火势越烧越旺,最终映红一整条街,后来因为这把火,为段德昌赢得了“火龙将军”的称号。
人物关系
后世纪念
段德昌墓
段德昌墓位于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土家族自治县八峰山上,新中国成立后,将段德昌等烈士忠骨移至此处安葬,并修建陵墓。段德昌墓前,建有革命烈士纪念塔,为巨石结构;山麓有革命博物馆,陈列有革命文物。整个陵园苍松翠柏、庄严肃穆,从山麓到烈士墓,修筑有石质的台阶。
德昌公园
德昌公园位于南县南洲镇九都山。1983年南县县庆100周年之际,为纪念段德昌,南县县委、县政府决定修建德昌公园,后于1995年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整个公园占地30多公顷,由陵园、景园、游园三部分组成,其中陵园内建有段德昌铜像、段德昌烈士纪念碑、烈士墓怀英亭和博览馆等建筑,公园牌楼气势磅礴,造型高雅古典。2010年7月被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为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段德昌铜像
段德昌铜像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南县的德昌公园内,铜像屹立于公园正中,与高7.9米的烈士纪念碑遥相呼应。整个铜像建筑高为8.84米,其中铜像高为4.92米,基座高为3.92米,铜像重达2吨。铜像制作精美、栩栩如生,再现了段德昌将军的英姿。
段德昌纪念碑
德昌烈士纪念碑位于南县的德昌公园内,建成于1983年,占地面积800平方米,整体碑身为棱柱体,为钢筋混凝土浇铸而成,碑高为19.95米,2011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段德昌:常胜将军勇无敌-半月谈.半月谈.2023-07-09
揭秘我军36位军事家确定始末 - 中国军视网.中国军视网.2023-07-09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名单-双评-北方网-新闻中心.北方网.2023-07-09
南县德昌公园(湖南篇).中共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23-07-06
彭德怀元帅 (2015).豆瓣电影.2023-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