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李
欧洲李(学名:李属 domestica L.),正式中文名为欧洲李,又名西洋李、巴旦杏、西梅、话梅、扁桃等,为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落叶乔木。欧洲李原产西亚和欧洲,中国各地均有引种栽培。其喜温暖湿润、耐寒、耐旱、不耐渍水,在零下27.5℃下可以正常越冬。以pH值7.0-8.5,肥沃、排灌便利、土层深厚的土壤为宜。下半年生长尤为旺盛,花期5月,果期9月。
欧洲李植株高达15米,小枝幼时微被短柔毛;冬芽无毛。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0厘米,有稀疏圆钝锯齿,,侧脉5-9对;叶柄长1-2厘米。花1-3簇生短枝顶端;花梗长1-1.2厘米,无毛或被短柔毛;花径1-1.5厘米;萼筒钟状;萼片卵形,两面被柔毛;花瓣白色,有时带绿色。核果卵厘形或长圆形,径1-2.5厘米,有沟,熟时红、紫、绿或白色,常被蓝黑色果粉,果柄长1.2厘米,无毛;核宽椭圆形。
欧洲李的果实可鲜食,兼有盐水凤梨和玫瑰香味,还可制作糖渍、蜜饯、果酱、果酒等。同时还具有药用价值,可消散异常胆液质,清血润肠。用于血中干热旺盛,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咳嗽痰少,大便秘结,恶心呕吐。其可以加工成果干、果汁、果酒等一系列经济产品,在中国南疆地区大规模种植,具有极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研究历史
物种起源
欧洲李的起源是争论已久的问题。根据细胞学研究分析,已初步肯定欧洲李系由野生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 var.divaricata Bailey)与黑刺李(Prunus spinosa L.)杂交而成的多倍体。欧洲李的体细胞染色体为48,樱桃李16,黑刺李32,不论在形态、色泽和化学成分方面,欧洲李具有两者综合的特征。在樱桃李分布区和黑刺李分布连接的地区可以见到一些自然杂交而产生的各种中间类型。
1980年,野生的欧洲李首次在中国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区新源县被施丽发现,后新疆伊犁地区天山野果林成为经学术界认可的欧洲李唯一起源地。
栽培历史
欧洲李原产于亚洲西部小亚细亚半岛和叙利亚。公元前300年,希腊的植物学家特奥夫拉斯特曾在他的药用植物著作中谈到欧洲李,但未加以描述。在公元前100年左右引入意大利,后于800年前由意大利传入德国和法国,16世纪时,其在欧洲已经是商品。在革命前的俄罗斯栽培欧洲李的历史记载,最早是在1654年,当时是种植在沙皇的庭院里的。中国则在刘彻派遣张骞出使西塞时期将欧洲李引种进入中国。
形态特征
欧洲李植株高达15米,为落叶乔木。
茎
落叶乔木,高6-15米,树冠宽卵形,树干深褐灰色,开裂,枝条无刺或稍有刺;老枝红褐色,无毛,皮起伏不平,当年生小枝淡红色或灰绿色,有纵棱条,幼时微被短柔毛,以后脱落近无毛。冬芽卵圆形,红褐色,有数枚覆瓦状排列鳞片,通常无毛。。
叶
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4-10厘米,先端急尖或圆钝,稀短渐尖,基部楔形,有稀疏圆钝锯齿,上面无毛或脉上散生柔毛,下面被柔毛,边有睫毛,侧脉5-9对;叶柄长1-2厘米,叶基部两侧边缘各具1腺体。
花
花1-3簇生短枝顶端;花梗长1-1.2厘米,无毛或被短柔毛;花径1-1.5厘米;萼筒钟状;萼片卵形,两面被柔毛;花瓣白色,有时带绿色。
果实
核果卵厘形或长圆形,稀近球形,径1-2.5厘米,有沟,熟时红、紫、绿或白色,常被蓝黑色果粉,果柄长1.2厘米,无毛;核宽椭圆形。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欧洲李原产西亚和欧洲,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丹麦等国家都有分布。
中国分布
野生种欧洲李仅分布于中国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区新源、巩留县境内的天山野果林的有限范围内,中国各地有引种栽培。
生长习性
欧洲李喜温暖湿润、耐寒、耐旱、不耐渍水,在零下27.5℃下可以正常越冬。以pH值7.0-8.5,肥沃、排灌便利、土层深厚的土壤为宜。下半年生长尤为旺盛,花期5月,果期9月。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欧洲李的自然繁殖主要以异花繁殖为主,花期不一样且差异较大,为了保证自身种群繁衍能力,在实生繁殖受阻的情况下,可以根蘖繁殖作为补充。
播种繁殖
欧洲李种子在采收之后按照一定比例与种沙混合并低温储藏一段时间后,可在4-5月进行春播;若土壤情不足需灌水,以一定的行株距点播,播后覆地膜,幼苗出土后及时浇水。
嫁接繁殖
欧洲李的嫁接繁殖可分为芽接和枝接两种,芽接选取榆叶梅或山杏作为砧木,在一定高度处开丁字形口,将芽片削成盾牌形并插入木质部与韧皮层之间,用塑料薄膜绑紧。枝接选取健壮饱满的枝条削平滑,与砧木绑好后套塑料袋进行保湿,确认成活后即可取下。
栽培技术
栽培要点
栽培宜在春季萌芽之前或秋季落叶之后进行,以一定的行株距栽植,栽植前施腐熟厩肥作为底肥,苗木切忌裸根放置或阳光暴晒,种植后及时灌水。
水肥管理
欧洲李需根据实际生长情况进行灌溉,在萌芽后需要灌萌芽水,4月灌花前水,5月灌坐果水,6月灌夏枝和果实发育水,8月灌果实成熟水,10月灌封冻水。按需施肥,花芽分化前追施追施磷酸氢二铵和硫酸钾,根外追施尿素,可在成年后追厩肥、磷肥、氮肥。
抚育管理
定植后灌溉需培土,每年进行一定次数的中耕除草,也可间作豆类或其他低杆作物以耕代抚。如遇积雪需及时扫除,以免发生花期冻害。花芽分化时利用PBO果树促控剂控制树势与控制花芽分化,幼果生长时及时疏果,去除病虫果、小型果、畸形果、过密果,硬核期需进行第二次疏果,使其均匀分布。
整形修剪
欧洲李生长期的修剪应以调节主、副枝、侧枝与结果枝组为原则,将主干留低,定植当年除去定干基部的萌生枝,强枝早修,弱枝晚修。盛果期需要调节结果和延长结果,主要修剪延长枝。衰老树以更新修剪为主,截短一些大枝促进其更新。。
病虫害防治
病害
流胶病是欧洲李的主要病害,需要保护树干,合理修剪,若发现病树,可在早春发芽前将其流胶部分去除,并在切口处涂抹晶体石灰硫黄合剂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保护。
虫害
欧洲李的主要虫害为李小蛾和桃冠潜蛾、瓢虫、食仁虫、螨形总目等,李小蠹蛾可在为害树木时喷洒对硫磷微胶囊剂或灭氯氟醚菊酯来防治,潜叶蛾可用灭幼脲喷洒,金龟子可用糖醋液诱杀或人工捕杀,食仁虫可用菊类杀虫剂防治,螨类可采用克螨清防治。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欧洲李可消散异常胆液质,清血润肠。用于血中干热旺盛,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咳嗽痰少,大便秘结,恶心呕吐。
食用价值
欧洲李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低糖、低血糖生产指数的食品,富含维生素,粗食纤维,钾、铜、硼等矿物质,还含有很高的多酚类物质,如绿原酸、花青素、原花青素等,其果实可鲜食,兼有盐水凤梨和玫瑰香味,还可制作糖渍、蜜饯、果酱、果酒等。
经济价值
欧洲李可以加工成果干、果汁、果酒等一系列经济产品,在中国南疆地区大规模种植,具有极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物种保护
野生欧洲李仅在中国新疆新源等地野果林有少量分布,由于人为活动的频繁加剧,其分布面积和种群树木也在急剧减少,处于濒危的状态,尤其是中国新疆天山西部山地野生欧洲李,群系衰败较为严重,大树基本枯死,幼树被牲畜啃食,濒危程度较为严重,急需拯救性的措施加以保护。除了需要强化育林,应用生物防治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以外,还需将迁地保护和原地保护相结合,建立起保育基地对种质资源进行保护。
文化延伸
欧洲李在酒精饮料的使用中有悠久的历史。其中“西梅”“黄香李”“布拉斯李”“青梅李”这四种品种是最受饮酒者欢迎的。它们可以制成利口酒、生命水和白兰地。西洋李酒和西洋李浸制的白兰地的配方最早可追溯到1717年,到19世纪后期,西洋李酒在英国乡下已成了常见饮品。
相关研究
欧阳丽婷等人研究发现,野生欧洲李的致濒因素是花粉量少、传粉昆虫数量缺少以及资源限制,该研究结果为其濒危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耿文娟对欧洲李的资源现状与原生分布地进行了调研,并对其遗传系数与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分析,为欧洲李利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物种保护提供了理论参考。
参考资料
欧洲李.多识植物.2023-05-25
欧洲李.植物智.2023-05-25
野生欧洲李种质资源特性及亲缘关系研究.中国知网.2023-05-25
和硕地区欧洲李抗寒丰产栽培技术规程.中国知网.2023-05-25
卫生部药品标准.药智数据.2023-05-25
Prunus domestica L.gbif.2023-05-25
濒危植物野生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 L.)花部特征与繁育系统研究.中国知网.2023-05-25
欧洲李栽培技术.中国知网.2023-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