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Jiuq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又称东风航天城,始建于1958年10月20日,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中国西北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距离酒泉市260余公里。该地区属沙漠性气候,全年少雨,白天时间长,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要执行低、中轨道及高轨道倾角轨道的科学实验卫星返回式卫星以及载人航天的发射任务。

20世纪50年代,面对西方的封锁制裁和战略威胁,党中央作出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1958年10月,中国第一个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式组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载人航天和卫星两个发射塔架,先后发射过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第一艘载人飞船、第一个目标飞行器。截至2018年10月,该中心先后执行110次航天发射任务,成功将145颗卫星、11艘飞船、11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截止2023年10月,两个塔架分别完成16次载人发射任务和100次液体火箭发射任务,成功率分别高达100%和99%。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在世界的23个发射场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前苏联拜科努尔、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齐名,能够发射载人航天器。

2023年12月10日,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双曲线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完成第二次飞行试验任务,实现国内首次可复用火箭的复用飞行。2024年6月23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圆满成功。2025年2月27日,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点火发射,成功将四维高景一号03、04星发射升空。3月21日,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成功将云遥一号43-48星发射升空,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4月24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5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5次飞行任务。

建设背景

20世纪50年代,面对西方的封锁制裁和战略威胁,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党中央作出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

1955年10月,遭受美国无理羁留达5年之久的钱学森回国;同年12月,钱学森向党中央汇报了中国发展导弹的实施构想;1956年2月,钱学森起草了《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创建与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

1956年3月,钱学森参与筹备组建中国导弹航空科学研究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受命负责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1956年10月8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梁思礼任导弹控制系统研究室副主任。

1957年8月28日,国防部正式批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钱学森的建议,决定设立导弹试验场。

建设历程

1957年10月15日,中苏双方共同签订了《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原子工业的协定》。在导弹、火箭技术项目中,中国方面从苏联引进4种导弹系统,苏联派遣专家帮助中国选勘和建设导弹综合试验靶场。中央军委决定调志愿军第二十兵团代司令员孙继先中将担任导弹试验靶场司令员,并在志愿军第二十兵团机关基础上组建第二十训练基地领导机构。12月30日,以列·米·盖杜柯夫少将为首的导弹靶场选勘专家组先期来到北京。随后,负责设备安装和指导导弹发射试验的近百名苏联专家也陆续来到中国。

1958年1月,由孙继先、陈锡联等将军,以及盖杜柯夫率领的苏联专家组组成的中苏联合勘察组,以甘肃酒泉市以北地区为重点,进行大规模的空中选勘和地面勘察。经过十多天的踏勘,经综合分析论证,勘察组认为在额济纳旗青山头及周边地区建立导弹综合试验靶场的方案是可行的,并呈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批准。

1958年3月,经党中央、毛泽东主席批准,在甘肃、内蒙交界的额济纳青山头一带建设中国第一个陆上综合试验靶场。

1958年4月,经中央军委批准,由二十兵团副司令员孙继先率领的二十兵团和由工兵司令员陈士率领的十九兵团,开赴大西北,开始建设中国第一座导弹试验基地。

1958年10月20日,中国第一个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正式组建。

1965年9月,中国科学院组建了以赵九章为院长的卫星设计院,对外称科学仪器设计院,专门负责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并把中国第一颗卫星命名为“东方红一号”。从此,中国人造地球卫星研制工作正式开始。1966年年底,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工位建成。

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921工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被确定为载人航天发射场。从1994年7月3日工程奠基开始,至1997年正式竣工,载人航天发射场的施工建设仅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它采用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整体转运和远距离测试发射的“三垂一远”模式。这种发射模式可以缩短发射之间的时间,提高连续发射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名称由来

20世纪60年代初,发射基地与北京三个总部的有线电话长途通信的秘密代号为“东风”,所以“靶场”一直被称为“东风试验靶场”,也称“东风场区”,“基地”则被称为“东风基地”。

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射中心开始开放,取名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酒泉”命名,一是因为当时各国导弹卫星发射场起名时均避开真实地址,二是发射场地处茫漠戈壁,很难选一个有知名度的地名,而酒泉是与发射中心距离最近,且在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城市。

地理环境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中国西北的巴丹吉林沙漠边缘,距离酒泉市260余公里。卫星发射中心分布于甘肃、酒泉市和内蒙、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方圆2800平方公里范围。发射中心部位于额济纳旗境内。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区域内多是戈壁和沙漠,人烟稀少,200千米以内基本为无人区,地势开阔,安全性好,是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理想的回收着陆场所;距海岸线远,可以充分利用已基本形成的陆上航天测控网。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地域属于沙漠性气候,全年少雨,白天时间长,年均气温8.5℃左右,相对湿度为35%-55%,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很适合卫星及载人航天飞行器的发射。

发射设施

载人航天发射场

载人航天发射场主要由技术区、发射区、试验指挥区、首区测量区、试验协作区以及航天员区组成。

载人航天发射场的设施布局采用现代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强化技术区,简化发射区”的原则。技术区各装配测试厂房具有良好的环境和保障条件,各大系统的射前技术准备最大限度地安排在技术区完成,在发射区只进行简单的功能检查和准备就加注发射。发射区则取消了传统的活动勤务塔和地下控制室,取而代之的是简单的脐带塔。发射区与技术区相邻,这样可以缩短产品在发射工位的时间,提高发射效率。同时,这种布局也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如果发生发射事故,损失可以被降低到最低限度。

技术区

技术区是各系统进行技术准备的主要场所,也是完成火箭、飞船、航天员、有效载荷进入发射区前的技术准备工作的地方。技术区设施主要包括垂直总装测试厂房、水平转载测试间、测发控制楼、飞船有效载荷总装测试厂房、飞船加注及整流罩装配厂房活动发射平台及其配套轨道等。

垂直总装测试厂房

垂直总装测试厂房是发射场的核心建筑,也是垂直发射模式的标志。主要用于运载火箭的起坚吊装、运载火箭测试、运载火箭与航天器的联合测试。垂直总装测试厂房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高93米,为亚洲最高的单层厂房;拥有两个垂直总装测试大厅和两个起竖大厅,规模仅次于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场的垂直厂房。

在建造过程中,科技人员创造性地提出“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多筒体空间结构体系”的新方案。该方案的成功实施,不仅节省了4000余万元的经费,而且耐火性能、保温和隔音效果大大优于钢结构。这一方案在世界航天发射建筑中属于首创,被国外专家称为“中国式的奇迹”。垂直总装测试厂房的大门高达74米,上宽8米,下宽14米,自身整体重量超过350吨。在建设过程中,科技人员成功解决了巨型部件的运输和安装问题,以及在大风沙环境下实现密闭和抗风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科技人员还创造了用简单施工机具安装超高大型设备的先例。此外,高大空间的空调洁净技术也是垂直厂房满足火箭、飞船测试要求的关键。为了满足箭船发射前对检测环境洁净度的苛刻要求,科技人员设计了一套功能全面、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的新技术方案,填补了国际洁净空调领域的空白。

测发控制楼

测试发射控制楼是载人飞船和运载火箭的测试发射中心和前进指挥中心,设有测发控制大厅、飞船测试大厅及火箭控制大厅,在这里进行飞船与火箭远距离测试发射。

发射区

发射区建有脐带塔、导流槽、火箭推进剂加注系统等发射设施及其配套建筑,是进行火箭加注、航天员登舱、临射检查、点火发射的场所。飞船、火箭在技术区完成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后,垂直运往发射区进行加注发射。这种“三垂”模式及远距离测试发控方法,大大简化了发射区的工作,标志着中国在测控技术领域达到了较高水平。

脐带塔

脐带塔钢结构固定塔,高75米,由回转工作平台、升降台、摆杆装置、紧急撤离通道等组成。塔上设有加注供气管道、自动消防系统。主要完成火箭推进剂加注,火箭发射前检查并实施发射;脐带塔在紧急状态下还可以实施对火箭的消防、冷却,并为航天员紧急撤离提供通道。

导流槽

导流槽是处于发射塔架底部的基础设施,为双面导流槽,主要用于将飞船发射时火箭助推器点火产生的烈焰沿设计的双面导流槽导至塔架外侧,以消除其对周围设施的损坏。它是中国载人航天最大、最关键的基础性设施。

试验指挥区/首区测量区

试验指挥区和首区测量区承担着待发段、上升段以及返回段的控制指挥和跟踪测量工作,全面覆盖了飞船、火箭上升段的测量工作。指挥大厅是最前沿的一个综合型的指挥控制中心,由指挥监视控制设备、火箭总体测控网、待发段航天员救生控制台等组成。主要完成对垂直厂房及发射工位上火箭的远距离测试及飞船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航天员区

航天员区是航天员进场后进行短期生活、训练、医监医保、隔离检疫等登船准备工作的地方。在发射前航天员居住在问天阁,这里是航天员公寓,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试验指挥区的西南侧。名字源自屈原的《天文》和苏轼的“把酒问青天”,寓意航天人不断探索宇宙奥秘的理想追求。设有中央大厅、会见厅、航天员公寓、餐厅及健身房,以及医监医保的检测室等。

垂直整体转运设施

垂直整体转运设施包括活动发射平台、转轨车、垂直转运轨道及基础三部分。活动发射平台自重700多吨,发射时总重超过 1200吨,由自发电变频控制车驱动,是中国自主创新研制的第一个活动发射平台。

垂直转运轨道是连接技术区与发射区的纽带,整条轨道采用无缝钢轨,轨道长1500米,轨距为20米,是中国国内最宽的铁路。主要用途是当飞船和火箭在总装测试厂房完成测试后,载着船箭组合体的活动钢平台,在自发电源的驱动下,从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出发,通过这条专用轨道运至发射工位。施工中,工程技术人员首创了中国无缝重轨轨道焊接新技术:选择最佳的锁定温度,运用预热和定时自动注塞新工艺,解决了在90摄氏度温差条件下,无缝轨道不被拉裂、不发生变形的国内难题,保证了发射任务中火箭、飞船垂直运输无颠簸、无震动。

卫星发射塔架

卫星发射塔架由某总体所设计,2001年开工建设,2003年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是中国首个钢筋混凝土为主体结构的发射塔架,主要由塔体结构、回转平台、升降工作平台、塔吊、摆杆、电梯、测试间等部分组成,可用于发射长征二号丙/丁、长征四号乙/丙等火箭。

发射记录

重要事件

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第一枚1059导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是中国自己制造生产的第一枚导弹也是中国第一代近程地地导弹,后来被命名为“东风-1弹道导弹”。它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已经初步掌握了导弹制造、测试、发射的基本技术,也为后续航天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基础。

1966年10月27日,中国首次导弹和原子弹结合的核试验在东风基地获得成功。导弹飞行正常,核弹头在预定距离精确地命中目标,实现了核爆炸。两弹结合试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核威慑和核打击能力。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了太空时代,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掌握了航天器天地往返技术。

1980年5月18日,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拥有了远程打击能力。

1981年9月20日,风暴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实践二号卫星、实践二号甲、实践二号乙三颗科学实验卫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1987年8月5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了中国第9颗返回式卫星,并为法国搭载了两个微重力试验装置。这是中国航天首开对外提供搭载服务的先河,此后又为当时的联邦德国、瑞典等国提供搭载服务,为中国航天赢得了巨大的声誉。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无人实验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上有了重大突破。

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标志着中国独立自主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员翟志刚出舱作业,完成了中国航天历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同时标志着中国掌握了太空出舱技术。

2011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发射升空,与随后发射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相继进行交会对接,标志着中国独立自主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

2015年12月17日,中国首颗“悟空”号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在深空探测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2016年8月16日,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在空间科学领域有了重大突破。

2016年9月15日,搭载天宫二号的长征二号FT2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标志着中国完成了从短期照料到中期驻留的重大跨越。

2023年,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先后于5月30日、10月2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其中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9次发射任务。同年12月10日,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双曲线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满完成第二次飞行试验任务,实现中国首次可复用火箭的复用飞行。

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后进入预定轨道。叶光富、李聪、李广苏3名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2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18次飞行。

2024年6月23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圆满成功。同年9月11日,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垂直回收试验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返回飞行试验,标志着中国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9月27日18时3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并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3次发射任务。

2025年3月17日16时07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云遥一号55-60星,中科卫星06星、07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完成“一箭八星”。

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28秒,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F遥二十运载火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5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5次飞行任务。

主要领导

党委书记:姜汉民

主任:邹利鹏

总工程师:郑永煌

开放景点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对外开放参观的场所主要有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载人航天发射场、东方红卫星发射场、两弹结合试验旧址、东风革命烈士陵园、问天阁和东风自然公园。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历史展览馆以科研试验和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集中展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使观众亲身感受中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的铿锵步伐。

载人航天发射场有气势恢宏的飞船发射塔架和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可以近距离感受中国航天尖端科技的辉煌成就。

东方红卫星发射场和两弹结合试验旧址见证了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和航天事业艰难起步和发展壮大的历程。

问天阁是航天员出征太空前生活、工作、训练的地方。

东风自然公园里有风暴火箭、飞船逃逸塔等实物,有航天员纪念林,可以欣赏到胡杨林和弱水流沙等壮观美丽的大漠景色。

荣誉记录

2017年3月28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被原国家旅游局中国科学院推选为“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

2018年1月27日,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

总体评价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作为中国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拥有两大得天独厚的优势,整个场区地势开阔平坦,人烟稀少,如遇紧急情况,可以为航天员逃逸救生提供相对安全的保障。发射场作为中国组建最早的一个发射场,拥有完善的生活基础设施、测控通信系统、技术保障系统、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基本条件,全年气候干燥,少雷电,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合发射。——赵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工程师)

回首60载风雨兼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走过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坎坷之路,在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征途上书写出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些沉甸甸的荣耀背后,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默默无闻的奉献和拼搏。——赵玲(《中国科技奖励杂志社》记者)

参考资料

China launches new satellite.新华网.2023-05-03

中国组建最早的综合性航天发射中心 辉煌起点 星耀酒泉.今日头条.2023-05-03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2023-05-19

伴你追逐星辰的“四大金刚”:中国四大航天发射场揭秘.今日头条.2023-05-03

逐梦航天,说说你所不知道的“921”.今日头条.2023-05-03

【中国共产党百年瞬间】国防部批准设立导弹试验场.新浪网.2023-05-03

「视频」航拍我国第一个卫星发射中心: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今日头条.2023-05-03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立60年 助推中国航天迈上新高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5-04-29

百次成功发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何如此“硬核”?.今日头条.2023-04-29

双曲线二号验证火箭实现首次复用飞行.光明网-今日头条.2023-12-12

中国载人月球探测任务新飞行器名称正式确定.新华网.2024-02-24

我国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次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圆满成功.上观新闻-今日头条.2024-06-23

祝贺!一箭双星成功发射.新浪微博.2025-02-27

一箭六星!我国成功发射云遥一号43~48星.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5-03-21

祝贺!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4-24

新华社快讯: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新华网客户端.2025-04-24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央广网-今日头条.2025-04-24

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 神舟二十号任务清单发布.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5-04-23

钱学森同志生平.中国政府网.2023-05-19

红色诗词里的党史故事 | 郭沫若《赠钱学森》.今日头条.2023-05-19

爱国这一课,我不曾落下半节 | 科学史小画.今日头条.2023-05-19

毛泽东向他传授当好司令的“诀窍”,并一再鼓劲“尽量多学一点儿本事,把我们自己的导弹发射出去!”.今日头条.2023-05-03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建62周年:打卡航天秘史 追寻创业初心.今日头条.2023-05-03

第一个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组建.国家航天局.2023-05-03

..2023-05-04

揭秘“东方红一号”背后的故事.今日头条.2023-05-04

9·21,重回神舟一号发射现场.今日头条.2023-05-03

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凝聚奋进力量的?浩瀚太空 我们来了.今日头条.2023-05-03

大漠深处的神秘之地!酒泉东风航天城,梦圆航天的圣地.今日头条.2023-05-03

科普图解|全景解析中国四大航天发射场.今日头条.2023-05-03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从这里飞起(配图).新浪网.2023-05-04

..2023-05-04

揭秘问天阁:航天员入住后三级隔离,出征前写下名字和时间作纪念.今日头条.2023-05-03

20年,100次发射!这座卫星发射塔架创造中国航天新纪录.今日头条.2023-05-03

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我国航天员再征太空.今日头条.2023-05-03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记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3-05-05

人民网: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二号”发射成功.新浪科技.2023-04-04

“神舟”三号无人飞船成功着陆.中国台湾网.2023-03-29

刚刚!我国成功发射微厘空间一号试验卫星.今日头条.2023-04-29

双曲线一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中国政府网.2023-04-30

刚刚,千乘一号01卫星成功发射入轨.今日头条.2023-04-30

一箭双星!快舟一号甲发射成功.央视网.2023-04-29

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今日头条.2023-04-29

中国成功发射全球多媒体卫星系统阶段A、B卫星.今日头条.2023-04-30

我国成功发射银河航天首发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2023-04-30

一箭双星!行云二号01/02星发射成功.今日头条.2023-04-30

我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2D卫星.今日头条.2023-04-29

中国成功发射吉林一号高分02F卫星.今日头条.2023-04-29

中国成功发射试验十一号卫星.今日头条.2023-04-29

一箭五星!中国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遥二运载火箭.今日头条.2023-04-29

我国成功发射天行一号试验卫星.新华网.2023-04-29

一箭六星!“力箭一号”首飞成功.国家航天局.2023-04-29

谷神星一号遥三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2023-04-29

独家视频丨我国成功发射微厘空间一号S3/S4试验卫星.今日头条.2023-04-29

一箭五星!“吉林一号”高分03系列卫星成功发射.今日头条.2023-04-29

我国成功发射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国家航天局.2023-04-29

谷神星一号遥五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2023-04-29

快舟一号甲火箭“一箭四星”成功发射.今日头条.2023-04-29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具备多型号民商火箭发射能力.今日头条.2023-04-29

越是艰难越向前!长四丙发射圆满成功.今日头条.2023-04-29

中国运载火箭院发射记录.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2023-07-23

谷神星一号遥六运载火箭发射成功.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2023-07-23

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今日头条.2023-10-26

11时13分59秒!火箭点火时间公布.每经网.2023-10-26

(航天)我国成功发射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新华社-今日头条.2023-12-15

我国成功发射双曲线一号商业运载火箭.今日头条.2023-12-17

中国成功发射四维高景三号01星.今日头条.2024-04-15

独家视频丨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点火发射.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4-25

我国成功发射武汉一号卫星、超低轨技术试验卫星等4颗卫星.今日头条.2024-05-21

我国一箭五星成功发射.今日头条.2024-05-31

【祝贺!#我国成功发....新浪微博.2024-09-25

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可重复使用返回式技术试验卫星.腾讯网.2024-09-27

长四丙火箭成功发射高分十二号05星.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10-16

独家视频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10-30

祝贺!又一次成功发射一箭四星.人民日报-新浪微博.2024-11-09

一箭双星 我国成功发射四维高景二号03、04星.今日头条.2024-11-25

我国成功发射一箭5星.央视新闻-新浪微博.2024-12-12

【祝贺!#我国成功发射一箭5星#[威武]】.新浪微博.2025-01-20

我国成功发射四维高景三号02星.四川观察-今日头条.2025-03-15

一箭八星!我国成功发射云遥一号55-60星等8颗卫星.腾讯.2025-03-17

中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中国新闻网-百家号.2025-04-01

双曲线一号遥八民营商业运载火箭发射失利.百家号.2024-07-11

「党史声音日历」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今日头条.2023-05-04

军史上的今天:5月18日|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今日头条.2023-05-18

首次“一箭三星”发射成功.国家航天局.2023-05-18

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成功发射.国家航天局.2023-05-18

神舟一号飞船.今日头条.2025-04-24

“神舟”五号飞船的巡天之旅.新浪新闻.2023-03-18

神箭冲天.新浪新闻.2023-03-15

天宫一号,再见!我们会永远记住你!.今日头条.2023-05-18

祝贺!中国首颗暗物质卫星“悟空”发射升空(图).新华网.2023-05-18

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卫星.中国政府网.2023-05-18

天宫二号发射成功.今日头条.2023-04-27

共同见证!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21世纪经济报道-今日头条.2023-10-25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4-25

【祝贺!我国#可重复....人民日报-新浪微博.2024-09-11

新突破!#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完成10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今日头条.2024-09-11

神20发射.央视新闻-新浪微博.2025-04-24

【文旅要闻】省文化和旅游厅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座谈交流.今日头条.2023-05-21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今日头条.2023-05-21

航天新征程|心驰神往!“酒泉总师”郑永煌揭秘天地往返的幕后故事.今日头条.2023-05-21

我有一个小问题|为什么载人航天都从酒泉出发?.今日头条.2023-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