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卫矛(学名:Euonymus schensianus Maxim.),别名金丝吊蝴蝶、金线系蝴蝶、金丝吊燕,卫矛科(Celastraceae)卫矛属(Euonymus)藤本灌木。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的甘肃省陕西省贵州省、湖北、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川省河南省。生长于海拔600-1000米的沟边丛林中。

陕西卫矛高达数米;枝条稍带灰红色。叶花时薄纸质,果时纸质或稍厚,披针形或窄长卵形,先端急尖或短渐尖,边缘有纤毛状细齿,基部阔楔形;叶柄细。花序长大细柔,多数集生于小枝顶部,形成多花状,每个聚伞花序具一细柔长梗;聚伞的小花梗稍短;花4数,黄绿色;花瓣常稍带红色。蒴果方形或扁圆形,长方形,基部与先端近等高,或稍变窄,稀翅较短;每室只1个种子成熟,种子黑色或棕揭色,全部被桔黄色假种皮包围。

陕西卫矛枝繁叶茂,果实颜色艳丽,果翅形状似凤蝶总科,在园艺观赏时有金丝吊蝴蝶之称,可作为盆景、孤植、造景植物等,是优质的秋季观果植物,观赏价值很高。木质致密可作为木工或雕刻木材,种子可榨油作为润滑油和肥皂的原料。

别名由来

陕西卫矛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在园艺栽培或景色观赏时经常称之为“金丝吊蝴蝶”。因陕西卫矛枝繁叶茂,果实颜色艳丽,果翅平展形似蝴蝶,果梗在秋季会变为金黄色,花瓣常常稍带红色,像金丝挂着无数蝴蝶,故得此名。

形态特征

陕西卫矛为藤本灌木,高可达数米。

茎和叶

陕西卫矛的枝条稍带灰红色。叶花时薄纸质,果时纸质或稍厚,披针形或窄长卵形,长4-7厘米,宽1.5-2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边缘有纤毛状细齿,基部阔楔形;叶柄细,长3-6毫米。

花序长大细柔,多数集生于小枝顶部,形成多花状,每个聚伞花序具一细柔长梗,长4-6厘米,在花梗顶端有5数分枝,中央分枝一花,长约2厘米,内外一对分枝长达4厘米,顶端各有一三出小聚伞;小花梗长1.5-2厘米,最外一对分枝一般长仅达内侧分枝之半,聚伞的小花梗也稍短;花4数,黄绿色;花瓣常稍带红色,直径约7毫米。

果实

蒴果方形或扁圆形,直径约1厘米,4翅长大,长方形,基部与先端近等高,或稍变窄,稀翅较短。陕西卫矛的果实多为形状对称的四翅或五翅,果实颜色在果前期为绿色,成熟后变为红色,果实开裂后会露出颜色艳丽的假果皮,果壳干燥后变成灰褐色至紫红色。

种子

每室只1个种子成熟,种子黑色或棕揭色,全部被桔黄色假种皮包围。

物种分布

陕西省卫矛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的甘肃省、陕西、贵州省、湖北、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川省河南省等地,秦岭南北坡均有分布。

生长习性

陕西卫矛生态适应性强,喜光照、耐干旱、耐寒、耐盐碱、稍耐阴,对土壤要求不高,不受土壤酸碱度的影响,以肥沃、湿润、疏松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好。生长于海拔600-1000米的沟边丛林中。种子繁殖缓慢,5-8年才能进入结果期,嫁接繁殖2-3年进入结果期。陕西卫矛的花期为4-5月,果熟期为7-8月。

栽培管理

育苗管理

种子繁殖

秋季果实成熟后摘下进行晾晒,果皮开裂后收集种子洗净晾干,次年1月将种子在30℃的温水中浸泡一天后进行沙藏,3月中旬在20-25℃的温度下进行催芽,种子出现小麦胚芽时进行播种。采取条播时按照土地面积以及合适的行距、株距播撒种子,覆上薄土,浇水灌溉,两个月后出苗。

嫁接繁殖

选用三至四年生的丝棉木作为砧木,选取当年生芽饱满,健壮无病虫害的枝条作为接穗,保留几个芽后在枝条下端削出斜切面,再从反面向上斜削,在砧木的光滑处开“T”字形切口,将削好的接穗轻轻插入砧木,使砧木与接穗的切面密切结合,插入接穗后用较宽的塑料条避开芽眼和接口处自上而下绑紧,防治雨水浸入和水分蒸发。

组织培养

剪取一年生的陕西卫矛的幼嫩茎段,进行无菌冲洗消毒操作后,将枝条切成带腋芽的小茎段后接种在培光照养基中,保持充足的光照。三周后将愈伤组织切块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中,一周后将芽苗分成单株转接到增值培养基中。将健壮的无根苗从基部切下转入生根培养基,一个月后取出小苗移栽到灭过菌的珍珠岩和腐殖土混合的基质中。

田间管理

每年根据土地面积施基肥一次,主要以磷钾肥为主,可加入少许如豆粕油渣之类的腐熟饼肥屑,尽量少施氮肥;在生长期根据土地面积每年给苗木追肥2-3次尿素。每年5-9月用小水沟进行灌溉,下雨后需进行中耕松土保,保持土壤疏松、湿润。秋后不宜过多施肥、灌溉。秋季落叶后剪掉陕西卫矛的重叠枝、徒长枝和萌发枝。

病虫害防治

陕西卫矛的病害比较少。常见虫害有介壳虫蚜虫黄杨斑蛾科、黄杨尺蛾、扁刺蛾,主要危害的是植物的叶部;象鼻虫,主要危害的是植物的叶背及幼果。蚜虫、介壳虫可喷洒松脂合剂喷雾进行防治;黄杨斑蛾、扁刺蛾等可在3-4月初美国白灯蛾期用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或水胺硫磷喷雾喷洒至叶片进行防治,或在4-5月幼虫活动期用菊类农药进行防治。象甲虫可在8-9月用氧化乐果喷雾进行防治。

功用价值

观赏价值

陕西卫矛是优质的秋季观果植物,可作为自然式园林、混合式园林、规则式园林的造景植物,也可作为盆景、孤植、列植、庭院树、建筑配植用来美化小区、公园、广场等,还可作为独特的插花花材,观赏价值极高。

经济价值

陕西卫矛的木质细密,可以作为雕刻和细木工的木材;种子可以用来榨油作为润滑油和肥皂的原料。

相关研究

陕西卫矛具有昆虫拒食和杀虫脒活性。陕西卫矛中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东方黏虫美国白灯蛾具有拒食和麻醉活性,且该活性大于西南卫矛中的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陕西卫矛的茎、叶中的半萜类化合物具有杀虫活性。

陕西卫矛的种子含有多种氨基酸,氨基酸的种类齐全,总含量高。种子中的必需氨基酸含量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的比值为 0.533。 在非必需氨基酸中,精氨酸的含量特别高,其种子中所含的精氨酸远高于如沙棘、黄刺、漆树种子等其他植物中精氨酸的含量。陕西卫矛的种粕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在所检测的微量元素中,陕西卫矛的和锗含量突出,甚至高于一些名贵中药如人参中的硒和锗的含量。

物种对比

陕西卫矛(黑枕黄鹂普通亚种:Euonymus schensianus Maxim.)与库页卫矛(学名:Euonymus sachalinensis (F. Schmidt) Maximowicz)同属于卫矛科(Celastraceae)卫矛属(Euonymus)灌木植物,性状相似,具体区别为:陕西卫矛小枝稍带灰红色,叶为披针形或窄长卵形,花瓣卵形,蒴果呈方形或扁圆形,具4长圆形翅;库页卫矛小枝紫褐或灰褐色,叶为椭圆形、菱状椭圆形、倒卵形或卵形,花瓣卵圆形,蒴果呈球形,具5(4)斑胸短翅蝗莺

西安市较为出名两株陕西卫矛分别位于东郊“张百万”家和蓝田县的水陆庵。张家四合院里的陕西卫矛传说是张家祖先在清末至民国初期从北京故宫移植来的,如今张家院里的这棵百年老树历经沧桑依旧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而蓝田县水陆庵大殿前的陕西卫矛被钢筋护栏围护着,也体现了人们对这株陕西卫矛的重视。

延伸文化

传说

俗名

陕西卫矛,俗称“青钱柳”“吉祥树”。陕西卫矛的种荚酷似元宝形状,每到秋季的果熟期,陕西卫矛的果实会变成喜庆的红色,整棵树像挂满了红色的凤蝶总科或元宝,因此被称为“铜钱树”“吉祥树”。

参考资料

陕西卫矛 (shǎn xī wèi máo).植物智.2023-04-14

陕西卫矛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4-14

陕西卫矛.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4-14

陕西卫矛.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2023-04-14

库页卫矛 Euonymus sachalinensis.植物智.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