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聚伞花序

聚伞花序

聚伞花序是那些最内或中央的花最先开放,然后渐及于两侧开放,称为聚伞花序,每次中央一朵花开后,两侧产生二个分枝,这样的聚伞花序称为二歧聚伞花序蔓孩儿参为二歧聚伞花序。

形态特征

1、最常见的多伞花序,因为分枝比较密集,而有叉开的倾向灯台木(山茱萸属 controversa)、荚蒾荚蒾属 dila-tatum);如分枝特别密集的咸氏冷水花(Pilea hamaoi)称为团伞花聚(glomerule)。Dorsdenia的花序全部肉质化,无花果(Ficus carica)的花序形态变化更大,

形成水隐头花序把花包藏在内。在唇形科(Labiatae)

因为着生着密集而围绕着茎的,称为轮状聚伞花序(verticillaster)。但上述这些变化具有量的差别,并无质的不同。

2、与上述相反,仅在花梗的一侧,生长出花朵(全形有如螺旋),称为单伞花序(卷伞花序)。如果侧轴偏的聚合信息素于一侧或左右交互排列的花序,或花柄都在同一平面上,而各花前后表现为直交,据此其花序有如上表四种类型。

3、此外,着生于具有对生叶序枝上的聚伞花序,如果枝的节间较长,则称歧伞花序或二歧聚伞花序。即从顶花左右生出分枝,分枝顶端着生花的部分再生出分枝耳菜草(卷耳属 caespitosum var.ianthes)、小无心菜(Arenaria serpyllifolia var.tenuior)、吊花卫矛(Euongmus oxyphylla)。

西番莲又叫鸡蛋果,为西番莲科西番莲属多年生常绿草质藤本。卷须腋生。叶互生,3深裂,基部楔形或心形,边缘有锯齿。聚伞花序退化为单花,花径7厘米,萼片5枚,背面绿色,内面白色,花瓣5枚,白色稍带紫晕,副花冠由许多扭曲的丝状体组成,紫红和白色相间。果实卵形,成熟时黄色。

生长环境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但美国杂交品种“花香(Incense)”冬季可耐-30℃低温。忌水涝。冬季,在我国江苏省浙江省一带地上部将枯萎,翌年春季萌发。喜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常用播种和插繁殖。播种春、秋季均可。播种前,种子需低温(0℃)预处理3个月,发芽适温为20℃左右,播后30~180天发芽,出苗不整齐。扦插以5月为宜,剪取10~12厘米嫩枝,插条要带踵,插入沙床,插床温度控制在18~20℃,25~30天可生根。

热带亚热带地区可地栽,要选择排水良好和阳光充足的场所。在北方可夏季栽培或盆栽。栽植前施足基肥,枝蔓生长迅速,当蔓长20厘米时需搭设棚架,绑扎上架,适当疏除旁侧弱枝,有助于主蔓粗壮。生长期每半月施一次肥,花果期增施1~2次磷、钾肥。冬季茎蔓逐渐枯萎,剪除枯枝并培土越冬。在寒冷地区,只能在温室盆栽,冬季室温需保持在10℃以上。有时发生白粉病和蚜虫危害。白粉病可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防治。蚜虫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西番莲枝蔓细长,花形奇特,色彩富丽,硕果累累,既可观花又可观果,果实香甜可口。在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植于小庭园内,让它向花墙或花篱上自由缠绕,构成富有野趣的景观。两番莲既可欣赏又可食用,可谓一举两得的好花卉。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美国东南部,中国南方各省。

植物分类

聚伞花序又可分为:

1、花序类似合轴分枝,花序轴顶端先生一花,然后在顶端花下形成一侧生分枝,继而分枝之顶又生一花,其下再行成一侧分枝,如此依次开花称为单歧聚伞花序。如果每次分枝从同一侧形成,整个花序成卷曲状,称为螺状聚伞花序,如聚合草森林勿忘草紫草科植物,如果各次分枝左右交替出现,称蝎尾状聚伞花序,如唐菖蒲等。

2、二歧聚伞花序,花序类似假二叉分枝,顶花形成后,在其下方两侧同时发育出一对分枝,分枝顶端又生顶花,再以同样的方式继续产生分枝和顶花,如冬青卫矛等。

3、多歧聚伞花序,顶花下同时发育出三个以上的分枝,各分枝再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分枝,如一品红等。

代表物种

常见栽培的品种有:

“花香”,花径12厘米,紫红色,花心黄色,具香豌豆芳香,果茄状,甜略带酸;

“阿杜拉利亚”,蔓长5米,花小,粉红至杏黄色。

同属种类有:

“具翼西番莲”,蔓长4~5米,花径10厘米,花栗色,副冠紫白相间,果实可食用;

“红蕉西番莲”,蔓长5米,花径12厘米,深粉红色,果形似香蕉;

“蓝花西番莲”,蔓长9米,花径10厘米,花白色,副冠蓝色,果实较小,橙色

“紫西番莲”,蔓长7~8米,叶5~7裂,花白色,花径7.5厘米,花心紫红色,果深紫色;

“毛西番莲”,叶3裂,具白毛,花紫红色,果黄色,有毛;

大果西番莲”,蔓长15米,叶全缘,花径12厘米,花蓝紫色,具芳香,果黄色,果大如瓜,重3000克。

参考资料

聚伞花序.科普中国网.202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