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播州区

播州区

播州区,中华人民共和国贵州省遵义市下辖区,地处贵州省北部、遵义市南部,全区面积2487.65平方公里,辖17个镇、5个街道、2个民族乡。截至2023年,播州区有88.98万人。

播州区地貌多为峡谷与沟谷,海拔在850—1100米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4.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生态良好;春秋战国时期,土著民族便在今播州区域内建立鳖国;唐贞观九年(635),牂柯郡延江(今乌江)北岸地置州;贞观十三年(639)改朗州设为播州;天宝元年(742),改播州为播川郡;乾元元年(758)年,重设播州,管理遵义县。万历二十八年(1600),播州地区一分为二,设有遵义军民府属四川,管辖遵义县;2016年3月20日,遵义县管辖区域重新规划,调整行政区域后的遵义县改为遵义市播州区。

2005年,播州区位列年度全国油料百强县77名、年度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88名;2016年12月,播州区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2022年,播州区地区生产总值为380.35亿元,同比增长0.8%。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 3.2%、1.1%、-0.6%。

播州区内有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乌江百里画廊、枫香温泉、播雅湿地、洪关太阳坪等旅游景点;区内交通要道有渝贵快铁、川黔铁路、兰海、杭瑞、仁遵、贵遵复线、遵义一环高速公路、210国道、326国道、乌江航道,交通便利,是黔北交通枢纽;区内文化丰富多样,有古播文化、长征文化、民族文化、三线文化、乡愁文化等。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西南各部落互争雄长,其中夜郎侯国最大,今遵义县地域属夜郎东北小君长国鳖国地。

秦汉时期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鳖国地设置为鄨县,今遵义县地域属县,隶巴郡

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唐蒙出使夜郎,置犍为郡,遵义县地域跟随鄨县归属犍为郡。

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夜郎侯国臣服,置牂柯郡,鄨县划归柯郡。

魏晋南北朝

永嘉五年(311),牂柯郡分为牂柯、夜郎、平夷三郡,今遵义县地域随鄨县划属平夷郡。

咸安元年(371),平夷郡改为平蛮郡。

隋唐时期

隋开皇初年,乌江北岸设牂柯县,今遵义县地域归属牂柯县。

唐武德三年(620),改牂柯县为建安县。

唐贞观九年(635),以隋朝牂柯郡的延江(今乌江)北岸地置郞州,辖恭水、高山、贡山、柯盈、邪施、释燕6县。

贞观十一年(637),今遵义县地域为恭水县

贞观十三年(639),朗州设置为播州,并重新设置恭水等六个县归属于播州。这时的播州由唐朝直接管理,由朝廷派流官来治理,管理的六个县的面积相当于今遵义县、红花岗区汇川区绥阳县桐梓县地。这是史书上第一次出现播州这个名字。

而恭水则于唐贞观十四年(640),更名为罗蒙,又于十六年(642),改罗蒙县为遵义县,这便是遵义县的由来。

天宝(742),改播州为播川郡。

乾元元年(758),重新设置播州,管理遵义市、带水、芙蓉3县。

大历五年(770),播州撩人叛乱,罗荣凿山开道进入播州剿匪,历七载平定播州。

大历十三年(778),署“播州侯”,由子孙世袭。

大中十三年(859),播州被南诏攻陷。

咸通元年(860),播州由安南都护李收复;次年(861),播州再次被南诏势力占领。

干符三年(876),杨端率其乡人令狐、成、赵、犹、娄、梁、韦、谢八姓家兵,击败南诏势力,占据播州并世领其地,一直占据至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

宋元时期

播州在宋朝时期已被杨氏一族一分为二,一居播州,一居遵义市,以江水为界。

大观二年(1108),首领杨光荣、杨文贵分别献上自己的属地归顺宋朝,分别置播州和遵义军,播川、琅川、带水三县属播州,遵义县属遵义军,同隶夔州路

宣和三年(1121),废播州为城,遵义军降为,遵义县也被废除,同隶南平军。

端平三年(1236),以白锦堡置播川县,仍隶南平军。

杨粲主播政时,下州杨焕犯境,杨率兵讨伐,使上、下州统一。

嘉熙三年(1239),复设播州安抚司,以播川县为州治。

咸淳末,播州领播川、乐源、绥阳3县,隶州路,今县地时为播川县。

至元十四年(1277),杨邦宪以播州、珍州、南平军地降,置播州安抚司,以杨邦宪为绍庆、珍州、南平等处宣抚司充播州安抚使。

至元二十八年(1291),播州安抚司升为播州宣抚司,隶属于四川等处行中书省

至元二十九年(1292),播州宣抚司改隶湖广行省,宣抚司统辖黄平府、南平江、珍州思宁、旧州草塘等十九个长官司和诸峒寨,属今播州区境内的有:播州下辖的播州军民都镇抚司及乌江、水烟、石粉罗家永安3等处的全部或部分。

元末,四川被以明玉珍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占据,至正二十五年(1365),明玉珍派窦英镇守播州。

明清时期

洪武五年(1372),播州宣慰使杨铿、同知罗琛、总管何婴、蛮夷总管郑瑚等相率归附明朝,仍置播州宣慰使司,隶四川布政司;改播州军民都镇抚司为播州长官司,今播州区为播州长官司地。

洪武十五年(1382),播州宣慰使司改隶贵州都指挥使司。

洪武二十七年(1392),播州宣慰使司又改隶四川布政使司。

万历二十八年(1600),明延李化龙率明军讨伐杨应龙,播州改土归流,分播州地为二,设平越军民府属贵州,辖余庆、瓮安、湄潭3县和黄平州;设遵义军民府属四川,辖遵义、桐梓、绥阳、仁怀4县和真安州。如今的遵义县境域由此而定。

顺治十五年(1658),清兵攻克遵义,今播州区属清。

雍正六年(1728),遵义县随遵义府改隶贵州省

宣统三年(1911),遵义军政分府成立。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遵义府县同城,留府去县。

民国2年(1913),遵义府改为遵义县,属黔中道

民国9年(1920),黔中道废除,遵义县直隶于贵州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1月21日,遵义解放;11月25日,遵义县人民政府成立,原属遵义城区的文化、洗马、丰乐、丁字、朝阳、白农6个镇建为遵义市

1950年9月,遵义县设置二十一区,管辖瓮安县珠藏镇铜锣乡高水乡

1951年2月,遵义市改置为遵义城关区。

1952年7月,撤销遵义城关区,恢复遵义市,遵义市高桥、颜村、凉水、河溪4个乡划归遵义县辖。

1954年4月28日,遵义县人民政府机关由遵义市迁驻南白镇。

1956年8月,遵义县高坪区的海龙乡、新场乡,南白区的建平乡,老蒲区的礼仪乡划归遵义市辖;11月,茅坡区的欧家湾、麻家坝、洪家湾等地划归绥阳县辖。

1969年12月,息烽县乌江公社划归遵义县辖,与三合区刀靶公社组建为乌江区。

2016年3月20日,国务院对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遵义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黔府呈〔2015〕31号)作出批复。根据批复,原遵义县的新舟、虾子、三渡镇永乐、喇叭5镇划归遵义市红花岗区管辖;原遵义县的山盆、芝麻、沙湾、毛石、松林5镇划归遵义市汇川区管辖,调整行政区域后的遵义县改为遵义市播州区。

自然地理

位置

播州区介于东经106°17′22″—107°26′25″,北纬27°13′15″—28°04′09″之间,地处西南出海大通道,向北距离重庆市260公里,向南距离贵阳110公里,东接湄潭县瓮安县,南邻息烽县开阳县,西连仁怀市金沙县,北邻红花岗区、汇川区。

气候

播州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14.7℃,终年气候温和湿润,无严寒与酷暑,宜人生活。光、热、雨同季。年均降水量1200毫米,暴雨多发生于5-9月,年均日照时长为 1146.9 小时,无霜期为270天。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2%左右,年平均蒸发量1150毫米。

水文

播州区内水系为乌江水系和赤水河水系。乌江水系主要支流有湘江偏岩河、鱼塘河及乌江干流。区内河流总面积约为500.26公顷,共有140条河流,其中90条河流的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千米,70条河流发源于区内,27条发源于大娄山。区内有暗河49条,地下水总储量为8.41亿平方米。

地质

地层

播州区境出露地层,由老至新分为板溪群、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罗系、第三系、第四系,共11个系,20个统,39个组群。

地质构造

播州区在地质构造上处于扬子准地台(一级)黔北台隆(二级)遵义市拱断三级构造单元中,全区可分为4个五级构造单元。

地形地貌

播州区位于贵州高原北部,北临娄山、南靠乌江,处于黔中丘原向黔北山原过渡地带。播州区内最高点海拔1849.3米,为仙人山顶峰;最低点海拔485米,观音寺河桐梓河汇合口的水源寺;播州区地貌分为中山峡谷区和低山丘陵区,其中中山峡谷区占总面积的23%,低山丘陵区占总面积的77%;地貌类型如下: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4月,播州区共有耕地62929.96公顷、林地131412.23公顷、草地972.61公顷、湿地15.06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7772.98公顷、交通运输用地6991.19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467.33公顷。

矿产资源

播州区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大,目前已探明的矿藏有煤、铝、镁、硅、锰、铁、、、钒、镓等26种,其中以铝及铝加工产业链条最为完备,铝矾土探明储量高达8251万吨以上,主要分布在团溪、尚嵇、苟江、茅栗、三岔等镇。

森林资源

播州区内森林植被主要是天然的次生林,人工林,主要有松、杉、柏等针叶树种。林业用地面积为181.2万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48.3%,森林覆盖率为48.37%。

生物多样性

目前播州区内含野生植物约有5000余种,其中发现有重要价值的种子植物77科250种,列为国家保护的植物有10余种。区内发现哺乳类、鸟类、爬行纲两栖动物野生动物80多种,其中列入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有12种,省级保护动物有16种。

播州区共有自然保护地9个,其中自然保护区1个、森林公园4个、湿地公园2个,设置9个自然保护区以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当地的野生动植物包括:红豆杉鳞甲目红腹锦鸡、杜鹃等。

自然灾害

播州区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崩塌,地面塌陷,不稳定斜坡等。其中占主要的是崩塌,发生地质灾害的原因主要是播州区内岩体破碎,在地形起伏大,雨季地下水交替活动频繁,岩土体强度降低。

气象灾害类型有冰雹、暴雨、干旱。其常见的是冰雹。根据播州区气象统计局分析,播州区2-3年出现一次冰雹,以春季最为频繁,在发生冰雹的2-5月份中,4月发生的最频繁。在2018年4月4日、4月12日、4月30日、5月19日,播州区就遭遇四次冰雹大风袭击。暴雨在播州区内多发生在5-9月份,集中在6-7月份,在2017年6月播州区先后出现5次暴雨过程,其中6月21-24日连续出现两次暴雨。播州区干旱主要发生在夏季、秋季、冬季,其中夏季干旱占比35%,集中发生在7-8月份,在2011年7至9月和2018年7至8月播州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情况。

行政区划

播州区政府位于南白街道西大街53号。截至2023年2月,播州区共辖5个街道办事处即:(南白街道、播南街道、影山湖街道、桂花桥街道、龙坑街道)、17个镇(三岔镇、三合镇、芶江镇、乌江镇、乐山镇龙坪镇团溪镇铁厂镇西坪镇尚嵇镇茅栗镇、新民镇、鸭溪镇、石板镇、枫香镇泮水镇马蹄镇)、2个民族乡(平正仡佬族乡洪关苗族乡)。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播州区常住人口为761491人。播州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387932人、女性人口373559人,占比分别为50.94%、49.06%,男女比例1.04:1;0—14岁人口占22.56%;15-59岁人口占61.30%;60岁及以上人口占16.14%,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2.55%;居住在城镇、乡村的人口分别为391002、370489人。

语言

播州区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贵州川黔方言黔北片,根据声韵的不同,播州区方言可分为南鸭片和茅虾片;南鸭片以南白镇为中心,通行范围包括包括南白、龙坑、石板、三合、乌江、江、三岔、尚嵇、新民、茅栗、团溪、铁厂、龙坪、喇叭、西坪、沙湾、山盆、芝麻、毛石、松林、乐山、鸭溪、枫香、马蹄、泮水25个镇;茅虾片以新舟镇为中心,通行范围包括新舟、虾子、永乐3个镇。

遵义话与普通话有声母、韵母以及声调上的区别;声母上,遵义话有19个声母,普通话有22个声母,存在遵义话声母与普通话声母1对1、1对2、1对3、1对4的情况,区别在于,遵义话有舌尖前浊擦音声母z,而普通话没有;遵义话有舌根浊鼻音声母η,普通话η只作韵尾,不作声母;韵母上,遵义话有37个韵母,普通话有39个韵母,存在遵义话韵母与普通话韵母1对1、1对2、1对3、1对4、1对5的情况,区别在于,遵义话有单韵母æ和复韵母io、iai、ue,而普通话有单韵母ɤ、ʅ,复韵母uo和鼻韵母eng、ing、ueng和卷舌元音韵母er;声调上,遵义话与普通话相同点在于都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都没有入声;不同点在于两种语言的阳平、上声、去声的调值不同。

宗教信仰

佛教

唐武德三年(620),朝散大夫、右卫骑朝参军牛腾被为牂柯郡建安县丞,佛教开始传入播州区;2007年,全区有佛教信徒10692人,有复兴禅院(瓦厂寺)、西来寺、三层岩寺(金麟院)、圆通寺、群仙寺、矿泉寺、雨台寺、节孝寺、飞钟寺、佛兴寺、飞来寺、青龙寺、观音寺、宝峰寺、罗汉寺、石牛寺、双龙寺、显灵寺、回龙寺、全龟寺、禹门寺共21座寺庙。

道教

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道教传入播州区,播州土官杨粲接纳道教徒,修建琳宫、梵刹,安置道士、和尚,同时奉行道佛两教;2007年,全区有道士1182人,道观有宝峰山玉皇阁、仙人山玉皇阁、鸭溪四圣宫、马蹄永定观。

天主教

清嘉庆二年(1797),天主教正式传入播州区,2007年播州区有天主教徒5099人,主要分布在乐山、龙坪、三岔、山盆等镇;播州区天主教堂位于南白镇南部西大街西侧,教堂占地面积648平方米,建筑面积1035平方米,经堂内设有钟楼、阁楼,是黔北最大的一座天主教堂。

基督教

基督教是于清光绪初年由英国医士潘惠廉传入播州区;民国期间,播州区内先后有中华内地会、中华圣公会、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和中华基督教卫道会4个教派;2007年,全区共有基督教徒356人,分布于南白镇、新州镇和平正仡佬族乡;基督教徒的活动场所主要在遵义基督教堂和临时活动场所及其居所进行。

区域经济

概述

播州区地处川黔渝三省结合部和成渝、黔中两大经济区之间,是黔中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和遵义市主城区之一,同时也是是黔北重要的铝工业基地、能源基地和优质农产品主产区,享有“黔北粮仓”“中国辣椒之都”的美誉。改革开放以前,播州区社会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以农业生产为主,改革开放后,随着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播州区社会经济结构单一的状况逐渐改变;2021年7月,播州区明确工业为主导产业,其中铝及铝加工定位为首位产业;区内共设有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贵州苟江(和平)经济开发区;截至2022年7月,开发区内现有企业24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家,10亿级企业6家,并于2021年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259.6亿元。

2022年,播州区地区生产总值为380.3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4.99亿元,占比17.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57.69亿元,占比41.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57.67亿元占比41.4%;第二、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第一产业排至第三位。

第一产业

2021年9月,播州区被评为全国辣椒产业十强县,辣椒产业作为播州区内发展最完善的支柱产业,自2018以来,播州区以重庆火锅集团为引领,全区已有企业、合作社、协会、大户适度规模种植主体240 户、播州红、椒源、苗幺娘等食品有限公司6 个、辣椒烘干企业11 家、建成了年产20 万吨辣椒系列产品生产线。截至2021年,播州区共种植辣椒39 万亩,培育5-30 亩适度规模经营职业椒农1.6 万户,培育辣椒专业镇村10 个以上、专业村民组100 个以上,发展订单种植20.2 万亩。计划收购鲜椒25 万亩、32.5 万吨、干椒14 万亩、3.5 万吨,产值18.7 亿元;加工(含烘干)产量14 万吨,产值16 亿元。

2021年,播州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4.08亿元;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9.2亿元;粮食产量236958吨;肉类总产量9.92万吨;水产品产量1.58万吨。。

第二产业

截至2021年7月,播州区已初步形成以“1+2”为支撑的工业产业体系,其中1为以铝及铝加工为引领的基础材料产业,2为以电及电循环为支撑的基础能源产业和以酒及酒配套为重点的绿色食品工业,其中居于首位的是铝及铝加工产业。播州区有铝矾土资源储量6877万吨,年采铝土矿达350万吨,区内建有铝精深加工产业园,已初步形成铝土矿(350万吨左右)—氧化铝(110万吨)—电解铝(41万吨)—铝型材(40万吨)完整产业链;播州区内有铝土矿开采规模企业8家、铝型材加工企业6家,遵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铝产业的龙头企业,已形成了“矿山—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完整的绿色经济、协调配套的产业集群,并通过集中管控系统,对生产、运行、经营等实行了数字化管控。

截至2021年末,播州区2000万元以上在库规模工业企业113家,较上年减少15家,全年下降1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1.5%,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抽样增加值增长10.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8.4%;实现利润总额下降26.0%。

第三产业

播州区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近年来,播州区服务业发展迅速。截至2017年,播州区内有139家物流企业,10多个各类专业市场、10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1个4A景区、65家房地产企业,24家金融保险及证券、贷款担保机构,17家电商企业、102个农村淘宝站点、开设各类网店412家;播州区还全力打造“1+4+N”招商协作平台,引进阿里巴巴集团、传化集团、保利集团、恒大集团、北京中域智科等一批优强服务企业;

2021年播州区完成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7.48亿元,增长13.1%。从行业营收来看,批发业增长23.2%;零售业增长12.4%;住宿业增长24.7%;餐饮业增长29.4%。旅游综合收入133.68亿,增长 80.6%;基层医疗机构业务收入为797.89万元,增长62.0%。

人文

民族

全区境内民族有汉族苗族仡佬族蒙古族回族藏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傈僳族佤族畲族拉祜族水族纳西族土族达斡尔族仫佬族羌族毛南族阿昌族独龙族京族布朗族塔塔尔族景颇族普米族35个。其中少数民族2.4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2%。

概述

播州区历史文化悠久,历史上是川盐入黔的主要集散地之一;红军长征时,三进三出遵义市(播州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播文化、长征文化、民族文化、三线文化。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7月,播州区共有革命文物85处,其中革命纪念设施含烈士墓两周王陵31个,其他革命旧址、遗址、遗迹54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

遵义苟坝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位于播州区西部,距区政府50公里,距历史文化名城遵义65公里,规划区域716平方公里(含枫香、鸭溪镇、石板、乐山、洪关、平正六个乡镇),核心景区“土坝—花茂—苟坝”34.6平方公里。

园区内有苟坝会议陈列馆、苟坝会议会址、红军村(毛泽东住室、马灯馆)、真理小道、马灯广场、红军医院、长五间(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住地)、花茂党群之家、乡愁小道、红色之家、陶艺一条街等现场教学点。

苟坝会议于1935年3月10日至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县苟坝召开,会议决定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成立新的“三人团”,负责军事指挥。苟坝会议旧址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AAAA级景区。

遵义茶山关红军抢渡乌江遗址位于遵义市播州区尚嵇镇茶山村乌江北岸。1935年1月3日4时,中国工农红军左路纵队第3军团奉命从茶山关渡口强渡乌江,当时茶山关渡口的守军是侯之担的第五团,红军与国民党黔军在此发生战斗,此地至今保留着大量古碑、国民党黔军修建的多处堡残垣和战壕及红军烈士墓等;遵义茶山关红军抢渡乌江遗址被列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仡佬族踩堂舞仡佬族传统丧葬仪式中带有祭祀性质的舞蹈。其舞蹈动作多用蹉、提、踩、踏、跳、旋等,每当仡佬族的老人辞世之后,便把死者停在堂屋中,然后在遗体前跳踩堂舞,以此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怀念。因为人们在堂中的灵堂前跳舞,故称踩堂舞。

民俗节庆

初九出龙庆大年,是贵州省部分地区年俗闹春迎春花的传统约定,“龙灯会”在贵州省已有600多年历史,是由“元宵灯会”演变而来;在中国,龙文化蕴含着中国人的天人合一宇宙观,人们把龙视为主宰雨水之神或保护神等,便有了民间对龙的图腾崇拜,清乾隆版《镇远府志》与民国九年版《施秉县志》均有记载贵州省当地的舞龙传统。

播州区内每年都会赶庙会、办香会。播州区内有多处寺庙场所,如:金鼎山、龙坑镇西来寺、龙坪镇的瓦厂寺等,其中金鼎山是最大的庙会场所,也是境内最知名的佛教名山。

美食特产

芶江脆红李,2021年4月被农业农村部公示为“2021年第一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脆红李厚而不硬、脆而不疏,肉质绵密甘甜,且富含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具有利水降压、止咳祛痰的作用。

播州乌江鱼体呈纺锤形,头较小,吻尖而长,体表光滑无鳞,背部呈灰黑色,腹部呈灰白色,体侧无黑色斑点,有脂鳍。鱼肉呈粉红色,肉质紧实、细腻、鲜嫩、无细刺。播州乌江鱼于2017年12月被农业部(现为农业农村部)公示为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遵义朝天椒又名遵义小辣椒。成熟后色泽鲜艳、油润红亮、果型美观、肉厚质细、辣素适中、风味浓香。遵义朝天椒于2017年12月被农业部(现为农业农村部)公示为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尚稽豆腐皮产于播州区尚稽镇。尚稽豆腐皮外呈棕褐色,质地绵韧,闻着臭吃着香,是一种经发酵制成的豆制品,既可以凉拌切丝直接吃,也可以油炸下酒。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21年,播州区建成了25个以紫薇社区安置点为示范点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新建了4个文化馆、图书馆基层延伸服务点 ;制作了《我在洪关等你》《风情洪关》等“微视频”;各安置点建有15支社区团队 ,17支健身团队,25个图书室,7个乡愁馆 ,并进行了感恩与普法教育共271场,开展市民教育90余场,组织演出40余场;区文化馆还组织了“阅读红色经典•百年薪火相传”、遵义市2021年“4.23世界读书日”、“我们的节日 —文化进万家”三下乡暨携手西北工业大学“党的声音进万家” 系列活动等13场;2021年1-12月播州区各镇、乡(街道)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819余场。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播州区共有学校444所。其中224所幼儿园、 215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所中职学校、4所高中 。幼儿园中有26所区级示范幼儿园、18所市级示范幼儿园、3所省级示范幼儿园。有14个市级和14个区级授牌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家备案研学机构。

卫生医疗事业

2021年,播州区现有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 666 个,其中,4个医疗保健机构、19个卫生院、500个村卫生室、5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38个民营医疗机构。民营医疗机构中包含21个一级综合医院、10个门诊部、68个诊所、3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作为全国首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于2021年成为三级乙等综合医院,获有“全国百佳、优质、诚信、惠民品牌医院”、“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医院”、 国家卫计委医政医管局“改善服务创新医院”等荣誉。

社会保障

2021年,播州区共设敬老院18个、养老护理中心3个、养老服务中心2个、老年护养院2个、其他养老服务机构6个;全区低保对象29140人,其中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例为4.57:1,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9313.96万元、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金3084.18万元;特困供养对象1995人、重度残疾6769人,发放特困供养金2082.16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430.05万元;临时救助1747人,发放救助金549.36万元。

人居环境

2021年,播州区完成区级河库综合保护规划与保护范围勘界工作及排查“清四乱” 问题 33 处,整治完成 33处。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日均优良率达94.8%,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8.07%。

交通

概述

2022年播州区成功创建“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截至2022年10月,十年来,播州区内的杭州-瑞丽高速公路遵毕段、兰州-海口高速公路贵遵二复线、黔渝快铁等建成并投入使用,仁遵高速、金仁桐高速等项目逐渐完成,农村公路网、内连外通骨架公路网基本形成;区内遵义一环高速公路及210国道、326国道交汇互通,乌江航道直达长江,与遵义新舟机场遵义茅台机场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使得播州区成为重要交通枢纽。

公路

播州区高速公路有兰海、杭瑞、仁遵、贵遵复线、遵义一环高速公路,其中贵遵高速在州区内南起乌江镇核桃箐,北至红花岗区忠庄镇中山,长52.6千米;国道两条:201国道、326国道,其中201国道南端起于乌江镇核桃箐,经三合镇、南白镇至龙坑镇烧酒房与红花岗区交界,区内全长26.1千米;326国道东端起于三渡镇小河桥,西端至泮水镇外寨,区内全长93.64千米。

铁路

播州区内有渝贵快铁和川黔铁路,其中区内川黔铁路北起桐梓红花园站219.5千米娄山关隧道,南至乌江区小水村民组隧道口324.7千米处,全长87.5千米,途径有着“西南最大货运场”之称的阁老坝站;渝贵快铁于2018年1月25日投入运营,途径区内的遵义南站、团结村。

水路

播州区主要水路为乌江航道,乌江库区航道起自电站大坝、北抵遵义县石板镇,南接修文县六广镇,东邻黔西县金家寨,连接贵阳、遵义市和息烽、修文、遵义、金沙、黔西5个县;截至2007年,区内设有渡口21道;码头五个,其中三沙码头于1997年11月修建,1998年8月竣工,年货运吞吐量7万吨;源石码头于2003年6月修建,2005年8月竣工,年货运吞吐量36万吨;金源码头于2003年8月修建,同年11月竣工,年货运吞吐量20万吨。

风景名胜

截至2020年3月,播州区内共有有15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其中AAAA级旅游景区1家,AAA级景区14家;具体名单如下:

主要景区

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位于播州区尚嵇镇,2016年开始建设,2022年2月1日投入试运营,同年5月1日正式开始营业,2022年景区共接待游客42.66万人次;景区是集红色旅游、游船观景、餐饮住宿、旅途休息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配备有旅游公路、标识标牌系统、步行道、旅游厕所、停车场以及配套供电、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景区于2009年被评为AAA级旅游景区,同时也被纳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系列。

洪关太阳坪景区位于遵义市播州区洪关苗族乡,地处大娄山脉腹地,海拔有1400米;景区于2016年建设,2017年投入运营;截至2020年3月,景区现有千亩野生杜鹃花、万亩高山草场、风力发电场等独特景观,并围绕洪关苗族乡,开展有当地特色的民族活动与美食。

播州湿地公园位于播州区桂花大道两侧,于2013年开始建设,2016年年底投入运营;景区作为播州区唯一一个具有湖上水舞音乐喷泉且规模最大功能配套设施全面的生态湿地公园,拥有面积2450亩,总体形成“一环、两带、六区”的布局结构;景区内部有播州历史文化博物馆、播州石林、烟雨古村、游船体验区、湖心观赏区、花瓣池、水上迷宫等主要景点。

区域荣誉

2005年,播州区位列2005年度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第77名。

2005年,播州区位列2005年度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县第88名。

2016年12月,播州区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一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7年2月,播州区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8年2月,农业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播州区为2016—2017年度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

2021年11月,播州区上榜2021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第13名。

2022年1月,播州区被命为2021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22年12月,播州区被认定为全国第七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4年9月19日,播州区入选2024中国市辖区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区,排名第93位。

参考资料

播州区区情简介.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2023-02-28

行政区划.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2023-02-28

播州简介.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2023-03-29

播州区.天地图 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2023-03-29

历史沿革.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2023-02-28

2005年度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3-01

2005年度全国肉类生产百强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3-03-01

农业部命名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市).新华网.2023-03-01

播州区2022年1-12月经济要情快报.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2023-05-25

遵义市播州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2023-03-15

播州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2023-03-01

遵义市播州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2018—2025).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2023-03-30

播州区明确工业主导产业.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2023-03-30

贵州苟江(和平)经济开发区.遵义市人民政府.2023-03-30

播州区2022年1-12月经济要情快报.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2023-03-30

全国辣椒产业十强县,新蒲新区在列!.遵义市新蒲新区管理委员会.2023-03-15

以点带面开新局数字经济抢新机播州区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遵义市科技与大数据局微信公众号.2023-03-30

人口民族.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2023-03-01

遵义市播州区文化旅游局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情况调研.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2023-03-30

标 题: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3-03-01

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国政府网.2023-03-15

贵州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2023-03-15

播州区举行“高质量发展”系列之“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专场新闻发布会.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2023-03-15

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过哪些重要会议?.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2023-03-02

中宣部新命名41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文物局.2023-03-01

中宣部新命名的41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单.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3-03-01

遵义市A级旅游景名录.遵义市人民政府.2023-03-16

播州区茶山关红军强渡乌江战斗遗址.中共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2023-03-30

遵义市播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各级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资料.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2023-03-15

仡佬族踩堂舞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雅特产网.2023-03-15

芶江镇:尊民俗 初九出龙闹新春.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2023-03-15

“施秉龙灯”庆元宵.天眼新闻.2023-03-30

2021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名单发布【附完整名单】.买购网.2023-03-15

夏天的味道“李”知道!快来播州区苟江镇get青脆李的香甜.贵州出行.2023-03-30

播州乌江鱼.博雅特产网.2023-03-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部公告 第262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3-16

遵义朝天椒.博雅特产网.2023-03-16

尚稽豆腐皮.博雅特产网.2023-03-30

遵义市播州区文化旅游局2021年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情况.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2023-03-30

医院简介.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2023-03-30

播州区养老机构清单.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2023-03-30

关于2021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创建结果的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政府信息公开.2023-03-01

喜迎二十大 | 播州区:交通发展十年间 大道如虹通四方.微播州微信公众号.2023-03-30

【寻迹·贵电】川黔篇——腾飞阁老坝.贵州电务段微信公众号.2023-03-30

渝贵快铁:打通渝黔交通“大动脉” 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多彩贵州网.2023-03-30

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景区、基地建设.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2023-03-30

澳门红十字会莅播考察拟援建景区救护站项目.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2023-03-15

播州区:万亩杜鹃花悄然绽放 景色如画引客来.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2023-03-15

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3-01

农业部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 2016—2017年度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3-01

【百县榜】2021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做好社会治理,方能国泰民安.澎湃新闻.2023-03-01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全国第七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名单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3-03-01

《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报告2024》发布.光明网.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