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勃艮第葡萄酒产区

勃艮第葡萄酒产区

勃艮第产区位于法国东北部,处于巴黎南部,位于第戎第戎足球俱乐部)和里昂(Lyon)之间。勃艮第产区涵盖三个省,约讷省、科多尔省和索恩-卢瓦尔省。因为特殊的自然环境与历史发展条件,勃艮第是最能够表现法国葡萄酒风土的产区,将葡萄品种、土地和历史人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酿出许多非常独特、别处无法再造模仿的精彩风味。勃艮第有很多仅有数公顷地的小酒庄,庄主身兼数职,种植葡萄、酿酒甚至销售,和波尔多企业化经营的城堡酒庄完全不同。因此,勃艮第的酒庄更能遵循传统,并带有庄主的个人风格。通过勃艮第葡萄酒的香气与滋味,更容易感受到土地和酿酒者的风味。

传承自中世纪的葡萄酒史

勃艮第在公元前1世纪就开始酿造葡萄酒,在公元312年,第一次有了关于这一地区葡萄酒生产的文字记载。中世纪的教会与勃艮第公爵对葡萄酒的影响深远。在中世纪时,所有的葡萄园都由国王、贵族和教会所拥有,教会的葡萄园中以熙笃会在勃艮第创立的梧玖庄国著名。公元500年开始,修道士们开始种植葡萄并酿制葡萄酒。修道院有专攻种植与酿造的硕士,他们除了生产葡萄酒,还对葡萄的种植与酿造进行实验和研究,包括修剪、引枝、接枝、酿酒以及品尝分析。研究成果让勃艮第在技术上有突破性进展,特别是他们提出了“clinat”的概念,指出某些有特定范围的葡萄园,因拥有特殊条件,可生产出风格独特的葡萄酒。他们把这些葡萄园用石墙围起来,成为所谓的“clos”,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

14世纪时,勃艮第公国气势强盛,成为介于法国神圣罗马之间的欧洲强权国。历任公爵都是勃艮第葡萄酒的爱好者,且对葡萄酒品质的增进有许多贡献,1395年菲利普亲王公爵曾经下令禁止采用多产、品质低的加美葡萄,必须种植品质优异的黑皮诺,影响也延续至今。

15世纪,勃艮第的公爵们坚持不懈地为葡萄酒改良做出贡献。为了推广到整个欧洲,他们大力支持勃艮第葡萄酒的商业化并维护勃艮第葡萄酒在法国的声誉。

18世纪,资产阶级和贵族开始对葡萄酒生产感兴趣,并成为庄园主。勃艮第葡萄酒在拿破仑·波拿巴时期继续向俄罗斯和美洲扩张。

其后,根瘤蚜危机(葡萄根瘤蚜虫害是一种毁坏葡萄苗木的蚜虫)在1870年至1880年之间毁灭了欧洲所有的葡萄种植,其中包括勃艮第葡萄。在重新种植时,勃艮第人严格地在最好的土地上重新栽种,使得葡萄种植质量进一步提高。

20世纪,法定产区葡萄酒的概念被推出。其目的是明确产品的生产标准和质量,以酿造出世界上最好的葡萄酒之一勃艮第葡萄酒

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

勃艮第位处法国东边的内陆,介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之间,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常有霜害,夏秋两季较为温和,但常会有冰雹。这里的气候条件已经非常接近葡萄种植的极限,再往北就仅能酿造气泡酒。葡萄园并非随处可见,仅有排水性好、向东和东南的向阳山坡才有可能种植葡萄,让葡萄可以达到应有的成熟度。虽然勃艮第的名气很大,酒价也高,但葡萄园的面积却仅有2.8万公顷,只是波尔多的四分之一。

勃艮第葡萄园里的土质变化多端,但主要还是由位于山坡上的石灰质黏土所构成,只是来自不同年代的沉积,黏土、石灰、沙质和岩块的比例有所不同。主要的土质都是以侏罗纪的石灰质沉积岩为主,是最适合本地主要品种黑皮诺霞多丽生长的土质。通常这些侏罗纪山坡在靠近山顶的部分比较多岩块,贫瘠干燥;山坡底下多土壤,比较肥沃,排水性较差;山坡中段较为均衡,通常最佳的葡萄园都位于这一区。北部的夏布利以侏罗纪晚期的岩层启莫里阶(Kimmeridgien)白色石灰岩为主,生产带有许多矿石味的白葡萄酒。在金丘区内,北部以侏罗纪中期的岩层为主,含石灰质较多,适合黑皮诺葡萄生长;南部的岩层较复杂,中、晚期的岩层都有,霞多丽和黑皮诺都有种植。南边一点儿的夏隆内丘区(Cote Chalonnaise)地质跟金丘区南部类似,只是山坡更加分散多变。至于最南边的马孔区气候较温暖,不适合黑皮诺生长,主要种植霞多丽用来酿造白葡萄酒,因为有一些沙质地和岩浆岩层,可种植一些用加美酿造的简单红酒。

葡萄品种

勃艮第位处北部的寒冷气候区,葡萄容易维持均衡感,大多采用同一种葡萄品种酿造,很少混合不同的品种。红酒主要以黑皮诺酿造,白葡萄酒则是霞多丽的天下。

黑皮诺(PinotNoir)

风格特殊、优雅细致的黑皮诺是勃艮第原产的品种,14世纪时就已经在勃艮第普遍种植。它适合生长在较为寒冷的气候,也特别喜爱生长于石灰质黏土上。黑皮诺比较敏感脆弱,对环境的要求高,而且产量少,虽然非常著名,但种植并不普遍。脆弱的黑皮诺在酿造上也需要细心呵护,还有许多酒庄采用木造酒槽少量酿制,并且使用人工踩皮以减少泵对黑皮诺的伤害。黑皮诺的皮较薄,含有的红色素也比较少,酿成的酒颜色比较淡。在口感上,黑皮诺的酸度较高,单宁的质感细致平滑,以均衡优雅取胜,但也有不错的陈年潜力。黑皮诺酒在酒龄短时有非常迷人的果香,以红色水果香为主,如樱桃、覆盆等香气。陈年后的酒香则变化丰富,常有樱桃酒、酸梅、香料和动物性香气。

霞多丽(Chardonnay)

原产自勃艮第的霞多丽是目前全世界最受欢迎的葡萄品种。适合温带气候区各类型的气候,不仅耐寒,容易栽培,而且产量高,品质稳定,种植范围遍布全球各主要产酒区。霞多丽喜爱含石灰质的碱性土,可以保留较多的酸味与细致的香味,不过在其他土壤里也可以生长得相当好。霞多丽的风格比较中性,经常随产区环境以及酿酒法而改变风味。在天气寒冷的夏布利,可酿成酸度高、乙醇淡、以矿石和青苹果香味为主的干白葡萄酒:在气候较为温和的马孔,则又变得圆润而丰腴,充满甜熟的热带水果与哈密瓜等浓重香味。霞多丽是白葡萄品种中最适合在橡木桶中进行发酵与培养的品种,其酒香和来自橡木桶的香草、奶油等味道可以有相当好的结合,橡木桶也能让霞多丽白葡萄酒变得更圆润醇厚。在勃艮第,顶级的白葡萄酒几乎都在橡木桶中进行发酵和培养,并且进行搅桶,使酒的口感更圆润。霞多丽葡萄也很适合酿成气泡酒,是勃艮第气泡酒(Cremant de 孛艮地色)的主要原料。

其他品种

除了两个明星品种,勃艮第还有其他较不重要的品种,黑葡萄以加美最为常见,但大多不及勃艮第南边的博若莱来得精彩。白南萄以阿利戈特(Aligote)最常见,主要用来酿造酸度高、多果香的清淡干白葡萄酒,以夏隆内丘区的布哲隆(Bouzeron)最为著名。另外,在夏布利附近的圣布里斯(Saint-Bris)也种植一些长相思

葡萄酒分级

1935年法国政府制定了原产地命名监管制度(AOC),原产地命名指的是以产品出产的国家、地区或者村庄命名,产品的质量或者特征来源于其生长的地理环境、自然因素以及人文因素(比如种植方法,酿造工艺等)的共同作用。全法国总数达400多种的AOC法定产区,有101个位于勃艮第,这上百个法定产区之间也有等级上的差别。在勃艮第,葡萄酒分成四个等级,每一片勃艮第的葡萄园,所生产的每一瓶酒都必须是这四个等级中的一级。分级的依据主要是按照葡萄园所在的位置和自然条件来区分,和波尔多按照酒庄来分级的标准不同。

地方性产区(Regionale)

勃艮第等级最普通的葡萄酒,这个等级的法定产区有22个。产区种类繁多,最常见的是直接标示”孛艮地色"的AOC。其他的,只要是在标签上AOC的部分出现"Bourgogne"这个词,就是属于地方性等级。唯一例外的是马孔,也是属于地方性AOC。由于葡萄园的条件不是特别优异,生产的葡萄酒以清淡简单为特色,价格也最便宜。在勃艮第,有一半以上的葡萄酒属于这个等级。

村庄级产区(Village)

勃艮第有400多个产酒村庄,其中只有44个是产酒条件特别好、葡萄酒风味独特的村庄,被列为村庄级AOC,直接以村名命名,生产的规定和要求都比地方性AOC严格,在勃艮良第有三分之一的葡萄酒属于这个等级。

一级葡萄园(Premier Cru)

在村庄级AOC产区内,位于山坡上、条件最好的葡萄园有可能被列为一级葡萄园,但并非每一个村庄级AOC都有可能。目前,全勃艮第有500多个一级葡萄园,产量仅约占10%。属于这个等级的酒在酒标上,会在村庄名之后加上“PremierCru”,也可以再加上葡萄园的名字。

特级葡萄园(Grand Cru)

在勃艮第极少数品质优异的酒村中,最好的葡萄园通常位于山坡中段,这些名园在历史上就已经生产着全勃艮第顶尖的精彩好酒,这些非常稀有特殊的葡萄园则被列为勃艮第最高等级的特级葡萄园,一共只有33块葡萄园列级,包括蒙哈榭(Montrachet)及Romanee-Conti等顶尖名园,只有金丘区和夏布利有这个等级的葡萄园。这些特级葡萄园各自成立独立的AOC,以葡萄园的名字命名,生产的要求更加严格,红酒每公顷产量不得超过3500升,全部特级葡萄园的产量仅占勃艮第的1.5%而已。

五大产区

勃艮第2.8万公顷的葡萄园,每年生产1.3亿升的葡萄酒,他们分别来自五个不同的产区,由南到北相差200多公里,由北往南分别为欧塞瓦(Auxerrois)、夜丘区(Cote de Nuits)、博讷丘区、夏隆内丘区以及马孔。

欧塞瓦(Auxerrois)、夏布利(Chablis)

处在最北边的欧塞瓦,气候比勃艮第其他产区寒冷得多,葡萄成熟困难且经常受霜害的侵扰,但因靠近巴黎,在交通不便的时代曾经拥有数万公顷的葡萄园,以满足巴黎地区的需要。19世纪被葡萄根瘤蚜虫病摧毁后,现在只有在位置最佳的葡萄园重新种植,面积近5000公顷,其中大部分位于夏布利产区内,其他产区的葡萄园分布比较零星。夏布利是勃艮第北部最著名的产区,有3500公顷葡萄园,全部种植霞多丽,酿成口味特别、细致清雅的霞多丽白葡萄酒。夏布利因为位置偏北,气候寒冷,原本风格丰盈肥美的霞多丽出现了令人振奋的迷人酸味,特别均衡爽口。夏布利产区内的低缓丘陵上常覆盖着侏罗纪晚期堆积而成的启莫里阶(Kimmeridgien)白色石灰岩,让霞多丽出现非常特别的矿石香气。真正产自法国夏布利产区的酒在标签上会标示“Apellation Chablis Controlee”,不难辨识。

夏布利的葡萄园跟勃艮第其他地区略有不同,以夏布利为名的葡萄酒一共分成四个等级,而且各自属于一个独立的AOC。品质最好的是夏布利特级葡萄园(Chablis Grand Cru),面积 为93公顷,7块葡萄园相邻且位于满布启莫里阶(Kimmeridgien)白色石灰岩、面向西南边的山坡上。次一级为夏布利一级葡萄园(Chablis Premier Cru),有40片葡萄园列级,面积达720公顷,主要位于河谷边的向阳坡地上。之后是夏布利葡萄园(Chablis),种植葡萄面积广阔,口感清新,常有更多的果香,也更早熟。最低等级的称为小夏布利葡萄园(Peit Chablis),所酿的酒口味清淡,多果香,属于简单型白葡萄酒,变化较少。

金丘(Cote d'Or)

由夏布利往南100多公里直到金丘,才又有葡萄酒产区出现。金丘的葡萄园南北绵延60千米长,葡萄园只位于狭长的面东山坡上,面积并不大,只有7000多公顷,是勃艮第的最优秀的产区。全世界顶级优秀的黑皮诺红酒与霞多丽白葡萄酒全都产自这一片山坡,其中还包括了全球最昂贵的红酒与白葡萄酒。金丘南北还分成两个风格不同的产区,北边称为夜丘区,金丘区的南边称为博讷丘区,山坡比较开阔,葡萄园的面积较大,但也仅有4800公顷。勃艮第顶级的特级葡萄园除了夏布利区之外,其余全部位于金丘区内。金丘区这一片连绵的山坡,主要以侏罗纪中期和晚期的各类石灰质黏土所构成。因为山势的变化与土壤的差别,让金丘区每一片葡萄园都有各自的名字和特性,是法国风土对葡萄酒的影响最典型的范例。通常靠近山坡底下的葡萄园淤泥和黏土含量较高,土质较肥沃,排水性差,生产出来的葡萄酒风味较清淡细瘦,大部分属于勃艮第地方性以及村庄级AOC的葡萄园。相反,位于山坡上的葡萄园石灰质黏土内含有较多的石块,土壤较贫瘠,排水性佳,加上日照效果更佳,葡萄容易成熟,且更具特色,是最佳的种植区,大部分一级和特级葡萄园都位于这一区。金丘区除了有最多的特级葡萄园,同时也有最多的村庄级AOC,各自生产风格不同的葡萄酒,许多村子的村名都加上村内的特级葡萄园来命名。所以金压区的村各也特别长。

夜丘区(Cote de Nuits)

第戎(Dijon)南郊的Marsnmay村到与博讷丘相接的Corgoloin村,夜丘区的葡萄园像一条细长的丝带由北往南蔓延20千米,铺展在狭窄的山坡上,最窄的地方只有一两百米,全区仅有2500公顷葡萄园。此外,除了博讷丘的高登(Corton)以外,所有勃艮第产红酒的特级葡萄园全部都罗列在夜丘区的山坡上。 夜丘最北的村庄级AOC为Marsannay,是金丘区内唯一红、白及粉红葡萄酒皆产的村庄。菲科赞(Fixin)村则只生产红酒,酒的风格较粗犷,口感强硬。从哲维瑞香贝丹村开始,往南相邻的6个村子是夜丘的葡萄酒精华区。此外,在夜丘区的最南端和北端各有一些较不出名的村庄,也出产葡萄酒,所生产的红酒称为夜丘村(Cote de Nuits-Vllages)。

博讷丘(Cote de Beaune)

博讷丘紧接着夜丘的葡萄园继续往南延伸,由拉都瓦村(Ladoix-serrigny)连绵不断地延伸到最南端的马宏吉(Maranges)有更多的产酒的村庄。因为受到许多小河谷的切割,地势变得开阔许多,葡萄园不再仅限于细长的坡带,开始四处延伸,地层的变动也更大,葡萄酒的风格更多变,除了出产多种风格的黑皮诺红酒外,也有非常适合霞多丽生长的环境。博讷丘产的黑皮诺红酒柔和且多果味,酒熟成的速度也比较快。不过包括高登以及玻玛村等产区,也生产坚实强硬的黑皮诺,在最南端的桑特奈(Santenay)和马宏吉两村甚至以产粗犷红酒著名。至于像博讷市、萨维尼(Savigny-les-Beaune)、沃尔内(Volnay)及Chorey村等,则生产柔和的黑皮诺,有饱满果味。在博讷丘内也有博讷丘村庄级(CotedeBeauneVllages)的葡萄酒,只产红酒,可用区内12个村庄级AOC所产的红酒混合酿造。 博讷丘的白葡萄酒有两个精华区段,北边有位于阿罗斯-高登(Aloxe-Corton)和佩南-维哲雷斯(Pernand-Vergelesses)两村交界的高登-查里曼(Corton-Charlemagne),另 一区位于南部的默尔索村、普利尼-蒙哈榭、夏山-蒙哈三个村内。·

夏隆内丘(Cote Chalonnaise)

夏隆内丘区以夏隆市(Chalon-sur-saone)为名,地理环境和金丘区相类似,土质仍以石灰土为主,断断续续的丘陵并不集中,3000多公顷的葡萄园分散于向东或东南的坡地上。主要种植霞多丽黑皮诺,但也有些阿利戈特。区内有五个村庄级AOC,各有不同的特色。 位置最北的布哲隆专门出产用阿利戈特酿造的白葡萄酒。东邻的吕利(Rully)则以霞多丽白葡萄酒闻名,只产一点儿红酒。顶级的吕利白葡萄酒有深厚的口感和强劲的酸度。吕利同时也是勃艮第气泡酒的知名产地。梅克雷(Mercurey)是夏隆内丘的招牌产区,有600公顷葡萄园,主要出产红酒,有28个级葡萄园。梅克雷红酒浓郁厚实,而且涩味也较重,是夏隆内丘口感结构最紧密、最耐久存的红酒。以产红酒为主的吉弗里(Givry),产区面积较小,出产的黑皮诺常有柔和的口感与奔放的果香。最南边的蒙塔尼(Montagny)则只产霞多丽白葡萄酒。

马孔区(Maconnais)

马孔区位于勃艮第最南端,葡萄园比夏隆内丘区更分散,多位于向南、东南及西南的斜坡上,但产区面积大,有5000公顷葡萄园。因为土壤的关系,马孔区主要出产霞多丽白葡萄酒,红酒不多。一般的马孔白葡萄酒几乎都是高产量、机器采收、不锈钢桶酿制的产品,酿成的酒带有直接的果香与花香,平易近人又柔和清淡,采收后两三年内就可以喝,不耐久藏。马孔红酒大多是由加美葡萄酿成,一般单宁少,多果味,柔和好喝,通常需趁酒龄短时饮用。

马孔区的分级有点儿不同,马孔是地方性AOC,独自拥有2400公顷葡萄园,在此之上有43个村庄可以生产马孔村庄级(Macon-Villages)葡萄酒,此等级专属于白葡萄酒,最高级的才是五个村庄级AOC产区。在马孔区并没有一级与特级葡萄园。五个村庄级产区大多位于南端,其中以普伊-富塞最著名,共有740公顷葡萄园。因为气候较为温和,所产白葡萄酒更丰满圆润,酸味也更柔和,通常也经橡木桶发酵和储存,出产了不少精彩的霞多丽白葡萄酒。邻近的普伊-楼榭(Pouilly-Loche)、普伊-凡列尔(Pouilly-Vinzelles)和圣-维朗(Saint-Veran),风格与普伊-富塞相近,但却清淡了许多。单独位于北边的维尔-克雷塞(Vire-Clesse)因为自然条件的关系,霞多丽常可达到高成熟度,可口的圆熟口感和香味更浓郁的甜熟果香。在特殊年份,这里的霞多丽甚至可以酿成贵腐甜酒。

品酒骑士团

勃艮第,不得不提“品酒骑士团”。品酒骑士团的总部设在伏旧园(Clos de Vougeot)内,它是成立于1934年的非营利性品酒组织,主要任务是推广勃艮第的葡萄酒。每年,品酒骑士团在伏旧园((Clos de Vougeot)的城堡里举行盛大的品酒会,为准备上市的勃艮第葡萄酒进行评定。凡是得到骑士团认可的葡萄酒(特色、年份等各项指标合格),在酒标上可以使用品酒骑士团的标志。每年复活节前的两个星期,品酒骑士团从葡萄种植者、酒商、代理人、侍酒师、葡萄酒工艺学家以及专业记者中桃拖200名经验丰富的品酒师,构成评委会,集合在伏旧堡。3个小时之内,6到7名评委对15瓶葡萄酒进行检查评定。评审是匿名的,酒瓶上不能提及庄主或者酒商的任何信息。同一年份所产的葡萄酒由清淡到强劲依次排列。不同年份的葡萄酒新年份在前,年份久远的排后面。但是,评委可以打乱这个顺序品尝评定。凡获得评委会认可的葡萄酒可直接获得骑士团专门的标签,标签上有编码和骑土团的印章。人们一直遵循这个传统,甚至可以说是相当重视,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获得骑土团标识的葡萄酒才是勃艮第最好的葡萄酒。

参考资料

勃艮第:生于罗马帝国时期,由僧侣抚养长大.VINS DE BOURGOGNE.2023-02-09

从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由僧侣酿造并由勃艮第公爵吹嘘的葡萄酒遍布欧洲.VINS DE BOURGOGNE.2023-02-09

勃艮第葡萄酒,天然卓越.VINS DE BOURGOGNE.2023-02-09

勃艮第葡萄酒产区:黑比诺品种的发源地.VINS DE BOURGOGNE.2023-02-09

霞多丽:风靡世界的勃艮第原产酒.VINS DE BOURGOGNE.2023-02-09

黑比诺和霞多丽:勃艮第地区的两个高贵葡萄品种.VINS DE OURGOGNE.2023-02-09

勃艮第葡萄酒:解码AOC.VINS DE BOURGOGNE.2023-02-09

一个拥有许多不同方面的地区,也是一些独特葡萄酒的发源地.VINS DE BOURGOGNE.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