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石花菜

石花菜

石花菜(拉丁学名:Gelidium amansii Lamouroux),俗称红毛菜、红丝、牛毛菜等,石花菜科石花菜属植物,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海藻。

石花菜的藻体直立或匍匐,是一种软骨质藻类,一般高10~20厘米,最高的可达30厘米左右,藻体呈扁平线形,紫红色,但是随着环境的改变也会变成栗色、酱紫色等,在阳光充足的时候也会呈现淡黄色。分为主枝、分枝以及作为固着器的假根三个部分构成。石花菜为喜阴性海藻,生长缓慢,生活在外海区域内的水深6~10米的海底石上,为底栖生海藻,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台湾、山东半岛、浙江省福建省等沿海地区。朝鲜、韩国、日本等海域也有发现。

石花菜是工业提取琼脂的主要原料之一,有着较高的经济价值,石花菜也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含有大量糖类蛋白质、粗纤维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滋阴降火、润肺化痰、清热解毒等功效,饮食中补充石花菜还可有效改善高果糖饮食的胰岛素抵抗及高脂血症,同时还可降低糖尿病以及患慢性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发现命名

植物学中的石花菜作为属名,专指Gelidium属,作为种名专指Gelidium amansii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对石花菜的记载,但是据考证,其中记载的石花菜属于麒麟菜属,这种海藻植物在广东作为商品出售依旧被称为“石花菜”,在中国海南岛等地,也有人将麒麟菜称之为石花菜。另外,在一些沿海城市的市场中售卖的石花菜也大多不是真正的石花菜。

形态特征

外部形态

石花菜是一种软骨质藻类,藻体直立或匍匐丛生,羽状分枝,互生或对生,藻体扁平呈线型,成熟的石花菜一般情况下高度在10~20厘米,最高可达30厘米。石花菜藻体主要分为主枝、分枝和作为固着器的假根三个部分,枝呈扁平或亚柱形,主枝呈圆柱形至扁平状,两侧羽状分枝,分枝很多,各种分枝的末端呈现尖形,整个藻体上部分枝较密,下部分枝较稀疏。石花菜假根弯曲呈淡红色且十分细小,由多个细丝团簇在一起形成了假根束状结构,这样藻体在海水中可以牢固的附着在岩石或礁石等固着物上。藻体常为紫红色,随环境不同可呈深红色、酱紫色,在阳光充足海域呈淡黄色。

内部形态

石花菜藻体的基本构造可分为两部分,即皮层和髓部。石花菜的生长方式为顶端生长,分枝的顶端都会有顶端细胞,藻体借助顶端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来进行生长。藻体的皮层位于外围,小细胞多层紧密排列,表面被有厚膜,细胞内有色素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髓部位于中央,由数十条平行纵列的长圆柱状细胞所构成,髓部细胞较皮部细胞更大,且髓部细胞间隙充满着琼胶胶质。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石花菜分布中心在太平洋大西洋的暖流沿岸,石花菜除了在中国广泛分布,朝鲜韩国日本亚洲海域也有发现。

中国分布

石花菜自然生长在风浪较大的外侧岛屿低潮线附近及以下浅海岩礁和潮间带石沼中。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海南岛台湾岛,以及黄海渤海等北部沿海地区。在辽宁省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台湾等沿海省份经常发现。

生长习性

温度和水层

石花菜生长的适宜水温为20~28摄氏度。在0摄氏度时会停止生长。石花菜在适宜的水温中对于光线的适应能力也会增强,可以利用微弱的太阳光在其他海藻植物不易生存的深水区生存。石花菜属于好浪性海藻,喜欢生活在开放的角、岛屿、岩礁的向浪方向。石花菜主要生长在水深6~10米附近的海底岩礁上,分布在水层比较深的石沼中,石花菜最适宜生长的水层为0.3米。

光照和盐度

石花菜对于光照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光合作用的强度和光照强度息息相关,但是过高或者过低的光照都会对石花菜造成不同程度的压迫,不利于石花菜的生长。

不同盐度下的石花菜生长程度也会不同,并且对于盐度变化承受范围比较广,但是如果生长区域的盐度突然变化的时候,石花菜会来不及调整渗透压而导致生长受到抑制。当海水盐度高的时候,石花菜会长得壮大并且颜色较深,反之,盐度低的时候株体矮小且颜色较淡。

繁殖方式

孢子繁殖

石花菜的繁殖有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之分,有性繁殖为果孢子繁殖,无性繁殖为四分孢子繁殖,这两种形式都是通过孢子进行,统称为孢子繁殖。在石花菜成熟的时候,进行人工采孢育苗,接着在适宜的条件下长成匍匐幼苗。育苗又分为在室内长成匍匐幼苗及在自然海区培养成直立幼苗。

营养繁殖

石花菜的营养繁殖主要方式为匍匐枝繁殖和假根繁殖,匍匐幼苗生出的侧芽向水平方向延伸形成匍匐枝,向下生出侧根束,向上生出直立枝。由匍匐枝蔓延生长,可长成数个直立枝,直立枝上再生分枝,随着幼苗的成长,幼苗的假想根上生出许多枝芽,藻体由匍匐枝株连,形成匍匐枝繁殖。

石花菜附着假根生活,当假根被风浪打断之后,藻体流失,断下的根留在礁石上仍然能成长为新的植株。假根繁殖很快并且极为可靠,适应性强,形成了一种自然的保持种群旺盛的方法并且成为人工养殖的重要途径。

病虫防治

附生性硅藻类

海生斑条藻类硅藻属底栖性,附着于生长基质上生活。这种硅藻的繁殖很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不小的规模,形成危害。被附着的石花菜在反复晒干、淡水漂洗成品菜过程中,能彻底清除其危害,恢复商品价值。

附生性杂藻类

日本多管藻生长迅速,附着在石花菜上会导致石花菜流失,并且一旦附着很难手工摘除,而化学试剂对石花菜的危害又比较大。在养殖期双绳束挂能减轻日本多管藻危害,在石花菜筏架上套养海带也有增大摩擦减轻危害的好处。

移动性生物

藻沟虾和沙蚕会不同程度咬食石花菜的不同部位,藻沟虾喜爱咬食石花菜枝端,沙蚕则咬食石花菜假根、匍匐枝和基部小枝。麦秆虫尚未观察到咬食的行为,但是会影响石花菜的光合作用,并且会随风消失,在养殖区改变渗透压会使沙蚕感到不适逃窜,落入淡水死亡,并且这种方法不会影响到石花菜的生长。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石花菜中含有丰富的钙、镁、铁等矿物质以及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抗肿瘤、免疫调节、细胞毒性和抗氧化作用。石花菜提取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癌细胞生长。

现代药理学研究指出,石花菜提取物对于降血脂、降血压、抗肿瘤、抗凝血药、降血脂等方面会有不同程度的作用。饮食中补充石花菜还可有效改善高果糖饮食的胰岛素抵抗及高脂血症,同时还可降低糖尿病以及患慢性炎症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食用价值

石花菜作为食用海藻植物在中国历史已经十分悠久,有数百年历史。石花菜不单单可以作为海鲜蔬菜,也是一种消暑的佳肴,石花菜放在太阳下暴晒使其褪色,再放入锅中熬煮,藻体内的半乳糖胶充分溶于水中,趁热过滤,在经过一道道复杂的工艺,制作成半透明的、又轻又脆的粉条,人们称之为“琼脂”。

工业价值

石花菜是一种红色海藻,含有大量胶质,是制造琼胶的主要原料。琼胶作为一种重要的微生物生产的原料,价格较贵,所以研究出了用石花菜提取琼胶来降低价格,用石花菜提取出的琼胶分子较大,不容易被细菌破坏,成为了细菌培养基的理想原料,同时人们吃下去不会被吸收,且具有抗凝聚性,能很快吸收细菌,被制成了软纸包药或者包糖。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比如在工业方面作为凝剂、澄清剂、稳定剂等等。食品工业上可作为凝固防腐的重要原料,肉类食品加入琼脂可以杀菌,去除多余的水分,增进保藏性。

生态价值

石花菜作为海洋生态系统中比较低级的生物,对海洋的生态环境起着修护稳定的作用,石花菜可以吸收海水中的营养盐,可以改善海水水质。在靠近岸边的海域附近石花菜和其他藻体可以形成天然藻场,减缓海水水流速度并且为其他海洋生物提供栖息、洄游、产卵场所。

参考资料

..2022-11-09

..2022-11-09

..2022-11-09

..2022-11-09

..2022-11-09

..2022-11-17

..2022-11-09

..2022-11-09

..2022-11-09

..2022-11-09

..2022-11-17

..2022-11-09

..2022-11-09

..2022-11-09

..2022-11-09

..2022-11-09

..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