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岩摩崖石刻位于潮阳区城南街道东山南麓,是广东省现存较集中、规模较大的摩岩石刻群。
故事
潮阳东山是摩崖石刻 最为集中的地方,现存石刻200多处,其中年代最久远的有唐朝石刻“一柱擎天千古壮,独瓶挂壁万年春”,署款“长江巧”,旁有柱和瓶的浮雕,石刻字体苍劲挺秀
。据《潮阳县志》记载:“唐大历初年,陈宝通在东岩寺削发为僧,参惠照和尚为师,题‘一柱擎天’联并刻石”;东岩卓锡寺屋顶有一块天然巨石,上面刻有“飞云”两个大字,书法挺秀雄浑,气势磅礴,大字旁边,刻有“至正丁未春灵武王用文篆”一行小字,王用文为宁夏灵武人,是元代著名诗人和书法家,元顺帝至正年间任潮州路总管,当他游览东山时,上仰峰峦如黛,下观百里千川,远处烟波浩渺,身旁云雾飞转,感慨万千,遂兴致勃勃地挥毫写下“飞云”二字。东岩金顶寺的一块石壁上,刻有“卓锡古寺”四字,为明嘉靖学者、江西省巡按肖端蒙手书,东岩寺的另一块石壁上,刻有清代文学家汤钟岳的一首《游东岩》,石刻诗文、书法俱佳。东山北段,有建于明隆庆庚午年(公元1570年)的大北岩寺和小北岩寺,大北岩寺山上石刻“览胜”,为清末民初书法家杨雪立题书,书法苍劲,铜钩铁划,杨雪立为清末拔贡,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为汕头国粹学校校长,解放后为广东省文史馆馆员,其孙杨也是汕头知名书法家。
石刻文字
在潮阳东山方广洞有数处宋代记游摩崖石刻。
其一:“武夷章元振守潮秩满,策命移知肇庆市。道出潮阳区,因游东山。早饭白牛岩,烹茶水帘亭,少憩方广洞,已而饮于起轩,薄暮乃还。门下士永嘉县杨元业,泉州市郭能清,府吏莆田新度方寅预焉。绍兴市癸酉仲冬二十四日记。”石刻中之“绍兴癸酉”,即南宋绍兴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章元振,字时举,政和进士。绍兴年间曾任潮州军监。肇庆知州、后广东省提举。他在潮州军监任满将移任肇庆知府之时来游潮阳,留下这篇记游文字。
其二,早在北宋大观五年(1111年)已有孙允升记游文字刻于方广洞左青石上:“已丑大观四年春,邑宰历阳孙允升创建是(高明)亭。同巡检新会区林子正、监税龙溪五继祖。越庚寅中夏,邑簿封川区次仲同游。县尉莆阳阮公远谨题。”石刻文字中所提到的亭是高明亭。
其三,南宋绍兴市八年(1138年)杨寿翁记游石刻:“泉南杨寿翁,福唐梁允成,玉牒赵安民、天台王商老、泉州市吴信行、王文中、莆田市刘仲宣,绍兴戊午重阳节同集于高明亭新泉。”
其四,宋元丰八年(1085年)张翥记游石刻:“元丰八年季冬十有四日,邑大夫李庆甫,率宾僚连希元才甫、张仅圣、吴与可权、赵定国安礼同游。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