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景献,1946年9月9日出生,河北省深县人,汉族,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政府授衔的实验针灸学专家,天津市“十佳”医务工作者。

2003年9月1日起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天津市针灸研究所所长。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脑病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同时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副会长、中国中医药学会管理分会副会长、中国老年学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老年医学会基础医学会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等职务。

人物经历

1970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自70年以来历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教授、博土生导师、实验针灸学专家、针灸部管理委员会主任、常务副院长、院长。始终从事针灸 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是知名专家。

期间于1976~1978午在天津市卫生局西医学习中医班学习,1987~1988年在日本北里大学医学系研修实验医学;

1988—1989年在日本京都大学胸部疾患研究所老化生物研究室作为访问学者从事老化鼠的开发和研究;

1991~1992年在日本牧田病院从事医疗协作;

1992~1993年在日本名古屋市竹田治疗院从事医疗协作;

1993~1994年在日本东京西田治疗院从事医疗协作。

学术观点

(一)对“阿尔兹海默症研究”——创立“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治疗老年性痴呆

结合现代可以认为三焦为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通路,水液输布运行变化的场所。故治疗老年痴呆当从调理气机入手,以调理气机为先,调气以行血,调气以化湿。通过针刺膻中、中、气海,调节三焦各部的气机,进而调节三焦各部所属脏腑的气机,既各司其气,又上下贯为一体,协调共济,以保证三焦气机的通畅调达,加上血海的行血养血,气海、足三里的扶本培元共同维持其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的生理状态,使全身气机通畅,气化守常,共奏益气调血、扶本培元之功,以延缓脑衰老,改善痴呆状态。

“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有别于目前的从肾论治、从肝论治、从痰论治、从论治,而是从气论治,兼以活血化瘀药,扶本培元,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此课题获得天津市自然基金资助。

(二)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研究”——通过对SAMP6的研究,创立“钙离子重新分布假说”

作为主要科研人员,韩氏在石学敏教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的各项研究工作中贡献突出,曾获部、市级科研进步奖7项,1995年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在美国《实验动物科学》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著作3部,其中,《针刺テケニツケ》在日本东京出版。临床上擅长诊治脑卒中及其合并症、运动系统疾患、神经痛等;基础实验研究上将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理论技术应用于中医研究,将中医针灸的实验研究推进到基因及分子水平。

 (三)深刻领悟经典医籍,发古人隐旨

韩景献教授1970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分配至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此走上了这条中西医结合之路。他深深地被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所吸引,于1976年参加了西医学习中医学习班,对中医理论有了深刻的领悟,通过30余年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更是对《黄帝内经》等经典医籍有了深层次的认识。《内经》成书年代久远,文意古奥,《灵枢·经脉》中关于十二经“是动”、“所生”病的论述更是难以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他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自己对《内经》的理解,对十二经“是动”、“所生”病进行了详细的阐发,丰富了经络辨证的内涵,使之更具临床指导意义,同时发表于《中医杂志》,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日本学者鉴于该文的学术价值,翻译成日语发表于日本《中医临床杂志》。

韩景献教授在针灸临床工作中善于总结和完善针刺手法和配穴。在熟练掌握《金针赋》“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等催气法的基础上,遍访中医针灸名家,深刻领悟各种手法的精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针刺方法。在临床常见病及各种疑难病症的治疗中,注意总结取穴规律,在不同病症的配穴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临床效果甚佳。

科研项目

1.《痴呆相关的细胞膜蛋白组学研究及针刺的影响》,教育部课题,项目起止时间为2007-1-1至2009-12-30,课题编号为20060063006,课题负责人。

2.《益气调血、扶本培元”组穴与脑功能特异相关的葡萄糖代谢机制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项目起止时间为2007-1-1至2010-12-30,课题编号为30630074,课题负责人。

3.《衰老的机制与干预的基础研究—子课题药物干预衰老过程的基础研究》,国家973计划课题,项目起止时间为2007-5-1至2012-8-30,课题编号为2007CB507400,课题负责人。

4.《针刺治疗老年性痴呆的G蛋白信号转导途径研究》,天津市应用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重点项目课题,项目起止时间为2008-4-1至2011-3-30,课题编号为08JCZDJC15800,课题负责人。

5.《针刺对老化痴呆鼠皮层和海马脂筏募集蛋白影响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项目起止时间为2009-1-1至2011-12-30,课题编号为30873302,课题负责人。

6.《社区血管性痴呆治疗方案优化及推广应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项目起止时间为2008-7-1至2011-6-30,课题编号为20080725,课题负责人。

7.《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推广》,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推进计划项目,起止时间为2007-12-1至2008-12-30,项目编号为07ZHTGCG01200,课题负责人。

8.《急性缺血中风辨证规范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针刺治疗缺血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评价示范研究》,“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项目起止时间为2004-11至2006-12,课题编号为2004BA721A02,课题负责人。

9.《老年性痴呆中药筛选芯片的研制及中药筛选》,天津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项目起止时间为2001-9至2004-1,课题编号为13104911,课题负责人。

10.《针刺影响的衰老相关基因全长序列克隆及分析》,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项目起止时间为2001-7至2003-7,课题编号为13612911,课题负责人。

11.《针刺改善老化痴呆鼠痴呆状态的蛋白质谱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项目起止时间为2005-1至2007-12,课题编号为30472242,课题负责人。

12.《脑老化及针刺干预作用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天津市“重中之重”项目,项目起止时间为2005-4至2007-12,课题编号为05YFGDSF02300,课题负责人。

13.《针刺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8神经再生与迁移影响的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起止时间为2011-1至2012-12,课题编号为20101210110005,课题负责人。

14.《痴呆相关的细胞膜蛋白组学研究及针刺的影响》,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起止时间为2007-1至2009-12,课题编号为20060063006,课题负责人。

学术专著

1.《刺針テクニック》1992年由東京都谷口書店出版,担任主编。

2.《神经系统疾病针灸医师诊疗备要》(22.7万字),2008年6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担任主编。

3.《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第二版(181.1万字),2011年6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担任主编。

4.《现代痴呆学》第一版(500万字),2008年9月北京市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担任编委。

5.《实用老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学》第一版,2010年10月北京:华龄出版出版,担任编委。

科研获奖

1.《老年期痴呆的针刺效应规律研究》(课题负责人),2011年1月获2010年度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2.《认知障碍的中医证候学调查分析及针刺效应规律研究》(课题负责人),2011年1月获2010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编号为2010JB-2-033-R1;

3.《快速老化鼠(SAM)的老化病态再开发及应用》(课题负责人),2010年9月荣获2010年度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编号为20103006-2-P0803;

4.《“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治疗老年期痴呆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课题负责人)(课题负责人),2009年1月荣获2008年度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编号为2008-184;

5.《针刺调三焦之气治疗老年期痴呆的机理研究》(课题负责人),2006年12月荣获2006年度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编号为20060321J01;

6.《“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治疗老年期痴呆的研究》(课题负责人),2006年4月荣获2005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编号为2005JB-2-015-R1;

7.《针灸治疗呆症的临床及分子机理研究》(课题负责人),2005年11月荣获2005年度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进步三等奖,编号为200503-21JC-06-R-01;

8.《针灸治疗呆症的临床及分子机理研究》(课题负责人),2005年5月荣获2004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编号为2004JB-2-051-R1;

9.《老年性痴呆异常表达基因的筛选及芯片的研制及针刺对快速老化鼠脑MTmRNA表达的影响》(课题负责人),2005年1月荣获200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编号为200401-06-ZJ-04-R-04;

10.《针刺治疗老年期痴呆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课题负责人),2004年11月荣获2003年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编号为2003JB-2-022-R2;

11.《老年性痴呆异常表达基因的筛选及芯片的研制》2003年8月荣获2002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编号为2002JB-2-040-R4;

12.《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研究》(课题主研人员之一,排名第二),2002年9月荣获2001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学二等奖,编号为ZR2001-2-010-R2。

个人荣誉

1991年获天津市优秀共产党员;

1993年获天津市卫生局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先进2等奖;

1995年获天津中医药大学先进个人。

参考资料

韩景献简介.天津中医一附属医院-政务网站.2021-04-30

韩景献_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