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英文名称: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英文简称:TMU),简称天医大,位于天津市和平区气象台路22号,由天津市管理,并且是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健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的全国重点医科类高校。1996年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
天津医科大学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至创建于1951年的天津医学院,前身为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建立的首所高等医学院校-天津医学院。1994年,由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正式组建成立天津医科大学。2017年成为国家“世界一流学科”(临床医学)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高校。
截至2024年5月,根据天津医科大学官网数据显示,学校有气象台路与广东路2个校区以及7所大学医院;开设21个本科专业,设有19个学院(系)和1个独立学院;拥有国家一级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学校包含大学医院在内学校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618人,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在校生11509人。
在2024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中,天津医科大学位列第7名。在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天津医科大学位列第501-600名。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1951年-1994年)
1951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对于医学相关人才十分紧缺,针对这一情况,经政务院、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天津医学院正式成立,由著名分泌学家、医学教育家朱宪彝教授担任天津医学院首任院长。
1958年,全国行政区规划改变,天津市由河北省管辖,同时学校也划归河北省领导,同时更名为天津医科大学,确定为省重点院校。同时为加强附属医院相关建设,1960年,市第三医院划归学校为附属医院,此为在本市第一个建立了中医科。1962年,天津医科大学与市卫生局所属的天津医学院(原天津市卫生学校)合并,重新更名为天津医学院。
1974年-1984年期间,学校发展速度逐渐加速,学校设立多个研究所及专业,1978年-1979年,分别成立天津市内分泌所及泌尿外科研究所,两个研究所均为国内同领域第一个研究所;同时还成立了卫生系、护理系、影像系等相关专业。1989年,12月,中西医结合(临床)被批准为首批国家级重点学科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为进一步发展高等医学教育,培养医学人才,适应天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积极兴办了天津新的高等医学院校----天津第二医学院。天津第二医学院以培养医疗卫生事业所急需的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其中,在全国最早开办了医学影像学本科专业,同时,也是全国首批培养医学检验学专业本科人才的六所院校之一。
天津医科大学
1994年,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合并组建成立天津医科大学。1997年,学校正式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市属高校,正式成立中西医结合国际学院。天津市肿瘤医院成为天津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05年,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获准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学校博士点达到44个。
2015年11月,正式跨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7年9月,学校跨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医学类学科建设进一步增强。
2019年4月25日,天津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正式成立;9月,入选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依托高校;12月3日,与京津冀地区的5所医学院校共同发起成立北京卓越医学人才培养高校联盟。同年,天津医科大学成为全国首批招收医学技术硕博士生的3所院校之一。2020年,天津医科大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研究中心、未来医学技术研究中心、美育中心成立,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的建设进程,逐步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与处置研究体系。2022年2月成为第二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高校。
学校规模
院系与专业设置
截至2024年5月,根据天津医科大学官网数据显示,学校共有本科专业21个,设有19个学院(系)和1个独立学院以及7所大学医院。
师资情况
截至2024年5月,根据天津医科大学官网数据显示,学校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618人(包含大学医院在内),其中正高级807人,副高级1726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44人次,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8人及青年拔尖人才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5人;科技部“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人社部有突出贡献专家17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8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天津市级教学团队26个,天津市级教学名师36人。
名师名单
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根据天津医科大学官网数据显示,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5个,天津市重点学科18个;天津市顶尖学科3个,天津市高校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6个;9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此外,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9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
学位授权点
国家重点学科
教学情况
截至2024年5月,根据天津医科大学官网数据显示,学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5门,天津市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29门,天津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优秀团队、教学名师)10项;国家级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8门,天津市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5门。此外,在人才教学中心、基地方面,学校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基地2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个,教育部首批专业建设类虚拟教研室1个。
学校交流
2019年,天津医科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共同成立了“眼视光与视觉科学联合实验室”;2023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建立科研合作平台。
学校还积极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截至2024年5月,根据学校官网数据显示,天津医科大学在医学和生物医药领域,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100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聘请162位世界知名医学专家、教授担任学校各学科的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成立了“外国专家顾问委员会”,推动学校国际化发展。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根据天津医科大学官网数据显示,学校大学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4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1个,委市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4个;获批全国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1个,科技部授予国家级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科教兴国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队1个,国家级糖尿病标准化诊疗示范中心1个,全国级干眼示范指导中心1个,全国改善医疗服务先进典型医院3个。5所大学医院获批10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分中心),其中肿瘤医院是首批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截至2024年5月,学校联合组建并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3个,研究所20个,天津医学表观遗传学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现有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4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 ,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并获滚动支持。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天津医科大学图书馆是1951年学校建校时同期筹建的,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形成本馆纸本文献资源、网络文献资源和馆际互借三位一体的多元化的文献资源服务体系。图书馆馆藏丰富,以生物及医药卫生类为主,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
学校图书馆为教育部科技查新站,是天津市唯一的教育部医学类科技查新站。2022年,用于本科教学的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为137.4012万册,生均图书册数为86.5438册,电子图书346.8833万册,电子期刊65.0109万册。
学术期刊
学术成果
截至2024年5月,根据天津医科大学官网数据显示,学校自“十二五”以来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3266项,经费超16亿元;学校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58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7项,何梁何利奖1项。
学校排名
在2023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天津医科大学位列第501-600名。
在2024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中,天津医科大学位列第7名。
校园文化
校徽
天津医科大学徽为双圆套菱形,菱形中间为医学标志——蛇杖,蛇杖左右为展开的书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的“1951”位于蛇杖下方,外环分别为为中文以及英文校名。校徽颜色为深绯红色。
校名
天津医科大学的中文校名采用毛泽东书法集字。
校训
天津医科大学的校训为“求真 至善”。其中,“求真”是对科学真理的追求,“至善”是对优秀卓越的追求。天津医科大学的学子应高扬“求真至善”的大学精神,德能并进,关爱病人,献身医学事业,推动医学发展,做人文精神的传承者和弘扬者,这是天医健康向上校园文化的内涵所在,也是天医精神有序传承和渊源流淌的动力之源。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任党委书记
历任校长
校区情况
天津医科大学拥有两个校区,分为东西两院,分别为气象台路校区和广东路校区。
气象台路校区位于天津市和平区气象台路22号,是天津医科大学的主校区,是天津医科大学的注册地,主要学院有:第一、第二临床学院、肿瘤临床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基础医学院、口腔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眼视光学院、中西医结合国际学院、天津医科大学三中心临床学院、天津医科大学南开临床学院等16个学院。另有3个教学部,分别为社会科学部、体育教学部、外语教学部。
广东路校区则位于天津市河西区广东路1号,天津医科大学广东路校区设有三个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和医学检验学院。
校友情况
学术界
商界
所获荣誉
2015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荣获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
2016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志愿服务团队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
2017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七年制团委等2个单位“天津市创新创业创优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8年3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护理部荣获2017年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
2019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人民医院心脏内科获“2019年度天津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2020年9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援鄂重症治疗医疗队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2021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2021年05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团委荣获2020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022年2月,天津医科大学学校获2021年度天津市统战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2022年04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团委荣获2021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参考资料
医大简介.天津医科大学.2024-02-19
《天津医科大学章程》.天津医科大学.2023-03-29
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信息查询.机关赋码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网.2023-03-29
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查询.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2024-05-27
天津医科大学.软科排名.2024-04-21
国家重点学科名单.天津医科大学.2024-05-28
校友简报.天津医科大学.2023-03-29
现任党政领导.天津医科大学.2023-03-29
天医校史| 逆境不馁勇前行,弦歌未辍谱新篇(三)-天津医科大学.微信公众平台.2023-03-29
天医校史 | 腾跃新时之势 抟扶摇羊角而上(五)-天津医科大学.微信公众平台.2023-03-29
院系部所.天津医科大学.2023-03-29
专业介绍.天津医科大学.2023-03-29
教学名师.天津医科大学.2023-03-29
部门概况.天津医科大学.2024-05-28
教学团队.天津医科大学.2023-03-29
天津医科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2023-03-29
天津医科大学2023年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天津医科大学研究生院.2023-03-29
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单位.天津医科大学.2023-03-29
香港理大与天津医科大学建立科研合作平台.福建省商务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口岸工作办公室.2024-04-16
香港理大与天津医科大学建立科研合作平台.新华网.2024-02-04
重点实验室和基地列表.天津医科大学.2024-05-28
馆情介绍.天津医科大学.2024-05-28
天津医科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年报.天津医科大学.2024-05-10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简介.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23-03-29
关于我们.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23-03-29
中国肺癌杂志.中国肺癌杂志杂志社.2023-03-29
医学的理想需要人文的翅膀——校长尚永丰在天津医科大学2016届本专科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微信公众平台.2023-03-29
历任党政领导.天津医科大学.2023-03-29
【天医新闻】我校荣获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微信公众平台.2023-03-29
【天医新闻】我校志愿服务团队获“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荣誉称号.微信公众平台.2023-03-29
学校表彰2016年度共青团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微信公众平台.2023-03-29
肿瘤医院护理部荣获2017年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微信公众平台.2023-03-29
我校举行2019年教师节座谈会.微信公众平台.2023-03-29
天津医科大学3名个人、1个集体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微信公众平台.2023-03-29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的决定.中国政府网.2023-03-29
我院团委荣获2020年度“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天津市肿瘤医院.2023-03-29
学校获2021年度天津市统战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天津医科大学.2023-03-29
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名单.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23-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