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石守信

石守信

石守信(公元928年——公元984年)是北宋开国将领,五代十国、北宋时期将领。出生于河南开封浚仪。

显德元年(954年),高平之战后,石守信因战功迁铁骑左右都校。显德三年(956年),从柴荣南唐,因战功迁殿前都虞候,后任殿前都指挥使、领洪州防御史。柴宗训即位,加领义成军节度使。后周时期参加高平之战和后周攻南唐之战,与宋太祖赵匡结为异姓兄弟。北宋建立后,他率军讨平了李筠李重进的叛乱,担任了马步军副侍卫都指挥使和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等职务。

干德年初,石守信等人都托言有病,请求解除兵权,以散官的身份回家(养老),史称“杯酒释兵权”。此后石守信专注于聚敛财富,积累了巨额财富。太平兴国二年(977)拜中书令,行河南府(今洛阳市)尹,充西京留守。赵光义时期,石守信曾随征辽朝,累封卫国公。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徙镇陈州。太平兴国九年(公元984年),石守信去世,享年五十七岁,追封威武郡王,赐谥“武烈”。

石守信的形象在历史上以“贪婪无厌”著称,他专注于聚敛财富,尤其信奉释教,在洛邑建崇德寺,募民工整瓦修木,驱迫甚急,而时常不给工钱,人多苦之。

人物生平

屡立战功

石守信在五代十国后汉时期,隶属于枢密使郭威(后周太祖)帐下。

后周广顺初年(951年),升任禁军亲卫都虞侯。

显德元年(954年),石守信跟随柴荣征讨北汉,在高平之战中有功,升任亲卫左第一军都校。同年师还后,又升任铁骑左右都校。

显德三年(956年),随后周世宗征南唐,任先锋,下六合,入涡口,克扬州市

显德五年(958年)三月,南唐割淮南求和后,石守信以功升领嘉州防御使,充铁骑、控鹤四厢都指挥使,成为殿前司禁军主力的指挥官。

执掌禁军

显德六年(959年)三月,后周攻辽,石守信任陆路副都部署,成为后周的主要将领之一,以功迁殿前都虞候,转都指挥使、领洪州防御使。同年六月,赵匡胤接替张永德任殿前都点检时,石守信接替赵匡胤任殿前都指挥使。此年,柴荣驾崩,其子柴宗训即位,石守信出任义成军(今河南滑县东南)节度使,仍兼任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是以赵匡胤为首的“义社十兄弟”中,继李继勋、赵匡胤之后第三个建节的,而且长期与赵匡胤同在殿前司共事,是赵匡胤的部属、亲信。他作为赵匡胤的副手,与赵匡胤的关系最为密切。

显德七年(960年)正月初,赵匡胤指使人谎报军情,暗中与赵匡胤勾结的次相王溥,促使首相范质仓促派赵匡胤率军北上,石守信是殿前司留京的最高长官,是赵匡胤事前安排的内应。赵匡胤于当天晚上准备兵变时,派心腹小校郭延驰回京城向石守信报告,石守信立即部署“将士环列待旦”,等待策应赵匡胤兵变部队回京。由于有石守信等指挥的殿前司禁军策应,赵匡胤的兵变部队得以顺利进城。

开宋元勋

宋朝建立后,石守信列在六位主要开国元勋(戴功臣)之首,升任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并改兼归德军节度使。

建隆元年(960年)四月,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反宋,赵匡胤立即派石守信为主帅与高怀德率前军进讨,并先后于长平(今山西长子南)、泽州(今晋城)南,击败李筠军。赵匡胤亲往督战,攻下泽州,李筠自焚死,泽、潞平,石守信以功加同平章事。同年九月,淮南节度使、原后周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进在扬州造反,赵匡胤又派石守信为扬州行营都部署、兼知扬州行府事,为南征军主帅,赵匡胤随后也亲征督战。十一月,石守信率军攻占扬州,李重进自焚死,淮南平。

建隆二年(961年),升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移镇郓州。同年七月,赵匡胤解除宿将兵权,石守信改任天平军(今山东东平)节度使,虽保留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军职,“其实兵权不在也。”

建隆三年(962年)九月,深知赵匡胤的心意,自己上表请求解除兵权,被免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之职,专任天平军节度使。

开宝六年(973年),升为兼侍中。

自晦保身

赵光义即位,升为兼中书令,自出任天平军节度使总共十七年未曾调任,专事聚敛,积财巨万。

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罢天平军节度使,改以中书令衔任河南尹、唐长安城洛阳市)留守。石守信崇奉佛教,在西京建造崇德寺,招募民夫运输建筑材料,驱赶压迫工人十分厉害,但是不给工钱,很多工人因为这样受苦。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加检校太师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亲征灭北汉,遂即移军进攻辽南京幽都府,起用石守信督前军。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之战,太宗亲自督战,但宋军大败,太宗狼狈逃回。同年八月,赵光义将战败的责任推给诸将,石守信以“督前军失律”的罪名,被“责授崇信军节度使兼中书令”。但不久,朝廷又进封石守信为卫国公

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移任镇安军(陈州,今淮阳区)节度使,复守中书令。

晚年去世

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六月,逝世,终年五十七岁,追封威武郡王,赐谥“武烈”。

家族成员

轶事典故

拥有了巨额财富的石守信,从此开始享受酒梦浮华的人生。可是闲日子过久了,也挺没劲的。正在这时,他老朋友梁彦温的儿子梁周翰前来拜访,石守信一见这个文才不错的青年才俊,顿生爱才之心,便在心里记下了这个后生的名字。又过了一段时间,赵匡胤在酒宴之中跟石守信谈到他身边缺个能文会写的“秘书”,并说要让梁周翰过来试试。石守信心中暗喜,回家后就把这件好事偷偷告诉给了梁周翰。

青年才俊梁周翰得到石守信的通知后,心情极度兴奋。他急急忙忙写了一封感谢信给皇上。收到感谢信的赵匡胤,顿时龙颜大怒,不仅当即取消了这项任命,还把梁周翰赶出京城,外放效力。

石守信听说了这件事,当即惊出了一身冷汗。他本想既为老朋友做个顺水人情,又帮义兄皇帝找个好笔杆子,可万万没想到会是这么个结果。这明里是贬梁周翰,暗里不就是敲打他石守信吗。你好好听话,服从命令乘凉去,义兄不会亏待你,但如果你敢插手政事,特别是干预人事,就别怪义兄我不客气。领会了义兄皇帝意图后,石守信马上就行动起来,在天平军(今山东东平)节度使的任期内连续17年不离岗,“专事聚敛,积财巨万”,努力践行着义兄皇帝倡导的享乐主义价值观。

人物评价

历代评价

脱脱:石守信而下,皆显德旧臣,太祖开怀信任,获其忠力。一日以黄袍之喻,使自解其兵柄,以保其富贵,以遗其子孙。汉光武之于功臣,岂过是哉。然守信之货殖钜万,怀德之驰逐败度,岂非亦因以自晦者邪。

王夫之:夫石守信、高怀德之流,非有韩、彭倔强之质也,分节旄,拥镇牙,非有齐秦百二,剖土君民之厚实也,谈笑尊豆,兵符立释,非有田承嗣、王武俊、李纳之跋扈而不可革也。使宋能优全故将,别建英贤,颠倒奔奏,星罗牙错,充实内地,树结边隅,一方溃茂,声援谷响,虽逮陵迟,取资百足。

艺术形象

参考资料

石守信.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10

大名成语典故——义社十兄弟.澎湃新闻.2024-03-22

宋史(中华古籍国学宝典文库).微信读书.2024-03-22

宋史卷二百五十 列传第九.国学导航.202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