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阳(1923年-1941年),乳名燧棠,武进区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张太雷之子,生前为新四军三支队政治干事。
张一阳早年因家境贫寒,在常州协丰油坊当学徒。1939年,张一阳在周恩来、陈毅等领导同志的帮助下,赴皖南新四军教导总队学习,随后被分配到新四军三支队教导队一个连队当政治干事。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张一阳被俘入狱,期间患上回归热病。敌人在得知其身世后,以特效药和“悔过书”进行诱降,但张一阳对此不予理睬,最终于狱中牺牲。逝世后,张一阳被评定为烈士,安葬于武进区烈士陵园。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张一阳1923年出生于江苏常州武进。由于家境贫寒,张一阳在15岁时便到常州协丰油坊当学徒。
参加新四军
1939年,周恩来到皖南新四军军部视察工作,接见已经参加新四军的张一阳的二姐张西蕾,在得知其家中情况后,周恩来交待陈毅将张一阳全家接来皖南,送往延安市。张一阳随即赴皖南新四军教导总队学习。学习期满后,张一阳被分配到新四军三支队教导队一个连队当政治干事。
1940年12月,中国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反共摩擦活动,新四军开始向苏北转移。张西蕾要求组织让张一阳先行转移,组织同意,但张一阳不愿离开部队,表示要同战斗部队一起行动。
被俘牺牲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张一阳随部队掩护军部机关突围,不幸被俘,被押往上饶集中营。在集中营的折磨下,张一阳患上了回归热病。随后,敌人得知他是张太雷的儿子,便以特效药和“悔过书”进行诱降,但张一阳对此不予理睬。
最终病情严重,张一阳在委托难友将没有笔杆的新华牌钢笔尖和咬下的两片指甲交给张西蕾留作纪念后,不幸牺牲。
后世纪念
张一阳逝世后,被评定为烈士,安葬于武进区烈士陵园。2021年6月17日,张家的后人分别从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和上饶集中营旧址各捧回一抔土,在常州为张一阳和张太雷竖起衣冠冢,让时隔80年的父子二人终入土为安,魂归故里。
个人生活
张一阳父亲张太雷(1898年-1927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1924年8月到上海大学任教。后任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总书记。八七会议后当选为中共临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候补委员。后任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兼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军委书记。1927年12月11日领导广州起义,任广州苏维埃政府代理主席兼人民陆海军委员。次日在战斗中牺牲。
张一阳母亲陆静华(1898年-1968年),在与张太雷婚后协助丈夫从事地下革命工作。1927年张太雷牺牲后,为照顾老少一家人放弃去延安根据地的机会,按照丈夫生前遗嘱,靠自己手工劳动,帮人做针线活和糊火柴盒等微薄收入,尽力奉养病残公婆,精心抚养革命后代,先后送女儿张西蕾、儿子张一阳参加新四军。新中国成立后,两次应邀赴北京观礼。多次当选为常州市、江苏省人民代表,担任常州市妇联和军烈属协会的领导工作。“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病逝。
张一阳二姐张西蕾(1922年-2020年2月16日),1938年参加新四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西蕾曾担任化工部科技局副局长、化工科技研究总院副院长等职务,张西蕾还是全国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
参考资料
张一阳(1923——1941).常州史志.2024-07-29
张一阳 烈士.中华英烈网.2024-07-29
当关键时刻来临 你选择“断后”还是“拖后”.人民网.2017-12-15
他是共产国际的“中国第一人”!生命永远停留在29岁…….牟平法院-澎湃新闻.2024-07-29
高举团旗跟党走 青春之歌百年红①|从一封家书到一面留言墙.淮安视听网-今日头条.2024-07-29
张太雷.上海大学.2024-07-29
陆静华(1898—1968).常州史志.2024-07-29
新四军老战士张西蕾逝世,系广州起义领导人张太雷烈士之女.澎湃新闻-今日头条.2024-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