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人(Native Hawaiians),美国夏威夷州的少数民族之一,自称卡纳卡人,属南方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混合类型,为波利尼西亚人的一支。截至2010年,宣称自己是夏威夷王国土著的人口为80337人,占总人口数5.9%。但是宣称自己拥有两种以上不同种族血缘的夏威夷土著与太平洋岛屿居民,人口数为355816人。夏威夷人分布在太平洋东北部夏威夷群岛,使用夏威夷语,多数人通晓英语,信奉基督教。
根据史料记载,大约在公元400至600年间,距夏威夷群岛以南将近两千公里以外的南太平洋上,有一个马克萨斯岛,岛上的波利尼西亚人发现了夏威夷群岛,来到夏威夷群岛建立了最早的居住地。从11到14世纪,大批来自南太平洋塔希提岛的波利尼西亚人也来到夏威夷群岛居住。波利尼西亚人和他们的文化在岛上迅速发展, 成为该地区最早的夏威夷人。自从1778 年James Cook 船长首次接触夏威夷人之后, 夏威夷人不久就患上了麻风病,夏威夷历史于是与麻风病联系在一起,其他地方的文化深深影响了夏威夷。1780年,卡米哈米哈一世征服大部分岛屿,1810年建夏威夷王国。19世纪末,美国殖民主义者逐步排除英、法势力,于1898年8月吞并夏威夷群岛,1959年建夏威夷州,成为美国的第50个州。19世纪欧美殖民主义势力侵入时,夏威夷人约有30万人,在欧美殖民者侵略、统治期间,人口一度锐减,到19世纪末仅存3万人,之后人口逐步回升,但多为混血种人。晚近不同的夏威夷土著群体提出新的政治主张,他们认为美国占领夏威夷不符合国际法,拒绝承认美国统治权威的合法性,从而组织自己的政府,主张自己合法继承夏威夷王国的正统地位,是“合法政府”。
夏威夷人有广泛而悠远的音乐传统,《夏威夷骊歌》作为一首著名的情歌在世界上广为传唱。夏威夷人不论男女都喜欢跳草裙舞,另外还喜欢跳梅里呼拉舞。夏威夷人的节日(当地称为塔布)很多,从1月到10月,每个月都有4个塔布,即1日、12日、23日和27日。当地最隆重的节日是12月的“乌加吉吉”,类似欧洲的圣诞节,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人们都是在节日中度过的,人们聚集一起唱歌、嬉戏和进行象征性的战斗。夏威夷人的手工艺品在太平洋地区手工艺品中的非常具有特色,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比较突出的手工艺品有:树皮布、羽毛制品、木雕和花环等。
历史沿革
人种变迁
根据史料记载,大约在公元400至600年间,距夏威夷群岛以南将近两千公里以外的南太平洋上,有一个马克萨斯岛,世世代代居住该岛上的波利尼西亚人发现了夏威夷群岛,他们纷纷乘木船穿越太平洋来到夏威夷建立了最早的居住地。 从11到14世纪,大批来自南太平洋塔希提岛的波利尼西亚人接踵而至,涌入夏威夷群岛繁衍生息。 至此,波利尼西亚人和他们的文化在岛上迅速发展, 成为该地区最早的夏威夷人。
自从1778年James Cook船长首次接触夏威夷人之后,夏威夷人不久就患上了麻风病,夏威夷历史于是与麻风病联系在一起,其他地方的文化深深影响了夏威夷。 1778年1月18日,James Cook船长及其船员航行至夏威夷岛考艾岛海岸。 夏威夷从此与西方世界有了联系,其封闭状态不再继续。 当夏威夷本土民族与几百年来一直居住在拥挤的城市里的、并且与多种移民有联系、其免疫力又很强的西方人接触时,灾难降临到夏威夷。 事实上,包括从握手到性交在内的与西方人接触行为,只在很短时间内就导致了夏威夷本土种族的几乎灾难后果。学者们从各种途径统计了夏威夷王国1776 年的人口数量,发现全岛当年的人口总数为24.2万至80万之间。 但时间到了1853年时,该岛本土人种数量锐减至73138,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遭受到了从东方人和西方人身上传来的疾病侵袭。 这些疾病主要包括:性病、百日咳、流行性感冒、天花、斑疹伤寒及麻风病。
为保持人口,夏威夷只得依赖移民,移民占比很快超过了原住民。到19世纪末仅存3万人,之后人口逐步回升,但多为混血种人。只有部分人保留传统文化和语言。1920年的人口统计,夏威夷的总人口是255912人,其中纯夏威夷人(pure Hawaiian) 为23723人,而混血夏威夷人(part Hawaiian)为18027人。夏威夷王国土著人口在此时仅占总人口16.3%,已经成为夏威夷的少数族裔。
政治变革
1780年,卡米哈米哈一世征服大部分岛屿,1810年建夏威夷王国。其继位者废除许多传统禁忌,并接受了基督教,让贵族子弟全面接受西方教育。1840年颁布的宪法规定:夏威夷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以基督教为国教。夏威夷王国尤其重视文教,国家积极兴办学校,14岁以下无论男女都要接受义务教育,还规定只有识字者才可结婚。到19世纪下半叶 ,全国识字率已达90%以上,夏威夷也成为太平洋上的贸易中心。随着国力昌盛,眼界拓宽 ,领导者开始谋划统一太平洋上所有岛屿,建立一个波利尼西亚帝国。然而距离较近的诸岛都已被欧洲殖民,夏威夷王国继续向远方探索。1886年,夏威夷派出使团访问了南方四干公里外的萨摩亚群岛,并成功与之结盟。夏威夷与萨摩亚联合,引起了西方列强警觉。而夏威夷声称对太平洋诸多无人岛屿拥有主权,则与美国的扩张战略直接冲突。此时夏威夷内部也出现危机:由于外来者带来的瘟疫,全国人口一直在锐减。为保持人口,夏威夷只得依赖移民,其中众多欧美移民入籍,继而担任要职参与朝政。更严峻的是兵源奇缺,曾多达上万人的海军逐年缩水,最后仅剩一支数百人的宫廷卫队。1887年,欧美裔的夏威夷王国国民发动政变,逼迫王室交出实权,由移民控制的议院接管。6年后,美国支持的武装叛乱又废除了国王,成立夏威夷共和国。19世纪末,美国殖民主义者逐步排除英、法势力,于1898年8月吞并夏威夷群岛,1959年建夏威夷州,成为美国的第50个州。
彩虹之州
晚近不同的夏威夷土著群体提出新的政治主张,他们认为美国占领夏威夷不符合国际法,拒绝承认美国统治权威的合法性,从而组织自己的政府,主张自己合法继承夏威夷王国的正统地位,是“合法政府”。目前在夏威夷有多个类似的组织,有两个政府组织最具代表性,运动力量也最强,分别是“夏威夷合法政府“和“夏威夷王国政府”。“夏威夷合法政府”成立于1999年3月13日,主要的运动策略与目的是借由举行以夏威夷土著为选举人的国会大选,成立合法政府,最终“恢复合法之夏威夷王国”。“夏威夷王国政”成立于2008年,相较于“夏威夷合法政府”,他们的做法更为激进。2008年4月30日,“夏威夷王国政府”毫无征兆地占领了位于檀香市中心的伊欧兰尼皇宫。“夏威夷合法政府”与“夏威夷王国政府”都宣称自己是代表夏威夷王国唯一的合法政府,他们发行自己的身份证与驾驶证等证件给自己的臣民。同时这两个政府也都深具族裔民族主义色彩,要成为他们政府的臣民的必要条件是要有 koko(血)的共祖联结,无论祖源成分多复杂,有多少混血成分,都必须有夏威夷土著血缘,而将没有土著血缘的非土著排除在相关的政治运动之外。
人口与分布
夏威夷人仅仅是夏威夷岛现时人口的一 小部分 , 夏威夷人已与其它各族人自由通婚,纯血统的夏威夷人只占一小部分。2010年的美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夏威夷州总人口数1360301人。宣称自己是夏威夷土著的人口仅剩下80337人,占总人口数5.9%。但是宣称自己拥有两种以上不同种族血缘的夏威夷土著与太平洋岛屿居民(Native Hawaiian and Other Pacific Islander),人口数为355816人,占总人口数26.2%。分布在太平洋东北部夏威夷群岛。
夏威夷群岛位于美、亚两大洲的中间海域,是美国的第五十州,共由8个主要岛屿组成,分别是夏威夷(Hawaii)、茂宜(Maui)、卡后欧拉维(Kaho’olawe)、拉奈(Lana’i)、摩洛卡夷(Moloka’i)、欧胡(O’ahu)、卡哇夷(Kaua’i)、尼夷好(Ni’ihau),面积16759平方公里。地理上夏威夷位于“波利尼西亚三角(Polynesian Triangle) ”的北端顶角。夏威夷王国地处热带,纬度适中,气候四季如春。
宗教信仰
夏威夷的传统信仰体系是一种多神灵崇拜,属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信仰。夏威夷传统神灵数量众多,有 羽神、木神、花神、飞翔神、节庆神等自然神,也有人神;主要是男性神,也有一些女神。卡尼( Kane)是最早的神,它是所有男人的祖先,也是阳光、森林和淡水之神,地位一度非常重要。到了近代,另外两个神上升到夏威夷宗教生活的中心地位:一为库神( Ku),一为罗诺神(Lono)。前者代表世俗权力,国王借这一神灵的力量赢得统治权,并成为库神的保卫者和俗世代表;后者代表自然力, 也是被放逐的神,在世俗权力中代表被废黜的国王。作为主神,库是战神及头人保护神,主管渔业、手工业和政治;罗诺是和平与农业之神,同时也是云神风神和海神,主管和平与丰产。库和罗诺是对立的 ,代表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的关系。以库神和罗诺神为首,形成两大神族:权力神族(短神)和节庆神族(长神)。与此相适应的是两大主持宗教仪式的祭司团:库祭司团和罗诺祭司团。前者与国王居 住在一起,构成世俗集团力量中的一部分,后者则守卫着希基奥神庙。这种对立表现在地理上,就是两 个村庄的对立:国王、头人和库祭司团居住在卡阿瓦罗亚,罗诺祭司团则居住于凯阿拉凯夸,并掌握着村庄周围的一大片土地。
1820年卡梅哈梅哈二世废除传统的男女共食禁忌,传统宗教终止。在此之前,由长老教派主导的美国海外宣教委员会(American Board of Commissioners for Foreign Missions)决定前往夏威夷进行宣教。1819年10月23日从美国东部新英格兰地区波士顿出发,1820年3月30日传教团到达夏威夷,就在夏威夷传统宗教呈现真空时,宣教会得到了卡梅哈梅哈二世国王的宣教许可。通过快速的传布,1840年夏威夷已经成为一个彻底的基督教国家。
语言文字
夏威夷人使用夏威夷语,多数人通晓英语。1978年,夏威夷语与英语一起被定为夏威夷州的官方语言。夏威夷王国尤其重视文教,1820年便在美国传教士帮助下创制了文字。夏威夷语发音简单,故夏威夷文只需12个字母。夏威夷语属于南岛语系的马来一波利尼西亚语族,与毛利语、斐济语、萨摩亚语、塔希提语接近。夏威夷语的发音只有12个音素:元音a、e、i、o、u,辅音h、k、1、m、n、p、w(声门塞音)。随着民族文化交流,夏威夷语借入了b、c、d、f、g、j、q、r、s、t、v、x、y、z,用来书写外来词和外族人名、地名等。夏威夷语的借词主要来自英语、汉语、日语、葡萄牙语和伊洛干诺语(菲律宾吕宋岛北部)。
夏威夷语的语法与南岛语系多数语言一样,没有屈折变化,而是使用助词和词缀表示语法功能。助词一律放在名词、人称代词前面。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复数,有包含式(咱们)与排除式(我们)的区分。动词主要通过副词和前缀体现语法功能(如时、态、原因、方式等),也有少量后缀(表示及物、语气、名词化等)。语序是“动词+主语+宾语”。
从20世纪初开始,英语已经完全代替了早期用夏威夷语言出版的报纸和其他读物,所有学校也是实行英语教学,只有在夏威夷人参加他们当地教堂礼拜的时候,还保持着用夏威夷语演唱赞美诗和朗读圣经。 从夏威夷人完全接收了用英语作为对外交流的语言工具这一事实可以看出,他们的文化基础正在被西方文化所同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一迹象加快改善了夏威夷人与美国大陆和西方国家相互往来的社会沟通条件。
民族文化
社会组织
社会的基层单位为大家族“奥哈拉”,当需要共同劳动时(如盖房、捕鱼等),同一“奥哈拉”的成员将互相帮助。由于同属于一个“奥哈拉”的土地可能一部分在山上、一部分在海边,所以不同地段的成员将通过互赠物品来各取所需一一有的送香蕉、有的送衣服、有的送鱼。
家庭在夏威夷土著居民社会结构中,是一个具有核心地位的社会单元。而在当地的夏威夷语言中“家庭”这个词语也与芋头直接关联。“ohana”指代家庭,在这个语词中词根“oha”则是指芋头主球茎的顶芽,相应的主球茎被称为“makua”,家庭ohana中的na一词则是该词语的修饰语,含义是指祖先。根据夏威夷土著居民的宗教信仰体系,芋头是他们的先祖变成的。芋头的传说来源于Papahānaumoku和Wākea,Papahānaumoku是夏威夷土著居民的天父,而Wākea是地母。天父和地 母生有一个女儿,名叫Ho‘ohōkūkalani。 当Ho‘ohōkūkalani长大之后,她怀上了天父的孩子,但是这个孩子因为早产而没有存 活下来。Ho‘ohōkūkalani将这个孩子取名为Hāloanakalaukapalili,并将孩子埋在了泥土里。后来,从埋葬Hāloanakalaukapalili的地方长出了第一颗芋头,芋头成为了夏威夷人的主要营养来源,养 活了世世代代的夏威夷人民。后来,Ho‘ohōkūkalani生下了天父Wākea的另一个孩子,这次生下的是一个健康的儿子,为纪念他的姐姐,将他取名为Hāloa。Hāloa是夏威夷人的第一任酋长,是夏威夷土著共同的祖先。
饮食
夏威夷人的食物有四类,一是农作物,如马铃薯、芋头等;二是水果,如香蕉、椰子等;三是动物肉,如猪、山羊、狗等;四是鱼类,包括各种海鱼。他们以盐为作料,喜欢吃咸肉咸鱼。夏威夷人喜爱的传统食品有白薯、面包树、香蕉、芋头、猪肉、鸡肉和狗肉。芋头是他们的主食之一,在水田中很容易种植。他们把芋头蒸熟吃或加工成其他食品,其中最有特点的食品叫“芋泥”(Poi)。制作的过程是先把芋头煮熟或蒸熟,然后发酵,再加水捣成稀的又稠又黏的样子,就可以食用了。芋泥味道很酸,初次尝试的人可能会很不习惯,难以下咽。就像中国南方人喝北京的豆汁一样,慢慢才会喜欢。夏威夷人很爱芋泥,几乎每天都吃,它易于消化,容易使人发胖。
服饰
夏威夷人同其他太平洋上的岛民不同,他们既不纹身,也不在身上涂抹五嵌六色的染料。一般居民也不戴耳环,只看见国王(部落联盟酋长)戴着耳环,十分希罕。男女都佩戴用象牙或骨头做的手镯子。妇女有时头上戴着花环,有时戴着五颜六色的毛线(从欧洲的呢绒中抽出的毛线).。男女都用一块长4.5俄尺(约3米)、宽0.5俄尺(约0.35米)的布料系在腰上,这就是衣服。到了冬季,他们就把厚一点的布折叠几层披在肩上。平时,天论是穷人还是富人,服饰上毫无区别。只有节日期间,富人穿上用羽毛编制的斗篷,戴上头盔和鸟,颇象欧洲戏剧中的骑士。
居住
夏威夷人的住房是草房,十分简陋。用面包树盖的房子就属于上乘的了。房屋的式样有点象俄罗斯农村的房屋,不同的是,房顶更高一当,而墙却特别矮,窗户又少又小,大部分房子只有一扇门,而且非常小,人勉强可以爬进去。房内以干草铺地,上面再铺上蒲席。一般富人有6座小草房,依次相连,各有用途,有男人卧室、女人卧室、餐室、男仆居室、女仆居室和厨房。房子建在石头基础之上,房子周围有低矮的篱,人们同猪、狗、鸡一起吃住,形影不离,所以房屋里杂乱不堪,十分肮脏。
王宫同一般民屋大同小异,王宫由6间草房组成,建在用石头砌成的高台上,四周有低矮的栅栏。房子用树叶盖顶,有两间房子开了两扇小窗,其余房子没有窗户,只有一扇门,门很小,高1米,宽0.75米,人们只能钻进钻出。王宫的一间草房是国王的御膳室,一间是宴会室(宴请当地显贵和外国贵宾),其中两问供王后和妃子居住,剩下两间则为厨房。
音乐
夏威夷人有广泛而悠远的音乐传统。《夏威夷骊歌》作为一首著名的情歌在世界上广为传唱。从 1820年开始,许多传教团体从美国大陆新英格兰地区相继来到夏威夷,这些传教士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夏威夷人以往固有的传统习俗,在几年的时间里,大部分夏威夷人开始接受西方人带来的文化教育和宗教信仰,包括基督 教、英语、学校教育体制。在音乐方面,西方传教士的到来不仅仅只是给夏威夷人传播西方宗教理念,而且还将西方人在美国大陆建立起的赞美诗咏唱模式、 在欧洲国家流传的民歌小调和合唱的和声风格,以及西方乐器也都带到了夏威夷。他们在夏威夷各岛传播圣经的同时,还把在美国本土普及多年的唱歌运动也推行到夏威夷。 通过唱歌学校,传教士们把当地夏威夷人集中到一起学唱赞美诗,受其影响,演唱赞美诗的和声风格也就自然融合到夏威夷人的唱歌中。 到19世纪中期,由西方人传入的音乐和乐器在夏威夷已经流传很广,这时期的夏威夷人开始借用欧洲民歌小调的旋律,配上夏威夷语言创作的歌词,一时间,“借谱填词”的夏威夷流行歌曲在当地很受欢迎,广为传唱。
1900年前后,许多用英语和夏威夷文字谱写的歌曲成为夏威夷旅游业的一个宣传亮点,对吸引大陆美国人来夏威夷旅游产生了效益。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约100年间,夏威夷民间音乐走出群岛向外传播的范围非常广阔, 根据年代进程,在这100年间,夏威夷音乐是借助4个方面的渠道飞越太平洋传向美国大陆和西方国家的。
舞蹈
草裙舞
夏威夷人不论男女都习惯赤裸上身跳草裙舞,跳舞时只着腰裙。1830年后,王室一度应传教士要求禁止草裙舞。1874年热爱传统文艺的新王大卫·卡拉卡瓦继位后,解除了舞禁,但要求服装必须得体。
梅里呼拉舞
梅里呼拉舞是一种吟唱与舞蹈相结合的歌舞表演形式。 从18到20世纪上半叶, 夏威夷各岛都曾有一些由民间音乐家开办或者由夏威夷人教堂组织的训练传授传统梅里呼拉舞学校,当地人非常尊重和敬仰在这类学校传授呼啦舞的老师,称他们为“呼拉舞大师”。
传统上,梅里草裙舞分为坐姿和站姿两种舞蹈形式。 在坐式表演的梅里呼啦舞中,每一个表演者在右腿膝盖上端系着一个椰子鼓,它是用椰子壳蒙上鼓皮制成的,表演者一边舞蹈一边用手敲击椰子鼓为吟唱打节奏。 除此之外,坐式表演者也经常双手各持一付比巴掌小点的鹅卵石,夏威夷语把这种打击乐器叫做 “依力依力”,依力依力是用来形容拍巴掌的声音为舞蹈表演者自我打节奏的。 站式表演的梅里呼啦舞比坐姿呼啦舞更加流行,舞蹈者徒手表演或者手持棍棒、卵石之类的夏威夷传统敲击乐器为自己的舞蹈打节奏。 几百年来,夏威夷梅里呼啦舞的表演风格在保持原有传统特征的同时,由于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也赋予这种舞蹈一些新特点。 由于这个原因,当今夏威夷人常把呼啦舞分成两大类,即 “古代梅里呼啦舞” 和 “现代梅里呼啦舞”。 在这两种呼啦舞中,身体部位运动的各种姿态和用双手塑造的不同手势都是根据呼啦舞吟唱诗的内容,用舞蹈语言做出的形象化描述。
节日
夏威夷人的节日(当地成为塔布)很多。按照他们的历法,一年12个月,每月30天,从1月到10月,每个月都有4个塔布,即1日、12日、23日和27日。每月1日的塔布持续两天三夜,其余塔布为一天两夜。这些塔布属于宗教性的,其它的世俗性和临时性塔布由国王通过祭司向民众宣布。当地最隆重的节日是12月的“乌加吉吉”,类似欧洲的圣诞节,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人们都是在节日中度过的,人们聚集一起唱歌、嬉戏和进行象征性的战斗。国王也亲临各地参加活动。
婚俗
夏威夷人传统社会一般行对偶婚,贵族保留"苦那路亚"类型的群婚残余。夏威夷的婚嫁颇为自由随便,只要男女两厢情愿,就可以同居。一旦感情不合,就立刻分手,另寻配偶。结婚既不需要什么仪式,离婚也不需要当局过问。一个男子可以有几个妻子,只要能养活就行。但一般说来,国王有三个妻子,显贵人物有两个妻子,普通人则实行一夫一妻制。
手工艺品
在夏威夷人的文化中没有产生绘画艺术,但他们的手工艺品在太平洋地区手工艺品中的非常具有特色,在世界上也应占有一席之地。比较突出的手工艺品有:树皮布、羽毛制品、木雕和花环。
树皮布
夏威夷的树皮布是太平洋各岛中水平最高的。制作过程传说有固定的程序,当幼树长至6到12英尺(1.8米至3.6米)高时,把它砍下来,剥去最外一层硬皮,将里面的一层剥下来后用海水浸泡大约两周左右,使它变得柔软而有韧性。接着放在太阳底下晒,再用木棒敲打,使其变成白色。然后在清水中泡一段时间后放在砧板上用光滑棒槌敲打,接着把小片的树皮连接成大块的树皮布,大片的布做好后,再在上面敲打出花纹,整个过程就完成了。做工讲究的树皮布可以达到薄如轻纱而且透明的境地。当年在考爱岛上,詹姆斯·库克曾亲眼目睹树皮布的制作过程,对这种柔软的布极为推崇,赞赏有加。不幸的是,树皮布的制作方法,如今业以失传。
羽毛制品
夏威夷王国的羽毛制品做工考究,是完美的艺术品。在整个玻利尼西亚群岛,鸟的羽毛被广泛利用和珍爱。夏威夷人的羽毛制品,在种类、数量和美感方面,都是举世无双的。他们对生存空间万物的热爱,以及深刻惟美的精神,奠定了羽毛制品的成就。夏威夷艺术家精心设计了各种式样的羽毛制品。一般分为王室的服饰和神像装饰两种。前者还可分为羽披肩、羽斗篷、羽冠等。羽披肩、羽斗篷和羽冠是古时贵族们举行重要仪式,比如祭祀和打仗时穿戴的服饰,象征他们高贵的地位。平民和妇女是不允许穿戴羽毛制品的。
制作羽毛制品先要采集羽毛。在鸟脱毛的季节,由专人用胶和网套捕捉到各种颜色的鸟,小心翼翼地摘下少许羽毛,再把鸟放回大自然中,让它重新长出新羽毛,以便能够源源不断有羽毛可供使用。制作云肩和斗篷先用结实的绳子编成网,然后把一束束羽毛捆绑到网上。捆绑羽毛的顺序是由下而上,使每一行的羽毛挡住下面一行羽毛的羽茎。最常见的颜色搭配是红色为底,上有黄色几何花纹和边。花纹有新月形的、菱形的和三角形的。一般来说,披肩比斗篷的花样变化要多一些。地位低的酋长可以披羽披肩,地位高的酋长才能披戴羽斗篷。有黄色羽毛的鸟非常稀少,所以以黄色羽毛做底的披肩和斗篷最为珍贵,也是地位最尊贵的国王才能够穿戴,这与中国古代帝王喜欢黄色不谋而合。据说卡美哈美哈一世身上披的那件全黄色羽斗篷,是用了大约8万只鸟身上的45万根羽毛,经过9代人采集编织制成的。
木雕
夏威夷的木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木器和木头雕像。木器中有代表性的是木碗,光滑而精致。制作时先把外面的形状雕好,然后再用石斧和凿子掏空内部。如果木头有坚硬的木结,则先用火烧,然后再掏。下一步是将木碗放在海水中浸泡一周左右,然后放人各种食物,隔几天换一次,直到木头的味道全部去掉为止。最后用光滑的石头打磨,用竹叶抛光,一个木碗就制成了。木碗有大有小,有的还有盖子,多用来盛放食物、渔具、树皮布和羽毛制品。浅一些的盘子用来盛肉。酋长使用的大碗上常常雕有图案。比较奇特的是一种饭后用来洗手的碗。这种碗外面有把手,里面凸起的部分用来刮去手上的油和粘的食物。有的碗上还镶嵌死去敌人的牙齿,作为对他们最后的侮辱。
木雕艺术的最高级作品是神像,它代表了夏威夷手工艺术的最高峰。来访的游客经常会看到真人大小的神像和小的纪念品。神家用粗大的树干雕成,由有艺术功力、懂雕塑又熟悉宗教仪式的手工艺人制作。雕塑神像是一项神圣的工作,需要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又致力于表现精神。作品主要是四大神。神像模仿古时拳击斗士,形象生动,面部表情夸张,双目圆睁,嘴巴张大,牙齿突出,看上去有些古怪。膝盖略微弯曲,肌肉紧绷,威严有力,蕴藏着旺盛的生命力和进攻性,又有一种令人敬畏、超然脱世的感觉。
花环
花环是夏威夷最鲜艳美丽的手工艺品。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土著人喜欢把鲜花和树叶编织成花环套在头上,挂在胸前。送花环是当地著名的传统习俗。用作花环的材料种类很多,俯抬皆是。除各种鲜花、树叶外,还有贝壳、羽毛、植物种子,甚至狗和鲨鱼的牙齿等等。夏威夷王国的花环是太平洋群岛中种类最多、做工最考究的。按照夏威夷的传统,人们小心翼翼地从大地上收集花环所需的材料。他们从不会砍伐掉山上所有的花木,也不会把整棵树连根拔走。在任何地区,他们都留下足够的植物,让它继续繁殖。最名贵的是羽毛搭配尼豪岛的贝壳制作而成的花环。
古时花环有各种不同的用途:平民向酋长送花环以示崇敬,给学草裙舞结业的年轻姑娘送花环表示祝贺,在宗教场合花环用来做装饰,两个打仗的部落和时,酋长要互送花环表示和解。戴花环并非姑娘们的专利。热情好客的夏威夷人不论男女老幼,人人喜欢佩戴花环,也喜欢向客人送花环,特别是对远方来客。游客来到夏威夷,一出飞机场,迎接的人可能给他们戴上用鲜花编成的花环。遇到重要仪式如婚礼、婴儿出生的庆祝仪式、生日、节假日、毕业典礼以及葬礼等,送花环更是必不可少的礼节。
经济
农业
古代夏威夷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芋头和番薯。在夏威夷群岛,芋头和甘薯的种植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包括改良田地和建立复杂的灌溉系统。夏威夷人还食用其他种类的蔬菜,但总体来说,夏威夷群岛的农产品相对较少。早期欧洲商人和探险家,尤其是乔治.温哥华,为夏威夷人留下了许多农作物种子,还引进了家畜。早期的外国居民也为夏威夷群岛的农业发展做出了贡献。1820年,美国传教士的到来为夏威夷群岛的农业活动注入了新鲜血液。美国传教士们在实践和教学中大力鼓励农业发展,在夏威夷群岛的许多地方引入了新的植物、农作物和农具,并且教会了夏威夷人种植新作物。夏威夷人种植了甘蔗、咖啡树、桑树、棉花、小麦、玉米。除了努力发展糖业、丝绸业、棉花业和咖啡业,夏威夷群岛上的农业活动几乎只限于蔬菜种植,尤其是马铃薯。
工业
1865年,夏威夷群岛最重要的产业是制糖业。现在,夏威夷准州有两个重要产业,即制糖业和菠萝加工业。实际上,夏威夷准州近三十年的经济史就是制糖业和菠萝加工业的发展史及其对各个领域的影响。1895年,夏威夷群岛的糖产量为十五万吨。二十年后,夏威夷群岛的糖产量达到了六十万吨,1925年的糖产量超过七十七万五千吨。其间,夏威夷群岛的制糖业一直受益于美国的关税保护法。与此同时,夏威夷种植园主也得到了充足的劳动力供应。夏威夷群岛制糖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种植园主改进并使用了科学的制糖技术。夏威夷群岛是第一个将科学技术充分应用到工业领域的地区,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通过夏威夷甘蔗种植园主协会组织,从事制糖业的人进行了有效合作。
夏威夷群岛种植菠萝已经一百多年了。在捕鲸时代,捕鲸人每年都会购买很多菠萝。当时,种植菠萝的地区主要是夏威夷岛的科纳地区。夏威夷群岛并入美国前的十五年中,几个人对种植菠萝产生了兴趣,并且试验了进口的几种菠萝品种。通过实验发现,就各种功效而言,无刺卡因是最好的盐水凤梨品种。现在,无刺卡因几乎只生长在夏威夷群岛上。新鲜菠萝一般出口到太平洋沿岸。约1891年,夏威夷人开始小批量加工菠萝罐头。1899年,新鲜菠萝和罐装菠萝的出口总值不足一万五千美元。1900年以前,菠萝产业主要局限在瓦胡岛的埃瓦地区。夏威夷群岛并入美国前,菠萝产业还处在试验和起步阶段。菠萝产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1年,詹姆斯.D.多尔创办了夏威夷菠萝公司。夏威夷菠萝公司不断发展壮大。现在,在火奴鲁鲁,夏威夷菠萝公司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水果罐头厂并且成立了其他公司,菠萝种植园的规模也迅速扩大。
制糖业和菠萝产业的发展催生了一些其他产业和金融组织。其中,最重要的是银行、食糖代理商和处理金融问题的信托公司。在制糖业的刺激下,火奴鲁鲁的钢铁厂发展快速。在菲律宾群岛和古巴,火奴鲁鲁的钢铁厂建了制糖厂,为了满足当地需求,火奴鲁鲁的钢铁厂还建了化肥厂和罐头厂。轮船、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不断发展,与夏威夷准州的基础工业发展保持同步。电话、电报和无线电的发展对工商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资料
夏威夷人.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