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公碗是一种在民间常见的碗。是潮州市窑的传统产品之一,以具体化的形式体现潮州地区独特的文化内涵。
鸡公碗最初是在明代成化年间出现。随后在清末民初,在江西省烧制,但是因生产成本高,不敌廉价画珐琅,曾一度停产。后来,由潮州人民继承和发扬先人的技艺,在民间大量生产。20世纪四五十年代,大部分农村人家里使用的碗分为粗碗和细碗,而鸡公碗指的是细碗,因为釉色比较白,可以在上面画图案。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特别行政区、闽南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鸡公碗”,随后在东南亚有些地区出现。
鸡公碗在早期的时候,其碗上会在公鸡旁绘有益鸟及花丛,随后常配以牡丹、芭蕉,公鸡有家庭兴旺的意涵,而花象征着富贵,芭蕉是大叶植物,有“兴家成大业”、“功名富贵”等吉祥寓意,并且在闽南人的风俗里,公鸡还寓意着添男丁。
发展历程
鸡公碗最初是在明代成化年间出现,是王公贵族喜爱的珍品。随后在清末民初,鸡公碗在江西省烧制,但是因生产成本高,不敌廉价画珐琅,曾一度停产。后来,由潮州市人民继承和发扬先人的技艺,在民间大量生产。
20世纪四五十年代,大部分农村人家使用的碗,分为粗碗和细碗,粗碗一般都出产自魁斗镇,适合产比较粗的碗,随后在70年代,此碗不再怎么生产。而鸡公碗指的是细碗,因为釉色比较白,可以在上面画图案。虽然没像德化陶瓷那么精细,但价格较贵。
并且在一九五六十年代,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闽南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鸡公碗”,一些华侨到海外谋生时,将其带去国外,随后,在东南亚等地出现。并且在周星驰的电影,它的出场频率极高。
常见图案
公鸡
鸡公碗碗腹纹样由昂首的公鸡、盛开的花卉和叶如伞盖的香蕉树树构成,并在规模化生产中形成了花朵在左、公鸡居中、芭蕉在右的范式。公鸡作为碗腹的视觉中心图案,姿态大致可分为三种:奔跑、行走与单腿站立。相较于官窑瓷器上尽善尽美的精致图案,潮州鸡公碗对公鸡纹样的刻画则是轻松、奔放,画工们将整体造型进行提炼,着重体现公鸡神态与形态的变化,呈现出一种向前运动的态势。
芭蕉
鸡公碗右边纹样的芭蕉,与芥子园画谱、景德镇瓷器上纤细高挑的芭蕉相比,公鸡碗上的芭蕉更加粗壮,且在芭蕉叶的表现上鲜少有向背的区分,这使得芭蕉树稍显呆板。但由于主图案的公鸡几乎顶天立地,于是鸡蕉碗中的香蕉树多被画工“以大观小”,将高大的芭蕉整株缩小,变成与公鸡同高,反而使得碗腹纹样超越空间的约束,形成了独具潮味的陶瓷纹样。
牡丹
其次是作为辅助纹样的牡丹,它是鸡公碗中最常见的花卉,有着独特的造型。以景德镇瓷器中的牡丹为例,其造型-般为多 瓣牡丹与单瓣牡丹,花叶肥硕,与现实中的牡丹较为相似。而潮州窑的牡丹纹样则花瓣较为瘦长,花头呈现聚拢的形态,形似攒顶型的菊花。在与任伯年画作《富贵牡丹图》的对比中,我们能够从两者的相似性一窥潮州市画工 对海派绘画的借鉴。
常见场景
香港电视广播电视剧经常会出现一个画着大红公鸡的碗,其实这正是贴近生活的体现。这种碗名为“鸡公碗”,最早出现在广东潮州,寓意家庭兴旺、增添男丁。
在广东省地区,广东人出嫁女儿的时候,会把鸡公碗当作嫁妆,意味着女儿的夫君可以平步青云,一生荣华富贵。
内涵意义
“鸡公碗”,最早出现在广东潮州,寓意家庭兴旺、增添男丁。
鸡公碗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做“起家碗”,代表人们希望勤劳致富的愿望,不仅限于美食,也是对富足、甜美生活的渴望。。
传统文化当中,公鸡司晨,有着美好的生活需要辛勤劳作的含义,所以鸡公碗又称“起家碗”,表示发家致富。“红绿灯鱼搭配,也是有一种精神力量在里面的。”
早期的“鸡公碗”会在公鸡旁绘有益鸟及花丛,后来则常配以牡丹、香蕉树,公鸡有家庭兴旺的意涵,而花象征着富贵,芭蕉是大叶植物,有“兴家成大业”、“功名富贵”等吉祥寓意。过去,在闽南人的风俗里,公鸡还寓意着添男丁。
相关事件
2019年,有一只仅价值几百元的民国“公鸡碗”经过所谓的“专家”鉴定后,转身升值到50万元的“清代粉彩加官晋爵碗”,但是网上鉴定机构却宁可赚3000元帮忙拍卖,也不想花5万元将碗买下。以及家藏的古币经所谓专家鉴定估价为88万元,但是鉴定公司也只表示拍卖,但是当拍卖的主人签下合同,购买方称古币是赝品。
参考资料
侨博藏品:为何海外华人生活中常见“鸡公碗”?.今日头条.2023-11-30
那碗那勺 装着闽南人间烟火气.今日头条.2023-11-30
中国人的10000000000只鸡,都是从哪来的?.今日头条.2023-11-30
增城派潭客家宴席九大簋:鸡公碗盛满客家人民的美好梦想.今日头条.2023-11-30
起底民间文玩陷阱:家用公鸡碗被鉴定“50万起”.今日头条.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