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拔允
贺拔允(487年—535年1月8日),字可泥,山西宁武县人,鲜卑族,北魏名将,贺拔度拔的长子。
贺拔允善骑射,其父亲去世后,与两个弟弟一起投奔恒州刺史、广阳王元渊。元渊死后,归附尔朱荣。
建义元年(528年),进封寿阳县侯。永安二年(529年),进为寿阳县公。建明元年(530年),长广王元晔即位,封贺拔允为燕郡王、开府仪同三司、侍中。随后,与好友高欢一起参定大策,为高欢骗取了几万六镇降兵。中兴元年(532年),转司徒,领尚书令。同年四月二十五日(532年6月13日),元修元修即位,封贺拔允为太尉。
天平元年十二月十九日(535年1月8日),贺拔允遭到高欢的猜忌,高欢随便寻了个借口,将他关进阁楼饿死,时年四十八岁。朝廷追赠贺拔允为太保。
人物生平
六镇烽烟
自太和汉化改制以来,六镇边民的内部矛盾便一直在不断的积压而无法得到解决。而恰逢草原上所发生的白灾,导致柔然爆发了一场大饥荒,进而促使柔然的南下劫掠,转而成为点燃整个北魏末年六镇起义的一个导火点。
北魏正光四年(523)四月,柔然纵军入境剽掠北魏边民。怀荒镇镇民因柔然劫夺而生计艰难,遂向镇将武卫将军于景请求赈济,却不料遭到拒绝,镇民们在愤怒之下,将其镇将于景所斩杀。
正光五年(524年)三月,沃野镇人破六韩拔陵因与“高阙戍主,率下失和”,就杀掉戍主造反,自称真王,改号元年。起义军旋即攻克沃野镇,然后北进包围了武川镇、怀朔二镇。当时的怀朔镇镇将杨钧曾有听过武川镇有一名叫贺拔度拔的军主,不仅武艺高强且骁勇绝伦,遂将他招揽过来,配一旅军士给他带领,令其一道平乱,镇压叛军。
然而起义军势大,武川、怀朔两镇没多久便被起义军所攻克,贺拔氏父子也逐一被俘虏。但不久,贺拔父子便找到机会,乘隙逃脱了。正光五年(524年)十月,贺拔度拔与宇文肱合谋,率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念贤等,袭杀了起义军的首领之一卫可肱(一作“卫可孤”)。之后,贺拔父子又与叛乱的铁勒人发生了交战。而正是在与铁勒人的这场战斗中,贺拔度拔不幸身陨战场。在贺拔度拔身陨之前,因临淮王元彧对叛乱的镇压失利,朝廷新任命广阳王元深(即元渊,唐时为避李渊讳,改为元深)为北道大都督,接替元的事务。贺拔度拔死后,贺拔允、贺拔胜、贺拔岳三兄弟便投奔至元深麾下。在效命元深麾下后,贺拔允被任命为积射将军,持节驻防口,贺拔胜、贺拔岳则各为军主,驻守曲阳县。
正光六年(525年)三月,柔然可汗阿那瓌应北魏之邀,率众10万自武川镇西向沃野,助魏镇压六镇起义。魏帝多次遣人送物劳赐阿那。六月(孝昌元年始),破六韩拔陵率军围困元深于五原,遭魏军主贺拔胜所募200人攻击,受挫稍退。而另一边,魏长流参军于谨则说服了西部铁勒酋长乜列河等率3万余户叛破六韩拔陵降魏。在面对西部铁勒人的叛离,北部柔然人的进攻的局势下,破六韩拔陵不得不率军渡黄河南移,然而,就在南移途中起义军又遭元深的伏兵所击败,之后,在不断的损兵折将中,破六韩拔陵被柔然贵族所杀(一说下落不明)。至此,六镇起义彻底宣告失败。
旧主身陨
破六韩拔陵死后,其麾下六镇20万被俘兵民被分别安置于瀛、冀、定三州。但此时正逢河北省遭遇水旱之灾,根本无处就食,三州的百姓及六镇俘兵均出现逃亡现象。遂孝昌元年(525年)八月,柔玄镇兵杜洛周(一作吐斤洛周)聚北镇流民反于上谷郡(今宣化区),年号仍用破六韩拔陵的真王。率师西上,围困燕州(今河北涿鹿)。
孝昌二年(526年),鲜于修礼鼓噪流民南下为乱,途径曲阳县之时,亦裹挟了当地的六镇降户,遂携众反于河北定州左城,改元鲁兴。而驻守于恒州的贺拔胜兄弟,也因恒州的流民之乱而相互走失了。
九月,葛荣所部与元融所部战于白牛逻,北魏大军战败。葛荣于是自称天子,定国号为齐,建年号为广安市。在听闻白牛逻的元融所部失利后,元深领兵折往定州市,定州刺史杨津怀疑元深有异,于是派遣毛谥讨伐元深,元深跑走,毛谥带人追逐元深。元深同身边人抄小道逃到博陵地界,遇上葛荣的流动骑兵,便将他们抓获送到葛荣那里。义军们见到元深,喜欢他的人还不少,葛荣刚自立为王,对此很反感,担心手下的人拥奉元深为主,便杀死元深。
元深身陨后,贺拔允和贺拔岳则转投至尔朱荣的麾下,而与他们失散的贺拔胜则转投至了肆州刺史尉庆宾麾下。因其贺拔父子皆以武艺知名,故而尔朱荣对贺拔允兄弟甚为优厚。
建义初年(528年四月—九月),贺拔允因功得迁征东将军、褒赠光禄大夫并封爵寿阳县侯,食邑七百户。
永安中年(528年─530年),贺拔允任征北将军,蔚州刺史,进爵为寿阳县公。
信都起义
永安三年(530年),元子攸在宫内诱杀权臣尔朱荣、元天穆后,随即迎来尔朱氏集团的反扑。当年十月,尔朱兆与尔朱世隆、贺拔胜等拥立元晔为帝,改年号为建明。贺拔允的爵位也因另立王莽的缘故得改封为燕郡公,并加侍中一职。新朝封赏结束之后,贺拔允随即便被派遣出使柔然。
之后,尔朱兆占据京城,囚禁孝庄帝元子。随尔朱兆南进洛阳市的尉景,将此事写信告诉了高欢。高欢在得知此事后心绪惊惶难平,将尉景的书信递给孙腾,一边对孙腾说道:“你当驰马到尔朱兆那里,代我向他表示真诚地祝贺,并秘密访察君王被囚禁在何处,是随行在尔朱兆的军府,还是另外送往晋阳。若是被送往晋阳,你速驰马来报,我将会在路途中迎回圣驾,用大义号召天下。”
随后,孙腾倍道而行前往洛阳,在半路上遇到押送元子攸的军队,遂遣信使报知高欢。从柔然出使回来的贺拔允,恰好遇见此时准备率军东进的高欢,在与高欢相谈过后,贺拔允便觉得高欢此人非常人,不仅志同道合亦且是可结托之人。而高欢也因与贺拔允这位已在北方大有名声的人物所结识,大为高兴,对贺拔允非常的亲近礼遇。也正因两人不仅有着相同志向,并关系亲密。后贺拔允遂受到高欢的邀约,参定起义诛灭孝明皇后,匡扶魏室的事宜。
建明二年(531年),失去利用价值的的元晔,被尔朱氏以借禅让的名义遭到废黜,降封为东海王。新立扬州市王元恭为帝,改年号为普泰,史称元恭。
普泰元年(531年)六月,贺拔允在信都区(河北省冀州区一带)与高欢暗中起义。至十月,与高欢拥立章武王元融之子元朗为帝,年号中兴。贺拔允随即改任司徒,并领尚书令。
永熙二年(533年),尔朱兆兵败秀容,自缢而亡。在彻底铲灭尔朱氏势力后,高欢的入主洛阳市,标志着北魏高氏集团正式粉墨登场。进驻落后,高欢开始大肆封赏有功之臣,贺拔允进爵位为燕郡王,转任太尉,加官侍中一职。
政治牺牲品
永熙二年(533年),虽然孝明皇后的势力被彻底铲灭,但元修元修发觉自己仅仅只是个傀儡,政权并无重回到皇室手中,反而,自己的所有诏令,全都被人所干涉着。因不满朝堂被高欢独断,并想要夺回政权的孝武帝元修,便将此时身处在关陇的贺拔岳纳进了视野。在尔朱天光死后,贺拔岳收拢了尔朱天光所有的势力,一跃成为整个关陇地区最大的势力。如此一股巨大的势力,且贺拔部与皇室又都为鲜卑一族,不由得令孝武帝动心思,遂与贺拔岳暗通曲款,意图以此牵制高欢。
而处于高欢阵营的贺拔允,在其弟贺拔岳被元修所倚重之后。素遭到高欢阵营内其他人的排斥,所有人都在揣测怀疑,贺拔允是否有反叛之心,是否有暗中与其弟暗通曲款等等。
永熙三年(534年),贺拔岳遇害,于平凉市。然而,在贺拔岳死后,司马曜又将贺拔胜倚为心腹。而贺拔允本就因贺拔岳,而无妄遭到许多是非,如今贺拔胜却又在被孝武帝拉出来与高欢打擂台,无疑更加令贺拔允在高欢阵营之中的尴尬处境。
高欢虽然因念其旧,曾多次力保贺拔允。但在面对诸多群臣的谏言,且高欢自己也并无真正保证贺拔允决然不会背叛自己。遂于天平(534年)元年,在与贺拔允外出狩猎时,把他引到一处林中小楼中,将他锁在楼中,活活饿死。
天平元年(534年),贺拔允薨,享寿四十八岁。之后,高欢亲自前往吊丧祭奠。赠给他定州刺史、五州军事。兴和末年(542年),高欢令其诸子与自己的孩子一同进学,又于武定中年(544年),敕令在定州市赐予田宅,让贺拔允一家在定州居住。
家族成员
人物评价
《北齐书》云:贺拔允以昆季乖离,处猜嫌之地,初以旧望矜护,而竟不或获令终,比于吴、蜀之安瑾、亮,方知器识之浅深也。
史籍记载
《北齐书》卷十九,列传第十一
《北史》卷三十七
参考资料
贺拔允 (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大臣).汉程网.202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