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元恭

元恭

元恭(498年-532年6月21日),字修业,鲜卑族洛阳市人,广陵惠王元羽的儿子,性情稳重,为人正直。南北朝时期北魏皇帝。

元恪正始年间,继承广陵王爵位;后历任通直散骑常侍、散骑常侍、正常侍、给事黄门侍郎。因元叉当权,假称哑病,不参预政事。正光五年(525年),元恭被任命为金紫光禄大夫,元子攸建义元年(528年),授任仪同三司。

孝庄帝死后,尔朱世隆废广陵王元,立元恭为皇帝。泰普二年(532年),高欢击败尔朱天光,废元恭,立元脩为帝。同年,元恭遇弑,被杀于门下外省,时年三十五岁,谥号节闵帝。史称北魏前废帝。

人物生平

正直善良

当初,安东将军史仵龙、平北将军杨文义在太行岭,源子恭镇守河内。尔朱兆谋逆犯上时,气势汹汹地向南进兵,史仵龙、杨文义见大势已去,并且尔朱兆的兵力雄厚远胜于自己,只好先行投降。源子恭看见史仵龙、杨文义投降,而且尔朱兆的军队气势很盛,也望风溃散。后来尔朱世隆论功行赏时,要给史仵龙、杨文义各封一千户。元恭很看不惯他们俩为了活命而背叛元子攸,表示反对:“史仵龙、杨文义只是对你们孝明皇后有功,对国家没有功劳。”当场拒绝了尔朱世隆想给他们封侯的要求。当时的百姓们纷纷称赞元恭刚强正直。

装哑避祸

元恭,字修业,拓跋宏弟弟广陵王元羽之子,幼年时就端正谨慎、气度不凡;从小好学,以孝顺祖母、母亲而闻名。元恪时袭爵为广陵王,后授通直散骑常侍。孝明帝时被任命为散骑常侍,后又升为正常侍、给事黄门侍郎。孝明帝正光年间,元叉专权,元恭深为不满,因而称病假装不能说话,住在洛阳城外的龙华寺,不参预政事。正光五年(525年),元恭被任命为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建义元年(528年),又被任命为仪同三司。永安末年(530年),有人向元子攸说元恭是假装哑了,其实是心怀不轨、另有所图。元恭惧祸逃遁到上洛山中,但不久被抓,押送至京师,被拘禁多日。最后还是因为元恭不说一句话,被无罪释放。

拥立为帝

建明元年(公元530年),尔朱兆攻陷洛阳市,孝庄帝被擒杀。尔朱世隆等认为元晔为皇室远亲,且不是众望所归,而元恭有超过常人的器量,所以想立元恭为皇帝,以虚应人望所推。但此时元恭装哑将近十二年,尔朱世隆等又担心元恭真的已经哑了,便派人向元恭转述要奉他为皇帝的意图,并胁迫他开口表态。元恭巧借孔子的话说道:“天何言哉!”以此表明自己并没有真哑,对于让自己做皇帝也没什么意见。于是,尔朱世隆等废元晔,于普泰元年(531年)立元恭为帝,改元为“普泰”。元恭登基后,下诏书称自己德行微薄,不敢称“皇帝”,只称自己为“帝”,并昭告天下。同时加封尔朱世隆仪同三司、尚书令、乐平王。当初,尔朱氏举兵反叛时,元子攸派安东将军史仵龙、平北将军阳文义率军镇守关隘,等到尔朱兆大军到达时,二人率军投降了尔朱兆,尔朱兆才得以顺利拿下洛阳市。现在世隆为此二人请功,各封为千户侯。元恭以此二人于世隆有功,于国无功为由拒绝。至此,朝廷内外都认为元恭是一位明君。

尔朱擅权

尔朱世隆在被任命为仪同三司之后要求把尔朱荣配享太庙。虽然谏官极力反对,尔朱世隆还是把尔朱荣配享拓跋宏庙廷,又为他在周公庙的原址上立庙,以此表示尔朱荣的功绩堪比周公。尔朱仲远在未得朝廷允许的情况下,先行把自己的部下任命为西州刺史,元恭也只能无奈准许。孝明皇后众人因拥立有功,且与元恭有姻亲,把持朝政。尔朱天光尔朱兆、尔朱仲远在外,各据一方;尔朱世隆则身居朝中,大权独揽。四方的百姓对尔朱氏都是敢怒不敢言。

被废遇弑

泰普元年六月,时任大都督、东道大行台、冀州刺史的高欢以尔朱氏为逆乱,在信都起义军讨逆。其后平定殷州,斩杀太守尔朱羽生。十月,高欢拥立渤海国太守元朗为皇帝,年号中兴。中兴二年(公元532年),在韩陵(今河南安阳境)之战中大胜尔朱天光的高欢本想继续让元恭当皇帝,但因为魏兰根等人都认为元恭日后难以控制,便打消了此念头,将其囚禁于崇训佛寺。一个月后,元恭遇弑,死于门下外省,终年35岁,即为前废帝。之后西魏追谥为节闵帝。

家族成员

历史评价

元恭,作为被孝明皇后拥立的皇帝,本是作为傀儡,但在短短的在位期间守住了天子的威严,得到朝廷内外一致称赞。《北史》的作者李大师、李延寿父子称之曰“明”;魏收在《魏书》中记载,甚至连将其废掉的高欢也赞成元恭为“圣主”。后世为其追谥“节闵”,也是对他最好的评价,好廉自克曰节,慈仁不寿曰闵。

陵墓之谜

2012年7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洛阳市衡山路北端发现了一座规模较大的古代墓葬。经过大量的考古发掘工作后,根据墓葬形制和规模,工作人员推断这座大墓为帝陵级别,并利用排除法,初步推测其墓主人为北魏节闵帝元恭。理由有二:其一是从地理位置来推论,墓主人若是节闵帝元恭,洛阳北魏陵墓在布局上也恰好符合中国古代的昭穆制度。其二是从建造时间来推论,从拓跋宏开始至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洛阳一直是北魏都城。期间有6位皇帝应该葬在洛阳,其中有4位已经确认了墓葬,只有元晔和元恭的陵墓没有确定。而比较在位时间,元晔时间极短,元恭却有1年多,所以有时间建造陵墓的更有可能是元恭。而且史书也确定了,元恭死后是“葬用王礼”,所以元恭的陵墓的规格是帝陵。

但是,以上的结论都只是推论,因为大墓发现时,在历史上已经被盗多次,在墓中并没有发现直接的文物作为证明,所以该陵墓是否确是元恭之墓,还是一个迷。而且随着发掘的深入,在大墓的底部,专家还发现,早在该墓使用后不久,就出现了大规模毁坏的痕迹,甚至连墓里的青砖、石料都被抢劫一空。

参考资料

洛阳城东伽蓝记卷第二.识典古籍.2024-07-11

洛阳北魏大墓或为节闵帝元恭帝陵 曾遭多次盗掘-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3-14

洛阳衡山北路北魏大墓:毁墓比盗墓下手还早(图)(2)-中新网.中国新闻网.202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