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姬鹟属

姬鹟属

姬属是雀形目鹟科的其中一个属,此属一般为小型鸟类,体长11-14cm。

黄眉姬鹟

中 文 名: 黄眉姬鹟

俗名别名: 黑背黄眉鹟

英 文 名: 水仙属 Flycatcher

地理分布 繁殖于东北亚;冬季南迁至中国南方、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

黄眉姬鹟生物特征

形态特征   雄鸟:体小(13厘米)的黄、白及黑色的鹟。腰、喉、胸及上腹黄色,下腹、尾下覆羽白色,其余黑色,仅眉线及翼斑白色。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习  性 喜灌丛及近水林地。

叫声描述 深喘息声tr-r-r-rt,较红头姬鹟音低

红喉姬鹟

中 文 名:红喉姬鹟

俗名别名: 白点颏、黑尾杰、红胸鹟、黄点颏

英 文 名: 红色breasted Flycatcher

拉丁学名: Ficedula parva

地理分布 繁殖于古北界;冬季迁徙至中国、菲律宾、东南亚及婆罗洲

红喉姬鹟生物特征

形态特征   体型小(13厘米)的褐色鹟。尾色暗,基部外侧明显白色。繁殖期雄鸟胸红沾灰,但冬季难见。雌鸟及非繁殖期雄鸟暗灰褐,喉近白,眼圈狭窄白色。尾及尾上覆羽黑色区别于灰鹟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黑色。

分布状况:迁徙经中国东半部。常见越冬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岛

习  性 栖于林缘及河流两岸的较小树上。有险情时冲至隐蔽处。尾展开显露基部的白色并发出粗哑的咯咯声

叫声描述 遇警时发出粗糙的 trrrt声、静静的tic声及粗哑的tzit声

棕胸蓝姬鹟

中 文 名: 棕胸蓝姬鹟

英 文 名: Snowy-browed Flycatcher

拉丁学名: Ficedula hyperythra

地理分布 印度北部至中国南方、菲律宾、东南亚及巽他群岛

棕胸蓝姬鹟生物特征

形态特征   雄鸟:体甚小(12厘米)的灰蓝及褐色鹟。上体青石蓝,.形短却醒目的白色眉纹几乎与额相接;下体橘黄,喉、胸及两胁皮黄。台湾省亚种两胁栗色

雌鸟:上体褐色,下体皮黄,额、眉及眼圈淡锈黄色。亚成鸟具褐色斑驳。与短翅的区别在形小且跗纤细。

虹膜-深褐;嘴-黑色;脚-肉色。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四川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岛及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山区森林中并不罕见;innexa为台湾特有亚种

习  性 不引人注意。长时间呆在地面,似歌鸲齐足跳进。

叫声描述 鸣声安详,为三至四声似喘息的tsit-sit-si-sii颤声;重复的单音节sip声。

锈胸蓝姬鹟

中 文 名: 锈胸蓝姬鹟

英 文 名: Slaty-backed Flycatcher

拉丁学名: Ficedula hodgsonii

地理分布 尼泊尔至中国西部及印度支那北部。濒危状态

锈胸蓝姬鹟生物特征

形态特征

体小(13厘米)的青石蓝色鹟。胸橘黄,上体无虹闪,外侧尾羽基部白色,胸橙褐渐变为腹部的皮黄白色。与山蓝仙鹟的区别在背部色彩较暗淡,尾基部白色,两翼较长而嘴短,且缺少眉纹和翼斑。雌鸟与灰蓝[姬]鹟雌鸟的区别在胸部无浅色的中央斑纹,与玉头姬鹟雌鸟的区别在下体较暗淡。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深褐。

分布状况: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青海省东部、云南省四川省甘肃省东南部至山西省(庞泉沟)的不常见留鸟,栖于海拔2400~4300米的潮湿密林;冬季下至低海拔处。

习  性 安静的林栖型鹟。

叫声描述 生硬的tchat及terrht的嘟声。鸣声短而快,似笛声且迂回曲折,为一连串下降哨音

鸲姬鹟

中 文 名:鸲姬鹟

俗名别名: 白眉胸、白眉紫砂来、郊鹟、麦鹟

英 文 名: Mugimaki Flycatcher

拉丁学名: Mugimaki Flycatcher

地理分布 繁殖于亚洲北部;冬季南迁至东南亚、菲律宾苏拉威西岛大巽他群岛

鸲姬鹟生物特征

形态特征

雄鸟:体型略小(13厘米)的橘黄及黑白色的鹟。上体灰黑,狭窄的白色眉纹于眼后;翼上具明显的白斑,尾基部羽缘白色;喉、胸及腹侧橘黄;腹中心及尾下覆羽白色。

雌鸟:上体包括腰褐色,下体似雄鸟但色淡,尾无白色。亚成鸟:上体全褐,下体及翼纹皮黄,腹白。

虹膜-深褐;嘴-暗角质色;脚-深褐。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东北。过境鸟经华东、华中地区台湾省。为不常见的越冬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海南岛

习  性 喜林缘地带、林间空地及山区森林。尾常抽动并扇开。

叫声描述 轻柔的turrrr叫声

灰蓝姬鹟

中 文 名: 灰蓝姬鹟

英 文 名: Slaty-blueFlycatcher

拉丁学名: Ficedula tricolor

地理分布 喜马拉雅山脉印度阿萨姆邦、中国南方、缅甸;越冬至印度支那北部

灰蓝姬鹟生物特征

形态特征

体小(13厘米)的青石蓝色鹟。下体近白,尾黑,外侧基部白,头侧及喉深灰并延至胸侧。亚种cerviniventris(包括minuta)下体沾褐色。雄鸟喉部具三角形橄榄色块斑。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分布范围:喜马拉雅山脉、印度的阿萨姆、中国南方、缅甸;越冬至印度支那北部。

习  性 多栖于林下灌丛,冬季栖于针叶林。两翼下悬,尾不停抽动。

叫声描述 告警叫声为ee-tick;也作快速的ee-tick-tick-tick-tick

橙胸姬鹟

中 文 名: 橙胸姬鹟

英 文 名: Rufous-gorgeted Flycatche

拉丁学名: Ficedula strophiata

地理分布 繁殖于克什米尔喜马拉雅山脉至中国南方和越南;越冬至东南亚

橙胸姬鹟生物特征

形态特征

体型略小(14厘米)的林栖型鹟。尾黑而基部白,上体多灰褐,翼橄榄色,下体灰。成年雄鸟额上有狭窄白色并具小的栗色项纹(常不明显)。雌鸟似雄鸟,但项纹小而色浅。亚成鸟具褐色纵纹,两胁棕色而具黑色鳞状斑纹。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褐色。

分布状况:常见的垂直迁移鸟,见于中国中部及西南、西藏自治区海拔1000~3000米。部分鸟冬季至中国南方越冬。

习  性 性惧生,栖于密闭森林的地面和较低灌丛。

叫声描述 通常叫声为低声的tik-tik或重复高音pink。也发低颤鸣。鸣声为细薄金属般的 ti-ti声,第一声响亮,后两声轻。

白眉姬鹟

中 文 名: 白眉姬鹟

俗名别名: 花头黄、黄鹟、三色鹟、鸭蛋黄

英 文 名: 黄色rumped Flycatcher

拉丁学名: Ficedula zanthopygia

地理分布 繁殖于东北亚;冬季南迁至中国南方、东南亚及大巽他群岛

白眉姬鹟生物特征

形态特征

雄鸟:体小(13厘米)的黄、白及黑色的鹟。腰、喉、胸及上腹黄色,下腹、尾下覆羽白色,其余黑色,仅眉线及翼斑白色。

雌鸟:上体暗褐,下体色较淡,腰暗黄。雄鸟白色眉纹和黑色背部及雌鸟的黄色腰各有别于黄眉[姬]鹟的雄雌两性。

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东北、华中地区、华东及北纬29°以北地带。迁徙经中国南方。甚常见,高可至海拔1000米。

习  性 喜灌丛及近水林地。

叫声描述 深喘息声tr-r-r-rt,较红头姬鹟音低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