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八角枫(学名:Alangium faberi)是山茱萸科八角枫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种名faberi是为了纪念19世纪来中国传教、收集植物的德国植物学家花之安(Ernst Faber, 1839-1899)。小花八角枫又称西南八角枫(广西植物名录)、九牛造、伪八角枫、狭叶八角枫、三角槭。
形态特征
小花八角枫落叶灌木,高1一4米。小枝细瘦,嫩时被紧贴的粗伏毛,后近于无毛。冬芽圆锥状卵圆形,鳞片外侧被黄色短柔毛。单叶互生,薄纸质至膜质,不裂至指状3裂,不裂的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基部倾斜,长7 -12(一19)厘米,宽2, 5-3, 5厘米,叶面嫩时被稀疏小刚毛,脉上较密,背面嫩时被粗伏毛,老后均近于无毛状;叶柄在不分裂叶上较短,3裂叶上则较长,均被稀疏的淡黄色粗伏毛。聚伞花序短而细瘦,长2 -2 , 5厘米,被淡黄色粗伏毛,有5 -10(一20)朵花,总花梗及花梗均长5一8毫米,苞片三角形,早落;花粤外侧被粗伏毛,粤片7;花瓣5一6,长5一6毫米,外侧被紧贴的粗伏毛,内侧被稀疏的疏柔毛,雄蕊5一6条,花丝长2毫米,顶端宽扁,被长柔毛,花药长为花丝的2一3倍,基部被刺毛状硬毛;花盘近球形;子房1室,柱头球形。核果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5-10毫米,宽4毫米,顶端宿存曹齿及花盘。花期6月;果期9月。
分布范围
小花八角枫产于四川南川、北暗、峨眉山市、屏山县、合江县、宜宾、叙永县、长宁县、绮连、兴文县、二郎山森林公园等地。甘肃省东南部、湖北、湖南省、贵州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海南岛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府河(眠江之一段)流域。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300米以下疏林中。
变种
小花八角枫有几个变种,包括异叶八角枫(Alangium faberi Oliv, var,heterphyllum .Yang)、阔叶八角枫(学名:Alangium faberi var. platyphyllum)和小叶八角枫(学名:Alangium faberi var. perforatum)。异叶八角枫的叶或其裂片比较窄而长,为线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1一2厘米,基部近圆形,稍倾斜,边缘微波状。雄蕊药隔被硬毛。产于四川奉节、巫溪县、城口县、北猪、宜宾、洪县、绮连、营山县、苍溪县等地。生于海拔10 00米以下岩石上或土质疮瘦的疏林中。云南省及贵州省也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北碚区。阔叶八角枫和小叶八角枫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贵州等地,异叶八角枫则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等地,生长于海拔400米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