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魏昂

魏昂

魏昂,又叫作“公子昂”或“公子卬”,战国时期魏国贵族公子,魏国大将,魏惠王的弟弟,商鞅的故友。

魏昂曾和商鞅一起向公叔痤求学,后被魏惠王选拔为青年将领。桂陵之战他从军出征,被俘虏,后魏惠王以千金将他赎回。公元前340年,秦孝公派遣商鞅进攻魏国时,魏昂率兵迎击,因为轻信了商鞅的计谋,致使魏军败于秦军,魏昂成为了秦国的俘虏,也迫使魏国交还了部分西河郡地。

人物生平

魏昂曾和商鞅一起向公叔痤求学。平时,他非常尊重商鞅,认为商鞅的才学和能力都比自己强得多,不因为自己的王族身份而傲慢。商鞅的夫人卫莹是魏昂的表妹,魏昂尊重地称商鞅为师兄。

公元前369年,公子罃自称为王,即魏惠王。魏惠王励精图治,重整武卒制,魏昂、庞涓龙贾等一批青年将领也在这时被选拔出来。桂陵之战他从军出征,打了败仗,做了俘虏,后魏惠王以千金将他赎回。

魏惠王重视公子昂,后来他被魏惠王调到河西地区工作,为政威严,劝农修武,兴学养士,矜恤老幼妇孺,颇有一番业绩。

公元前342年,魏国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后魏军遭到惨败,元气大伤。随后的几年中,魏军接连受到秦、赵、齐的三面夹击。公元前340年秦孝公派遣商鞅进攻魏国时,魏昂率兵迎击,商鞅凭借与魏昂以前的交情,表示此后不知何时才能相见,邀请魏昂会面。魏昂不料商鞅提前埋伏了军队,致使魏军败于秦军,魏昂成为了秦国的俘虏,也迫使魏国交还了部分西河郡地。

社会关系

相关史籍记载

《史记·商君列传》

卫鞅说孝公曰:“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之之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省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於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东徙,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秦孝公以为然,使商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击之。军既相距,卫鞅遗魏将公子卬书曰:“吾始与公子,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无忌昂以为然。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吕氏春秋·无义》

公孙鞅之于秦,非父兄也,非有故也,以能用也。欲之责,非攻无以。于是为秦将而攻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当之。公孙鞅之居魏也,固善公子卬。使人谓公子卬曰:“凡所为游而欲贵者,以公子之故也。今秦令鞅将,魏令公子当之,岂且忍相与战哉?公子言之公子之主,鞅请亦言之主,而皆罢军。”于是将归矣,使人谓公子曰:“归未有时相见,愿与公子坐而相去别也。”公子曰:“诺。”魏吏争之曰:“不可。”公子不听,遂相与坐。商鞅因伏卒与车骑以取公子卬。秦孝公,惠王立,以此疑公孙鞅之行,欲加罪焉。公孙鞅以其私属与母归魏,襄不受,曰:“以君之反公子卬也,吾无道知君。”故士自行不可不审也。

人物争议

秦伐魏战役的记载,有这几种记载:

史记·秦本纪》记载:“(秦惠文王)七年,公子卬与魏战,虏其将龙贾,斩首八万。”这里公子卬(即魏昂)成了与魏国对战的人,于是有了魏昂是否投降于秦的争议。

另外两个记载中:

《史记·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周襄王)五年,秦败我龙贾军四万五千于雕阴,予秦河西之地。”

《史记·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第九》:“是时周天子致文武交交於秦惠王。惠王使公孙衍攻魏,禽将龙贾,取魏之雕阴,且欲东兵。”其中并未记载是谁打败了龙贾,而苏秦列传的记载中擒获龙贾的人又变成了犀首,犀首与公子卬不是同一人,前后矛盾。

艺术形象

文学形象

在明代冯梦龙所著的长篇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魏昂也有登场。第八十七回《说秦君卫鞅变法 辞鬼谷孙膑下山》中,描写了魏昂和商鞅的相交甚好,公叔痤病重时,向魏惠王举荐了商鞅,同时,魏昂也向魏惠王举荐商鞅,但魏惠王并未采纳重用商鞅。后商鞅前往秦国,与魏昂成为了敌人,在第八十九回《马陵道万弩射庞涓咸阳市五牛分商鞅》中,商鞅与魏昂交战,商鞅给魏昂送信,邀其一聚,然而却欺骗魏昂,魏昂在宴会中被商鞅埋伏的猛士乌获所俘。

影视形象

相关事件

商鞅相秦期间,因执法较严引起秦贵族的怨恨。秦孝公死后,太子惠王立嬴虔之徒为报夙怨,告商鞅有企图谋反,派官吏逮捕他。商映打算逃人魏国,魏人因魏昂曾中其计而丧师,所以拒不接纳商鞅。商鞅不得已回到秦国,后发兵攻郑(今华州区),兵败被俘。惠王车裂商鞅,并灭其族。

参考资料

桂陵之战(齐魏冲突).桂陵之战(齐魏冲突).2024-09-04

《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国学网.2012-06-30

《史记·卷五·秦本纪》.国学网.2012-06-30

《史记 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国学网.2018-07-30

《史记 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第九》.国学网.2018-07-30

公子昂(战国).名人简历.2022-10-17

大秦帝国之裂变.豆瓣电影.2024-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