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埠镇,位于山东省,曾是粮食、果桑、瓜菜的主要产区,被誉为“瓜菜之乡”。该镇曾是山东省100个吨粮整建制开发乡镇之一,也是潍坊市高效农业示范镇和安丘市经济强镇。慈埠镇总面积51平方公里,共有40个行政村,27000人口。镇内土地平坦肥沃,水资源丰富。然而,慈埠镇已被撤销,原慈埠镇所辖版图已全部并入凌河镇。

概况

慈埠镇位于山东半岛中部,东濒安丘市区,南倚大汶河,北距潍县潍坊市30公里,安阳公路横贯境内,东接206国道,交通十分便利;程控电话并网,连通世界各地;有线电视网深入千家万户;35千伏输变电工程保证了充足的电力能源。全镇共有40个行政村,26000口人,土地总面积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1000亩,境内土地平坦肥沃,水资源丰富,素质“瓜菜之乡”之美誉。1998年,全镇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85元。

发展环境

慈埠镇的发展环境十分优越。镇区建设日新月异,新一轮镇区改造全面展开,该镇正全力打造景色优美、社会和谐的安丘市西部生态重镇。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根据党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要求,实施了新农村建设“六个一工程”,即抓住一个突破口,就是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和综合整治;夯实一个基础就是经济基础;突出一个关键,就是提高农民素质;搞好一个创建,就是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一套机制,就是完善村级行政运行及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创造一个环境,就是农民安居乐业的环境。全镇“村村通”自来水总体规划已完成,现已按规划开工建设;在后河套、刘家院庄等4个村开展了“沼气试点工程”,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乡村道路柏油硬化工程也已全面开工。完善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西镇区学院街、镇区东西主街基础设施配套和美化绿化亮化的基础上,重点对尹家村街进行了改造,已在街两侧栽植绿化苗木2000棵。随之将铺设地下排水管道1400米,安装路灯50盏。完工后,镇区各主要街道将全部实现基础设施配套和美化、绿化、亮化,镇区的品位也大大提升。为经济发展搭建起良好的平台。镇上大搞植树造林,改善了生态环境。全面完成水库及水源地绿化建设工程、生态镇区建设工程、荒山绿化建设工程、河流绿化工程和道路绿化及林网建设工程等五大植树造林工程。目前,以镇区下小路为一纵,两条南北街为二横的“一纵二横”的生态城镇已初具规模。

特色农牧业

近几年,该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高产、高效、高值、高税农业,已建成各类瓜菜大棚9250个,瓜菜种植面积达到26000亩,日产汽车公司各类无公害瓜菜20多万公斤。冬春季生产的西红柿、黄瓜、茄子、韭菜、辣椒、芸豆、草莓、西瓜、哈密瓜等大棚瓜菜畅销东北地区、西南、华北市场,夏秋季生产的日本大葱、生姜、圆葱、牛蒡等无公害蔬菜远销美国、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箱装无公害蔬菜畅销北京、上海市沈阳市济南市青岛市等全国各大中城市。成为安丘市最大的无公害瓜菜生产基地。5000亩果园已进入盛果期,年产新乔纳金红富士等优质果品550万公斤;1200亩桑园年产优质鲜茧7万公斤。1.1万亩粮田年总产达到1200万公斤,亩产过吨粮。养殖业,形成了孵化、养殖规模生产,年出栏肉鸡、肉鸭400万只,生猪35000头,出售仔猪70000头,大家畜存栏5000头。兴办农业龙头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围绕瓜菜、果桑、畜牧养殖等主导产业,兴办起了山大肉鸡养殖总厂、宗家庄子恒温库、宏发食品有限公司、鑫海食品加工厂、镇蔬菜公司和粉条集团等40多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年综合加工能力2万多吨,使大姜、出口大葱、草莓等优质果菜打入了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市场,实现了蔬菜、果品、畜禽等农副产品的转化增值,促进了高效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构筑市场,搞活流通。投资350万元建成了占地4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瓜果菜批发市场,并成立了蔬菜配送中心,日销售蔬菜15万公斤,交易额20多万元,保证了农产品的顺利销售。“活市兴商”,镇驻地商贸区和瓜果菜批发市场已成为全镇第三产业的龙头。

建设高科技示范园,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为实施“科技兴镇”战略,在巩固完善镇、片、村三级科技推广网络的基础上,投资5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35亩拥有无立柱、钢架、砖混墙体、电动卷帘冬暖式大棚的高科技示范服务基地,引种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与20多家大中专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并与莱芜农科所联合建成了脱毒种苗繁育基地。科技在农村经济中的贡献率达到60%,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上档升级。

荣誉称号

慈埠镇现辖40个行政村,6400户,2.7万口人。总面积51平方公里,耕地4.1万亩,其中粮田1.4万亩,果、桑园1.1万亩,瓜菜园1.6万亩。是著名的粮食、果桑、瓜菜之乡,山东省100个吨粮镇建制开发乡镇之一,潍坊市高效农业示范镇,安丘市经济强镇。1994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4.63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2.4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94元,分别是1991年的7.4倍、4.3倍和1.2倍;粮食总产2100万公斤,平均亩产1050公斤,提前1年建成了吨粮镇;财政收入178.7万元;农民人均存款740元,比1991年增加520元。1994年通过潍坊市政府小康镇验收。1991年以来,实施“一田两园,一品一业”的农业产业化战略。围绕一个产业,抓好一个服务龙头,形成一个服务体系,建立一个商品基地,使全镇经济向区域化、商品化、规模化、产业化迈进。全镇初步形成了瓜菜、果桑、粮食、畜禽等10大主导产业。1994年,全镇粮食与经济作物面积比达到1:2,基本形成了吨粮田、瓜菜园、果桑基地。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党员电教先进单位、基础教育先进乡镇,潍坊市文明镇、瓜菜生产先进乡镇等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被评为安丘市先进乡镇。

特色旅游

慈埠镇有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桃花源,它是根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意铺陈开来的。若是从水上来,舟到水的尽头,将小舟系好,登上岸来,就是硕大的五柳亭了。这亭实际是三亭相连,称之曰轩亦无不可。三十四柱挺立,十二檐翼然,花岗石铺地,光可鉴人。亭后巨大的影壁,素净的大理石上镌刻了《桃花源记》,足见主人的匠心。入门后的第一眼就是桃源宾舍。圆门洞开,门内硕大的盆景代替了影壁,又比影壁高了许多,活了许多。宽旷的庭院碧草如茵,依然是青石,青砖,青瓦,粉壁,窗,古朴典雅,透着文化的底蕴。

桃花源另一处景点是“又一村”,这“村”是据唐宋人的画意设计的。唐宋距晋不远,自然寓了晋人那玄远的意。大院子,敞而阔,东、西、北高低错落的几处房屋,有聚有散,皆矮墙低檐,淡雅不俗。院南不做什么门,是一株高大的皂角树,树东侧的廊,用原木穿以不经雕琢的山石而成,廊的尽头是一对憨态可掬的阮翁仲。可以品味着现代与古典的和谐统一。

王修墓

王修墓,位于安丘市城西13公里,关王镇慈埠店子村东400米处。封土呈方形,边长约20米,高约2.5米,其上植松柏数株,郁郁葱葱。向东50米有一古墓,传为王修母墓。

王脩,字叔治,三国时魏国营陵(今安丘市关王镇)人。曾附袁绍,后归曹操,任魏郡太守,后官至大司农、郎中令、太常等职。王修少聪颖,博闻强识。后远游学,博览群书,家藏典籍,汗牛充栋,是我国古代少有的藏书家。王修七岁丧母,因悲痛昏厥而感动邻里,因母亡于社日,次年,王修思念母亲,痛哭流涕,邻里因此而罢社。王修母葬于桃花山前,因王修至孝,其母慈善,后人改此山名为“慈母山”。王修故后,葬于母墓西侧。清同治十一年墓前立有碑志,上书:“奉常王修,孝子也。母丧过哀,邻里感而罢社。筑墓近山,山因以慈母名,后修亦葬此。母慈子孝,堪为世所观。”

王修不仅至孝,而且忠义,堪称孝义双全。王修年二十,游学于南阳张奉家,逢张奉全家得病,亲朋好友没有去探视的,惟恐染病上身,王修浑然不顾,悉心照料,直到全家病愈才去。刘协初平年间,孔融北海郡,征召王脩主簿,守高密令,时天下大乱,起义纷起,王修闻孔融有难,夜往奔赴,孔融谓左右曰:“能冒难来,唯王修耳!”言终而王修至。后孔融每有难,王修虽休归在家,无不至,孔融常赖王修得以安。袁谭袁绍之子)在青州市时,征辟王修为治中从事,袁绍又征辟王修为即墨县令,后复为袁谭长史。袁绍死后,袁绍子袁谭、袁尚内乱争权,袁谭兵败,王修率吏民往救袁谭。袁谭喜曰:“成吾军者,王别驾也。”后袁谭被曹操所杀,王修乞收袁谭尸体,曹操嘉其义,听之。曹操礼辟王修为司空掾,行司金中郎将,迁魏郡太守,后为太常。其后严才反叛,率徒属数十人进攻掖门。王修闻有叛乱,召车马未至,便领官属跑步至官门救援。曹操在铜雀台望见之,曰:“彼来者必是王叔治也。”相国钟繇王修说:“旧京城有变,九卿各居其府。”王修说:“食俸禄,怎能避难不管?居府虽然是旧制,但不是赴难之义。”其忠义由此可见。不久卒于官,归葬故里。王修子王忠,官至东莱郡知府散骑常侍

相关词条

安丘市潍坊市文明镇辉渠镇兴安街办养殖业红富士无公害瓜菜

参考资料

1、http://www.anqiu.ccoo.cn/gaiK/xiangzhenShow.asp?id=41262

2、http://www.wf169.com/HTML/2008-06-04/1517_1.htm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