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镐(1910年1月21日-1949年1月)字道隆,又名周治平、周继文,出生于湖北省罗田县,曾为中国国民党军统少将,革命烈士。
周镐早年考入桂系随营军校(后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因反蒋言论被除名。1933年参与 “福建事变” 失败后被捕,经旧友劝说加入复兴社特务处。1935年,周镐正式成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成员,历任武汉站站员、贵阳邮电检查所所长、广东税警总团查缉股组长等职,逐步晋升至军统少将。1943年,周镐受戴笠指派潜伏汪伪政权,组建军统南京站并搜集情报、策反伪军。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在南京成立京沪行动总队南京指挥部,接管日伪机构,因行动激进遭蒋介石制止,蒋介石让残留日军进城接管南京治安并软禁周镐,之后他被军统以贪污罪名关押。1946年,对中国国民党失望的周镐经中共地下党员徐楚光策反,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共特别党员,负责国民党军队策反与情报工作。1948年淮海战役期间,他成功策反国民党第107军军长孙良诚部5800余人投诚,后奉命策反刘汝明部时因孙良诚叛变被捕。1949年1月,周镐在南京国防部保密局看守所被秘密处决,年仅39岁。
周镐牺牲后,身份一直没有被公开,直至1965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其事迹被收录于南京市政协文史委编辑的内部刊物《活页》,此外,他还是影视形象余则成的原型。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10年1月21日,周镐出生在湖北省罗田县三里桥乡的一个贫农世家。其父周玉廷靠租种佃田和卖柴维持全家生计。周镐6岁读私塾,14岁进入武汉私立成呈中学,19岁时考入桂系第四集团军在武汉创办的“随营军校”步兵科第七期(该校后改为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因该校对学员进行“蒋化”教育和控制,周镐颇为不满,在政治测验中也流露出反蒋情绪,终因“思想不纯”被学校除名。
军统生涯
离开学校后,周镐到上海市参加了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淞沪会战后,十九路军被蒋介石调离上海,开赴福建省与中国工农红军作战。1933年11月,蔡廷锴、李济深等以第十九路军为骨干,领导发动“福建事变”,成立反蒋政权,最后以失败告终。周镐取道上海打算返回家乡,但途中被中国国民党特务盯上,到汉口下船时,即以“中国共产党嫌疑”为名遭到宪兵四团的拘捕。这是他第一次被捕,时年24岁。在旧友的劝说下,他加入复兴社特务处。
1935年,周镐正式加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军统)供职,任武汉站站员。不久因在同事中有激进言论被军统逮捕审查,送至南京洪公祠1号,后经军统局核心成员、十人团”之一的周伟龙保出。1936年,戴笠派其为军统贵阳邮电检查所所长,翌年又调任广东税警总团查缉股组长,暂编第八师(由广东税警总团改编)谍报队少校队长,1940年任军统广东省督察,1941年又调回重庆军统局任督察室第一科上校科长。
潜伏汪伪
1943年初,时值抗战,周镐被国民党政府从贵州省调到重庆市,受戴笠指派,周镐前往南京潜伏于汪伪军委会,主要任务是为重庆政府收集汪伪情报、策反汪伪军队,以及做周佛海与重庆政府的桥梁。同年底,他秘密组建了军统南京站,该站规模较大,下设八个组。由于工作成效显著,被戴笠提拔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少将。1945年8月,日本投降次日,周镐在南京宣布成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京沪行动总队南京指挥部,指挥部设在汪伪中央储备银行。指挥部接管了汪伪的《中央日报》《中报》,将其更名为《建国日报》《复兴日报》,并发布《南京指挥部第一号布告》。8月18日,因行动过于激进,被蒋介石下令制止。随后,周镐被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派参谋小笠原中佐以商谈解决办法为由骗至日本军司令部软禁。国民政府派国民革命军第六军接管南京后,周镐被戴笠押至上海市审查,罪名是贪污。
加入中共
1946年3月17日,戴笠因飞机失事身亡,周镐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中好友的帮忙说情下,经军统局副局长唐纵同意被释放。出狱后的周镐对中国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和倾轧深恶痛绝,对国民党失去信心。与此同时,周镐被他的同乡、黄埔同学、中共地下情报人员徐楚光策反,后经由华中分局书记邓子恢的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周镐遂以中共特别党员的身份潜伏在国民党保密局中,任中共中央华中分局京、沪、徐、杭特派员,负责国民党军队的策反及情报工作。同年11月,周镐第三次被捕,被关押在保密局看守所。因证据不足,于1947年1月21日(除夕)上午被释放。1947年9月,徐楚光在武汉被捕,周镐通过母亲拍来的电报“余仁身暴重病,已经住院”第一时间得知消息,立即通知有关人员隐蔽、撤退,避免了重大损失。12月30日,由于叛徒出卖,周镐第四次被捕,再次被关进宁海路19号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看守所。1948年3月,在保密局好友、少将经理处长郭旭和少将设计委员任建冰二人联名向毛人凤上书作保下,周镐再次获释。
秘密被杀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爆发。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政治委员陈丕显致电周镐,指示其争取国民党第107军军长孙良诚部起义。周镐接电后,率人员追赶向徐州市方向撤退的孙良诚部,将孙良诚带至解放军指挥部。在军事压力下,11月13日,孙良诚部5000余人缴械投诚。11月19日,陈丕显转达希望周镐与孙良诚继续策动中国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官刘汝明起义的指令。1949年1月5日,周镐等人进入刘汝明防区时,因孙良诚叛变,被预先埋伏的特务武装拘捕。次日,周镐被押解至南京,囚禁于国防部保密局看守所。蒋介石对周镐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策动国民党军队起义一事震怒,下令执行枪决。随后,周镐在国防部保密局看守所内被秘密处决,时年39岁。
亲属关系
主要事迹
接管南京
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1日,周镐在南京通过地下电台获悉波茨坦公告内容及重庆市方面指令,随即着手筹划接管南京日伪政权相关工作。8月14日,周镐被委任为“京沪行动总队南京指挥部”总指挥。8月16日,南京指挥部正式成立。当日,周镐组织人员迅速接管日伪报社、电台、财政部等机构,封存银行、仓库,并控制宪兵队。当晚,周镐在指挥部彻夜起草致冈村宁次的受降书、电台讲话稿、指挥部第一号布告,并审查次日报纸清样。次日,南京市民获取《建国日报》《复兴日报》两份报纸,两报以套红标题刊发“胜利专号”,报道南京指挥部成立及周镐在南京电台讲话内容,同时刊登指挥部第一号布告。同日,周镐下令全城戒严,要求伪军警宪到指挥部报到,并开展城内汉奸搜捕行动。
期间,汪伪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总队长鲍文沛、南京市市长周学昌等被逮捕,伪陆军部长肖叔萱拒捕时被击毙,伪考试院院长陈群自杀身亡。这些行动引发南京市民关注,同时触动日伪军及政界利益。中国国民党其他派系与日伪势力趁机反扑,周镐家中收到多封威胁信件。在周镐推进接管工作期间,重庆市方面接连收到关于其“通共”“贪污”的报告,对其产生怀疑,认为其行动存在“不听从重庆指挥”“损害军统抗日政府形象”等问题,并授意日伪军对周镐实施压制。8月17日下午,驻南京日伪军包围周镐所在指挥部,冈村宁次以谈判受降事宜为由将其诱至日军司令部后实施软禁。至此,“京沪行动总队南京指挥部”仅运行两日即告终止。随后,周镐被日军移送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遭戴笠关押于上海监狱长达八个月,直至戴笠因飞机失事去世后获释,但已失去军统信任。
策反孙良诚、刘汝明
1948年底,人民解放军以徐州市为中心发起淮海战役。周镐通过新华社广播关注前线战事进展。他认为推翻中国国民党统治时机临近,遂致函中共华中工委书记陈丕显,申请前往敌营策动国民党第107军军长孙良诚部起义。陈丕显批准其请求并作出工作指示。1948年9月下旬,周镐动身前往前线,10月6日抵达宿县。他派人向孙良诚司令部所在地睢宁县送交劝降信,敦促其认清形势。此时蒋介石为补充前线兵力,将孙良诚部扩编为第107军,擢升孙为第一绥靖区副司令兼军长,所属军官普遍晋级。孙良诚接受任命后未回应周镐的劝降提议。周镐在日记中批评孙良诚“加官进爵,即送进坟墓之时”。
为争取战略主动,解放军上级要求对孙良诚部起义“作十分努力”。11月8日、11日,陈丕显两次致电周镐,要求继续争取孙部起义或保持中立。周镐随即率队赶赴睢宁,发现孙良诚已率部向徐州市方向撤退,其中一个师被解放军围困于双沟。周镐冒险抵达第107军军部,当面劝说孙良诚。与此同时,中共地下党员、第107军副军长兼第260师师长王清翰在内部配合,软禁军部及第260师团以上军官。孙良诚见局势不利,签署所属部队就地缴械命令。此次行动中,解放军未发一枪一弹,促使孙部5800余人投诚,缴获各种枪支4000余支、子弹30万发、火炮67门、汽车23辆及大量物资。孙部投诚提升了解放军在淮海地区战场的主动权,并动摇了中国国民党军队士气。
孙部投诚后,周镐奉命策反驻蚌埠市的国民党第一绥靖区司令官刘汝明部。11月26日,周镐通过孙良诚、王清翰向刘部送信。孙良诚表面配合,暗中派亲信副官尹燕俊向刘汝明传递虚假信息,称劝降为假意。周镐未察觉孙良诚的真实意图,于1949年1月5日率孙良诚、王清翰等13人前往刘汝明防区。刘汝明之子、特务团团长刘铁军假意接应,将周镐一行诱骗至团部后实施逮捕,随后押往南京国防部二厅,后转交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关押于宁海路19号看守所。
人物评价
周镐的一生,走过了一条坎坷不平的道路。通过实践和思考,他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消灭蒋贼政权”、带领中国走出黑暗的希望所在,最终坚定地投入了党的怀抱,并以共产党员的身份,“尽全力为革命而奋斗”,成为我党隐蔽战线上英勇战士的杰出代表。(南京广播电视台评)
后世纪念
周镐牺牲后,身份一直没有被公开,直至1965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他的事迹才为世人所知。周镐的生平事迹被多次记录和回忆,其中包括《从军统少将到中共特别党员—追忆我的父亲周镐》一书。周镐的遗物,如大量信件、照片、《辞源》、日记本、通讯录、领带、衣服、皮包、印章、印章盒、印泥盒、老虎钳、砚台、报纸、“治平用笺”信纸及“周镐缄”信封等,被分批捐赠给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周镐的事迹被收录于南京市政协文史委编辑的内部刊物《活页》,此外,他还是影视形象余则成的原型。
参考资料
从军统少将到中共特别党员——追忆我的父亲周镐.人民网.2025-03-27
我的父亲周镐:从军统少将到中共特别党员.微信公众平台.2025-03-27
“余则成”的原型,军统南京少将站长,为策反牺牲的中共特别党员.今日头条.2025-03-28
初心永恒 | 密战英雄“余则成”.南京广播电视台.2025-03-27
周镐.南京党史.2025-03-28
雨花英烈周镐:牺牲在黎明前的军统少将.中国南京红色在线.2025-03-27
周镐.中国军网.2025-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