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呼玛县

呼玛县

呼玛县是中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下辖县,位于大兴安岭东麓,黑龙江上游西南岸,西部和北部与新林区、塔河县毗邻,南部与黑河市爱辉区嫩江市接壤,东部与俄罗斯施马诺夫斯克市、斯沃搏德内市和马格达加奇区隔江相望,对俄边境线长达371千米,总面积为14335平方千米,下辖6个乡,2个镇,54个行政村。截至2022年末,呼玛县户籍总人口为42311人,县政府驻呼玛县呼玛镇景山路与迎宾路交汇处。

呼玛县域内断裂构造发育,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属低山丘陵区,东南部属漫岗平原区,气候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1682年,清政府派军队进驻呼玛尔建设木城。1914年,设立县治,称呼玛县。1946年8月,建立县人民政府,隶属黑河行署,1969年划归大兴安岭地区。

呼玛县是大兴安岭地区唯一一个农业县,地方特产有呼玛黑木耳、呼玛马铃薯、呼玛大豆、呼玛细鳞鲑、呼玛老山芹等。2022年,呼玛县GDP总量实现1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7.0:3.6:49.4。呼玛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55元,比上年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90元,比上年增长4.7%。2023年,呼玛县GDP为18.69亿元。

呼玛县景点有呼玛桃源峰景区、呼玛鹿鼎山、呼玛龙头山景区等。2021年9月,呼玛县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拟命名名单。

名称由来

呼玛县因呼玛河得名,“呼玛”又称“呼玛尔”“库玛尔”,系达斡尔语“高山峡谷不见阳光的急流”之意。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

早在3000多年前黑龙江省流域的部落联盟就已经和中原王朝建立了臣属关系。公元前11世纪,东北地区远古居民肃慎人就向周代贡献“楛矢石砮”(楛木箭杆、青石箭镞),表示臣服于周王朝。

秦汉至南北朝

西汉魏晋,同是北方部族贝加尔湖以东的东胡族联盟为匈奴所破,全族溃遁成两支。一支遁入大鲜卑山(今大兴安岭)改称鲜卑;一支退居今内蒙东部西拉木伦河洮儿河一带,易名乌桓

北魏时期,原东北远古居民肃慎人,时称挹娄后改为勿吉,进入今松花江流域,直接通贡于中原、臣服于北魏王朝。是时,鲜卑后人室韦人强大起来,役统黑龙江上游、嫩江流域,征服了此间的游牧民族,并向中原称贡。

隋唐至宋元

隋唐时期,额尔古纳河流域、呼玛河流域为蒙兀室韦之地。唐开元(713~741年)年间,唐王朝在室韦族居住区中心设室韦都护府,受安东都护府管辖。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属平卢节度使节制。

公元916年,契丹人建立了中国北部区域性政权(即辽朝,后改国号为辽)。辽继唐朝在黑龙江上游地区设治管辖室韦各部。辽初,呼玛尔河沿岸属东京道室韦王府管辖,到耶律隆绪时,改属西北路招讨司室韦节度使管辖。

金朝,公元1115年,呼玛尔河沿岸属金上京路所辖蒲峪路(治所在今克东县境内)。后改属西北路招讨司室韦节度使管辖。元代,公元1214年,成吉思汗灭金后开始分封诸侯,划分领土,将今嫩江流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之地,封给其弟铁木哥斡赤斤。蒙古孛儿只斤·窝阔台七年(1235年),元朝实行行省制,呼玛河沿岸属辽阳等处行中书省开元路管辖。

明清时期

明代,明正统(1436~1449年)后设立出万山卫于黑龙江察哈彦峰附近。今金山乡察哈彦村因此得名。嘉靖元年(1522年)设塔哈卫于今塔河县境内。卫因塔哈河得名,河在黑龙江城(今瑷珲镇)690里“源出兴安岭,东南入胡马尔河(今呼玛河)”。据《满文老档》记载:塔哈卫直至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还向明王朝请求“袭职”。

清代,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政权(后金)。此前,努尔哈赤已着手为黑龙江流域的统一而斗争,至1637年最终完成并巩固了对黑龙江中、上游广大地区的统一与管辖。顺治元年(1644年),清入关后,整个东北地区由盛京总管府管辖。顺治十年(1653年),这一区域改属宁古塔昂邦章京。康熙帝元年(1662年)改称宁古塔将军。为抗击沙俄侵略,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于黑龙江左岸旧瑷珲城设置黑龙江将军衙门,第一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率兵驻守,统辖松花江以北至外兴安岭的广大地区。清雍正五年(1727年),清政府在呼玛河口设置呼玛尔卡伦管辖黑龙江上游和呼玛尔河流域。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朝廷批准,拟设呼玛直隶厅,治今县北金山镇。宣统元年(1909年),于呼玛尔河口设置呼玛尔河总卡官,节制呼玛尔河、依西肯、倭西门、安干、察哈彦、望哈达卡伦,隶属瑷珲兵备道。

中华民国时期

1912年(民国元年)7月1日,呼玛尔总卡正式改为呼玛厅设治局,由设治局公署行使军事、政治、司法、财政等职权。1914年呼玛厅设治局改为丁等设治县。10月,经黑河道尹令准,县公署由金山镇(今金山乡金山村)迁至古站(今呼玛镇)。1915年1月,将倭西门卡伦改为呼玛县分驻倭西门县佐。1916年5月,呼玛县公署正式迁至古站。1929年2月1日发布训令,将呼玛县所属之倭西门县佐改升鸥浦设治局。1929年2月14日,省长公署令将鸥浦设治局改升三等的鸥浦县。1929年4月呼玛县提升为一等县。1929年6月1日,首任县长高式琦“遵令将鸥浦设治局改组成立县政府”,驻老街基岛。由黑龙江省黑河市政筹备处管辖。1934年(民国23年)1月,日本讨伐队进入呼玛、鸥浦、漠河市三县。伪满洲国成立时仍沿用民国时期的行政区划,呼玛和鸥浦为丁级县,漠河为丙级县。1936年伪鸥浦县署由老街基岛迁至今鸥浦村,由黑河省管辖。

1945年8月13日,苏联红军进驻呼玛县城。15日,呼玛、鸥浦、漠河三县全部光复。10月,呼玛县、鸥浦县成立4个维持会。1946年2月,成立临时政权呼玛县政府,各地维持会改为分会。3月,呼玛县政府改称呼玛县自治委员会总会。8月13日,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第三师特一团由政委黄励华、政治部主任荫正祺及随军干部邱北池带队接收呼玛,成立民主政权呼玛县政府,隶属于黑河地区行政办事处。11月,黑河市地区民主政权——嫩江省黑河地区办事处成立,隶属黑龙江省政府。1947年6月5日,鸥浦县、漠河市撤县并入呼玛县,分别改称呼玛县鸥浦区、漠河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呼玛县隶属黑河地区。1970年4月1日,国务院批准将呼玛县划归大兴安岭地区。1981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准将呼玛县一分为三,成立塔河县、恢复漠河县。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呼玛县位于中国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东麓,黑龙江上游西南岸,地处北纬50°49′20″至52°53′59″,东经125°03′20″至127°01′30″,西部和北部与新林区塔河县毗邻,南部与黑河市爱辉区嫩江市接壤,东部与俄罗斯施马诺夫斯克市、斯沃搏德内市和马格达加奇区隔江相望,总面积14335平方千米,南北长230千米、东西宽135千米,对俄边境线长达371千米,是黑龙江省对俄边境线最长的县份。

气候

呼玛县气候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寒而漫长,极端最低气温-50.2℃,夏季炎热多雨且短暂,年降雨量300至500毫米之间,极端最高气温38℃,年平均气温-2℃,年平均最高气温6.3℃,年平均最低气温-6.2℃。积雪覆盖期长达150余天,无霜期80至110天,结冰区期每年7个月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529小时。年≥10℃的活动积温为1998.0℃。

地质

呼玛县域内断裂构造发育,按其分布方向,北东向、南北向、东西向、北西向及北北东向均有。代表性断裂有兴华至塔源岩石圈断裂,该断裂是县南北两个亚I级大地构造单元额尔古纳市地块与大兴安岭地槽褶皱系的分区断裂。断裂在新街基至兴华一段呈北东向,兴华一韩家园镇向西,大体与内倭勒根河谷一致,呈东西方向。沿断裂有不同时期的中酸性侵入岩分布。断裂生成于中至晚寒武世,活动时间很长,晚燕山期以来渐趋稳定。富拉罕河至卡拉巴奇河断裂,断裂长度约30千米,走向南北,倾向东,断裂具逆冲性质,形成并主要活动于中生代,控制了中生代地层的分布。兴隆至富林断裂带,断裂长度约46千米,走向为东西向,倾向北,为逆性质。断裂形成较早(早元古代),主要活动于古生代,控制了兴华渡口群及下古生界的分布;十二站林场至旁开门断裂带:断裂长度大于30千米,走向北北东,倾向南东东,性质为平移一逆冲。断裂系兴隆沟冒地槽与罕达气优地槽两个ⅡI级构造单元的分界断裂,形成于古生代,主要活动于中生代。卧都河至三卡断裂带,断裂长度大于40千米,走向北东,倾向北西,性质为平移一逆冲,形成于元古代,主要活动于古生代,该断裂控制了落马湖中间隆起。

地形地貌

呼玛县地处大兴安岭北麓东坡,小兴安岭北段余脉,黑龙江省上游西南岸。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属低山丘陵区,东南部属漫岗平原区。地貌标高143-788米,平均海拔350米(系黄海高程)。呼玛县属多山区,辖区内深山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3.8%,丘陵地约占全县总面积的5.4%,平原约占全县总面积的9.9%,河流湖泊等约占全县总面积的0.9%。

水文

呼玛县内大小河流39条,水面面积28.11万亩,被伊勒呼里山切割成南北两大水系。南坡流域为嫩江水系,主要支流有二根河,嘎拉河等;北坡流域为黑龙江水系,主要支流有呼玛河宽河等。边境河流黑龙江流经境内长度377.5千米,流域面积12.73平方千米;呼玛河流经境内长度209.6千米,在呼玛县境内汇入黑龙江;嫩江及其源头之一的二根河是呼玛县与内蒙鄂伦春自治旗的一段界江,嫩江在县境内江段75.6千米,流域面积1605平方千米。全县有自然泡沼331个,水面6899亩,江河泡水面总面积占全县面积的1.3%。

土壤

呼玛县内有4大土类共13个亚类,暗棕壤是县域内分布面积最大的一个土壤类型。母质为各种火成岩、沉积岩或堆积风化壳。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带、漫岗及沿江小平原或零星块状分布。黑土是主要的宜农土壤。分布于丘陵漫岗阶地、坡地上,呈断续片状,是森林与草甸植被相互演替、榛柴岗与五加草地覆盖而腐殖积聚与还原淋溶作用发育形成的。草甸土分布在河谷小平原、河泡漫滩和低阶地,呈狭窄的带状贯穿在各种地带性土壤中。沼泽土分布在河谷的泛滥地、山间沟谷低洼地及平原中的低湿地,有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呼玛县有储量可观的金、煤、铁、磷、钼、石墨、云母、碳酸钙石英砂花岗石膨润土等。呼玛素有“黄金铺地”“金镶边”的美称,探明的黄金储量居黑龙江省之冠,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达1亿吨,埋藏浅、易开采。截至2016年1月,呼玛县探明储量煤超过10亿吨、铁3000万吨,玉石大理石、岩金、沸石石英、紫石、白陶土、膨润土等储量也十分可观。呼玛玉质纯正、洁白,适用于工艺雕刻品和饰面材料,储量在12万立方米以上。其中,椅子圈矿区一号井矿区精查探明的煤炭储量达700万吨,位于兴隆镇的北西里矾钛磁铁矿,普查储量1400万吨。 位于三卡乡的可露天开采沸石矿储量在12672.45万吨,产品可用于吸附、分离交换、农田保肥、保土辅料,以及饲料添加剂,还可做水泥添料。

水资源

全县人均水量10.4万立方米,高于全省和全国水平。水资源总量为37.5亿立方米(过境水量未计)。初步查明可开发的水能资源的装机容量近50万千瓦(不包括黑龙江)。截至2021年3月,已经开发利用的有三卡乡境内宽河上游的全国最北水电站桃源峰水电站,库容1.05亿立方米,装机容量10.5MW,占总开发量的0.26%。

土地资源

截至2022年末,呼玛县湿地面积为202818公顷,耕地面积99699公顷,园地面积10公顷,林地面积1076811公顷,草地面积4935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3579公顷,交通运输用地5134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3306公顷。

生物资源

呼玛县杜鹃、杜香芳香植物分布较广,贮量丰富,是制作香料的上等原料。其中,野蔷薇牙格达笃斯越橘东方草莓等是良好的酿酒和制造饮料的原料;开发价值较高的药用植物有沙参地榆鹿蹄草等。

生物多样性

植物

呼玛县境内野生经济植物较多,截至2020年3月,普查出野生植物有92科371属939种。野生经济植物占50%以上,呼玛县境内植被种类繁多,有落叶松樟子松蒙古栎白桦黑桦杨属、榆树、水曲柳黄波罗沼柳、蔷薇、越橘榛子、兴安胡枝子、兴安杜鹃、沙参、鹿蹄草、黄樟、五脉山黛豆、薹草属、紫花和裂褶菌地榆、东方草莓等木本、草本植物共374种。

动物

呼玛县境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栖息着鸟类257种,兽类56种,两栖爬行类11种,森林昆虫354种。其中国家级保护动物和经济价值较高、分布较广的有:马鹿、犴、紫貂水獭亚科、麝、棕熊貂熊花尾榛鸡、野猪等。另外,黑龙江省呼玛河等江、河内还盛产鳇鱼、大麻哈鱼、狗鱼、细鳞鲑等。

行政区划

截至2024年3月,呼玛县辖6个乡,2个镇,县政府驻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呼玛镇景山路与迎宾路交汇处。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0年,呼玛县常住人口为36362人。截至2022年末,呼玛县年末总户籍人口42311人,比上年下降1.7%。出生人口122人,人口出生率2.86‰;死亡人口270人,死亡率6.33‰;人口自然增长率3.49‰。其中城镇人口21948人,占总人口的51.9%;乡村人口20363,占总人口的48.1%。男性人口21673人,占总人口51.2%;女性人口20638人,占总人口的48.8%;0-17岁人口为4306人,占总人口的10.2%;18-34岁人口为7333人,占总人口的17.3%;35-59岁人口为19559人,占总人口46.2%,60岁及以上人口为11113人,占总人口的26.3%。

民族

呼玛县境内内生活着满、回、鄂、蒙等10余个少数民族共3250人(2016年数据),其中鄂伦春族1953年正式下山定居,白银纳鄂伦春民族乡是中国仅有的几个鄂伦春族聚居地之一。

语言

呼玛方言属于黑松片的嫩克小片,本片方言的主要特征为古清人字今归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但多数归入上声。其次阴平调值比北京话调值低,为44或33。再者,北京话读[z]的在本方言片大多读零声母。最后北京话跟[p]、[pk]、[m]、[f]相拼的[o],在本片多读[x]。此外,北京话中有些声母读不送气的字,本片多读送气,如:胞[pkau];北京话的开口零声母字在本片读[n]声母。

经济

综述

呼玛县是大兴安岭地区唯一一个农业县,持续打造“高寒生态农业之乡”品牌,推进紫苏种植、兴安杜鹃人工繁育等10个寒地生物产业项目。

2022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1亿元,比上年增长22.8%,其中:税收收入0.58亿元,增长39.6%。在税收收入中,国内增值税完成0.14亿元,增长3.3%;企业所得税完成0.12亿元,增长60.8%;个人所得税完成0.03亿元,增长68.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7.60亿元,比上年增长19.8%,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33.0%,卫生健康支出增长21.9%,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3.6%,公共安全支出增长15.2%,教育支出增长25.0%。呼玛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39.5%。按产业分,第一产业投资下降21.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10.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5%。按经济类型分,国有投资增长60.7%,民间投资下降44.9%,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下降54.4%。全年施工项目个数增长19.6%,新开工项目个数增长23.8%。

2022年,呼玛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55元,比上年增长4.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90元,比上年增长4.7%,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7.0%、3.6%、49.4%。

2023年1-4季度,呼玛县生产总值为18.69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73亿元,同比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0.70亿元,同比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0.26亿元,同比增长7.0%。

2023年,呼玛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6%。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7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0.7亿元,增长7.0%。三次产业结构为41.3:3.8:54.9。

第一产业

呼玛县依托独有的区位优势、气候条件、资源禀赋,采取“合作社种植+工业大麻加工+订单销售”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联农带农”机制,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产业效益逐年提升,推动了麻产业发展。2023年,全县种植汉麻与亚麻20500亩,平均单产240斤,按照每斤15元计算,每亩收益在3600元以上。高收益的汉麻与亚麻加工成为呼玛县新的特色富民产业。

2022年,呼玛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8%;粮食播种面积7.4万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340公顷,比上年增长60%;生猪存栏为0.6万头,比上年下降12.3%。

2023年,呼玛县粮食播种面积111.65万亩,粮食总产量2.5亿斤,超额完成省、地“稳粮扩豆”任务,获得“全国大豆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和“全国大豆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称号,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获评“省级大学生实习实训示范基地”。建设高标准农田2.7万亩,总面积突破20万亩;成功认证32万亩大豆原粮绿色食品基地和3.8万亩绿色食品大豆、小麦基地,认证总面积达到35.8万亩;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9.3%。大力实施中药材基地建设项目,种植紫苏水飞蓟等一年生中药材4.4万亩、多年生中药材近6千亩。

2023年,呼玛县粮食播种面积7.4万公顷,其中:小麦、玉米、大豆分别为0.07万公顷、0.35万公顷、6.98万公顷。粮食产量12.4万吨,其中:小麦、玉蜀黍属、大豆分别为0.3万吨、2.0万吨、10.1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0.98万吨,增长0.8%。

2023年,呼玛县生猪存栏和出栏量分别为0.3万头和0.6万头,分别比上年下降57.2%和44.0%;牛和羊出栏量分别为0.4万头和0.6万只,分别增长0.2%和下降41.8%;家禽出栏量为7.1万只,下降9.1%。猪肉产量0.05万吨,下降40.3%;禽肉产量0.01万吨,下降7.8%。禽蛋产量0.03万吨,下降10.8%。生牛奶产量0.01万吨,下降20.7%。

2023年,呼玛县农业机械总动力28.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7%。农用拖拉机0.4万台,比上年增长0.8%。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99.3%。

第二产业

2023年,玛县开复工建设项目42个,纳入全区重点推进项目14个,开工率100%,年度完成投资7.2亿元,投资完成率103.4%。省“百大项目”10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升压站综合楼及附属用房建筑工程、设备基础已完工,首台塔筒已吊装。400万千瓦“风光储”一体化发电项目成功签约,成为全区首个百亿级重点项目。

2022年,呼玛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7.6%。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长100%,制造业增长5.6%,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2%。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013.3万元,比上年增长41.3%;实现营业利润-2357.9万元,同期-1629.5万元。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6户,本年新增2户企业。总专包建筑业总产值实现5439.2万元,同比增长150.4%。

2023年,呼玛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0.8亿元,比上年下降5.4%,营业成本0.9亿元,下降3.7%。

2023年,呼玛县商品房销售面积9528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7.9%。

第三产业

呼玛县境内生态环境良好,独特的大冰雪、大界江、古战场、古驿站、少数民族风情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其中生态旅游已逐渐发展为新兴产业。2023年,呼玛县全年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个,总签约额3.82亿元,实际利用内资增速排名全省第一位。在全区率先实现景区市场化运营,旅游收入达到上年同期1.5倍。白银纳鄂伦春特色民族村寨、金山森林研学营地晋升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金山林场研学基地同时获批“黑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劳动)实践教育营地”和“大兴安岭地区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成功承办大兴安岭第四届旅发大会。

2022年,呼玛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5%。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0.1%。进出口总额完成1.1亿元,全部是出口完成。实际利用境外资金13万美元。全县千万元及以上利用内资项目到位资金8384.25万元,比上年增长570.69%;新签千万元及以上利用内资项目4个,增长33.33%。全县商品房销售面积1321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69.8%。

2022年,呼玛县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7.9亿元,比年初增加4.4亿元。其中:住户存款30.7亿元,比年初增加4.7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3.2亿元,比年初增加0.6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0亿元,比年初增加0.9亿元。其中:住户贷款8.4亿元,比年初增加0.9亿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5.6亿元,比年初减少0.04亿元。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6.99万件,比上年下降9.52%,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6.99万件,下降9.52%;快递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07万元,下降9.44%。

2023年,呼玛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5%。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下降8.5%。

2023年,呼玛县实际利用境外资金0。全县千万元及以上利用内资项目到位资金46054.55万元,比上年增长449.3%;新签千万元及以上利用内资项目4个,与上一年度持平。

社会

教育

2020年,呼玛全县共有教职工526人,教师数477人,专任教师39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73人、中级职称教师174人。共有普通中学5所(初中1所、高中1所、九年一贯制3所),在校学生1521人,专任教师181人;普通小学4所(8所教学点),在校学生1452人,专任教师135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30人,专任教师12人。

2022年,呼玛县共有普通高中1所,招生199人,在校生702人,毕业生268人。普通初中1所,招生178人,在校生520人,毕业生219人。九年一贯制3所,招生78人,在校357人,毕业生102人。普通小学3所,招生161人,在校生1070人,毕业生181人。公办幼儿园10个,在园幼儿525人。呼玛县职业高级中学20人,招生7人,毕业生13人。

卫生健康

2022年,呼玛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9个,床位数247张;卫生机构技术人员32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27人、注册护士127人。卫生机构中:医院、卫生院11个,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2个,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机构1个,红十字救护站0个,全县共有诊所、卫生所44个,其中:村卫生所37个。

文化事业

2022年,呼玛县共有文化馆 1个,公共图书馆 1个,博物馆 1个。调频发射台7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全县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0%。

2022年,呼玛县共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调频电视转播发射台7座、电视转播发射台1座。全县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0%,无线地面数字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0%。

体育

2023年,呼玛县举办了“奔跑吧·少年”“2023-2024年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系列活动之中小学生雪地足球比赛等活动。2024年,呼玛县举办了第二十四届“中国人寿杯”环城赛等体育活动。

社会保障

2022年,呼玛县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0.76 万人(不含离退休人员),机关事业养老保险人数 0.29万人,参加医疗保险人数3.8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0.40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0.74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0.78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736人,下降10.7%;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253人,下降1.2%。2020年,呼玛县各种社会福利性单位5个,床位220张,入住人员122人。其中民办养老机构4个,床位170张,入住人员83人;公办1个,床位 50张,入住人员39人。

交通

呼玛县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水路货运可由界江黑龙江省航道呼玛港直达佳木斯市富锦市哈尔滨市等港口。

公路

呼玛县省道黑河市—洛古河(S209线)和嫩江市—呼玛线(S208)贯穿县境内,总里程319千米。其中黑洛线县境内232千米为水泥和沥青路面,嫩江呼线87千米为砂石路面。县内通乡公路管养农村公路58条,总里程911千米,其中,县道7条共158千米、乡道37条共618千米、村道14条共135千米(其中包括硬化路面300千米、砂石路面611千米)。县城呼玛镇绕城公路全长4.081千米,路面宽6米,为三级白色路面。此外,G331经过呼玛县,长1880余公里,连通佳木斯市鹤岗市伊春市黑河市大兴安岭等5个地级市。

呼玛县境内呼玛河上大型桥梁有3座。一座位于城郊呼玛河口的呼玛河大桥,全长408.84米,宽12米;一座位于白银纳乡的呼玛河大桥总长309米,宽7米;一座位于兴华乡的呼玛河大桥全长306米,宽6米。

2022年,呼玛县完成公路客运量3.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5.8%。

人文

地方特产

呼玛马铃薯

呼玛县是百年老县,种植马铃薯有近百年的历史,呼玛区域为寒温带冷凉型气侯,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马铃薯病害轻,虫害少。因此,呼玛马铃薯与其它区域产品相比,产量较高,淀粉含量高;营养丰富,食味好。

呼玛老醋

呼悦牌“呼玛老醋”历史悠久,酸度高,色味浓正,具有独特的芳香气味和永贮不腐的特点。1983年列为全区科研项目,经多年研制,总结出一套独特生产工艺,经省地食品监测部门检验证明理化卫生等指标符合部颁标准。

呼玛黑木耳

呼玛县栽培黑木耳有着近40年的种植历史。曾是全国知名的木耳之乡。呼玛黑木耳与其它区域产品相比,干时肉厚色黑,营养丰富;泡开富有弹性,复水性好,富光泽;食用时圆润、细腻,口感极佳,具有特有清香味,无异味。

呼玛老山芹

呼玛区域为寒温带冷凉型气侯,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湿热均衡,该气候特点为老山芹生长提供有利条件,而且老山芹病害轻,虫害少,呼玛老山芹品种由野生品种变为家种,适宜本地生长,品种特性不易退化。呼玛老山芹叶柄中空、紫色、有毛,肉质肥厚;叶片宽卵形,呈三出羽状分裂,裂片3-5个,边缘具有粗锐齿,两面疏生短毛;有特殊芳香味。鲜食口感清香脆嫩。做茶汤色清凉,入口清香味甘。

风景名胜

金山林场

呼玛县金山林场始建于1959年,位于大兴安岭主脉东侧,伊勒呼里山脉的东北地区坡,呼玛河下游,黑龙江省的右岸。东西长42千米,南北宽26千米。1989年金山林场被列为部省联营天然樟子松母树林种子基地,1990年又被林业部和黑龙江省林业厅确定为国家级樟子松种子园。其中1862公顷的天然樟子松母树林,分布在30个林班,54个小班内。这里的樟子松平均树龄60年,百年以上的树木1000余棵,“树龄”最大的樟子松已有160多岁。

龙头山景区

龙头山,位于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的湖通镇附近,呼玛河与黑龙江交汇处,横卧在江面上。山的形状酷似中国的图腾,龙的首部,龙头引颈向南,倒映在滔滔江水中,环抱于巍巍青山之间,宛若“潜龙在水,飞龙在天”,让人感受到“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与非凡气势,是黑龙江上游江段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八十里湾风景区

黑龙江第一湾一一八十里湾风景区江湾,俗称“八十里湾子”,因黑龙江的江道在此绕了一个巨大的“S”形弯子(巨大的弯子由中国的江湾半岛与俄罗斯的沙漠墩半岛所组成),致使直线距离只有几百米路程,乘船则需要绕行八十华里,故得此名。江湾也有“天下第一湾”的美誉。

呼玛河口景区

呼玛河口景区坐落于呼玛河大桥的南端,距离呼玛镇中心仅9公里之遥。作为黑龙江在大兴安岭地区的重要支流,呼玛河源自大兴安岭呼中区大白山,流经新林区塔河、呼玛等县区,最终在呼玛镇东面与黑龙江汇合,全长约524公里。这条河流以其丰富的珍稀鱼类资源而闻名,包括濒危的哲罗鱼、大麻哈鱼细鳞鲑等。沿岸地区森林茂密,生长着多种珍贵树种,如落叶松樟子松柞树水曲柳白桦黑桦等。

察哈彦旅游风景区

呼玛县的河段是黑龙江上游的一部分,由于地质构造等多种因素,这一区域存在众多地质断层,造就了许多壮观的山脉和美景。位于此地的察哈彦村,是一个沿黑龙江而建的小村庄,隶属于呼玛县的金山乡。村庄的名称来源于附近的冒烟山,这座山也是村庄名声的来源。察哈彦风景区覆盖了整个察哈彦半岛,从黑龙江的险要之地迎门砬子开始,延伸约5千米。

获得荣誉

2019年8月,呼玛县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建设试点县。

2021年1月18日,呼玛县被授予“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1年9月,呼玛县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拟命名名单。

参考资料

..2024-05-25

两极穿越 界江寻龙丨鹿鼎奇缘 自在呼玛.东北网.2024-05-25

呼玛概况.呼玛县人民政府.2024-05-25

呼玛县.东北网.2024-05-25

呼玛.东北网.2024-05-25

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24-05-25

2022年呼玛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呼玛县人民政府.2024-05-25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人口情况.中国小康网.2024-09-27

2023年1-4季度呼玛县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呼玛县统计局.2024-05-25

2023年呼玛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呼玛县人民政府.2024-09-27

呼玛风光.呼玛县人民政府.2024-05-25

呼玛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呼玛县人民政府.2024-05-25

韩家园站.高铁网.2024-05-25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自然资源.《小康》·中国小康网.2024-05-25

中国气候最冷的地方排行榜 第一名“泼水成冰”.中国网综合.2024-05-25

法治撑腰,为黑土地保护护航——呼玛法院依法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呼玛县人民法院.2024-05-25

地标查询.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查询系统.2024-05-25

关于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拟命名名单的公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2022-02-15

呼玛县历史沿革.呼玛县政府.2024-05-25

呼玛县历史沿革.呼玛县人民政府.2024-06-17

黑龙江省边境城镇特色风貌建设规划.黑龙江省政府.2024-05-25

呼玛县水资源状况.呼玛县人民政府.2024-05-25

呼玛县自然资源.呼玛县人民政府.2024-05-25

呼玛县.国土调查成果共享应用服务平台.2024-05-25

呼玛县野生动植物.呼玛县人民政府.2024-05-25

呼玛县全面开展林草种质资源普查工作 .湘湘带你看社会.2024-06-17

政府信息 公开指南.呼玛县人民政府.2024-05-25

2020年大兴安岭地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红黑人口数据库.2024-06-17

呼玛县乡村振兴“开良方” 助力产业发展添动能.呼玛县.2024-05-25

2023年呼玛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呼玛县人民政府.2024-10-21

呼玛县:乡村振兴辟新路 增收致富有妙招.中国老区网.2024-05-25

呼玛县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呼玛县人民政府.2024-05-25

2020年呼玛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呼玛县人民政府.2024-05-25

呼玛县文旅局举办“奔跑吧 · 少年”“2023-2024年百万青少年上冰雪”系列活动之中小学生雪地足球比赛.呼玛县人民政府.2024-06-17

【时政新闻】呼玛县第二十四届“中国人寿杯”环城赛开赛 .呼玛河.2024-06-17

2020年呼玛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0.呼玛县统计局.2024-06-17

呼玛县交通状况.呼玛县人民政府.2024-05-25

“G331醉美边防公路”入选2023“中国之路”十大自驾精品线路.哈尔滨新闻网.2024-06-07

呼玛马铃薯.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查询系统.2024-05-25

呼玛老醋.中国小康网.2024-05-25

呼玛黑木耳.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查询系统.2024-05-25

呼玛老山芹.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信息查询系统.2024-06-07

金山林场基本情况简介.呼玛县人民政府.2024-05-25

走进百年老县大兴安岭呼玛黑龙江龙头山 .神州记录者.2024-05-25

呼玛县简介.黑龙江招商引资网.2024-06-17

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 试点省和试点县名单的通知.中国政府网.2024-06-07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命名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的通知.国家卫生健康委.2021-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