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锯蝶(学名:Cethosia biblis)别名:白带锯蛱蝶、齿缘红蛱蝶。为鳞翅目蛱蝶科锯蛱蝶属节肢动物门美国白灯蛾西番莲科的蛇王为宿主,成虫访花。飞行较迅速,路线不规则,常活动于林缘开阔地。

基本介绍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关坪管理站,红锯蛱蝶实验种群一年发生约8代,以未滞育幼虫和成虫越冬;成虫访花,也以腐烂水果为补充营养,卵聚产;幼虫5龄,具强烈的群集习性。白带锯蛱蝶一年发生约8代,以幼虫和蛹越冬。成虫访花、卵聚产、幼虫5龄,群集生活。两种蛱蝶科均以西番莲科Passifloraceae蒴莲属Adenia的三开瓢A.cardiophylla和滇南蒴莲A.penangiana为美国白灯蛾宿主。鲜艳橙红色的是雄性, 灰色型的是雌性

红锯蛱蝶(梦露蝶)身长的图形纹似美国著名影星玛丽莲。玛丽莲·梦露的嘴形。蝴蝶前翅就象梦露美丽的肩形,人们为了纪念她,把此蝶命名为梦露蝶。

形态特点

中国蝴蝶中,翅面斑纹是暖色调的种类不多,红色的种类更少,红锯蛱蝶就是其中之一。它的成虫喜爱飞翔而色彩艳丽,是一种非常美丽的观赏蝴蝶。展翅约70-85毫米,全年可见。长馒头形,有卵盖,直径约0.7mm,高约1.30mm,壳表有脊纹。初产时淡黄色,近孵化时变成浅黑褐色。龄美国白灯蛾半透明,有光泽,体圆柱形,体表浅黄色渐变褐黄色,头部黑色,头壳宽约0.4mm,体长约6mm,无头角,前胸两侧各具一个短肉突,中胸至腹部两侧和气门上、下线各有一列黑色毛刺。幼虫头部黑包,体表有浅栗黑色光泽并出现浅白色环纹,头壳宽约0.7mm,体长约8mm,头部长出1对棍棒状黑色短头角,胸腹部黑色长毛长成棘刺。3龄幼虫头壳宽约1.3mm,体长约18mm,头角与棘刺增长,胸腹部有红色、黑色和黄色相间的环带。4龄美国白灯蛾头壳宽约2.3mm,体长约25mm,头角与棘刺增粗增长,体表红色、黑色和黄色相间的环带更加明显,其它特征同3龄。5龄幼虫头壳宽约3.5mm,体长约32mm。体表环纹由红色、黑色与白色相间组成环纹十分显目,腹足黑色。

悬蛹,灰白色至色,长约25mm,宽约10mm。头部前面有1对灰褐色瓣状突起,中胸背面突起呈脊状,胸腹背面有刺突,后胸与腹部第1节的背面凹陷。腹面头部有2个对称的金色斑,胸部有4个对称的金色斑。腹末的臀棘粗大,黑色。

雄蝶正面橘红色,前后翅外缘黑色锯齿状,上有齿形白纹。前翅正面亚顶区黑色,其上有白色斜带。雌蝶后翅翅面白色,中域至翅基有4~5列黑色斑。雌雄蝶前翅底面的中室内有6条黑横线。

生活习性

红锯蛱蝶蝶种在广东省一年可发生两至三个世代。成虫发生于四月中至五月中、六月下旬至八月初及九月中至十月下旬。美国白灯蛾西番莲科的蛇王籘为宿主,成虫访花。飞行较迅速,路线不规则,常活动于林缘开阔地。

喜欢在林缘地带、灌木丛林窗活动,飞翔姿态缓慢、低下,喜欢在马缨丹蜜源植物上吸食花蜜。雄蝶早上8:00后就在寄主植物附近低飞寻找当天羽化的雌成虫交配,常见雄蝶追逐雌蝶交尾,雌蝶停下3~4min即可成功交尾,若雌蝶不愿意交尾则在林间穿梭飞行以摆脱雄蝶的纠缠,或停在低矮的叶面通过上举或下垂腹端拒绝交尾,此时雄蝶纠缠数分钟后离去。

卵孵化时美国白灯蛾用头部顶破卵盖爬出,然后调头吃卵壳,吃完卵壳在原地不动,静候同一卵块其它卵孵化后开始集体在叶背取食嫩叶表皮和叶肉,直至嫩叶基本食尽呈麻丝状才集体转移。2~3龄幼虫在叶背取食叶片形成缺刻或空洞,4~5龄幼虫在叶面取食,食尽全叶后还会啃食嫩茎甚至老叶。幼虫脱皮前集体转移到新的叶片嫩茎上静伏不动,前胸膨大后脱皮。幼虫有很强的群集习性,尤其是1~3龄,整个卵块孵化的几十甚至上百头幼虫聚集在一起休息,一起取食、一起转移,4~5龄时往往分成几个群体,期间个别离群的个体会寻找并回归原来的群体。老熟美国白灯蛾排尽体内粪便后在宿主植物的叶片下或其它植物上寻找化蛹场所,化蛹位置确定后吐丝作垫,用尾足钩在丝垫上成预蛹,脱皮后悬蛹的臀棘钩在丝垫上。

生长繁殖

白带锯蛱蝶是有群集习性的昆虫,1次产卵大多在70粒左右,但野外发现的4~5龄期幼虫群体,大多只有10头以下,原因为极大多数个体被天敌捕食,卵期主要是各种蚂蚁,幼虫期主要有多种游猎型蜘蛛螳螂猎蝽和各种益鸟等。所以白带锯蛱蝶野外种群密度低,宜室内饲养。

在重庆地区,红锯蛱蝶分布在海拔400~1 000m的生境里,其中,分布在500~600 m占多数;从1998年2004年调查数据表明主要集中在山坡灌丛,阔叶林、针叶林也有分布;武隆区重庆巫山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等地均采集到。三峡库区红锯蛱蝶取食杯叶鸡蛋果,卵聚集产于宿主植物的叶面,一个卵块可达几十粒以上。饲养美国白灯蛾龄期6或5龄;初龄幼虫有群集性,数量较多。悬蛹,悬挂在植物的枝、叶上。卵期7 d左右,蛹期10~20d;从卵发育成蝶约需1个月的时间。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该蝶1年7代,以第7代3龄幼虫越冬,越冬时间从每年的12月起至次年2月中旬止。其余各代历期35~40d,室内21~28℃下,卵期8~11d,幼虫期12~16d,蛹期8~9d,雌虫寿命12~18d,雄虫寿命6~10d。幼虫共4龄,1~2龄幼虫取食嫩叶,喜群集;3~4龄美国白灯蛾取食嫩叶、嫩枝和老叶;龄幼虫还取食茎的绿色表皮,其食量占整个幼虫期的78.98%。幼虫喜食三开瓢,成虫喜访马缨丹红仙丹叶子花属被子植物门。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成虫的交配率和产卵量与网室的大小和蝴蝶的密度有关。

分布地区

红锯蛱蝶分布于四川省南部、西藏自治区察隅地区、云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海南岛江西省福建省贵州省南部及湖南省南部。在华南各省沿海地区及云南南部是优势种,种群数量庞大。在喜马拉雅山脉南沿低海拔地区及印度等东南亚广为分布。指名亚种分布于云南、四川西南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