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漳源镇

漳源镇

漳源镇,隶属于沁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潜力。截至2019年末,漳源镇户籍人口为14146人。漳源镇因海河支流浊漳河西源头起源于该镇漳河村而得名。

历史沿革

1949年,属沁县第五区。

1958年,属太阳红公社。

1961年,属漳源公社。

1984年4月,漳源公社改漳源乡。

2001年3月,羊庄乡并入漳源镇。

行政区划

1961年,漳源公社辖19个生产大队。

1984年4月,漳源乡辖19个村民委员会。

2001年3月,漳源镇辖28个村民委员会。

2011末,漳源镇辖28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漳源镇辖22个行政村:王可村、漳河村、北安家岭村、漳源村、北河村、尧上村、南园村、景村村、刘家沟村、口头村、沙圪陀村、羊庄村、向阳村、康家庄村、罗卜港村、乔村村、南山头村、西倪村、乔家湾村、上庄村、山坡村、上漳源村; 镇人民政府驻漳源村。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漳源镇地处沁县北部,东南与定昌镇为邻,南连郭村镇,西与沁源县官滩乡相接,西北接牛寺乡,东北与松村乡接壤,镇人民政府距沁县县城13千米, 行政区域面积12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漳源镇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地形为丘陵。主要山脉有伏牛山华山,境内最高峰华山位于漳源镇村,海拔1600米;最低点景村湖位于景村,海拔900米。

水文

漳源镇境内河道属海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漳河1条,从至南流经境内漳源,固亦,景村等村,长10千米。

自然灾害

漳源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干旱、洪涝、大风箱冻等。冰雹灾害年均发生2次,主要发生在6~8月,最严重的一次冰雹灾害发生在1993年6月16日的全境,造成粮食减产43%。

自然资源

漳源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炭等。2011年,漳源镇农业耕地面积35370亩,人均2.5亩。森林面积11万亩,林地面积9万亩,林木覆盖率46%。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漳源镇辖区总人口1416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50人,城镇化率4.6%。总人口中,男性7412人占52.31%;女性6757人,占47.69%;14岁以下227人,占15.72%;15~64岁10282人,占72.57%;65岁以上1660人,占11.71%。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漳源镇人口出生率5.36‰,人口死亡率5.29‰,人口自然增长率0.07‰。

截至2017年末,漳源镇常住人口为1422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漳源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868元。

截至2019年末,漳源镇有工业企业7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个。

农业

2011年,漳源镇农业总产值5049.2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14%。粮食作物以小麦、玉蜀黍属、谷物为主。生产粮食13932.5吨,人均983.3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蔬菜种植面积1425亩,产量3280吨,主要品种有西红柿、西葫芦尖椒等。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653头,年末存栏205头;羊饲养量13000只,年末存栏9000只;家禽饲养量80236羽,上市家禽56123羽。生产肉类36.3吨,其中猪肉3.6吨,羊肉6.9吨,鸡肉25.8吨;禽蛋26.4吨;畜牧业总产值1231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4.4%。2011年,漳源镇有大型农业机械28台(辆)。

商贸

截至2011年末,漳源镇有商业网点35个,职工61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99万元,比上年增长11.3%;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556万元,比上年增长9.8%。

邮电业

2011年,漳源镇邮政业务收入14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202万元。

交通

漳源镇境内有208国道过境,县乡级公路3条,总长70千米。2011年末,漳源镇镇区开通公交汽车线路2条。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漳源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120人,专任教师1人;小学8所,在校生678人,专任教师5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504人,专任教师6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学技术

截至2011年末,漳源镇有各类科技人才61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1人,经营管理人才28人,技能人才286人,农村实用人才287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漳源镇有各类文化艺术表演团体6个;流动放映队1个,年放映112场次,观众达2334人次;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29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8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6人。

截至2011年末,漳源镇10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6%。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漳源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0个,其中卫生院1所;病床48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4张。专业卫生人员1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8人;2011年,漳源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036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1453人,参合率98%。

社会保障

2011年,漳源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4户,人数60人,支出10.44万元,比上年增长34%,月人均145元,比上年增长46%;城市医疗救助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人次,共支出1.77万元,比上年减少8%。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23户,人数1074人,支出128.9万元,比上年增长12%,月人均100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17人,支出41.2万元,比上年增长5.6%;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0人,支出2.1万元,比上年增长11.59%;农村医疗救助97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救助97人次。共支出30.13万元,比上年增长10.6%;农村临时救济25人次,支出2500元,比上年增长1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87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6万元,比上年增长11%。

基础设施

截至2011年末,漳源镇有邮政服务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50千米,投递点1个,乡村通邮率98%;征订报纸8.7万份、期刊9000册。固定电话用户3243户,电话用户普及率95%;移动电话用户4000户。

截至2011年末,漳源镇有镇区35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57台。综合电压合格率99%,供电可靠率100%。

风景名胜

漳源镇是沁县实施“北方水城 中国沁州”战略的重要目的地,辖区内有千里海河第一源,漳河神庙、玉华山森林公园等主要旅游景点。

漳河源头位于漳源镇漳河村,此地山色屏围,林木装点,水碧沙明,跳珠溅玑,自古为沁州名胜,“漳水泻玉”位列沁州八景之首。清代康熙大学士陈廷敬《漳水源》一诗中这样描绘:水石漳源镇,清漳自此流,金风吹素濑,玉镜写灵湫,科斗收形小,蛟龙托势幽,土人思德泽,鼓笛赛春秋

漳河神庙原名通玄先生庙(清代避康熙讳改名通元先生庙),侍奉八仙之一的张果老,配享八仙。张果老曾居漳河源头涵体澄性,利物泽人,深得士民敬重,尊为漳河之神,后人于水源之上筑张仙翁行馆,俗称漳河神庙。漳河神庙是上党地区一处规模较大的道教文化建筑群,迎神赛社活动历史久远。每年农历3月、7月13日要举行大的祭祀活动,朝廷以二八上戊,即农历2月和8月第一个戊日举行祭祀之典,上海戏剧学院演礼,举会易物。

华山森林公园为省级森林公园,公园规划东至松村乡后庄村,西至漳源镇交口村、南至漳源镇韩曹余沟、北至牛寺乡西安庄村,公园总面积3万多亩,分为华山、龙王堂、夫子山、法华寺4个景区,景区内植物群落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70%,森林景观独树一帜。公园内历史古迹遍布,以华山为中心方圆3万亩面积内,有“铜鞮八景”之首的“华山叠翠”和“华山观日”;有省级保护文物洪教院、南涅水石刻遗址、龙王堂、法华寺等;有通玄(八仙之一张果老)神庙、龙珠寺、孔子庙等。

颐龙湾休闲度假村位于沁县城北漳源镇景村,沁县水城旅游核心区域漳河源头和北海生态园区之间,距沁县县城不足10千米。颐龙湾休闲度假村是一家集农业旅游观光、住宿餐饮、水上垂钓娱乐、草原风情人家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度假胜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