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内厝镇

内厝镇

内镇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东部,东连南安市、西接马巷街道、北邻新圩镇、南交新店镇,拥有山地4万亩,耕地2.7万亩,镇域面积70.15平方公里。下辖1个社区、16个行政村、70个自然村。截至2019年末,内厝镇户籍人口47356人。镇人民政府驻上塘社区。

1984年,公社改乡建制,称内厝乡。1991年12月,内厝乡改镇。2003年10月,划归翔安区管辖。该镇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是连绵的山脉,南部则是平原。镇内最高点海拔约510米,最低点仅8米,其中鸿渐山作为翔安区的最高峰,其顶端可眺望台湾海峡。内厝镇水系丰富,自北向南流经,最终汇入九溪。此外,还有汀溪左干渠贯穿全区,起到灌溉和防洪作用。

内厝镇致力于建设高优农业发展基地,推进绿色食品基地、锄山野菊花生产基地等建设,扶持都市农业项目,发挥特色农业的示范作用。此外,该镇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南宋理学家朱熹题写的“同民安”关隘、苏氏芦山派始祖苏益墓、明代都御史蔡复一墓等历史遗迹,以及“出米岩寺”“妙高山佛国寺”“甘露寺”等古迹。

内厝镇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生态乡镇”“厦门市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等称号。2021年9月,内厝镇入选“2021年全国千强镇“。

历史沿革

清至民国前期属民安里。

1940年属民石乡,

1944年8月称民安乡至1949年8月。

1950年属第六区,

1952年10月属第九区,

1955年10属马巷区。

1959年和新店部分村合在马巷公社。

1961析置巷东公社,属马巷区(1964年撤区)。

1984年公社改乡建制,称内厝乡。

1991年改镇,实行镇辖村建制

1997年5月,同安区撤县设区,属于翔安区

2003年10月设立翔安区,划归翔安区管辖。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内厝镇位于厦门市东大门,且处于公路铁路交汇的咽喉口;中部有福厦铁路和宁漳快速铁路两条重要的铁路经过,并规划设有翔安的客货运站

地形地势

内厝镇总体地势为北高南低,北部为绵延的山体,南部为平原。区域内最高点高程约510米,最低点高程约8米,主要山体景观有鸿渐山、乌营寨山、妙高山。鸿渐山是翔安区最高峰,登上高处可见台湾海峡

气候

内厝镇是典型的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自然资源

水资源

内厝镇镇域内水系丰富,由北至南流经内厝镇,各条溪流最终汇入翔安区最大水系九溪。此外,镇域内还有一条起着灌溉和防洪作用的汀溪左干渠由北至南贯穿翔安区。

矿产资源

内厝镇有黑粘土、花岗石,储量丰富、品位高、开采价值大。

行政区划

经济

综述

截至2003年,内厝镇财政总收入1477万元。截至2011年,内厝镇财政总收入突破亿元,截至2013年9月份达到1.1182亿元。2003年,内厝镇实现人均纯收入3863元,2012年9160元。

第一产业

内厝镇充分利用土地优势,道路畅通后大力发展种植业,主要作物有胡萝卜、马铃薯、西瓜、水稻、番薯、花生等。截至2013年,内厝镇上塘社区社会总产值38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9880元。许厝村全村占地面积5525亩,其中林地面积2120亩,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行政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8520元。后田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8500元,黄厝村人均纯收入提高到9885元。

交通

内厝镇是翔安区重要交通枢纽集结地,福州—昆明公路福厦高速公路福厦高速铁路三大交通要道横跨辖区7.3公里,是内外各种交通枢纽的转换地(城市快速路、公路、铁路、机场)。是厦门市东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中部有福厦铁路和宁漳快速铁路两条重要的铁路经过,并规划设有翔安的客货运站

原324国道(民安大道)是泉厦往来一条主要通道,在现有两侧工业走廊带的基础上,考虑翔安工业园区(内厝片区)的拓展,对两侧用地进行梳理,对道路进行市政化改造和景观改造,形成城市主干道。新福州—昆明公路沿线区域,将承接翔安工业园北部片区的开发,形成重要交通通道。

内沙公路连接起内厝镇与新店镇沙美村,沿途经过内厝镇的上塘社区、霞美、后田、许厝、黄厝。

社会

医疗卫生

内厝镇有1所全国甲级卫生院。

文化教育

内厝镇有2所中学、9所完全小学。

旅游

风景名胜

苏益墓

苏益,又名苏利用,字世进,苏晚子,苏光海父,苏威五世孙,河南光州固始人,曾授山西隰州刺史。唐末光启元年(885),苏益河南光州固始县苏堆村(今苏岗村)随王潮起义军南下入闽,王潮任泉州市刺史时。苏益为泉州押卫都统使,后任泉州都统领军使。宋初,追赠上将军,武安侯。

定居泉州同安区永丰乡葫芦山,成为“芦山派”始祖。宋代丞相,科学家苏颂是其六世孙。苏益所著有《吾族渊源》。

苏益墓位于同安内厝村坑,卒谥武安侯,与夫人张姓合葬于此。

墓地居“唇足纲吐丝”穴,前衔小鸿渐,后傍白云飞,周遭苍松翠柏,更有鹧鸪好音,山花烂漫,野草茵茵,景色肃穆。它又是闽南地区及迁往台湾、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区“芦山苏氏”寻根认祖的圣地。

出米岩寺

内厝镇的出米岩因了宋朝皇帝曾经驻的传说而闻名遐迩。

出米岩坐落在内厝镇三魁山,岩庙后面一片巨石,巨石裂缝形成一道一米多深的天然石洞。在出米岩山前南麓,有饮马池,池塘面径五米,四周皆石,泉自石中流出,大旱不涸,因赵昺于此饮马而得名,附近乡村“马池内”也因此池而名。

此地原有真人庙,传说南宋末年,元军兵临首都杭州市(今杭州),南宋王朝岌岌可危,宋幼主与随从仓惶出逃至此落脚,此时,已经弹尽粮绝,幼主只好上香祁求上苍赐粮,天可怜见,庙后石壁的一个小洞穴泊泊流出大米,米量刚好够宋幼主一行食用……

出米岩寺,供奉着保生大帝和三保如来,既是远近香客朝拜的圣地,又是内厝敬老院所在地,也是通往锄山村和妙高山、以及南安石壁水库、熊山飞瓦岩寺等的必经之路。

妙高山佛国寺

佛国寺在锄山村的妙高山上,距离锄山村还有4.5公里。在高耸入云的山上,这里有着百亩的茶园和果园。

据寺里的碑铭记载,此寺由释会机法师创建。释会机法师是南安朴兜乡人,俗姓吕,清宣统三年(1911)于南安杨梅山雪峰寺披剃出家。妙高山地邻南安,山间有18盘古道,会机法师经常往返其间,常在妙高山顶歇脚,遂发愿要在山上建造佛刹。不久愿成,命名为佛国寺。

“文革”期间,寺毁,仅余断壁残垣。20世纪90年代中叶,其徒宏辉法师决心募化重建。他以90高龄飘洋过海,募集巨资,重建佛国寺,于1996年10月动工,1999年中秋节告竣。新寺下垒台基,殿宇五开间,四面环廊,屋盖重檐歇山,端庄典雅。

殿中供奉宏辉法师由新加坡请回的释迦牟尼玉佛,故大殿称为玉佛宝殿。殿之左右各建一座两层楼房,以为住僧房斋堂。楼、殿之间,筑垒围墙,中辟圆形门洞。寺右院中,竖立《妙高山佛国寺重建碑记》、《宏辉上人事略》、《捐资芳名碑》碑刻三通。

获得荣誉

2023年10月20日,内厝镇入选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第472位。

2024年9月20日,内厝镇入选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第472位。

参考资料

内厝镇.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政府.2024-03-01

苏益墓:“芦山苏氏”寻根认祖的圣地 - 特色旅游 - 东南网厦门频道.东南网.2021-05-28

出米岩:神奇山洞流米供奉宋幼主 - 美景 - 东南网厦门频道.东南网.2021-05-28

 妙高山上“佛国寺” 清净殊胜飘茶香 - 美景 - 东南网厦门频道.东南网.2021-05-28

枣庄9个!2023年全国千强镇出炉.今日头条.2025-04-07

重磅:2024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出炉!昆山市玉山镇持续领跑全国.凤凰财经.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