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于口位于河北省南端,邯郸市鸡泽县东北部,西邻西于口,北接邢台市平乡县张桥村,南邻张六固,西北方向距省会石家庄市164.9公里,东北方向距首都北京416.4公里,西南方向距邯郸市43.3公里,西南距鸡泽县9.7公里。东于口村分为两个部分,并明名为河东区、河西。

概述

东于口村位于河北省南端,邯郸市鸡泽县东北部,太行山东麓海河平原的黑龙港流域,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处,中原经济协作区范围内,西北距省会石家庄市164.9公里,距首都北京416.4公里,西南距邯郸市43.3公里;西及西南与永年区接壤,东及东南与曲周县交界,北与邢台市南和区平乡县为邻。东西距21千米,南北距23千米(编审)

基本信息栏

中文名称:东于口村

外文名称:越南盾 yu kou cun

方言:鸡泽县方言

行政区类别:村

所属地区:中国赵都

政府驻地:东于口村

下辖地区:河东区、河西

行政区划代码:130431

电话区号: 0310(+86)

邮政区码: 057350

车牌代码:冀D

汽车站:鸡泽汽车站

著名景点:滏阳河

气候条件: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历史名人:毛遂毛苌毛亨齐祖望

地理位置:河北省南部,晋冀鲁豫四省交界

行政区划

东于口村辖2个部分:河东、河西。

著名的阳河穿插在东于口村中央,而且村民们的分布也比较有规律,一般张家姓氏的村民都住在滏阳河以东,而崔氏村民较多住在滏阳河以西,其余的姓氏就比较分散,因此东于口的祖先们就这样把东于口村分为两个部分,并明名为河东、河西。

民俗乐器

梨花大鼓

梨花大鼓早期叫"犁大鼓",因演唱者手持犁铧片伴奏而得名(现用月牙铜板伴奏)。梨花大鼓起源于清光绪 年间。主要流传于河北省南部。风格朴实,运字行腔声情并,唱腔丰富多变,素有腔多字少七十二哼哼之称,曲调高亢,说、唱、道、白兼备,叙事抒情交融,以说为主,唱为辅(中长篇书较多),有慢板(哭调)、紧板、匀板,句式有十字韵、七字韵等。多诉说民间疾苦和农家故事。主要传统书目有:《海公案》、《响马传》、《刘大哥劝老婆》、等。主要伴奏乐器:三弦琴、铜板、京鼓。2008年鸡泽梨花大鼓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扩展项目,同时被列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弦子腔调

弦子腔又称瞪筋戏,是鸡泽县独有的地方剧种,约产生于清嘉庆年间,它是丝弦剧种的前身。弦子腔戏比丝弦唱腔更为复杂,它属于梆子戏戏。曲腔高亢明亮,旋律流畅,特别是句后的拖腔上跳下滑,前直反假、前后呼应,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有慢板、快板、散板、流水板、二板、头板、反调(哇哇调)、口叙、二宫调等众曲目。伴奏乐器较多,角色行当齐全。主要的传统剧目有《骂殿》、《反云南》、《下河西》、等。2007年被列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织字土布

土布又称称"精布"。是纯棉手工提花纺织品,有"二匹缯"、"四匹缯"、"五架山"、"七架山"等众多种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鸡泽县农村家庭纺织业达到了兴盛时期,家家都有一台织布机,户户能独立进行纺、浆、经、涮、织、染等全套工序。人们在纺织工艺上进行了改革和发展,创造出许多织染工艺精细的产品,如有"土布词语"、"土布对联"、"印染花布"等,极大丰富了土布图案变化,织字土布多为农家女结婚自用。2007年被列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诗词

《辣椒节》

魏鑫

鸡泽辣椒小站米,得来不易世间稀。

重信曾销湘粤地,名幸引得百商集。

物华应承毛遂志,岂负自荐处一隅。

立身商海千条路,正策迂谋堪称奇。

《置酒赋鸡泽县》

魏鑫

三月五日,天朗气清,与诸好友饮酒谈天,遂生诗兴,作五言一首:

冀南有古邑,名曰广平城。

隋避天子讳,始以鸡泽县名。

人文素浑厚,治在旧城营。

至金大定初,西迁筑新城。

毛遂荐入楚,得助退秦兵。

诸侯会盟台,晋公霸业成。

毛经世乱,河间市撰诗经。

沮授多谋略,忠贞照汗青。

唐诗繁绚,才子有司空姓

近有胡将军,尽在核工。

手持盈觞酒,会心以此荣。

而今意豪迈,不负千载情。

文学

东于口文学创作活动历史悠久,从汉代毛苌传授《诗经》到明代郭润,清代齐祖望众多的著述,为东于口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解放后,文化创作活动更为活跃,文化艺术创作组织星罗棋布。全县出版发行的诗歌、小说、文集200余部,有200多件作品参加了省以上学位组织的展览会。其中金书怀创作的小说《战士之死》获鲁迅文学院优秀作品奖,王维生创作的诗歌《社里高粱长得大》入选《新诗三百首》。

舞蹈普及全村

东于口村舞蹈在全村普及。广场舞、腰鼓舞、推花车、冲旱船、舞狮、舞龙、扭秧歌舞蹈历史悠久,传承深厚,广场舞、韵律操、双人舞等现代舞蹈全村普及,全村人民载歌载舞享受美好生活。

历史名人

古代

毛遂(前285年-前228年),战国时期赵国人(今河北省鸡泽人,同样也为毛氏的始祖),其身为赵公子平原君的门客,居平原君处三年未得展露锋芒。然而,公元前257年,也就是赵孝成王九年,他自荐出使楚国,促成楚、赵合纵,声威大振,并获得了“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美誉。

毛亨,生平不详,是“毛诗”的开创者。鸡泽县(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据称其诗学传自卜商,作《毛诗古训传》,传授赵人毛苌。时人谓毛亨为大毛公,毛苌为小毛公。古时有四家为《诗经》作注,齐、鲁、韩三家诗从西晋到宋先后失传,现仅存《韩诗外传》六卷,只有毛亨、毛苌叔侄作注的“毛诗”流传下来。郑玄作笺、孔颖达作疏,成就了《毛诗正义

毛苌,西汉赵(今河北鸡泽)人,相传是古文诗学“毛诗学”的传授者。世称“小毛公”,其诗学传自毛亨。曾当过刘德博士。

毛藻(601-673),字行斌,鸡泽县毛官营村人,毛遂自荐中毛遂的后代。自幼聪颖,隋末归唐,性格疏放,不拘小节,足智多谋,战功显著,曾被授上仪同,后任熊州司仓参军。他高风亮节,名震千里,但事不如愿,遭人诬陷,被降职为晋州冀氐县令。他生性刚直,注重情义,藐视玩弄权术之人,看重为国捐躯之功。在洛水平定了王世充,在漳水攻打过窦建德,英勇善战,屡建功勋,被封为朝散大夫。后因遭小人抵毁,被降职为骁骑尉。携带家属,弃官回乡,归田宽心,安度晚年。

沮鹄广平县(治今河北鸡泽县旧城营村至靳庄村一带)人,袁尚的部将。其父沮授袁绍监军、奋威将军。及绍亡,鹄为其子尚守邯郸市建安九年四月,曹公击鹄于邯郸,拔之。

现代

马湘,1928年11月出生,河北省鸡泽县人。现为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创作研究员,丰台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理事,丰台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自幼喜爱书法,1979年以后,开始系统地学习书法。从唐楷入手,授课老师有张朴、张霖等,重点是临习碑帖,在欧阳询的“九成宫遗址”上花费的时间最多。1987年离休以后,全身心地投入到书法学习中来。除“九城宫”外,上追钟繇、二王,并对颜真卿虞世南柳公权褚遂良赵孟頫、魏碑张猛龙及慈寺碑等都作了认真的临习。先求形似,再追神随,同时力争多参加一些书法活动。在长时间的临习和创作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欧体为主,吸收魏碑及颜柳成份的劲健、清朗、结字严谨的中和书风。追求平淡无奇,潜心继承传统。二十多年来,从事社会上的书法活动三百多次,获得各种奖项36次(最高奖项为华北五省市一等奖),入选各类书展51次,作品被全国人大常委会等21个单位收藏。有三篇作品被报纸发表(北京日报2篇、工人日报1篇),作品被刻作石碑两块,作品及简历入编《中国当代书法家辞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等。

元达(952—993),初名守,州鸡泽人。身长八尺余,负力,善射。家业农,不任作苦,委耒,慨叹而去之。事任侠,纵酒。尝醉,见道旁槐树,拔剑斩之,树立断。达私喜曰:“吾闻李将军石虎饮羽,今树为我断,岂神助?”尝从少年数十百人欲起为盗,里中父老交戒之,乃止。时郡以户籍调役,达当送徒阙下,行数舍,乃悉纵之,曰:“吾观汝曹,亦丈夫也,岂乐为是哉?可善自为计,吾亦从此逝矣!”已而郡遣追捕,至则达援弓引满待之,追者不敢近。由是亡命山林间,为乡里患

齐景海,男,汉族,1958年10月生,鸡泽县人。2008年5月至今任魏县县委书记、人武部党委第一书记。

胡忠恕1935后生于河北省鸡泽县小韩固村,故号小韩固村人,1960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系,先后任教于河北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现为中国书协会员兼任南开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和河北大 学艺术考古室书法教授。业余爱好书法,80年代末期友人的鼓励下开始参与书法活动。

张帅可,男,河北省鸡泽县焦佐村人,北京奥运会散打冠军,著名运动员。

王兆社,男,汉族,1963年8月出生,河北鸡泽县人,1984年8月参加工作,198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大学学历,中央党校函授学院政法专业。现任涉县常委、政府常务副县长。

王德龙,原黑龙江省省军区副司令员,1928年4月出生,河北省鸡泽县人。1945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几十年戎马生涯,不断成长进步,历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师长、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

赵新立,男,1954年3月出生,鸡泽县人。中共党员。毕业于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院。现任鸡泽县政府办公室主任,政府党总支书记、政府办公室党支部书记。

黑皮四卦,男,网名,黑皮四卦,60后,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人,爱好文学和摄影,热爱公益事业,网络策划人。曾在第二炮兵服役,1990年退伍后从事多种行业。2008年11月自学上网,多家网站版主、邯郸电视台官方网站-邯郸之窗策划总监、超级版主。策划多次网络事件,“网络矛盾文学奖”创始人,知名网络作家,黄勇刹原创连载长篇小说《太阳从西边升起》、起点签约长篇小说《挣扎红尘》。当兵期间曾做过专职新闻报导员,在全国报刊上发表新闻、评论、小小说等百余篇。2012年6月份独骑自行车27天,走遍邯郸县14个县市,50多篇图文帖引发媒体关注。

乔玉英,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1957 年出生,河北省鸡泽人。 1979 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数学系,并留校任教。 1994 河北师范大学 ( 数学系 ) 硕士研究生毕业,并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2 年于中国科技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1997 年晋升为教授。 2002 年被评为河北师大学术代头人。曾任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数学系副主任。 1998 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河北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 2001 年获中化园丁奖 .2002 年 8 月至 2003 年 2 月作为访问学者访问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主要从事函数论边值问题、 Clifford 分析、复偏微分方程函数理论的研究。已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四十多篇。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河北省科委基金项目一项,河北省教委基金项目一项。合作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河北省科委基金项目两项,河北省教委基金项目两项。

叶新征,男,鸡泽县人,1970年生,原是河北省鸡泽县吴官营乡旧城营村一位普通农民,现为河北百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鸡泽县人大常委、河北省,鸡泽县养羊协会长,由于本人生于农村,对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20多年来一直扎根农村,热爱农业科技,积极开展农村科普工作,在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上做了一些工作,曾被共青团中央、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被河北省科协授予全省“科普工作先进个人”;被邯郸市委、市政府命名为“十大养殖状元”等多项荣誉称号。本人创立的养羊协会,2004年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百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公司下属科研基地在2003年被河北省科协命名为“省级科普实范基地”

参考资料

平遥弦子书现状研究.知网空间.201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