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掞
杜掞(?-553年),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人。南梁将领,梁州刺史杜怀宝第七子。
幼有志气,以胆勇称,释褐庐江骠骑府中兵参军。投奔萧绎,以为持节、信威将军、武州刺史,累迁侍中、左卫将军,进爵枝江市公,参与平定侯景之乱。承圣二年,与王僧辩西讨武陵王(萧纪),卒于归程。
人物简介
杜掞,京兆杜陵人也。其先自北归南,居于雍州之襄阳市,子孙因家焉。杜掞,杜怀宝第七子也。幼有志气,居乡时以胆勇称。释褐庐江县骠骑府中兵参军。
人物经历
世祖(萧绎)临荆州,仍参幕府,后为新兴太守。太清二年,随岳阳王(萧詧)来袭荆州市,世祖以与之有旧,密邀之。杜掞乃与兄杜岸、弟杜幼安、兄子杜龛等夜归于世祖,以为持节、信威将军、武州刺史。俄迁宣毅将军,领镇蛮护军、武陵内史,枝江市侯,邑千户。令随王僧辩东讨侯景。至巴陵,会侯景来攻,数十日不克而遁。加侍中、左卫将军,进爵为公,增邑五百户。仍随王僧辩追侯景至石头城,与贼相持横岭。及战,侯景亲率精锐,左右冲突,杜掞从岭后横截之。侯景乃大败,东奔晋陵县。杜掞入据城。侯景平,加散骑常侍、持节、督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增邑千户。
是月,齐将郭元建攻秦州刺史严超远于秦郡,王僧辩令杜掞赴援。陈霸先亦自欧阳姓来会,与元建大战于士林,霸先令强弩射,郭元建众却。掞因纵兵击,大破之,斩首万余级,生擒千余人,元建收余众而遁。时世祖执王琳于江陵,其长史陆纳等遂于长沙市反,世祖征掞与王僧辩讨之。承圣二年,及纳等战于车轮,大败,陷其二垒,纳等走保长沙,掞等围之。后纳等降,掞又与王僧辩西讨刘赞(萧纪)于口,至即破平之。于是旋镇,疾卒。
诏曰:“杜掞,京兆旧姓,元凯苗裔。家传学业,世载忠贞。自驱传江渚,政号廉能。推毂浅原,实闻清静。奄致殒丧,恻怆于怀。可赠车骑将军,加鼓吹一部,谥曰武。”
家族成员
祖父:杜灵启,齐给事中。
父亲:杜怀宝,少有志节,常邀际会。萧衍义师东下,随南平王萧伟留镇襄阳市。天监中,稍立功绩,官至骁猛将军、梁州刺史。大同初,魏梁州刺史元罗举州内附,怀宝复进督华州。值秦州所部武兴氐王杨绍反,怀宝击破之。五年,卒于镇。
兄弟:兄嵩、岑、、岌、嶷、巘、岸及弟幼安,并知名当世。
参考资料
梁书 卷四十六 列传第四十.国学原典.2016-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