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导洋,出生于1930年3月,中国安徽省嘉山县明光镇(现为明光巿)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毕业于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曾任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局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汪导洋随父兄到延安市参加革命,在延安一面上学读书,一边在“抗战剧团”当小演员,1945年1月,汪导洋被调到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室从事译电工作,16岁时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文化大革命”期间,汪导洋受到迫害,1979年3月,汪导洋被调回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先后任译电员、处长、副局长等职。1985年10月,汪导洋担任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局长。1991年7月,汪导洋离休。2015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汪导洋与100余名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抗战老兵共同乘坐敞蓬跑车在北京天安门前接受检阅。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30年3月,汪导洋出生于中国安徽省明光市明光镇(现为明光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汪雨相为同盟会元老,曾任盱眙教育局长兼淮防大队长,他有五个哥哥一个姐姐。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汪导洋全家28口人奔赴延安市,跟随共产党投身抗日救亡,此时他在延安一面上学读书,一边在“抗战剧团”当小演员,先后在廷安抗战剧团、鲁迅小学、保育院小学、延安中学、延安大学自然科学院学习。
工作经历
1945年1月,15岁的汪导洋被调到中共中央办公厅机要室从事译电工作,16岁时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文化大革命”期间,汪导洋受到迫害,1979年3月,汪导洋被调回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先后任译电员、处长、副局长等职。
1985年10月,汪导洋的哥哥,时任中央办公厅机要局局长汪导海离休,汪导洋接替哥哥担任机要局局长。1989年3月16日,汪导洋到弋阳视察工作。1990年3月16日,汪导洋在江西省有关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上饶市委机要科。1991年7月,汪导洋离休。
个人生活
家庭生活
汪导洋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汪雨相为同盟会元老,曾任盱眙教育局长兼淮防大队长,他有五个哥哥一个姐姐。其中大哥汪道涵原名汪导淮,曾任上海市市长,在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时,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1993年4月,经授权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领导人辜振甫举行会谈,史称“汪辜会谈”。
退休后的汪导洋住在中直机关一栋五、六十年代建造的宿舍楼里,面积大概也只有六、七十平方,客厅里摆着一大两小三个沙发和一个茶几。
人物关系
以上信息来源:
人物作品
社会活动
1990年3月16日,汪导洋到江西省上饶市视察市委机要科,之后瞻仰了茅家岭烈士陵园。
2015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0周年纪念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大会,汪导洋与100余名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抗战老兵共同乘坐敞蓬跑车接受检阅。
人物评价
我深深为汪老(汪导洋)实事求是的态度,敢于担当的精神所感动。比起汪老和他们那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我们实在是太渺小了。(盱眙县历史文化研究傅守乾评)
参考资料
在北京拜望汪导洋先生.微信公众平台.2024-08-27
“追随父兄往延安!”一一忆离休干部汪琪.上海科技党建.2024-08-27
【头条】“胜利日”阅兵刷屏之后.微信公众平台.2024-08-27
阅兵·致敬|老兵不老,今天让我们向所有抗战老兵行一次注目礼.微信公众平台.2024-08-27
汪导洋来我市视察.江西新闻网.2024-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