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广州商团事变

广州商团事变

广州商团事变,是指1924年8~10月因广州商团和商界因反对孙中山组织的广州军政府而引发的一场流血冲突事件。

广州军政府将广州商团事变描绘为一次反革命叛乱,所以又称广州商团叛乱,广州商团及民间则把孙中山镇压商团的这一事件描绘为专制政府迫害商民的暴行,所以又称西关屠城血案、西关惨案。

背景

从清末开始,广州市商团为维护自身利益就敢於同政府对抗,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是工商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广州商人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因此无论是朝庭官员、革命党人还是军阀势力,他们在粤执政时,都希望得到广州商人在政治、财经等方面的支持。

清末两广总督,民国都督、督军到粤莅任之时,都会接见商团代表。他们在制定重要政策时,通常会召集商团领袖徵询意见。政府对商人越优容,商团领袖在社会上的威望越高,对地方政治的影响越大,当广州商人认为某项政策严重损害商界利益时,有时便会采取罢市等方式同政府抗争。

1911年辛亥革命时期,社会治安差,广州市商人为自卫于1912年成立广州商团。陈廉伯担任团长兼广州粤商公安维持会(商团公所)理财课主任,他支垫商团经费,借款购置枪械。

1917年汉奸陈廉伯任粤商公安维持会代理评议长,进一步武装商团。

1919年8月,陈廉伯就任广东省商团军总团长。至1924年,广州商团总人数已扩大到1.3万人。商团在此前的广州政权的多次更迭中一直保持中立,更因为保护商人利益及维持治安稳定受到部分广州民众的支持。

起因

自从陆荣廷于1916年9月25日取得广东督军之位以来,广东便被桂军所控制,造成地方财政紊乱。

1920年10月,陈炯明率领粤军驱逐盘据广州市已久的桂系军阀,开始「粤人治粤」时代。

1920年11月陈炯明回到广东就任省长,并邀请孙中山唐绍仪伍廷芳回广东参政。

1920年11月孙中山从上海市回到广州,改编陈的军队由其直辖。后陈与孙政见逐渐产生矛盾。陈炯明主张实行“联省自治”,孙打算以武力制压北方军阀。

1922年6月16日发生炮击观音山总统府事件,孙中山与陈炯明决裂。

1923年孙控制的部队联合滇、桂军阀,击败陈炯明取得广州的控制权。孙中山控制广州市后,因为二次护法运动失败,于是重组军政府。他一方面征召平民入伍,另一方面征收了一些团体如寺庙的土地进行拍卖,并大量发行纸币以筹集资金。各地军队驻扎广州以及对陈炯明部队的对峙,导致军费上升,政府因此大幅度扩大税收,并将陈炯明在任时禁止的赌博再次开禁以征收税款。由于军政府的种种行径,开始引发社会上大量人士的不满。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实行三大政策,广州商人恐惧在苏联协助下的孙中山会实行共产主义,转而敌视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

1924年5月下旬,广州市市政厅发布“统一马路业权”法案,以收取新的税项,引起广州商界不满。

1924年5月至8月,广州商界发生多个行业的罢市活动。广州及周边地区商团成立「广东省商团军联防总部」,陈廉伯任总长,邓介石、陈恭受任副总长,并对广州市实行戒严。经过广州商团和政府谈判,政府决定取消马路业权法案,大罢市活动风波暂息。同时,广东省商团举行大会企图成立联防,讨论添购武器装备。

1924年6月29日,孙中山举行军、警、团会操,曾通过各种途径争取广州商团人士加入中国国民党,但没有得到商团的回应。政府与商团武装共存的局面再也无法维持。

冲突经过

1924年8月10日,运送商团向英商南利洋行购置的一批枪支弹药(据军政府称有枪械9000馀杆,其中有机关枪40挺,子弹300馀万发。)的英籍(另一说为挪威籍。)轮船哈佛号,在广州天字码头附近江面被蒋介石率领的江固舰扣留。此批枪械之前已向孙政府报告,但政府认为数量及到达日期不符(政府公告指「惟原案声明40日运到,现距4号仅6日(8月10日到),时日不符。各团军领枪数目按诸商团公所存根,不过5000馀杆,而哈佛轮现运枪械将及万杆,两相比较相差4000馀杆,此项逾额枪械,何以解释。」)。

1924年8月12日、15日,商团军代表1000多人两次到大元帅府请愿,要求发还扣留的军火。被拒绝后,组织广州市商人罢市,并以“中华民国政治定国军”名义,通电全省各县商团罢市。根据商团的说法,政府允许商团购械於先,後却扣留枪械,在还械谈判中商团已经作了很大的让步,两次罢市都是政府出尔反尔造成的。

1924年8月22日,南海番禺区顺德区台山市、东莞、增城区新会区清远市高要区曲江区阳江市罗定市等20多个县属内的138处乡镇先后罢市声援广州商团。商团第一次罢市时,孙中山打算在8月29日以武力强迫商人开市。

1924年8月24日,孙中山宣布广州市戒严,通缉陈廉伯

1924年8月28日,日本驻广州总领事向广东省省长廖仲恺提出抗议。

广州政府称:「1924年8月29日,英国驻广州代理总领事说:『如果当局炮轰广州,英国皇家海军将全力对付之』。压力之下,孙中山不得不放弃使用武力的计划,孙中山因此认为商团的行动得到了英国的支持」。

但美国学者韦慕庭指出英国并没有直接介入商团事变。英国外交大臣对英驻穗总领事及驻港海军少将警告孙中山的行为颇不以为然。事後,英国外交部责成英国公使严厉申斥这位未得到授权便自作主张的总领事。学者张俊义则指出有些英国商人介入购械,但无论英国还是香港政府都没有策动或引诱商团与孙中山的广州政府对抗。北洋政府一直关注事态的进展,从北洋政府总统府军事处致吴佩孚等人的电稿看,直系军阀有唆使商团反抗广州军政府。

1924年9月1日,孙中山发表《为商团事件对外宣言》、《致英国麦克唐纳尔政府抗议电》,将矛头指向英国。汪精卫胡汉民等反对孙中山武力解决商团的主张,廖仲恺因其严办商团的主张受阻而向孙中山面辞广东省省长一职。

1924年9月4日,孙中山离开广州市赴韶关北伐大本营,广州设留守府,派胡汉民代理大元帅兼广东省长。

1924年9月15日,陈廉伯陈恭受等发表通电,否认利用广州商团军图谋推翻政府,表示拥护孙中山先生、服从广州革命政府。胡汉民取消对陈廉伯、陈恭受的通缉令。

1924年10月4日,广东商团以尚未领回被扣枪械为由,联络广州及100余个县镇在佛山市开会,决定发动二次罢市,并再次前往广州向政府表示抗议。

1924年10月9日,孙中山发还部分被扣军火给商团。事态稍有平息,且孙中山也没有打算使用武力解决事件。但广东商团正在发动第二次大罢市之时,苏联于1924年10月7日依照1923年初《孙文越飞宣言》允诺援助,将第一批武器弹药终于送达广州市,于是原本情况大为转变。

1924年10月10日下午,中共广东区委发动工会、农会、青年团及广东工团军的五六千人召开"双十警告节"大会,会后举行示威游行。当工农学生群众的游行队伍至太平路时,商团军竟武装冲击游行群众。工团军即与之激战,结果工团军第二分队队长黄驹等20余人被屠杀,伤者100多人。

商团军在西关构筑街垒,封锁市区,张贴“孙文下野”、“打倒孙政府”等标语。

入夜,陈廉伯之弟陈廉仲沙面岛召集邓介石、李颂韶等商团头目会议,决议新老城各分团团军1924年10月14日下午5时集中西关,计划于1924年10月15日拂晓出动占领省署、公安局以及财政各机关。

1924年10月11日,孙中山组织革命委员会,自任会长,特派蒋介石汪精卫廖仲恺许崇智陈友仁、谭平山6人为革命委员会全权委员。

1924年10月12日,由孙中山解决商团问题自任会长的"革命委员会"成立。

1924年10月14日,省长胡汉民下令解散商团。隔天于是宣布广州市戒严。

1924年10月15日凌晨,米哈伊尔·鲍罗廷、蒋介石、廖仲恺、谭平山等指挥黄埔军校第1、2期学生联合了许崇智的粤军与李福林的福军、吴铁城美国国民警卫队、工团军、农团军等,击溃武装商团的一万二千人并缴械。11点左右,政府军唆使理发工人使用约300箱煤油引发大火,焚毁荔湾区商铺及烧死商团支持者,广州西关商业区受到严重损坏,目击者报告称政府军占据屋顶,向逃往街道上的商团和难民射击,大群难民逃往太平马路,被政府军迫退回火区,直至焚毙。

1924年10月15日下午二时左右,商团遂停止抵抗。陈廉伯逃回香港沙面,副团长陈受恭投降,当天晚上西关商业区即恢复开市,事变至此平息。

在这次反击的过程中,有部队使用约300箱煤油引发大火,焚毁西关商铺及烧死商团支持者,广州西关商业区受到严重损坏。

事后影响

有资料称这次事变中的财产损失接近5000万港元,平民死伤约2000人。其中,黄飞鸿的“宝芝林”就在此次事件中焚毁。政府向未有遭受损毁的商户收取保护费,对参与商团的商户收缴枪械并罚200元,否则“任兵焚劫拿人,政府不负责任”。

1924年11月孙中山离粤前夕,由广东各界人民组织的「各界救粤联合会」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出通电,指控孙中山「祸国祸粤」十一大罪状:摇动国体,妄行共产主义,纵兵殃民,摧残民治,破坏金融,抽剥民产,大开烟赌,摧残教育,蹂躏实业,破坏司法,铲灭商民团。(《华字日报》1924年11月15日报导)

事件结束后,黄埔军校利用收缴商团的大批枪械成立教导团,国民革命军之基础发展由此展开。但广东省商界部分人士转而倾向于支持陈炯明的粤军,纷纷捐资支持。但最终孙中山依靠苏联支持击败陈炯明。

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北京方面决定举行国葬,却遭到广州总商会、广东自治会联名反对。

介绍

广州市商团成立于1912年,在一段时期内是广州商民维持社会治安、保护商家生命财产安全的自卫武装。

1919年汇丰银行广州分行买办陈廉伯接任商团团长后,广州商团实力不断扩充,政治倾向日趋反动,逐步演变为买办阶级反对孙中山革命政府的工具。

1924年国共合作联合战线建立后,陈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英国殖民当局唆使下大肆攻击孙中山的革命政策,煽动商民对抗革命政府。

5月底陈等在广州擅自召集广东省全省商乡团联防会议,拼凑成立由陈廉伯任总长、邓介石、陈恭受任副总长的“广东省商团军联防总部”,妄图以商团武力推倒孙中山的革命政府,另组“商人政府”。

8月11日广州革命政府扣留了商团私运的大批军火,并揭露商团头目的阴谋。陈廉伯以“扣械”事件为反对孙中山革命政府的借口,大造反孙“反共”舆论。

8月12、15日商团军代表两次向大元帅府请愿,要求发还扣留的军火;

8月22日后更胁迫佛山市广州市等埠商民罢市、拒收政府纸币、拒不纳税;联防总部迁到佛山后又命令各属商乡团来省作乱。孙中山对陈廉伯操纵广州商团进行的谋叛活动,一度采取严厉措施:8月12日接见商团请愿代表,指出陈等颠覆政府的罪证,劝商团同人猛省;15日指令商团代表静候政府解决“扣械”问题,20日派邓彦华赴商团总部,进一步揭露陈的阴谋,晓谕发还“扣械”办法;陈等煽动的罢市事件发生后,命省长廖仲恺下令通缉陈廉伯陈恭受,抄没两陈之家产,并接见商团代表严令立即取消罢市;在军政联席会上主张武力制止罢市和严办商团,并于会后发布饬商民开业令。当英国当局支持商团作乱和对革命政府进行武力恐吓与干涉时,孙于9月初发表《为广州商团事件对外宣言》、《致麦克唐纳电》,予以强烈抗议和谴责。然而,当时中国国民党中央和革命政府内部对处置商团态度并不一致。孙于9月13日赴韶关市督师北伐后,又对广州商团采取容忍态度。

9月15日陈廉伯、陈恭受通电表示拥护孙大元帅和广州革命政府后,孙于19日令省长公署取消对两陈的通缉令,发还其家产。后孙又令范石生、李福林等在商团缴足北伐经费、改组立案后,可办理发还一部分“扣械”。

10月初商团头目为索还团械准备发动第二次全省罢市时,孙仍谕大本营秘书处致函商团,晓谕政府发还团械办法及诚意,10月9日又令胡汉民、李福林等依李所拟办法发还团械。当晚李奉孙命令到黄埔军校运回枪支4000多杆、子弹12万多发,于次日中午在广州西口交商团代表收领。商团军领械后即屠杀双十节游行的民众,发动武装叛乱。事发后,孙在韶关市多次电令蒋介石廖仲恺、胡汉民、许崇智等火速平定商团叛乱,还令北伐军一部回师广州市乱。

10月15日革命政府军队攻占西关商团总部,商团军溃散。革命政府又消灭商团军残余,并依孙的命令通缉陈廉伯等首恶分子10多人。至此,广州商团叛乱被荡平。

作乱原因

前英国汇丰银行广州支行买办陈廉伯,于孙中山在广州任大元帅时(1923~1924),担任广州总商会会长兼广州商团团长。其时《孙文越飞联合宣言》已经发布。孙中山于1923年2月21日到广州任大元帅(第三次到广州)即实行“联俄,联共,扶植农工”三大政策,一切以俄为师。1923年冬,由苏联派遣米哈伊尔·鲍罗廷及加伦将军来华相助,孙聘为党与军的顾问。孙又容纳共产党员参加中国国民党,帮助国民党改组。1924年1月20日,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之内容有阶级斗争含义,指出买办阶级的反动本质。领导民众运动,采用了“打倒军阀,打倒帝国主义”口号。这一切政策措施都为帝国主义和买办阶级所仇视,而一般资产阶级最易受煽动的。其时帝国主义正对我加紧压迫,而买办阶级陈廉伯受帝国主义指使和与国内反动派勾结,以商团武装为基本力量,实行叛乱。这是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开端。

事变真相

陈廉伯蓄谋作乱,早有布置。事先向外商订购枪械9000余杆,其中有机关枪40挺,子弹300余万发。1924年8月10日,由挪威哈佛轮载运驶抵广州市,被革命政权扣留,审查后准发还一部分。商团竟凭此一部分枪械叛乱,于10月10日屠杀游行群众数十人,继以武力威胁商户罢市,更张贴布告,请孙中山下野,欢迎陈炯明回省主政。政府立派各军镇乱,商团据高楼顽抗,政府军为投鼠忌器起见,未毁其据点,直到10月14日才一举攻入,将其击溃。大部分败竄西北郊江村高唐一带投匪,由当地土匪叶福收容,枪械为该匪所得。乱平后,政府布告,凡参加商团之商户,各缴罚200元免究。广东省长公署以省长廖仲恺名义发出两次布告,宣布扣留审查原因。商团叛变始末,也经孙大元帅以梗电覆上海粤团体阐明真相,以免远道讹传。

广东省长公署布告的内容大意是:根据海关报告,挪威国哈佛轮运载枪械9000余杆,内有机关枪40挺,子弹300余万发,当将该轮军火扣留,军政部于本月4日(1924年8月4日)曾准商团领照购枪,惟原案声明40日运到,现距4号仅6日(8月10日到),时日不符。各团军领枪数目按诸商团公所存根,不过5000余杆,而哈佛轮现运枪械将及万杆,两相比较相差4000余杆,此项逾额枪械,何以解释。

孙中山覆上海粤团体电内容是:号电诵悉,仁言利溥,至堪钦佩,但真相究有为诸君所未尽明者。查商团为陈廉伯党徒把持,勾通逆军,谋危政府,始则瞒运枪械,继则武力胁迫罢市。政府虽获有谋乱证据多种,犹复曲予优容,准予发还团械,冀消反侧。乃商团竟于领得大部团械之时,枪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10月10日)徒手巡行之群众数十人,剖腹剜心,备极残忍。一面分队武装强迫罢市,并潜引逆党土匪入西关作种种之军事布置,预备大举。政府万不获已,乃下解散商团之命,并令各军驰往镇压。商团以为陈军不久可至,竟先向我攻击,政府忍无可忍,下令反攻,幸不数小时,乱事平,讵商团败竄之余,所引土匪放火劫掠,施其故技,复残杀理发工人以数十计。是以此次乱事,商团实尸其咎。事后,政府一面严饬各军,申明纪律,禁止骚扰;一面责成有司,妥筹善后……孙文梗印。

陈廉伯敢于叛乱,就是因为受到英帝国主义指使。商团事变中,驻广州英总领事照会革命政府,大施恐吓,因而革命政府向英国麦克唐纳政府提出抗议。革命政府向英抗议的内容如下:汇丰银行广州支行买办(陈廉伯)组织一个所谓中国法西斯蒂党之团体,其倾覆本政府之目的,现已披露,叛党拟俟由欧来粤之哈佛船所运入之军械到达,即将实行之。该哈佛轮已于8月10日行抵广州市,即被本政府扣留,由叛党即反革命党在广州藉罢市名目即呈现谋叛状态。惟时余正拟适当方法,定叛乱,不意忽接驻粤英总领事致本府一函,内有数言如下:“本总领事现接驻粤英国海军舰队领袖军官来报,谓经奉香港舰队司令命令,如遇中国当道有向城市开火之时,英国海军加以全力对待。”夫中国反革命党既屡得英国历来政府之外交及经济的援助,而本政府又实为今日反革命党之唯一抵抗中心。故余迫于弥信此哀的美敦书之主旨乃倾灭本政府。对于最近此种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之举,余提出严重抗议。

参考资料

广东扣械潮.豆瓣读书.2024-04-02

1924年广东“商团事变”再探:大元帅府管治混乱.浙江社科网.2019-07-25

红色工运 | 创生与成长——中国工会的红色足迹(二十九).澎湃新闻.2024-04-05

广州商团事变真相.广州文史.2019-07-24

孙中山与共产党人:从相识、相知到合作.人民网.2024-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