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宏,男,现为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亚洲犯罪学学会会长。

人物经历

刘建宏教授是国际犯罪学领域中的著名学者。他出生于中国,在南开大学取得硕士学位后获纽约州立大学全额奖学金于1988年赴美留学。于1993年春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任教多年,于2002年获终身正教授。2007年起任澳门大学教授。现任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与西政联合国际刑事司法研究所 (UNCC-SWUPL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Justice Studies) 中方所长,重庆市犯罪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研究方向

为刑事司法,犯罪学,毒品犯罪,社会科学方法论与社会统计学等。

主要贡献

刘建宏教授在“司法季刊”(Justice Quarterly)(SSCI), “英国犯罪学”(British Journal of Criminology)(SSCI), “犯罪学”(Criminology)(SSCI)等国际顶级学术刊物及多种主要国际杂志和书籍上发表大量著述,并应邀担任多种国际著名杂志的编委。包括国际顶级SSCI期刊“定量犯罪学”(Journal of Quantitative Criminology)编委,“国际罪犯矫治与比较犯罪学”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ffender Therapy and Comparative Criminology)(SSCI)专刊特邀编辑及副编辑,“澳大利亚新西兰犯罪学杂志”(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Criminology)(SSCI)专刊特邀编辑。2005年起任“亚洲犯罪学”(Asi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总顾问编辑,目前任“亚洲犯罪学”(Asian Journal of Criminology)主编。

获奖记录

刘建宏教授曾获国际犯罪学会青年学者奖(Junior Scholar Award from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Criminology 1998)。曾与美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麦斯纳教授等共获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基金奖〔U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SES-0351014)(US$293,580)2004〕在中国进行犯罪学研究。2006年获美国国务院福布来特学者奖 (Fulbright Scholar Award, from USA Fulbright Commission 2006 – 2007) 在澳门大学讲学。最近,刘建宏教授当选为世界著名学术组织“康拜尔合作组织刑事司法领导委员会”委员 (Campbell Collaboration Group Crime and Justice Steering Committee). 该委员会由19位世界刑事司法学界领袖人物出任,其中包括三位刑事司法及犯罪学世界最高奖“斯德格尔摩奖”获得者(斯德哥尔摩 Prize in Criminology, 俗称犯罪学诺贝尔奖)。这三位是:David Weisburd (George Mason University, USA), Friedrich Lösel (Cambridge University, UK), Jonathan Shepherd (Cardiff University, UK), 其他成员包括剑桥大学犯罪学研究所所长,宾夕法尼亚大学Jerry Lee 犯罪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刑事司法学会,美国犯罪学学会,英国犯罪学学会,欧洲犯罪学学会,澳大利亚新西兰犯罪学学会等会长或前会长等著名刑事司法学界领袖。刘建宏教授长期活跃在国际前沿学术领域,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香港大学等校兼任学术职务。任亚洲犯罪学学会会长,澳门犯罪学学会会长。曾应邀在德国马普研究院刑法研究所,波兰贝亚乌斯多克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台北大学、台湾中正大学,台湾中央警官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众多学术机构作学术报告。刘建宏教授曾因其学术活动受到美国新闻周刊”,“美国之音”,“考克斯深圳报业集团“等国际著名媒体访问。刘建宏教授在他的学术活动中努力消除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偏颇认识,积极促进中外学者合作交流,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