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英文:Nankai University,缩写:NKU),简称南开,位于天津市,是由国家举办、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高校。
南开学校发端于严氏家塾。1938年4月搬迁至云南省昆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校合组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南开大学重返天津办学,并且改私立为国立南开大学1950年,毛泽东主席为南开大学题写了校名。1995 年,南开大学入选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2000年12月入选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高校,南开大学成为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截至2023年12月,南开大学有3个校区,分别是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和泰达校区,总占地面积443.12万平方米,下设专业学院28个,本科专业84个,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学科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32个。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不在一级学科覆盖下的二级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在籍学生34806人,其中本科生17339人、硕士研究生11863人、博士研究生5604人。专任教师2286人。
南开大学在2025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位列第23名,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377名,在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南开大学位列第151-200名。
学校历史
私立南开大学
1898年,毕业于北洋水师学堂的张伯苓与严范孙结识,共同受聘执教于严氏家塾,因此,严修、张伯苓创建的南开学校肇端于严氏家塾。1904年,时任直隶学校司督办的严修偕同张伯苓东渡日本考察教育,归国后,严修将家塾变为公学,初名中学堂,不久改为敬业中学堂、第一中学堂,1907 年又更名为南开中学堂。
1912 年起称南开学校,教育目的是培养救国、强国的人才。在南开学校的基础上,二人筹办了南开学校大学部,于1919年秋正式成立。成立初期,南开大学本着“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设立了文、理、商三系,第一期学生仅有96名。学校有17名老师,蒋廷黻、萧公权、冯文潜、张克忠、刘晋年、竺可桢、汤用彤、范文澜等著名学者都曾在南开任教。1927年9月,学校成立了社会经济研究委员会(后改称经济研究所),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报告,出版了英文版《南开社会经济季刊》,并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
1920年9月,南开大学开始招收女生,成为中国近代最早招收女生的大学之一。1921年9月,增设矿科,招收学生一班40人,由河南六河沟煤矿董事长李组绅每年捐款3万银元。1923年9月初南开大学八里台新校舍落成。学校迁入新校址,并增设预科一班1926年6月8日南开大学矿科董事会决定,因李组绅捐款停止,大学矿科停办。
20世纪30年代,南开大学的文、理、商、经济等学科发展很好,经济学科更是成为当时的优势学科。抗战全面爆发前夕,南开大学成为当时中国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已经发展出了2个研究所和文、理、商3个学院的13个系,学生429人,教职员110多人。
西南联合大学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北平市、天津市等地纷纷沦陷,南开大学校舍被日军损毁严重,后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组建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4月搬迁至云南昆明,三校合组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各个高校重新迁回,西南联大解散。
国立南开大学
1941年9月,南开大学理科研究所开始招收研究生。1946年南开大学重返天津办学,并且改私立为国立,增设政治经济学院、工学院等院系。办学规模比抗战前有了很大发展,共有文、理、工、商4个学院16个系,学生达到1200多人,同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在天津八里台镇原址举行复校典礼。
新中国时期的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设文、理、工、政治经济4个学院共16个系,以及经济、化工两个研究所,3月22日河北省立法商学院并入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院。1951年5月南开大学受天津市人民政府委托,筹办天津医学院预科。1952年,第一届医预班在南开入学。1950年,毛泽东主席为南开大学题写了校名。1952 年,在全国高校实施院系大调整期间,原南开大学的化工系等调出并入其他高校,同时南开大学兼并了原天津大学的数学、物理系及原津沽大学的贸易、会计、企管等系,调整后的南开大学被确定为文理并重的综合性大学,全校共设14个系,下设18个专业、3个专修科,有学生1634人、教师277人、员工273人。
1954年南开大学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是新中国最早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1980年12月教育部批复同意南开大学筹建社会学专业。1981年2月16日,社会学专业班正式开学。这是中国综合大学中开设的第一个社会学专业班。1982年社会学系正式成立。1981年9月19日学校召开旅游学专业成立大会。南开大学成为全国第一批设立该专业的高等院校。1988年11月初南开大学被列入国家教委6个综合改革试点院校之一。
1995年,南开大学通过“211工程”预审,并入选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1960年,南开大学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2000年,教育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签署重点共建协议,2000年12月入选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建设高校,南开大学成为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大学。
2024年4月11日,南开大学“文旅AI心理引擎”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4月13日,南开大学智能光子研究院正式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南开大学下设专业学院28个,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等。有本科专业84个。
南开大学学院与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南开大学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32个。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不在一级学科覆盖下的二级博士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在全球学科评价体系中,前1%学科17个,化学、材料科学和工程科学进入前1‰,被评为A及A+的学科有5门。
教学情况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6个,“强基计划”专业7个,各类国家级实验教学、教材建设、文化传承、创新创业等基地平台10余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9门,获评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8项。
师资规模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专任教师2286人,其中教授959人、副教授896人;有博士生导师1052人、硕士生导师795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7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8人、青年拔尖人才3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9人、青年学者3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7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0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7人,“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40余人。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南开大学与近340所国际知名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师生互访、联合培养、协同科研等方面开展高层次交流与合作。学校有外籍教师及来校讲学外国专家近600人,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余名留学生在校学习。承建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孔子学院等8所海外孔子学院及汉语中心,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等共建国际联合研究机构,与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世界经济论坛等国际组织保持密切联系并深化实质合作。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全国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自然科学类省部级科研基地80余个,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1个、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1个,人文社科类省部级科研机构50余个,入选国家哲学社科成果文库数量稳居全国高校前茅,一批优秀智库成为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的“智囊团”“人才库”。
科研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23年12月,南开大学图书馆现有四座馆舍,八里台校区的文中馆、逸夫馆、经济学分馆与津南校区的中心馆,总建筑面积7.16万平方米,拥有阅览室座位5576个,开辟单人研读间52间,多人研讨室34间。拥有纸质图书355.75万册,生均图书87.7册。电子期刊289.74万册,电子图书230.42万册,学位论文1101.5148万册,音视频344140小时。2022年图书流通量达到13.13万册,电子资源访问量2812.46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1818.92万篇次。
学术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南开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55年,是新中国创刊较早的高校文科学报之一,为教育部名刊工程首批入选学报和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主要刊发具有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性文章,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和《人大复印资料》等重要文摘刊物大量转载、摘编,摘转率始终居于同类期刊前列。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南开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类学术期刊,创刊于1955年,是新中国创刊较早的高校理科学报之一。主要刊发具有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的研究性文章。该刊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被列为“自然科学综合类核心期刊”,被国家新闻出版署列入“中国期刊方阵 双效期刊”,还被多种数据库作为入编和索引刊物。
《南开管理评论》
《南开管理评论》是由南开大学主办、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学术期刊,1998年创刊,是中国管理学领域较为知名的期刊,2001年起连续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8年起连续入选北京大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核心期刊库,2014年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权威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南开经济研究》是由南开大学主管、南开经济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创刊于1985年,现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双效期刊,入选国家社科基金首批资助期刊,为第一批CSSCI重要的来源期刊,被全国各大数据库和多家载体收录。
《南开语言学刊》
《南开语言学刊》是由南开大学主管、南开大学文学院和汉语言文化学院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2002年创刊,半年刊。本刊已进入商务印书馆“语言学期刊方阵”,并入选CSSCI 来源集刊。
科研成果
从2003年-2019年,在自然科学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南开大学共获得国家级科研奖项有15个。
2017年-2022年,南开大学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名单12项。同年12月8日,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正式公布的2022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南开大学名列全国第六,获批7项。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鲍震培的论文《中华曲艺如何再创时代新经典》获评第六届“啄木鸟杯”年度优秀文艺长评奖。2025年1月27日,《自然・光子学》杂志发表了南开大学携手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成果——薄膜铌酸锂光子毫米波雷达芯片。该芯片基于兼容 CMOS 工艺的 4 英寸薄膜铌酸锂平台设计,实现了厘米级距离与速度探测分辨率,并在逆合成孔径雷达(ISAR)二维成像方面展现出卓越的精度。
校园文化
校徽
学校校徽为双圆套八角星形,它既是南开大学最初校徽的形状,文字四周是八角星状图像,它的八个直角也代表着“方方正正做人”之意和南开人“面向四面八方,胸怀博大,广纳新知,锐意进取”的精神。八角星中有“南开”篆书字样二字,外面则呈圆弧状排列“NANKAI UNIVERSITY”,融合了东西,最下方的“1919”则具体说明南开大学的创建时间。
校训
南开大学的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表达了南开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1934年,校长张伯苓化《诗经•鲁颂》中“允文允武”为“允公允能”作为南开校训。“允”为文言语首助词,“既、又”的意思。“允公允能”意为既有公德,又有能力,“日新月异”语本《礼记•大学》:“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为每天乃至每月都有新的变化和发展,体现了南开大学创办者对于南开学子的期望。
校歌
南开大学校歌为《南开大学校歌》,曲调借用了西方歌曲《oh Christmas tree》,歌词为”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汲汲骎骎月异日新,发煌我前途无垠美哉大仁,智勇真纯,以铸以陶,文质彬彬。渤海之滨白河之津,巍巍我南开精神“。
南开镜箴
进入南开东楼,过道左侧就是一面大穿衣镜,镜上横匾刻着40个字:“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这是"校父”严范孙亲自为南开学生写下的“容止格言”。
学校校区
南开大学共有三个校区:八里台校区、津南校区、泰达校区。
八里台校区
南开大学的八里台校区位于南开区卫津路94号。截止2023年5月,学校占地121.60万平方米。该校区在1922年开始建造,并于次年即1923年9月建设完成。南开大学从南开中学校园搬到此处开始办学。该校区有周恩来纪念碑、严张纪念园、校钟、西南联大纪念碑等多处历史建筑(文物)。
津南校区
南开大学津南新校区位于天津市海河教育园区同砚路38号,地处天津市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黄金走廊的中心区域,即海河中游南岸的海河教育园区内。东接津南新城,南靠津港高速,西北边是为园区中央生态绿廊和天南镇(与天津大学共享区)。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总用地面积约有250公顷。
泰达校区
南开大学泰达校区主要有南开大学泰达学院,截至2023年12月,泰达校区占地6.72万平方米,位于天津市经济开发区宏达街23号。该学院是南开大学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设立的综合性实体化学院。在2000年8月修建完成并开始使用。截至2023年1月,该学院一期占地7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万平方米,分为教学科研区和生活区两部分。
校园环境
主楼
南开大学的主楼在八里台校区,是学校的中心教学楼,也是天津市地标建筑,仿照苏联建筑于1962年建成,沿中轴对称,中间高两边低,占地18202平方米,东西长151.6米,顶高55.5米。
文中馆
文中馆是南开大学图书馆之一,1958年建成,占地8256平方米,收藏图书文献资料多为理科类。
海冰楼
海冰楼是南开大学的礼堂,位于学校马蹄湖、新开湖中间,始建于1952年,占地2038平方米,多承担举办会议及典礼功能。墙面是红砖墙,屋顶是浅拱造型,东西窄,南北长,北面高出地面1.8米左右,建筑方向坐北朝南,南面和东面设有出入门。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杰出校友
学术界
表格内资料来源于
企业界
表格内资料来源于
其他
表格内资料来源于
学校排行
QS
在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南开大学位列第377名。
在2024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南开大学位列384名。
在2024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南开大学位列第21名。
在2023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南开大学位列第20名。
在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南开大学位列第151-200名。
在2025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南开大学位列第23名,
学校荣誉
2021年2月,南开大学入选2020年度全省脱贫攻坚奖先进集体。
2021年9月30日,南开大学入选第三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名单。
2024年5月23日,南开大学获“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称号。
参考资料
《南开大学章程》全文.南开大学新闻网.2024-05-28
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查询.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平台.2023-05-16
学校简介.南开大学.2023-05-16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查询.信用中国.2024-05-28
现任领导.南开大学.2023-05-16
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清华北大浙大居前三.大众日报-百家号.2025-04-15
QS世界大学排名 2025.QS TOP UNIVERSITIES .2024-06-06
南开大学.软科.2024-06-07
校训.南开大学.2023-05-16
校歌歌谱.南开大学.2023-05-16
南开大学-专业学院.南开大学.2023-12-24
学院简介.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2024-05-28
历史沿革.南开大学.2023-05-16
纪念南开大学建校九十周年:青春南开巍巍学府.北方网.2024-06-09
1919-1948年大事记.南开大学.2023-05-16
1949.南开大学.2023-05-16
1979.南开大学.2023-05-16
南开大学“文旅AI心理引擎”联合实验室揭牌成立.南开大学新闻网.2024-06-01
第十八届信息光电子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南开大学举办.南开大学新闻网.2024-06-01
专业学院.南开大学.2023-05-16
社会学院本科各专业概况.南开大学社会学院.2023-12-24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2023-05-16
硕士专业学位点.南开大学.2023-05-16
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南开大学研究生院.2023-05-16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教育部网站.2023-05-16
国家重点学科.南开大学.2023-05-16
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南开大学.2023-05-16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nankai.2023-05-16
南开大学新增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南开大学.2023-05-16
我校31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南开大学.2023-05-16
马志明院士为2022级理科试验班(数理科学与大数据)本科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南开大学.2023-05-16
葛墨林.陈省身数学研究所.2023-05-16
龙以明.南开大学.2023-05-16
饶子和院士获小行星命名.南开大学新闻网.2023-05-16
今晚报:张伟平:孜孜探寻数学之美.南开大学新闻网.2023-05-16
中国工程院院士、农药学家李正名逝世.人民网.2023-05-16
李兰娟院士明日授课 点击查看上课方式.南开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2023-05-16
院士风采.南开大学化学学院.2023-05-16
院 士.南开大学医学院.2023-05-16
南开大学新增两位院士.南开大学新闻网.2023-05-16
学术带头人.南开大学化学学院.2023-05-16
青年学术带头人.南开大学化学学院.2023-05-16
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2023-05-16
农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天津)纳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序列.南开大学新闻网.2023-05-16
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通过验收.南开大学新闻网.2023-05-16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2023-05-16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南开大学.2023-05-1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部.2023-05-16
南开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2022—2023学年).南开大学.2024-06-01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开大学学报编辑部(期刊管理中心).2024-05-28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开大学:学报编辑部(期刊管理中心).2024-05-28
《南开管理评论》简介.南开管理评论.2023-05-16
《南开经济研究》简介.南开经济研究.2024-05-28
稿约.南开大学文学院.2023-05-16
南开语言学刊.南开大学.2023-05-16
200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5-16
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目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2023-05-16
200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5-16
2009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目录(通用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5-16
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5-16
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5-16
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5-16
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5-16
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目录及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5-16
201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23-05-16
全国第二!南开4项成果入选这个重要文库.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部.2023-05-16
2013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入选名单公布.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部.2023-05-16
我校教授获第六届“啄木鸟杯”优秀文艺长评奖.南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部.2023-05-16
中国光子毫米波雷达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百家号.2025-02-01
校徽.南开大学.2023-05-16
南开大学章程.nankai.2023-05-16
天津日报:南开学校: 传递一种人生态度(图).南开大学新闻网.2024-01-18
南开介绍.南开大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3-05-16
地理位置及交通.南开大学研究生院.2023-05-16
学院简介.泰达学院.2023-05-16
档案中的南开建筑影像(主楼、文中馆、海冰楼).南开大学档案馆.2023-05-16
历届领导.南开大学.2023-05-16
大师风采.南开校友.2023-05-16
QS世界大学排名 2024.QS世界大学排名 2024.2024-05-30
2024中国大学排名.2024中国大学排名.2024-05-30
关于对2020年度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拟表彰对象的公示.中国甘肃网.2023-05-16
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三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名单的通知.国家知识产权局.2023-05-16
南开大学获“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称号.南开大学新闻网.202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