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华寺也称“超仙院”,民间俗称“大阁”。它始建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兴华寺是我县仅存的一处清代寺院建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城驱车向北20公里处(棋盘山镇),有一片古建筑群,这里就是远近闻名的“兴华寺”。

历史沿革

兴华寺原有殿宇六层,殿内中间塑有四大天王泥像,两侧配大马各一匹。第二层是“娘娘殿”,殿中间塑有娘娘像,两侧为“山神”、“土地”像。第三层为“老爷殿”,殿内塑有关羽岳飞刘备张飞赵云、关平等像。第四层为“大阁”,遍体木质结构,呈八角形,密檐式(楼阁式),内分六层,分别塑有普陀山南海观音立像玉皇大帝李靖金德太白星君、乌鸡老母、孔子座像、千手千眼佛。“文革”期间,原第五层“内阁”被拆毁。各殿堂的塑像同时遭到毁坏。现在这所寺院建筑前三层殿、后殿及西配殿、东西石亭的遗址尚存。当年,一年一度的“兴华寺”庙会热闹非凡,方圆几十里乃至数百里的商客,香客都来参加庙会,也是商贾云集的地方。近年来,我县在做好兴华寺保护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筹措资金,对原来的建筑风格进行了部分修复,至今香火不断。此地,无疑是旅游者观光驻足的好去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