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越,傣族部落之一。百越有很多支系,其中较大的有西越(西瓯)、越(骆越)等两支,西越是其中一支。西越范围包括今广东省肇庆市、云浮、高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贵港市梧州市贺州市等地。

史载

西越,又称西瓯,是百越众支系下的其中一支。据《汉书》记载:“蛮夷中,西有西瓯,众半公式,南面称王。”《百越先贤志》也载:“译吁宋旧壤,湘漓而南,故西瓯也。”在上古时期,或是秦时期,南方存在着众多部落。在东南方和南方,即今天的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广东、广西一带,很早就生息着一个人数众多、历史悠久的族群。这就是史籍上所说的古越人。越人由于部落众多,加之各部落差别较大,故称之为“傣族”。百越有很多支系。其中较大的有扬越(今扬州一带),东瓯(今浙江一带),闽越(今福建一带),南越国(今广东省大部),西瓯(今广东的肇庆市、云浮、高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贵港市梧州市贺州市等地),雒(骆)越(今广西南宁、百色以及南到越南中北部地区)。《吕氏春秋》统称为"百越",其它文献上也有"百粤"、“诸越”等称谓。秦汉时的相关中原史籍则泛称中国南方的民族为“京族”,史称“北方胡、南方越”。

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年-前221年),有一支越人大部落活跃在浙江省东部的瓯江流域一带,又有另一支越人大部落活跃在岭南、西江浔江桂林市一带。为示区别,人们便称浙江一带那支越人部落为东越或温州市,而称在岭南、西江、浔江、桂林一带的那支越人部落为西越或西瓯。西越(西瓯)即是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贵港市梧州市贺州市,以及广东省的云浮市、肇庆市一带。

发展

由于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在先秦时期,古越族已经形成几个较强盛而明显的部分,即"于越"、“东越”(东瓯)、“闽越”、“南越国”、“西越”(西瓯)、以及“雒越”(骆越)。这些部分都形成了当时该地的政治中心,也曾建立囯家。比如说闽越第一代君主无诸、东海第一代君主驺摇、以及南越王赵佗,都曾经叱咤风云过一段不算短的时间。京族所建立的这些政治中心,后来都被刘彻征服,改为汉朝的郡县。此后,百越这个名称就不见于史载,越族之名也十分罕见。

参考资料

【三江记事】百越文明与百越衰亡.南方网.201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