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李炳辉

李炳辉

李炳辉(1890—1911),肇庆市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赴南洋大霹雳埠(在今马来西亚),入教会所设学校学习英文,旋又由该校保送马六甲学校读书,入耶稣会,分发新加坡英国长老会教堂从事传教。后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1911年4月27日参加广州黄花岗起义,随黄兴进攻两广督署,壮烈牺牲。安葬于广州黄花岗,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人物生平

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碑上,李炳辉名列第一排第二位。碑上介绍李炳辉籍贯广东肇 庆,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唯一的肇庆市府籍人士,具体出生地在肇庆府辖下的封开县平凤镇平岗村,即今封开县平凤镇平岗村。

李炳辉牺牲时虽然年仅21岁,却是一个深得中国国民党元老器重的人物。1932年胡汉民专诚为李炳辉烈士写了近五百字的题词,较详细地记述了李炳辉的生平、秉性和志向。内容如下:

性敦厚,以孝称。每以海禁大开,谋社会事业,宜识英文,因随人到南洋大霹雳埠,就教会开设学校而学焉。次年又由马六甲某校肄业,并得研究教理,遂为耶苏(稣)教徒。旋分发星加城(坡)教堂,从事传道。历任石叻、日里诸埠教务,成绩卓著,商民信服。君虽身羁海外,而救国之志,未尝一日去诸怀。会罗仲霍在南洋运动革命,君闻其演讲,爱国热血,忿涌不禁,遂由萧锦兰介绍入同盟。向之一心宣传教务者,至是更热心宣传党务。华侨信从革命者,益蓬勃而不可遏矣。辛亥春,党中央决定由广东省大举,热心革命者,无不踊跃从事,君与同志驰至香港特别行政区,其母闻之,以书促其回家,且以诞辰宜归为言。君复书道不能归言,并附以诗云:“回道二十年前事,此日呱呱堕地时。渐(惭)愧劳思(恩)未报,只缘报国误为私。”呜呼呼,此寥寥数句,而挚性决心,俱可见知。至三月二十九日,随黄兴入攻督署,力战而死,遗骸与诸烈士并葬黄花岗。

重要争议

关于李炳辉的出生年份,《辛亥革命诗词选》中对他的出生年份没有明确记载。在肇庆市人民政府网站上,显示李炳辉的出生日期为1890年,而在《辛亥革命诗歌选集》中的记录是1891年。

家庭成员

父亲:李善昌,平岗村有名的“田头文人”

母亲:聂氏

二哥:李耀卿

妻子:刘姓

儿子:李伯生(一作:李坤)

女儿:李仲琼

外孙女:李丽宜

后世纪念

1934年李炳辉烈士故乡平岗村群众在他的旧居旁边修建烈士祠,时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特地手书横匾炳辉李烈士祠,在该祠门楹上高高挂起。正门两旁楹联是“气贯浩然流芳百世,功成革命豆千秋”。祠内设橱,橱内悬挂李炳辉烈士遗像,两侧对联是“身殁名留蜚声千古,功成志遂含笑九原”,横额书“天下为公”四个大字。1989年封开县人民政府拨专款按原貌修一新,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5年7月,肇庆市和封开县党政部门充分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对李炳辉烈士祠和周边环境采取保护和修复措施,拨款改造工程,包括李炳辉烈士祠、李炳辉故居、李炳辉纪念馆修复、“松柏山庄”等景观的美化,与百年老街、古泰新桥、生态村一起,形成平岗革命老区生态、文化、休闲旅游长廊。

参考资料

李炳辉.肇庆市人民政府网.2019-02-13

李炳辉(1890年—1911年).肇庆市人民政府.2024-09-13

..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