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乌龙茶

乌龙茶

乌龙茶,又称为青茶,与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并称为六大茶类。而岩茶、铁观音等都属于乌龙茶类里的茶种,并不是单独的茶类。

乌龙茶除了等同于青茶茶类,是茶类的一种之外,乌龙茶这个词语也是茶树树种的名字,比如青心乌龙、矮脚乌龙等。但是,用这种树种,按照青茶的加工工艺制作出来的茶,可能是岩茶,也可能是台湾茶,但是都属于青茶,也即乌龙茶。

传统乌龙茶的特征是靖蜓头、蟒蚪尾、蟾蜍背、绿叶红镶边,即揉捻、烘焙后,大多成紧致条索状,其干茶头部的叶片成圆形螺髻状,叶片下部成细索形,叶片背部有如沙粒状的小白点,而青叶的边缘呈猪红色,颜色比例大致为七分绿、三分红。因其干茶呈黑色或深墨绿色,有乌龙戏水之形态,故被称为乌龙茶。当然,乌龙茶中也有半球状的、如台湾地区的冻顶乌龙、以及唯一的紧压乌龙茶一漳平水仙方形饼茶。其中,闽北乌龙中的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乌龙茶是经过半发酵的茶,因色泽青褐,故称乌龙茶,亦称“青茶”。产地主要集中在福建省广东省、台湾一带。早在清代咸丰年间就开始了乌龙青茶的生产。安溪县人在清雍正年间创制的青茶首先传入南平市,然后传入台湾。同治十年(1871年),台湾制造的乌龙茶试销美国,因美国禁止“劣茶”输入而受到排斥,遂于光绪七年(1881年)简化乌龙茶制法,精制包装,品质接近绿茶,远销南洋各地。

历史发展

乌龙茶起源于福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乌龙茶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先溯源北苑茶。北苑茶是福建最早的贡茶,也是宋代以后最为著名的茶叶。北苑是福建建瓯凤凰山周围的地区,在晚唐已产茶,制成“研膏茶”。赵光义太平兴国二年(977 年)已产制龙凤茶,赵恒(998 年 )以后改造小团茶,成为名驰天下的龙团凤饼。当时时任福建省转运使、监督制造贡茶的蔡襄,特别称颂北苑茶,在《茶录》中谈到“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凤凰山连续诸焙所产者味佳”北苑茶重要成品属于龙团凤饼,其采制工艺如皇甫再送陆羽的采茶诗里所说:“远远上层崖。布叶春风暖,盈筐白日斜。”要采得一筐的鲜叶,就要经过一天的时间,叶子在筐子里摇荡积压,到晚上才能开始蒸制,这种经过积压的原料就在无形中发生了部分红变,芽叶经酶促氧化的部分成为紫色或褐色,究其实质已属于半发酵了,也就是所谓乌龙茶的范畴,所以说北苑茶也是乌龙茶的前身是有科学根据的。

乌龙茶的制法发祥于武夷山。武夷茶是继北苑茶发展起来的。武夷山有茶可能在唐朝时期或者更早。元朝大德六年(1302 年),在武夷四曲处设置了“御茶园”,专制龙团贡茶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罢造龙团改制散茶。明朝的武夷茶已代替了北苑茶,改变了加工工艺,成为品质优异的散茶,誉满天下。所以,元朝以后的福建省贡茶中武夷茶最多,约占全国贡额的四分之一。直到清初,由于泉漳人沏茶的嗜好,引起了武夷茶在市场上的活跃,产销又稍有恢复。五口通商后,武夷茶大量出口,更促进了武夷茶的发展。

乌龙茶,早期(1655年)厦门港口运销欧洲而名震环球。乌龙茶又名青茶,与绿茶、红茶并列为世界三大茶类,与绿茶、黄茶黑茶、白茶、红茶并列为六大茶类。乌龙茶创始于中国福建,相继扩展至广东省、台湾,现在部分省的产茶区也有部分乌龙茶生产其中以福建乌龙茶品质最为优异,驰名中外。它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的英译名为Oolong tea,它是采集于Tnea sinensis LD(中国武夷种)茶树鲜叶加工而成的茶类。

17世纪中期,荷兰东印度公司从这里购得武夷茶转销欧洲使之名扬英伦三岛,Cha字音就在这个时候开始使用。厦门市是中国早期茶叶对外贸易和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如今,乌龙茶从这里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一条通往世界各国的“海上茶叶之路”。

中华民国至新中国建立初期,福建茶叶界泛称乌龙茶为侨销茶,顾名思义,就是中国在海外华侨聚居地销售的传统茶叶。

中国是全世界惟一生产乌龙茶的国家,乌龙茶的产区集中在中国的福建省广东省及台湾地区,2002年共生产乌龙茶9万吨。福建省的乌龙茶产量最多,年产量达5.45万吨,占乌龙茶总产量的78%,广东省产乌龙茶1。5万吨,台湾产乌龙茶2万吨。由于乌龙茶备受消费者喜爱,产量上升得也较快。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江西省湖南省四川省浙江省有少量试制乌龙茶,近几年越南泰国、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等国也试制乌龙茶。2014 年越南成为中国乌龙茶第三出口国家。

生长环境

乌龙茶主产区福建省广东省、台湾,这三省的乌龙茶产量占我国乌龙茶总产量的95%以上,气温最高的茶区,为热带季风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茶区土壤大多为砖红壤和赤红壤,部分是黄壤,适宜乌龙茶生长。乌龙茶还要区别高山、低山茶。同一单丛,一般高山茶香气清高细腻,中山茶香浓欠清,低山茶香浓欠纯,平地茶香低。如岭头单从,高、中山茶有花蜜香,低山、平地茶一般有蜜香而花香不足。

武夷茶主产武夷山,武夷山位于江西省与福建交界处,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地处亚热带,武夷山四季气温较温和,年降水量在2 000毫米以上,是福建省降水最多的地区,年相对湿度高达85%,雾日在100天以上。武夷山多沟谷坑涧,在沟谷坑涧里的茶园每天的光照时间都比较短,狭窄的地方每日光照时间不足五六个小时,光照时间短也刚好有效降低了阳光的照射强度,为茶树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武夷山岩谷峡隙涧的茶园土壤均为风化岩石,土层较厚,土壤疏松,孔隙度在50%左右,不会发生洪涝,适合茶叶喜阴怕涝的生长习性。生长在岩缝之中的武夷岩茶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产量少,所以十分珍贵。

安溪茶园属中国东南丘陵地带,位于戴云山的东南坡。安溪县境内西北部山高坡陡,最高峰太华尖,海拔 1600 米,其次是凤山,海拔 1140 米,除此,还有多座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但安溪境内东南部多为红土矮山,全县平均海拔约300米。山坡上散布着许多紫红岩块,红壤中有许多风化石。这种土壤地理状况,给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东部靠海方向为外安溪,平原矮坡居多,属南亚热带海洋气候。年平均气温19°C~21C,年降雨量1600 毫米,相对湿度76%~78%,夏日长而炎热,冬季无霜。西北部为内安溪,多山地,群峰起伏,属中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6°C~18C,年降雨量1800 毫米,相对湿度 80%以上,全年四季分明,但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台湾高山乌龙茶的特点是指海拔1000m以上的茶园所产制茶具备的,主要有嘉义县的梅山乌龙茶、竹崎高山乌龙茶、阿里山珠露茶、阿里山乌龙茶;南投县的杉林溪高山茶、雾社卢山高山茶、玉山乌龙茶;台中县的梨山高山茶、武陵高山茶等。高山乌龙茶具有色泽零绿鲜活,滋味甘醇、滑软、厚重带活性,香气淡雅,水色蜜绿及耐冲泡等特点。

主要产地

广东

产于广东东部地区的乌龙茶称为广东乌龙茶。外形条索紧结壮实,色泽黄褐油润,似缮鱼皮色;内质香气浓郁持久,具有天然花蜜香,滋味浓厚、爽滑回甘,耐冲泡,汤色橙黄明亮,叶底黄亮,叶缘朱红。主要产品有凤凰单从、凤凰水仙、岭头单从、乌龙、色种等,其中以凤凰单丛品质最佳。

闽北

产于福建省北部武夷山一带的乌龙茶称为闽北乌龙茶。闽北乌龙茶做青时发酵程度较重,揉捻时无包揉工序,因而外形条索紧结壮实、叶端呈扭曲形,干茶色泽乌润,内质香气浓郁清长、滋味醇厚、汤色橙黄明亮,叶底三红七绿,红镶边明显。品种主要有岩茶闽北水仙和闽北乌龙等,其中以独具“岩骨花香”之“岩韵”的武夷岩茶最负盛名。

闽南

产于福建南部安溪县永春县、南安、同安区等地的乌龙茶称为闽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做青时发酵程度较轻,揉捻较重,有包揉工序,外圆结颗粒形,色泽砂绿油润或乌润,内质香气馥郁、滋味醇厚、鲜爽回甘、汤色橙黄或蜜绿,叶底软亮、匀齐。产品有铁观音黄金桂、白芽奇兰、永春佛手等,其中铁观音以其特有的“音韵”蜚声海内外。

台湾

台湾乌龙茶福建省传入,发酵程度有轻有重,其外形呈条状或颗粒状。发酵轻者近似绿茶,干茶色泽翠绿油润,汤色蜜绿,如文山包种、冻顶乌龙、青心乌龙、金营、台茶十三号等;发酵重者近似红茶,汤色黄亮泛红,如东方美人茶(又称为东方美人)等。其中冻顶乌龙最为有名。

品质特征

安溪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的茶条卷曲,肥壮圆结,沉重匀整,色泽砂绿,整体形状似蜻蜓头、螺旋体、青蛙腿。冲泡后汤色金黄,浓艳似琥珀,有天然馥郁的兰花香。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的条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绿褐鲜润,叶面带有似蛙皮状的小白点;香气馥郁持久,具幽兰之胜,锐者浓长,幽者清远;滋味醇厚,鲜滑回甘,喉韵清冽,齿颊留香,称其为“岩韵”;汤色清澈明亮,呈深橙黄色;叶底软亮,叶缘朱红,“绿叶红镶边”。

凤凰单丛茶

凤凰单丛茶的品质共性是以花香为特色,外形条索挺直肥壮,色泽黄褐油润呈缮皮黄,香气浓郁具天然花香,或带枣花蜂蜜香,滋味浓厚或醇甘且耐泡,汤色橙黄明亮,叶底黄亮,叶缘朱红,具特殊的“山韵”蜜味。

漳平水仙茶

漳平水仙是乌龙茶中唯一的紧压茶,色泽砂绿油润间蜜黄,汤色橙红明亮,香气馥郁、甜香明显、带兰花香,滋味甘醇爽口,叶底厚软、红边鲜亮。

冻顶乌龙茶

冻顶乌龙外观紧结,呈条索状,墨绿色带有光泽;茶汤清澈,呈蜜黄色,香气清纯,具有花香,滋味甘醇浓厚,汤色黄绿明亮,耐冲泡。

制作工艺

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发酵程度介于红茶与绿茶之间。乌龙茶具有独特的加工工艺——做青,这是乌龙茶 形成天然花果香浓郁、滋味醇厚品质特征的最关键工序。不同产地和茶树品种的乌龙茶加工工艺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来讲,乌龙茶初制流程基本一致,包括鲜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包揉、烘焙

采青

采青,即采摘鲜叶。鲜叶是形成乌龙茶品质的基础。乌龙茶鲜叶原料要求具有适宜成熟度的茶树新稍,通常要求顶芽形成驻芽,采摘小开面至大开面的嫩梢,即俗称“开面采”。同其他茶类一样,鲜叶要求嫩度一致,完整、新鲜。

萎凋

萎凋是乌龙茶色、香、味形成的前提。萎凋包括晒青和凉青两个过程,与红茶的萎凋不同。

晒青

晒青对乌龙茶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可使鲜叶快速轻度散失水分,扩大叶片与茎梗之间含水量的差异,提高叶片细胞的吸水力,为做青加速“走水”准备条件;其次可加速光化学反应、酶促反应、湿热作用等化学和物理反应变化,为提高香气和去除苦涩味准备物质基础,如萎凋叶中氨基酸、可溶性糖和水浸出物等的含量提高,叶绿素破坏,叶色变浅淡,促进低沸点的青气芳香物质挥发减少,促使高沸点花香组分形成或显露。在实际生产中,如晒青(日光萎凋)条件无法满足,往往采取加温萎凋的方式。与晒青相比,加温萎凋因无光的参与,叶内光化学反应不能正常进行,制茶品质稍次,但加温萎凋可克服阴雨天无法晒青的难题。

凉青

凉青是在晒青或加温萎凋之后进行。一是降低叶温,避免叶片红变“死青”,继续促使叶表水分蒸发和叶内水分平衡分布;二是香气组分的转化形成;三是使晒青叶的萎软状态消失,转现复苏现象。

做青

做青是乌龙茶特有的制作工序,也是形成乌龙茶品质风格的关键工艺。

做青全过程由摇青和静置(或晾青)两个过程交替、重复组成。萎凋后的叶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通过多次摇青使茶青叶片不断受到震动、摩擦和碰撞作用,做青叶产生绿底红镶边。而在静置晾青过程中,萎蔫的叶片也逐渐恢复紧张状态的现象,俗称“还阳”。“还阳”过程中,梗脉中的水分和可溶性物质向叶肉细胞的输送现象,俗称“走水”,同时散发出自然的花果香。随后叶片又再次萎软下来,俗称“退青”。这时萎凋叶又可以再次进入做青工序。随着摇青与静置的多次交替,做青叶“退青”与“还阳”现象也反复交替出现,从而完成做青叶的“走水”过程,形成乌龙茶滋味醇厚、香气浓郁、耐冲泡的品质特征。乌龙茶做青过程中青叶生化成分发生剧烈、复杂变化的同时,青叶的形态、色泽与气味也随着发生显著变化。

杀青

乌龙茶杀青原理与绿茶基本一致,即通过高温,在较短时间内破坏多酚氧化酶活性,阻止酶促氧化作用,防止做青叶继续氧化,巩固做青形成的品质;其次,形成馥郁的茶香,同时使叶片黄绿而亮;此外,使叶片呈柔软状态,便于揉捻造型。乌龙茶的杀青工艺多采用杀青机进行杀青。

揉捻/包揉

揉捻与包揉是根据乌龙茶产品外形品质要求所采用的不同造型工艺。

条形乌龙茶采用揉捻,揉捻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把炒青叶搓揉成条索;二是通过揉捻的挤压,揉挤出茶汁凝附在叶条表面,有利于茶叶内含物混合接触,并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转化,便于冲泡饮用。

包揉是球形或半球形乌龙茶加工造型工艺,其原理是利用烘青绿茶的柔软性和可塑性,通过高强度的滚、转、揉、压而使炒青叶形成球形或半球形;同时利于青叶条索紧结成形。此外使青叶内含物质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互相作用与转化,可增进茶汤浓度与滋味,发展香味品质。包揉全过程是由包揉和松包交替进行,其间逐次加热去除水分,从而使茶叶逐渐成形。

烘焙

烘焙是稳定、提高和形成乌龙茶品质的重要工序。烘焙可使揉捻叶中的水分不断蒸发,紧结外形;固定烘焙之前形成的色、香、味和形等品质,稳定茶叶品质,使茶叶得以长时间贮存而不变质;通过烘焙提高滋味甘醇度,增进汤色,发展香气。

春季乌龙茶采制季节,常遇阴雨连绵的大气,这对优质乌龙茶品质形成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特别连续的阴雨天气,鲜叶水分多,又无法晒青,致使做青“走水消青”困难,内含物质不能正常转化,从而也就无法形成优质乌龙茶。在一日中,由于鲜叶采摘的时间不同。对乌龙茶品质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传统的烘焙包括初焙、复焙和足干,初焙又称毛火、初烘,复焙又称复火、复烘,足干又称足火。方式有手工焙笼烘焙和烘干机烘焙两种,手工焙笼烘干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中较少使用;大量生产一般使用烘干机烘干,在时间和场地充裕的情况下,闽北乌龙、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毛火后经摊凉再足火烘至茶叶足干,或者毛火和足火连用,一次性烘干,以先稳定质量,高峰期过后再复拣而后足火。

分类与特点

乌龙茶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半发酵茶,具有绿茶的鲜灵清纯,又有红茶的醇厚甘爽,还具有窨花茶的芬芳幽香。乌龙茶干茶色泽青褐、青绿、暗绿,汤色黄红,有天然花香,花香果味,从清新的花香、果香到熟果香都有,滋味浓醇,韵味独特,香气馥郁,回甘力持久。叶底有不同于其他茶类的“绿叶红镶边”,“三红七绿”的明显特征。乌龙茶其性温凉,略具叶绿素,维生素C,咖啡碱、茶碱含量约有3%。

根据产地和工艺的差异,乌龙茶分为闽北乌龙茶、闽南地区乌龙茶、广东乌龙茶、台湾乌龙茶

闽北乌龙茶主要产区在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市。代表乌龙茶是大红袍四大名丛一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以大红袍最为名贵,被称作乌龙茶中的茶圣。大红袍茶条紧结,色泽绿褐鲜润,香气浓郁,高而持久,非常耐冲泡,冲泡七八次之后仍有余香。

闽南乌龙茶主要产区在福建安溪县。代表乌龙茶是铁观音,堪称乌龙茶中的极品。优质铁观音茶条卷曲、壮结、沉重,呈青蒂绿腹差翅亚目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明显,叶表带白霜,汤色金黄,浓艳清澈,叶底肥厚明亮,具绸面光泽。泡饮茶汤醇厚甘鲜,入口回甘带蜜味,香气馥郁持久,以“兰花香、观音韵”名扬天下。

广东乌龙茶主产区在潮安区凤凰山。代表乌龙茶是凤凰单丛茶。单丛茶是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拔优良单株茶树采制的茶叶,尤以凤凰山乌顶单丛茶品质最优。成品单丛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而且有朱砂红点。冲泡的茶汤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汤色清澈,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回味甘润,具有独特的山谷韵味。

台湾乌龙茶主产区在台湾南投县鹿谷乡。代表乌龙茶是冻顶乌龙茶。冻顶乌龙茶是台湾的一种包种茶。包种茶分为两种,一种是条形包种茶,以文山包种茶为代表:一种是半球形包种茶,以冻顶乌龙茶为代表,素有“北文山、南冻顶“的美誉。上等冻顶乌龙茶外形条索紧结弯曲,色泽墨绿色鲜艳,有灰白点状的斑,干茶有强劲的芳香。叶的中央部分呈淡绿色,叶底的边缘有红边,冲泡后汤色橙黄,口感温醇浓郁,有花香并略带蜜味,滋味醇厚,喉韵回甘,非常耐冲泡。

冲泡方法

水温控制

在所有茶种中,乌龙茶对冲泡水温的要求最高。 唐代陆羽把开水分为三沸:“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其中,二沸的水,茶汁浸出率高,茶味浓、香气高,更能品饮出乌龙茶的韵味。

茶具选用

乌龙茶的冲泡较为讲究,选用的茶具也有别于其他茶种。传统里较讲究的泡乌龙茶器具,包括茶壶、茶杯、茶海、茶盅、茶荷、茶匙、水孟等。待客时最好选用紫砂壶或盖碗,平日可使用普通的陶瓷壶,而杯具最好用白瓷小杯。

冲泡方法

乌龙茶的冲泡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沸水冲泡法。先是温壶、温茶海,可提升茶壶温度,以避免茶叶冲泡过程中遇冷遇热悬殊而影响茶质。投入茶叶后,先温润泡。泡茶后还要洗茶,用沸水冲入漫过茶叶时便立即将水倒出,这样可洗去浮尘和泡沫。洗茶后即可第二次冲入沸水使之刚溢出壶盖沿,以淋洗壶身来保持壶内水温。温杯后即可冲泡,将茶汤分散倒入茶杯中,但不宜倒满茶杯,使每杯茶汤香味均匀。

第二种是冰水冲泡法。乌龙茶性寒,本应热饮,但其实冰饮也适宜。用冰水冲泡,只需要一个可容1升水的白瓷茶壶,洗净后投茶10~15克,接着注水,冲入少量温开水洗茶后倒掉,马上冲入低于20C的冰水,冷藏4小时后即可倒出饮用。

冲泡时间

乌龙茶较耐泡,一般泡饮5~6次,仍然余香犹存。泡的时间要由短到长,第一次冲泡,时间短些,随冲泡次数增加,泡的时间相对延长。

适时续水

初次冲泡的乌龙茶,水没过茶叶先漫泡15秒钟,再视其茶汤浓淡,确定出汤的时间。出汤时间直接关系到续水的时间。通常,前三泡的续水较统一,而从第四泡开始,每一次续水均应比前一泡延时10秒左右。

储存环境

乌龙茶所含有的叶绿素一见光就会发生光催化反应,所以避光是存放乌龙茶的最重要条件之一。除了避光,防潮也是必不可少的,要想长期安全地存放茶叶,谨慎防潮是必须的。茶叶本身具有很强的吸湿性,洗湿后的茶叶很容易变质,在存放茶叶时,一定要注意选择较为干燥的地方保存。茶叶的易串味性质也决定了它放置在相对对立的环境里,高温下,茶叶也容易变质,所以需要把密封好的茶叶放入冰箱中保存。茶叶选择安放环境的时候,切记不要将茶叶放置在厨房、衣柜和放入有香皂、卫生球的抽屉里,这些都会使得茶叶发生质变。

价值功效

养生功效

特殊保健作用

乌龙茶的制作方法是六大茶类中最复杂的,因为多了一道做青的工序。此外,乌龙茶的精制过程,烘焙占主要部分,为了稳定茶质,需复焙多次,使茶叶从寒性变成中性、温性,这是不发酵的绿茶所无法达到的。

祛风、驱寒和调和肠胃

柚子茶的制作:将乌龙茶装进柚子壳,用棉线封好切口,吊在灶前或屋梁上风干,时间久了,柚子皮会变成深褐色,成为柚子茶。柚子茶可以治疗普通的肠胃病和风寒头痛。

冬蜜茶的制作:将乌龙茶和冬蜜一起搅拌,然后装进不透光的罐子里密封,一段时间后,就成了冬蜜茶。冬蜜茶可以治疗肠胃病,特别是水土不服引起的肠胃疾患。

抗菌消炎

乌龙茶内含物质丰富,浓茶汤可以对伤口进行初步消毒,也可以涂抹婴儿皮肤治热痒,还可以治疗因蚊虫叮咬引起的皮肤红肿等。如果脸上长痘,也可以用浓茶水涂抹消毒退肿。

有效解除烟毒

关于茶叶解烟毒的研究表明,茶叶能抑制烟气致癌物的毒害,具有消除尼古丁的毒性,清除自由基及消除烟臭等功效。乌龙茶茶叶成分与烟丝内含物能够相互作用与反应研究表明,茶叶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决定了茶叶具抗癌突变性;茶叶中的单宁具有破坏及减轻烟草中尼古丁毒性的作用;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和尼古丁以及其他有害生物碱相结合。

通经络的作用

明代李中梓的《雷公炮制药性解·茶茗》记载:“味甘苦,性微寒无毒,入心肝脾肺肾五经。”五脏,是中医肺腑学说(一般称为“脏象”)的核心。茶能兼入五脏,说明其功效是十分广泛的。功用主治“下气醒睡,除痰消疮,利便生津,破热气,清头目,善祛油腻,解煎炙毒”.

例如凤凰单丛茶的特殊功效:一是具有天然花香多样性的高香单从茶,具有香疗作用;二是浸泡蜂蜜,有利于治疗慢性气管炎、哮喘:三是与干姜一起冲泡,有利于感冒治疗、解暑;四是陈年单从茶对下气、退火、便秘有明显效果,可通络行经;五是将浸蜜的茶叶外敷使用,对水火烫伤、皮肤过敏、皮肤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精神调节作用

喝茶养生,又表现在养心方面。而心又属神, 养心即养神

喝茶有助于调节良好心态

现代生活的节奏很快,泡乌龙茶时需要有耐心,在冲泡过程中,可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感,一来可以平复自己烦躁的心境,二来可以让精神放松,三来可以通过喝茶得到精神上的慰藉。通过泡茶进一步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保持愉悦的心情,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所有人和事,理性地处理各种问题。

喝茶有助于增进感情

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客来敬茶每次和客人一起泡茶,谈谈工作,畅聊生活,了解彼此,增进彼此间的感情。通过饮茶交流的方式,宣泄苦闷,去除烦恼,还提高了自己的交际能力。

喝茶有助于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

品茶品人生。在喝茶中,通过茶叶的状态变化,滋味变化及茶汤的浓转淡,可以联想到自己的人生。通过品茶,也可以寻找到童年的回忆,并进一步洞察世事,获得一些人生启示,学会更好地理性对待自己的人生,让人变得更加从容、端庄与明智。因此,喝茶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

美容功效

乌龙茶含有较多的茶多酶,能有效减少皮下脂肪且能降低胆固醇,消除胃肠油腻,在日本被称为“美容“健美茶”,对于减肥美容者是很好的选择。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乌龙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450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40多种有研究表明,乌龙茶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是不可多得的减肥茶。

医用价值

英国每日邮报》1月25日报道,美国科学家认为,乌龙茶提取物在预防乳腺癌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实验室检测显示,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认为对健康有益的中国茶阻止了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研究人员发现这种提取物阻碍了癌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抑制了肿瘤的生长和进展。

喝乌龙茶最多的人群中,乳腺癌的发病率比福建省平均水平低2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50%。

根据发表在《抗癌研究》杂志上的研究结果,经常喝乌龙茶的人死亡率也更低,福建经常喝乌龙茶的人死亡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68%。

参考资料

乌龙茶有助对抗乳腺癌 抑制肿瘤生长.今日头条-光明网.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