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小汉镇

小汉镇

小汉镇,隶属于四川省广汉市,位于广汉市工业黄金走廊的北端,毗邻享有盛誉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基地德阳市,是“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德阳市城乡统筹重点镇”;108国道、宝成铁路、成绵高速公路横贯全境,区域优势十分明显;小汉镇幅员50.418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年底,辖内16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小汉镇人口数为38192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小汉镇地处广汉市东北部,距广汉市区9.4千米。东及东南与金鱼镇接壤,南与北外乡为邻,西连南丰镇,东北与旌阳区八角井镇隔石亭江相望,北邻兴隆镇、金轮镇。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8.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8.8千米,  总面积50.42平方千米。

小汉镇坐落在沱江支流石亭江南岸,作为改革先锋广汉市市的北大门,与德阳市市旌阳区八角井镇隔河相望,距德阳、广汉两个中心城市分别为9公里,距大西南交通、金融、文化、经济中心四川省成都市50公里。

小汉镇紧邻成都平原都江堰灌溉区,气候温和,地下水源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德阳、广汉的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之一。借被四川省确定为生态示范镇的契机,加快土地流转,小汉镇正在加紧建设2200亩集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金广生态农业科技园。

地形地貌

小汉镇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倾,起伏很小。

气候特征

小汉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较少,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6.3℃。无霜期年平均281天。年平均日照市时数1229.2小时。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 

水文

小汉镇境内河道属沱江流域,主要河流有石亭江、白鱼河。境内最大的河流石亭江自西北向东南从金轮镇流入方碑村,在团结村流入盒鱼镇,境内长度9.6千米。自鱼河从南丰镇流入石桥林村,在八角村流入北外乡,境内长度9.6千米。灌溉渠有人民渠广汉分干渠九、十号支渠。 

自然灾害

小汉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洪涝、冰雹、大风、地震等。1984年5月5民小汉及周边乡镇遭受雹灾,雹粒最大直径5-7毫米,小麦、油菜各有6000多亩受灾,各损失200多万千克。2008年3月12日发生的5·12汶川地震,全镇损坏道路10.1千米、沟渠河堤垮塌2.2千米,桥梁倒塌5座,房屋倒塌1168间、损坏34625间,受灾群众74四户、25244人,受伤10人,转移安置835人,直接经济损失2.8亿元。 

自然资源

小汉镇石亭江河道内和漫滩地有建筑用砂,储量24.2万立方米;在严石、瓦窑、新兴村经勘探发现有天然气,储量尚未探明。

2011年末,小汉镇农业耕地面积4.6万亩。

交通

小汉交通便利,108国道横穿小汉镇9个村,宝成铁路穿境而过,村、社公路形成网络,南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60公里,距德阳市、广汉火车站分别为10公里,距新兴场火车站仅4公里,到成绵高速公路德阳南立交道口仅2公里。水、电、气充足,境内有两条供电线路,保证小汉的生产、生活用电,特别还有一条120平方毫米的专用路线从广汉炳灵宫变电站直通小汉工业园区。为保证小汉现有企业和今后新增企业用电,现正拟建一座11万千伏的变电站。

境内有宝成铁路复线和成(都)—绵(阳)—乐(山)城际铁路,有高等级公路成绵高速、国道108线,有洛(什邡洛水)—小(汉)路、高(坪)—小(汉)路连接周边乡镇,镇内村社皆通公路,全境形成了密集的公路网络。

小汉镇南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70余公里,距德阳市、广汉火车站皆为10公里左右,紧挨着成绵高速德阳南和广汉北出口。

2011年,小汉镇有宝成铁路、成绵高速公路、108国道穿境而过;洛(什那洛水)小(汉)路、高(坪)小(汉)路连接周边乡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历史沿革

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小汉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原小汉镇明代属汉州白鱼乡。因石亭江曾名汉江,集镇居汉江之南,故名小汉;

1952年成立小汉乡人民政府,1958年9月,建立小汉人民公社;

1981年8月,撤销公社改小汉人民公社为小汉乡;

1987年6月,撤小汉乡成立小汉镇;

2009年6月,原小汉镇与原新华镇合并,成立小汉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小汉镇辖新华场镇、小汉2个居民委员会,严石、新光、八角、瓦窑、新兴、桂园、峰昌、石桥林、柳林、方碑、上陵、洛阳市、小南、高槽、凤凰、团结16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小汉镇下辖上林社区居民委员会、康营社区居民委员会、小南社区居民委员会、新华社区居民委员会、凤凰村村民委员会、团结村村民委员会、八角村村民委员会、新兴村村民委员会、桂园村村民委员会、峰昌村村民委员会10居委会,  镇政府驻新正街20号。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小汉镇辖区总人口4532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197人,城镇化率9.3%。总人口中,男性22414人,占49.5%;女性22911人,占50.5%;14岁以下4373人,占9.6%;15-64岁35646人,占78.6%;65岁以上5306人,占11.8%。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45239人,占99.8%。2011年,人口出生率9.5‰,人口死亡率8.2‰,人口自然增长率1.3‰。 

截至2018年末,小汉镇户籍总人口46131人。 

截至2019年末,小汉镇户籍总人口46181人。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小汉镇人口数为38192人。

社会

教育

2011年末,小汉镇有幼儿园(所)3所,在园幼儿1191人,专任教师48人;才、学4所,在校生859人,专任教师9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391人,专任教师10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科技

2011年末,小汉镇各类科技人才156人,其中专家技术人才26人,农业科技示范户160户。 

文化事业

2008年7月,小汉镇开通无线广播站

2011年末,小汉镇广播喇叭40只,通响率100%;有线电视用户0.3万户,人户率18.7%。

2011年末,小汉镇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8个,各类图书室17个,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成员400余人。

2011年末,小汉镇有学校体育场5个。8个村(居)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5.3%。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小汉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个,其中卫生院2个,诊所5个,村E生站16个;病床82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8张,固定资产总值611.4万元。专业卫生人员72人,其中执业医师15人,执业助理医师11人,注册护士12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7.9万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9076人,参合率95.2%。 

社会保障

2011年,小汉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0户,人数76人,支出15万元,比上年增长4.1%,月人均164元,比上年增长7.9%;城市医疗救助3人次,支出0.8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70户,人数328人,支出25.6万元,比上年减少7.6%,月人均65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65人,支出29.5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6人;农村医疗救助90人次,支出13.6万元;农村临时救济1人次,支出500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21人。敬老院1家,床位120张。社区服务站1个。新增就业人员275人,有167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小汉镇有邮政支局2个,代办所2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2万份(册),业务收入300万元,其中纯收入160万元。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30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1万门,固定电话用户1.2万户,电话用户普及率80%;移动电话用户3.2万户;宽带接入用户0.6万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500万元。

基础设施

2017年3月,广汉工业集中发展区党工委和管委会经德阳市编委、广汉市委编办批复成立,已正式运行,受广汉市政府委托负责工业集中发展区日常事务开展。广汉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已建成6.2平方公里,按照发展规划,将扩区至23.6平方公里,是成德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点及产业高地,是两地产业协同发展、承接产业转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人才信息交流的主要载体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成绵高速、108国道、在建的天府大道北延线、宝成铁路、成绵乐高铁穿境而过,紧邻德阳市主城区,距成都市主城区半个小时车程。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已投资10亿元建成了消防站、变电站、供水管网、天然气配气站、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项目。

经济工作稳中有进,2018年一季度,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9.93亿元,主营业务收入19.05亿,全口径税收入库5762万元,利润总额4217万。广汉工业集中发展区现有企业268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4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38.94亿,同比增长6;主营业务为36.92亿,同比增长7.6。税收入库1.58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0.9亿元。签约项目22个,累计投资金额15.43亿元,其中盘活闲置低效土地139.6亩;即将签约项目12个协议投资18.68亿元。重点项目进展情况良好,其中京东集团西南运营结算中心项目一期首批次主体建筑施工方6月10日进场,2019年底前将完成主体施工,2020年6月底前完成设备安装调试,一期二批次384亩土地于7月初摘牌。

城镇建设

小汉镇坚持工业强镇的战略。2002年小汉镇实现工业总产值5.83亿元,工业销售收入2.21亿元,实现工业利税1206万元。现有企业63家,产品覆盖建材、机械、电缆、电线、食品、化工、冶炼等行业。优势出口产品有:重山射钉、力协通讯线卡,药用原料胰脏粉、胰酶,玻璃马赛克。漆包围铜线盛销中国各地。重点企业有:德阳力协有限公司、旌昌电磁线有限公司,德阳生化制品有限公司、祥源通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申达机械有限公司,年产值均在千万元以上。2003年被德阳市确定为机械零部件加工工业园区,将逐步建成4平方公里的工业园,第一阶段1.5平方公里工业园已基本建成。

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1996年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小城镇建设重点示范镇,2003年又被广汉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镇内开通了有线电视、宽带网,通讯网络覆盖小汉镇,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教科文卫发展迅速,有功能齐全的中心小学、中学各一所,三等甲级医院一所,建成文化娱乐室、党员电教室15间。1997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小康乡镇”。2001年广黄公路扩建后,给集镇整体建设带来更多的机遇,小汉镇结合拆迁工作,在大件路边缘投资规划了1200平方米的绿地,还重新规划了两条新街,总投资40万元,总长200米,使镇貌得到很好的改观。到2002年底建成区面积达2.2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38.6%。

小汉镇坚持社会经济各行各业全方位招商引资,制定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基础设施完善,后勤保障有力。以机械零部件加工业为主,以农业引资为辅,欢迎具有持续发展,环保型企业到小汉镇投资发展。

惠农政策

2008年,小汉镇积极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切实落实中央、省市的要求和广汉市人民政府粮食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增支直接补贴及水稻粮种直接补贴会议精,与广汉市小汉农村信用合作社密切配合,按时足额准确兑现了对小汉镇6981户16624.64亩的粮食直接补贴331495.32元,第一批、第二批农业生产资料综合增支直接补贴142902.93元和257户49389.6元的家电下乡对农户的直接补贴。

就业服务

为了让瀑布沟水电站外迁移民更快地融入本地生活,2008年以来,广汉市小汉镇党委、政府积极服务措施,努力搭建移民就业平台,为他们铺就有技术、能致富的增收之路。

小汉镇共安置了45名瀑布沟水电站外迁移民。为了让这些移民能够迅速融入新的社会大家庭,走上就业路,小汉镇党委、政府联系了一些规模较大、经济效益好、收入稳定的企业,并且带领移民到企业参观、考察,组织移民学习就业技能,进行实践操作,帮助移民尽快走上工作岗位。同时,小汉镇还积极组织党员干部深入移民家中,了解他们的就业意向,鼓励企业以“订单培训”、“委托培训”等形式参与移民的就业技能指导,拓宽其就业渠道。

在移民就业安置工作中,小汉镇党委、政府以实际行动体现出党的先进性,让移民朋友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迁到凤岭村3社的移民姜永林和白志琼夫妇在小汉镇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已顺利地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夫妇俩2008年已适应了新的生活环境,对工作、收入也十分满意。

经济

小汉工业园作为广汉经济开发区北区,是集机械加工、轻工、建材业于一体的重点发展区域。是省小企业创业基地和机械零部件加工基地,也是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孵化培训基地。园区内基础设施相对完善,镇内主要有220KV,110KV两条高压线和一座110万伏变电站,主变容量为2×4万KVA,有两条专用线路直通小汉工业园区。通讯发达,开通4300门程控电话,无线网络和宽带线路覆盖全镇,天然气管道贯穿全境,镇内有一座供气站可满足20万立方/天的用气需求。

作为“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德阳市城乡统筹重点镇”,按照统筹城乡的总体要求,本着农户向场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的基本思路,结合灾后重建的实际情况,积极搭建农户向场镇聚集的平台,做好灾后重建户和拆迁户的安置工作。现地方财政收入680万元。

综述

2011年,小汉镇农业总产值3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农业增加值占镇域生产总值的21.7%;农民人均纯收入7171元,比上年增长22.8%;财政总收入1.1亿元,比上年增长51.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58.8万元,比上年增长32.4%。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63.9万元,增值税810.1万元,企业所得税285.8万元。人均财政收入2427元,比上年增长51.1%。 

2019年,小汉镇有工业企业186个,其中规模以上46个,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的综合商店或超市25个。 

第一产业

小汉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小汉镇生产粮食3.4万吨,其中水稻2.3万吨,小麦0.9万吨。小汉镇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2011年,小汉镇蔬菜种植面积2.3万亩,产量4.9万吨,主要品种有高笋、韭菜。

小汉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小汉镇生猪词养量7.'2万头,年末存栏1.2万头;家禽饲养量184.4万羽。 

第二产业

2011年,小汉镇工业企业170家,职工6620人;工业总产值34.9亿元,比上年增长47%。 

第三产业

2011年末,小汉镇商业网点840个,职工2450人。2011年,小汉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4.4亿元,比上年增长5%;城乡集贸市场4个,年成交额1.6亿元,比上年增长8.1%。

2011年末,小汉镇境内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5.3'亿元,比上年增长47.2%;各项贷款余额2·.8亿元,比上年增长3.7%。

发展特色

广汉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始终以“树立一个目标、坚持两个方向、发展三大产业”(“一项目标”即:将创建省级经济开发区和职业健康示范园区作为当前的最大目标;“两个方向”即:以打造成都北部新城最优区域和打造广汉经济新增长极为方向;“三大产业”即:加快布局以高端装备产业为主导,辅助发展新材料、医药食品的产业发展体系及特色园区——广汉不锈钢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建设思路夯实实体经济,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初步形成了产业规模聚集、辐射带动能力增强、转型升级稳步推进、生态发展理念树立、营商环境优越、干部队伍廉洁高效的工业集中区和宜商宜业宜居的产城相融的新城。我们力争在“十三五”末将广汉工业集中发展区建成500亿园区。

广汉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面积13.15平方公里,现已建成6.9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面积3.9平方公里。广汉工业集中发展区强化规划引导,优化功能分区,形成布局合理、错位发展、功能协调的发展格局。合理统筹生产、生活、配套空间,推进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一体,增强广汉市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吸纳、集聚和辐射带动力。到2020年,将累计新增就业人口8000人,引入高层次人才300人以上,新建人才公寓5万平方米,城市功能更加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服务设施全面升级,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居民获得感进一步提升。广汉工业集中发展区主要划分了三大类产业区:医药食品产业区,数字经济产业区,新材料产业区。广汉工业集中发展区在做大做强医药食品、数字经济主导产业的同时,着力扩大新材料重点产业规模,积极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

商业与金融

2018年末,小汉镇共有商业网点1255个,职工4450人;全镇有城乡集贸市场4个,年成交额2.4亿元

小汉镇全貌

农业生产

小汉除了是广汉市的工业重镇,她还是传统的农业大镇,随着科技的进步,小汉也走上了现代农业之路。草莓基地

小汉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小汉镇借助特色水果的规模和品牌效应,在稳定传统农业的基础上,围绕“水果、渔业、蔬菜、养殖”的发展思路,发展无公害水果,特色水果、蔬菜,其中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相关的专业合作社有广汉市新发果蔬专业合作社等36个。水果以优质草莓为主,还有多种草莓的延伸农产品,另外还有桃、李、枇杷、车厘子葡萄、西瓜等。相关的企业有:草莓生态观光园、草莓红了生态农场等等。

在发展传统农业以外,小汉镇还大力学习借鉴其他地方的先进农业理念,注重生态农业发展,四川留恋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小汉镇生态农业企业的代表。该公司率先在川内众多同行中提出并试验成功“鸭稻共栖”立体种养模式。

凤凰村鸭稻共栖有机农业示范基地

其全资打造的“鸭稻共栖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坐落于广汉市小汉镇凤凰村,占地200余亩,包含种植基地,荷塘,以及鱼塘等功能分区。公司在坚决不使用农药和化肥的情况下,成功种植并收获小麦、油菜籽、水稻等农作物,是当地真正做到不使用农药化肥的有机农业

农田水利和农电建设

小汉镇属沱江流域,境内水资源丰富,居民生产灌溉用水主要有石亭江、白鱼河两大河流。此外,镇上还有两条灌溉渠,分别为人民渠广汉分干渠九号支渠和人民渠广汉分干渠十号支渠。“十二五”以来,全镇共兴建深水井219口,硬化沟渠17.2公里;在峰昌、桂园、新光、新兴和瓦窑等村实施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完成方碑、八角、桂园、高槽等9个村61公里的小农水项目建设;完成西水堰重建工程(可灌溉农田面积达8000亩);在小南、新光、洛阳市、高槽、瓦窑等10个村实施安全饮水工程。

小汉镇内有220千伏,110千伏高压线各一条,镇上还有一座110万伏变电站,主变容量为2×4万千伏安,该电站有两条专用线路直通广汉工业集中发展区

教育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只有村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水平提升了,大家才能生活得更幸福。民生安定,才能发展经济。

小汉镇上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857人;小学2所,在校生147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474人;辖区内专职教职工共计32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到100%。

文化事业

小汉镇上有镇综合文化站、小汉镇中心广场各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8处;农家书屋16个,共有藏书16余万册。

法治文化苑

小汉镇综合文化站下设图书室、活动室、多功能厅、青少年书法普及教室、文化信息共享服务室、休闲广场。其中,休闲广场规模宏大,曾多次承办各种类型的集会活动。

小汉镇的文化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多彩

小汉的日常文化活动也很丰富,时常举行各种书法、各类棋牌活动,图书室阅览、跳坝坝舞、看电影更受欢迎!唱歌、舞蹈及各种乐器表演也是高大上!最特别的舞龙活动也是各大节日里的常备项目

卫生医疗

小汉镇全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3个(其中卫生院2所、诊所5个、村级卫生站16个);共有床位94张,平均每万人拥有病床26张;固定资产总值达521万元。全镇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1人。

2019年7月8日,广汉市小汉镇中心卫生院增挂“广汉市第五人民医院”揭牌仪式在小汉镇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毛毅,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广汉工业集中发展区党工委书记陆建华参加揭牌仪式。

仪式上,广汉工业集中发展区管委会、小汉镇党委政府向小汉镇中心卫生院(广汉市第五人民医院)提供了35万元资金支持,用于购买救护车和急诊急救设备等。

此次揭牌仪式,对小汉镇中心卫生院和我市卫生健康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该院将以此次挂牌为契机,以“二级乙等”综合医院为建设标准,结合“优质服务基层行”,提档升级、服务大局,更好地适应小汉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于广汉工业集中发展区的建设,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全周期医疗服务。

政治

党群服务中心

为把小汉镇上的党员群众集中起来,组织学习讨论、实施村务决策、收集社情民意、宣讲惠农政策、评选先进典型、开展文体等活动,小汉镇改造了位于集镇广场的小南村党群服务中心,该中心新建7个功能区,分别是党的发展历程、党员活动室、第一书记办公室、为村小站、矛盾调解室、农民夜校、人大代表室,每周五为人大代表值班及接访日,群众可与人大代表一对一交流,按照程序办理群众提出的意见与建议,真正践行“用心联系群众,用行动服务人民”的宗旨。其与计划生育服务室、便民服务中心、文化站、家书屋、健康小屋、妇女儿童之家等融为一体,形成了具有小汉镇特色和多样化的党群服务中心。

文化

因小汉镇辖区内有“小汉铺”而得名。

参考资料

广汉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广汉市人民政府网站.202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