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弘殷
赵弘殷(899—956年9月3日),涿郡(今河北涿县)人。五代十国时期大臣,赵敬之子,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和赵光义赵光义的父亲。
赵弘殷,年少时勇猛无畏,精通骑射技巧。朱晃建立后梁朝时,他投奔到了后梁赵王王的麾下。不久就被提拔为将领,得到了王镕的赏识。后来,他还率领五百骑兵成功救援被梁军围困的李存勖,并被任命为李存的禁军将领。后汉时期,赵弘殷征讨王景崇有功,升任护圣都指挥使。后周广顺末年(953年),赵弘殷升任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显德元年(954年)三月,赵弘殷任龙捷右厢都指挥使、遥授团练使,后转龙捷左厢都指挥使、领岳州防御使。显德二年至三年,完颜雍征讨南唐,赵弘殷随征,护卫世宗,平定扬州市。赵弘殷最终官至检校司徒,封天水县男,同赵匡分掌禁军。
显德三年(956年)七月二十六日,赵弘殷去世,被追赠太尉、武清军节度使。建隆元年(960年),其子赵匡胤称帝,建立宋朝,赵弘殷被追谥为昭武皇帝,庙号宣祖,陵曰安陵氏。
人物生平
赵弘殷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籍涿郡,自幼在保州(今河北清苑区)长大。曾祖父赵朓是唐时官员,担任过任永清、文安县、幽都三个县的县令。祖父赵珽曾任幽州节度从事,累官御史中丞。父亲赵敬曾任营州、蓟州、涿州市三州刺史。
赵弘殷年轻时十分骁勇,擅长骑马射箭,投靠镇州节度使、赵王王镕,担任部下将,追随王镕率领五百名骑兵在黄河沿岸增援李存勖李存勖,立有战功。李存勖喜爱他勇猛善战,于是将他留在洛阳市(今河南洛阳)掌管禁军。后唐天成二年(927年),次子赵匡胤生于洛阳夹马营。后晋天福四年(939年),三子赵光义生于开封市。
后汉乾年间(948年~950年),赵弘殷前往凤翔区征讨王景崇,适逢后蜀军队来援救王景崇,汉军与蜀军在宝鸡市交战。刚刚交战,赵弘殷就被敌箭射中左眼,但是气势更旺盛,奋勇攻击,最终把敌军打得大败。凭借此次战功,升任护圣都指挥使。
后周广顺三年(953年)任铁骑第一军都指挥使,显德元年(954年)三月,赵弘殷擢任龙捷右厢都指挥使、遥授团练使,后转龙捷左厢都指挥使、领岳州防御使。次年,跟随柴荣征讨南唐。一次军队遭遇南唐军队的袭击,阵脚涣散,致使军队很快溃散。后唐军队像乘胜追击,活捉周世宗,幸好赵弘殷截击了唐军的追击,使周世宗顺利逃脱。显德三年(956年)初,后周军队进攻南唐的淮南重镇寿县(今安徽寿县),周世宗亲自带领军队攻城,此时赵弘殷升任为前军副都指挥使,他率军平定扬州市,安抚民众,获得周世宗嘉奖。
显德三年(956年)赵弘殷因病返归,与赵匡胤在寿春相会,当年七月二十六日(956年9月3日),回程中途在滁州去世。赵弘殷在世时,官至检校司徒,封天水县男,同赵匡胤分掌禁军。
建隆元年(960年),赵弘殷次子赵匡胤称帝,建立宋朝,追谥赵弘殷为昭武皇帝,庙号宣祖,葬于安陵氏。
影响与评价
元朝脱脱等人编撰的《宋史》中,对赵弘殷有着极高的评价:“宣祖少骁勇,善骑射。”(《宋史》 评)
轶事典故
劝谏世宗
后周显德三年(956年),赵弘殷统率军队攻打扬州市,与柴荣在寿春会合。寿春卖饼店的饼既薄又小。后周世宗大怒,捉拿十几个卖饼人将要处死他们。赵弘殷坚持进谏,才获得释放。
与赵匡胤
后周显德三年春天,周世宗和赵匡胤出征淮南,赵匡胤击败敌人。追击他们直到城下,与敌军将领一决胜负,斩下敌人首级。赵弘殷夜里领兵到城下,传令要城门打开,赵匡胤说:“我们父子虽然亲近,但是城门的开合时国家的大事。”到了第二天早上,赵弘殷才带兵入城。
家族成员
研究书目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宋史(全四十册).豆瓣读书.2024-06-01
绝代双雄 (1986).豆瓣电影.2024-04-26
兵权.猫眼电影.2024-05-27
问君能有几多愁.央视网.2024-04-26
大宋传奇之赵匡胤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电影.202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