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滩镇
白鹤滩镇,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东北部,与云南省巧家县隔江对望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得白鹤滩镇历来便是出川入滇的咽喉要道。
白鹤滩镇源远流长。据传,明清时有禄成、禄相兄弟两家,自贵州省迁住此地,习称该地为“禄成坝”,易写成“六城坝”。故名“六城镇”。民国时期,为巧家县六城分县;1952年,划归宁南县管辖;1956年,设六城乡;1958年,改为金江公社;1981年,更名六城公社,此后的二十年间,名称由六城公社改为六城乡,再改为六城镇,后因中国在此启动巨型水电工程,2003年6月更名为“白鹤滩镇”。
白鹤滩镇是一个依山傍水的江边之乡,全镇地少人多,村民大部分以发展蚕桑和种植粮食作物为主要经济来源。2019年12月1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同意关于“将倮格乡拉堡村、友谊村、梨树村、杉木箐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白鹤滩镇管辖,白鹤滩镇人民政府驻白鹤街68号“的批复。
历史沿革
1913年(民国二年),设巧家县六城分县。
1952年,划归宁南县。
1956年,设六城乡。
1958年,改为金江公社。
1981年,更名六城公社。
1983年,公社改乡。
1992年,乡改镇。
2003年,更名白鹤滩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白鹤滩镇辖六城、解放、新华、新建、和平5个行政村;设31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白鹤滩镇下辖1个社区:白鹤滩社区居民委员会;5个行政村:六城村、和平村、新华村、友谊村、杉木菁村,镇人民政府驻白鹤滩镇白鹤街6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白鹤滩镇地处县境东北部,金沙江西岸,东与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大察镇隔江相望,南邻骑骡沟镇,西与格乡接壤,北与跑马镇接壤,行政区域面积48.9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白鹤滩镇地处横断山脉东北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黑水河-金沙江河谷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坡度较缓,沿江边形成一些台地;境内最高点位于瓜六沟西北边部,海拔2000米;最低点位于六城坝东北江岸,海拔600米。
气候
白鹤滩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雨热同季,日照充足;多年平均气温21.3℃,无霜期年平均26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288.6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20毫米。
水文
白鹤滩镇主要河流金沙江,境内河道长16千米。
自然灾害
白鹤滩镇主要自然灾害为滑坡、泥石流、干旱。
自然资源
2011年,白鹤滩镇有耕地面积1088亩。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白鹤滩镇辖区总人口7620人。总人口中,男性3804人,占49.9%;女性3816人,占50.1%。
截至2017年末,白鹤滩镇常住人口为9660人。
截至2018年末,白鹤滩镇户籍人口为8620人。
截至2019年末,白鹤滩镇户籍人口为8706人。
经济
境内装机1600万千瓦的世界第二大巨型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已经全面进入施工前准备阶段。白鹤滩镇已协调出10000余亩土地供电站前期先行使用,白鹤滩巨型水电站左岸筹建工作已经全面展开,“三通一平”工作已顺利进行,经国家项目核准后将正式开工建设。
镇党委、政府狠抓电站建设契机,提出“二三四工作法”,即移民安置点和新农村相结合,区位优势和特色产业相结合,移民安置第一,移民致富第一,项目推进第一,工作高效运转,干部管理有序,任务落实到位,职责分工明确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蚕桑、畜牧、冬季马铃薯等富民产业。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03万元,同比增长11.5%;财政收入244.7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73.96元,同比增长12.57%。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7745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16620亩,总产5389吨。养蚕4091张,产茧3870.2担,栽桑60万株;栽种核桃75万株;引进优良种猪和能繁母猪20头,打造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户10户,生猪存栏11967头,出栏11417头;发展冬季马铃薯6000亩,打造集中连片示范点300亩。2013年,栽桑100万株;引进优良种猪和能繁母猪11头,打造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户15户,打造生猪规模养殖小区一个;打造冬季马铃薯集中连片示范点10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9500元以上,农村居民银行存款余额达到了1亿元。
农业
2011年,白鹤滩镇农业总产值8847万元。白鹤滩镇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等,2011年,生产粮食5353.7吨;养蚕6118.5张,产茧5844担。
白鹤滩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年末存栏1115头,出栏11608头;家禽饲养量47463羽。2011年,生产肉类总产量115.6吨。
商业外贸
2011年,白鹤滩镇有集贸市场2个,年成交额7000万元。
财政金融
2011年,白鹤滩镇财政收入975.2万元,比上年增长165.7%;2011年末,白鹤滩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6282万元,比上年增长63%;各项贷款余额1706万元,比上年增长1%。
社会
在全力推进电站建设的同时,镇党委、政府多方筹集资金,对进出集镇道路进行改造,通过村民“一事一议”,以奖代补的方式硬化村级道路10公里,维修沟渠30余公里,并计划2014年硬化村级道路10余公里。同时,多方争取文体资金,规划建设了音乐广场,搭建永久性舞台,组织开展“广场大家跳”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2012年,全镇有白鹤滩学校1所初级中学(含小学),有解放小学、新华小学、和平小学、新建小学4个村小和狮子石1个教学点;在职教师90人,在校学生1364人,其中,初中生480人、小学生750人,接收外来流动适龄学生134人。为进一步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满足教学需要,提高教学质量,2012年新增教学多媒体设备8套、电脑5台、课桌椅200套。
2012年,白鹤滩镇有白鹤滩镇中心卫生院、好医生综合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3所医院,有解放、新华、和平、六城(2个)、新建6个村级卫生站点,共有病床160张,医务人员60人。全镇新农合参合人数7284人,参合率达到98.09%,新农合累计就诊资金达100万元。全年新出生15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4.64‰,生育率20.36‰,征收社会抚养费95万元。
2012年,全镇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人数为4198人,参保率达100.3%,60周岁以上享受农村养老保险待遇797人,重度残疾24人。全镇享受农村低保203户、571人,发放低保金35万元;抚恤优待15人,发放抚恤金4.5万元;五保供养人员17人,发放供养金3万元。
在大力发展农业,全力推进教育、医疗、民生、基层组织建设的同时,镇党委政府结合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做大做强劳务输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把白鹤滩镇打造成为经济发展、生活宽裕、社会和谐的凉山水电第一镇。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白鹤滩镇有中小学1所、村小4所、教学点1个,在校生842人,其中小学在校生400人,初中在校生442人,专任教师8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6%以上。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白鹤滩镇有村文化活动站5个;有农家书屋5个,藏书2000余册。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白鹤滩镇有医院3个,村医疗卫生站点6个;有病床160张,专业卫生人员60人;2011年,白鹤滩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万余人次。
截至2011年,白鹤滩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03户,人数571人,支出35万元;农村五保供养17人,支出3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61人次,支出8000元。
2011年,白鹤滩镇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8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6万元。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白鹤滩镇有邮政网点1个;有电信服务网点1个;有固定电话用户1354户;有移动电话用户692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90%;有宽带接入用户1100户。
交通
截至2011年,白鹤滩镇境内道路总长139.5千米,其中县道1条,长12千米(均为油路);有村道39条,总长127.5千米。
文化
白鹤滩镇据传,明清时,禄成、禄相兄弟两家自贵州省迁居此地,习称该地为“禄成坝”,易写成“六城坝”,故名“六城镇”。“六城坝”金沙江边小地名为“白鹤滩”,后因国家在此启动巨型水电工程,2003年6月更名为白鹤滩镇。
获得荣誉
2021年6月,宁南县白鹤滩镇党委被授予“四川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参考资料
综合查询.mca.gov.cn.2024-04-07
宁南白鹤滩镇:奋进谋发展 蝶变新风来.腾讯网.2024-04-07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凉山州调整西昌市等6县(市)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四川省人民政府.2021-05-21
白鹤滩镇.宁南县人民政府.2021-07-19
宁南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宁南县统计局.2021-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