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台镇,隶属河北省邯郸市磁县,地处磁县西南,管辖区面积41.05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观台镇常住人口为25302人。
历史沿革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3月,属平原省安阳二区。
1953年1月,划归河北省峰峰矿区,属第四区公所,为区公所所在地。
1953年5月,置观台镇。
1955年2月,峰峰矿区改建成峰峰市,直属河北省,观台更名峰峰市观台区。
1958年8月,改设观台公社。
1956年9月11日,峰峰市撤区并乡,全市划为20个乡镇办事处。观台观台区更名观台镇。
1965年3月5日,将峰峰矿区观台人民公社的观台一、二、三街、轮子坡、东保障、西保障、东清流、西清流、中清流、乞伏、东艾口、西艾口、前岭、后岭、岗子窑等15个村划归磁县。同时,因修建岳城水库,东清流、西清流、中清流的部分农户迁入峰峰矿区矿区临水人民公社,改村名为:东清流、西清流、新清流。
1984年4月,置观台乡。同年5月,撤乡,置观台镇。
截至2020年6月,观台镇辖1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观台三街村。
1953年1月12日划归河北省峰峰矿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观台镇地处磁县西南,东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毗邻,南与安阳县铜冶镇、伦掌镇相连,西与安阳县都里镇接壤,北隔岳城水库与岳城镇、黄沙镇、都党乡、白土镇相望。辖区面积41.05平方千米。
水文
观台镇境内河道属漳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漳河,境内长10.2千米。
自然灾害
观台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冰雹、旱涝、低温、霜冻、雷击等。涝灾平均10年一遇,最严重的一次涝灾发生在1996年8月6日。雷击每年均有发生,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0年8月,造成200余台家用电器损坏。
自然资源
总耕地17367亩,其中水浇地6104亩。有丰富的煤、碳酸钙、耐火土、铁矿石等资源。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观台镇辖观台一街、观台二街、观台三街、东保障、西保障、乞伏、东艾口、西艾口、岗子窑、前岭、后岭、西清流、中清流、东清流14个村民委员会。其中有9个移民村,镇政府驻地在观台三街村。
截至2020年6月,观台镇辖14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观台三街村。
观台一街村
行政面积3.69平方公里,人口3270,耕地1474亩。2005年人均收入:2570元。
该村有村办煤矿一家:戎利煤矿,年产能力10万吨左右,目前处于停产整改阶段;耐火厂6家,年生产能力3万吨左右;焦化厂一个,年生产能力10万吨左右;大型养猪厂一家,年产生猪3000头左右;中小型养猪厂两家,年产生猪1000头左右。
观台二街村
行政面积2.67平方公里,人口3600口,耕地1369亩。2005年人均收入:2540元。
该村有耐火厂6家,年生产能力均为6000吨左右;有3家铸造厂,年生产能力15万吨左右。
有宋代磁州窑遗址一处,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观台三街村
行政面积3.39平方公里,人口3232,耕地1050亩。2005年人均收入:2570元。
该村有个体企业4家,分别是:吴少波,承先焦化有限公司,年产二级机制焦40万吨;电厂一座,装机容量100万KW;年收入100万元。安志房,复兴焦化厂,年产二级机制焦20万吨,年收入50万元。个体耐火厂两家,年生产能力均为5000吨。有村办奶牛厂一家,存栏成年奶牛200头。
东艾口村
相传,宋朝时艾口建村。昔时这里有一金丰寺,寺内有红梅、红果两位尼姑对民和善,尼姑死后,为了纪念这两个尼姑命村名为妣村。百姓觉着妣村不好听。又依据村东的艾山和漳河南北渡口,改为艾口。后分两村,以其相对位置叫东、西艾口。
行政面积3.3平方公里,人口1830,耕地1300亩,2005年人均收入:600元。
该村有个体煤矿一家:中兴煤矿,目前处于停产整顿状态,现正与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合资重组。有貂、兰狐特种养殖厂1个。
有元、宋磁州窑遗址一处,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艾口村
行政面积8.49平方公里,人口3070,耕地2080亩,2005年人均收入:2340元。
该村有洗煤厂2家,年洗煤10万吨;耐火厂1家,年生产能力5000吨;石子厂一家,年采石量10万吨;小灰窑6家,年生产白灰6万吨。有养猪个体户12家,年产生猪10000头;养鸡个体户5家,年产蛋量50000斤。
岗子窑村
相传,清代时建村。原叫杠子桥村,后因地下有煤,建煤窑很多,改名岗子窑村。
行政面积5.86平方公里,人口3020,耕地1796亩,2005年人均收入:2460元。
该村有村办煤矿一家,现停产整改。有洗煤厂两家,年生产能力均为5万吨。有耐火厂3家,年生产能力均为5000吨左右。
前子岭村
明末清初,汤阴东果园高岸村秦姓、涉县合漳武姓、安阳东水杨姓,先后来此开荒种地,繁衍成村,因位于冢子岭上,故称冢子岭。后又按其相对位置,分别叫前岭、后岭。
行政面积3.06平方公里,人口1800,耕地1710亩,2005年人均收入:2500元。
该村有个体洗煤厂一家:东升洗煤厂,年生产能力5万吨;个体焦化厂一家,年生产能力2万吨。河南主焦煤业集团在该村兴建矿井一处,设计年生产能力100万吨。
后子岭村
行政面积1.81平方公里,人口1016,耕地1050亩,2005年人均收入2310元。
该村有村办集体企业一家,年收入6万元。
东保障村
相传,三国时建村。因曹操曾在这里设行营,升账调兵遣将,得名宝账,沿用中写成保障。按其相对位置分别叫东保障、西保障。岳城水库建库时两村都搬迁现址居,旧址位于现址北一里处。
行政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口792,耕地670亩,2005年人均收入:500元。
该村有个体耐火厂两家,年生产耐火材料能力分别为4000吨。
西保障村
行政面积3.57平方公里,人口4198,耕地2750亩,2005年人均收入:800元。
该村有个体耐火厂20家,年生产能力15万吨;个体焦化厂一家,年生产能力10万吨.另外,有渔民20多家,年收20万元.
乞伏村
相传,清代时几户逃荒人,在此建村,得名乞伏。岳城水库建库时搬迁现址居住,旧址位于现址北一里。
行政面积0.92平方公里,人口1296,耕地620亩,2005年人均收入:2350元。
该村有个体铸造厂一个,年生产能力20万吨;出外开酒店个体户15家,年收入120万元。
东清流村
相传,清流原为伯阳城,战国时所建。据史料记载:三国时在此喂养军马,后来伯阳城被漳河淹没,居民逃往高地,因这里水草丰美,以旁边的一条清水小河命名叫清流。后来人口日繁,分成两个村,以居住的方位叫东清流、西清流。岳城水库修建时两村都向南搬迁二里(即现址),有一部分人迁往峰峰矿区,临水东边定居,村名仍叫清流,还有一部分人外迁后又返回来,在东西清流之间另建一村叫中清流。
行政面积1.51平方公里,人口886,耕地274亩,2005年人均收入486元。
该村以农业、渔业为主,养鱼专业户10多家。
西清流村
行政面积0.88平方公里,人口870,耕地291亩,2005年人均收入:580元。
该村有耐火厂两家,年生产能力均在5000吨左右。大部分村民以农业、渔业为生。
中清流村
行政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640,耕地250亩,人均收入450元。
该村有个体洗煤厂一家,年生产能力5万吨;大部分村民以农业、渔业为主。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观台镇辖区总人口3068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036人,城镇化率35.96%。另有流动人口4300人。总人口中,男性15345人,占50.1%;女性15340人,占49.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人口出生率12.1‰,人口死亡率6.85‰,人口自然增长率5.25‰。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693人。
截至2018年末,观台镇户籍人口为34957人。
2021年6月11日,磁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观台镇常住人口为2530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观台镇财政总收入354.4万元。
2018年,观台镇有工业企业13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6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5个。
农业
观台镇耕地面积27645亩,人均0.9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蜀黍属、谷子、豆类为主。
2011年,观台镇农业总产值1.4亿元,农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7%。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辖区内有核桃、生猪养殖、脱毒红薯、吨粮田示范生产基地等农产品基地4个;专业合作社7家;兰狐、雕特种养殖场4家,为黄河以北最大的特种养殖基地。农民人均纯收入7760元。
工业
观台镇形成了以煤焦为龙头,集煤焦、电力、机械制造、耐火材料四大传统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2011年,观台镇工业总产值80亿元。拥有工业企业127家,其中大型焦化企业2家,洗煤企业8家,耐火材料生产企业20家,机械铸造6家,其中产值亿元以上的企业4家,千万元以上的企业20家,从业人员12000余人。境内还有县办三大主焦煤生产企业。
商业
2011年末,观台镇有商业网点301个。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4%,城乡集贸市场4个。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918万元,比上年增长7%。
金融
2011年末,观台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2.5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5亿元。
第一产业
2005年粮食总产9657吨。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谷子、大豆、玉蜀黍属等。猪存栏一万头,其中千头养猪厂4个,鸡存栏2万只,并有貂、兰狐等特种养殖厂4个。
第二产业
全镇民营企业700余家,并建成了以煤焦为龙头,占地1.4平方公里的煤焦冶金工业区。2005年全镇民营经济营业收入330243万元,工业增加值:92672万元。
主要产品及生产能力:
煤矿八座,年生产能力70万吨;(多数将于近期关停)
焦化厂4个,年生产二级冶金机焦60万吨;(近年关停一座)
装机容量12000KW的发电站2座,年发电量17280万度;
耐火材料厂40个,年产量20万吨,其中隧道窑生产线2条,年产量4万吨,
机械铸造企业2个,主要生产与中国重汽、中国一汽、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配套的汽车配件2万吨。
另外还有砖厂、石灰厂、水泥厂、石子厂以及建筑、餐饮服务等企业近700家。
境内还有县办六合工业有限公司;
磁县太行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经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严格筛选、评审,成为磁县第一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铸造行业准入公告企业;
磁县漳南洗煤有限公司;
河北魏陵蔬菜种植有限公司。
文化
地名由来
观台镇,位于河北省邯郸市磁县西南部,因观台村北有一土台,相传三国时曹操为阅兵所建,故名观台。另据明嘉靖《彰德府志》记载:“石虎所筑,以临漳县水,故名曰观”。又一说,此台以望三台,故名观台!建筑岳城水库时,搬迁到现址居住,旧址位于现址北一里多处。地处卵石丘陵区,南部为丘陵,属太行山东麓,北靠岳城水库,是中国磁州窑遗址所在地,全县重点煤焦产业区,属于典型的工业型乡镇,是磁县的第一个亿元镇。
历史事件
观台历史有记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422年,西门豹任邺县令(治今临漳县邺镇),在漳河上筑拦河堤堰12道,同时在南岸开渠12条,引漳灌溉,其中6条在今观台镇,观台镇又名六河沟
曹操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前后,以城为基,修建邺城三台遗址(铜雀、金虎、冰井)之一的冰井台中贮藏了大批煤炭。晋朝左思《魏都赋》中讲:墨井盐池,玄滋素液”又据《魏都赋》唐人李善注:邺西,高陵西,老子城西有石墨井,井深八丈其中伯阳城就是指观台清流村
唐朝,观台已经开始有陶瓷行业的历史(2015年冶子磁州窑发掘新发现)
宋元时期是观台磁州窑最为辉煌的时刻,并且煤炭开发也趋近发达,
元后因漳河泛滥,航运停滞,观台艺人奔走他方,将磁州窑技艺发扬全国,在峰峰鹤壁等地都有观台磁州窑的影子。
明清观台镇随峰峰地区先后属磁州相州。
1903年2月,曾任清代翰林院侍诏、直隶候补道的马吉森与山东维县人谭士、河南开封人顾瑗等集资白银2万两,开办了六河沟煤矿,经清政府获准设厂采煤。业主马吉森眼界开阔,经营灵活,他废弃了传统的土法开采模式,率先使用机械进行开采,同时采用股份制的新式企业管理模式,积极吸纳外部资金,呈现出鲜明的现代企业特征。煤矿投产后,很快获得了丰厚的利润。
1904年国民政府农工商部正式批准成立“安阳六河沟机器官煤矿”。后来,又有河南商城人张孝谦、开封人顾、浙江宁波人吴等加入新股4万两,叶润含等增加投资在六河沟附近开辟了新的井口,同时吸引了德国人莫纳根、比利时人马楣等外商的入股投资,使六河沟煤矿的规模不断扩大,不久正式成立了六河沟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并向德国商人德璀琳贷款10万两,订购了先进的机器设备。
1906年,平(北平)汉(汉口)铁路建成通车后,促进了六河沟煤炭资源的开发。为了适应煤炭运输销售的需要,在邯郸市这块版图上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条地方铁路。
1907年5月正式成立“六河沟煤矿股份有限公司”。此后煤炭开发事业在曲折中发展,小煤矿与官煤矿并存。
1909年,清政府为了补充国库的空虚,决定加大六河沟煤矿的开采力度,在原来的矿区旁边,又划出了一块更大的矿区,采取竞标的方式,开发六河沟的新煤矿。官方贴出告示,号召全国的民间实业家用现银竞标。消息传出之后,日、法、英、美国的投机商蠢蠢欲动,迫切想吃到这块肥肉,但清政府规定只对中国商人开放竞标,于是洋商们便想方设法寻找中方的合作伙伴,英国商人查尔暗中支持安阳市富商周益,他一掷千金,势在必得。马吉森在其妹马青霞大力资助,以180万两白银中标,夺得六河沟新开煤矿的开发权,从而破灭了洋商的梦想。
1911年,浙江宁波人吴樾任总经理时,由于无法偿还德国商人德璀琳到期的债务,处处受到外商的制肘,德璀琳以债权人的身份,提出种种附加条件,要求派德国人到六河沟煤矿任技师,企图在技术上实行垄断。为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吴樾决定从华比银行借款还债,这时临城煤务局总办兼总工程师、比利时人马楣早已对六河沟煤矿垂涎三尺,一直想从中插手,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这时得知六河沟煤矿急需资金,乘机串通华比银行,诱骗吴樾与之订立了代管十年的承包合同,使马楣夺得了六河沟煤炭的全部经营大权。这真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当吴樾得知银行背后的交易后,已悔之晚矣,使六河沟从一个民族资本企业逐渐沦为外国资本控制的企业,成为外国资本经济渗透、掠夺的工具。马楣接手后,很快创办了发电厂,安装了两台1000千瓦的发电机组,4台汽压锅炉。并建造了独处一院的办公房,室内有地下通道,直通火车站,遇到紧急情况时便于随时逃生。(此处便是观台中学前身)
杨介人受党组织派遣,到六河沟煤矿开展党的工作,先后在水泵、机械、锅炉等车间发展胡金山等人参加共产党,并在同年建立了六河沟煤矿党小组,到年底已发展党员18人。
1927年6月,为支援第二次北伐战争,中共安阳县委交给在六河沟煤矿从事工运工作的地下党员李春泉一项任务:炸毁京汉铁路漳河大桥,切断奉军南下运输线。李春泉和矿工党员胡金山、纪德贵经过精心策划,组织了二三十名懂爆炸技术的工人积极分子,在漳河铁路大桥两岸附近的进步青年武装配合下,于6月中旬的一个傍晚,带着炸药来到漳河桥下,首先封锁了道班房,安排一部分同志放哨警戒。爆炸工人迅速选择中间的桥墩,打好炮眼,装足了炸药。黎明时分,点燃导火索,将大桥拦腰炸断,使京汉路交通中断,奉军的军车被阻于漳河北岸,破坏了奉军的后勤供应,有力地支援了北伐
1931年6月,中共安阳市县委书记马存汉来到六河沟煤矿,以井下推罐工作做掩护,开展党的工作,整顿了该矿党支部,马存汉任支部书记,胡金山为组织委员,纪德贵为宣传委员。在他们的带领下,经过斗争的考验,又发展张瑞堂、申寿银、吴福祥、王毛刚、李寒成、李克苏(斗贵)、李广必、张学德(狗常)、柳天宝等一批矿工骨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4年2月,六河沟矿工在共产党员李菁玉领导下举行了索资罢工斗争,在斗争中一批矿工加入共产党,又建立了一个党支部,全矿党员已有50多人,分别编在观台矿、台子寨矿、都党、石场、辛庄、黄善支部内。漳河南矿由胡金山负责,漳河北矿由张瑞堂负责。
1937年10月19日后,日军不断向漳河铁桥炮击,并在轰炸机的配合下以两个大队的兵力向漳河桥发起轮番进攻,均被32军官兵击退。正面进攻不成,日军在保障、高穴一带涉水渡河偷袭西保障,守军与敌人激战,双方展开肉搏,敌两个大队伤亡惨重,但后续部队不断增多,东西保障防线被突破。与此同时,一部分日军化装成难民偷渡过河,采取突然袭击,占领东西高穴。21日,关麟征所部52军第2师一个旅乘夜包围攻击敌人在河南岸的部队,同时命令第25师在河北岸一个步兵团(团长曾谦),乘夜由西向东对敌人河北岸的炮兵阵地和后方部队猛烈侧击。敌人处于前后夹击的困境,死伤巨大,被迫放弃阵地,向漳河北岸溃退。这是日军自南进以来,遭到的最大的一次打击史称漳河战役
1937年11月上旬,六河沟煤矿党组织配合八路军发动工人和农民,将台子寨煤矿的地面设备全部运到了涉县。从此,台子寨煤矿(大井)再也没有生产,日军占领时期也未能恢复。(1937年12月,日军侵占了六河沟煤矿。)
1937年“七七事变”后,10月中旬六河沟煤矿被日军占领后,由日本人大岛接手管理,1940年日伪合组“井陉公司”,将六河沟煤矿并入其中。日本人采取“要得炭、人命换”的残暴手段,对中国的煤炭资源进行了野蛮的掠夺。
1938年4月29日驻彭城、观台的日伪军向彭城西部的抗日根据地进攻,被129师385旅141团和太行五分区34团击溃,歼灭敌人150余人
同年6月21日,陈赓部队和纪德贵的第四游击支队进攻观台镇和六河沟煤矿公司,将日伪组织和武装解决史称彭城大捷
1942年,六河沟煤矿日军宪兵队以“治安检举”为名,逮捕矿工500余名,对他们实行骇人听闻的各种酷刑,之后全部“失踪”。1943年,日军在峰峰煤矿大肆逮捕抗日人员,有50多人被捕,其中梁习武、、张景文被捕后,遭日军杀害。1944年6月,六河沟煤矿工人、党员、抗日英雄李克保英勇就义于日军的屠刀之下
冈村宁次在笔记中写到“1942年1月7日我视察前线,路过河北省邯郸、河南省彰德西面的磁县煤矿,以及六河沟煤矿附近的农村,看到这里都是漂亮的砖瓦房,甚为奇怪。原来这里地下数米便全是煤层,农民在自己的田边开凿像水井一样的深洞,用人工就可挖出煤炭,因而也设有砖窑。当时正值农闲季节,见到农民正在往煤矿调运煤炭。据磁县煤矿经营人(当时为日本人)讲,采用新式设备开采煤的日产量,还不如附近农民挑运来得多。这些确信自己土地下面永远有煤的农民令人羡慕。
1945年8月军投降后,由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民主政府工商部局接管。
1945年9月10日观台光复,刘邓平汉战役指挥部设在峰峰利民煤矿。
1946年6月,峰峰、六河沟煤矿在党组织的支持下,由工会组织发动,开展了一场除奸反霸斗争。在六河沟煤矿,层层召开揭发批判斗争会、诉苦会,不少人在会上痛哭流涕。有个姓李的日本翻译,过去打骂工人,效忠日军,办了很多坏事,群众当场将他处死;特务刘明德被枪决。
1946年8月,为了粉碎中国国民党反动派进攻解放区、打通平汉线、抢占几个大煤矿的企图,六河沟、峰峰两煤矿党组织奉上级指示,进行备战,将煤矿可能搬运的机械设备、生产物资迅速运往山区。峰峰煤矿备战的地点是索井,六河沟煤矿是白土、两岔口一带。
1946年秋,国民党占领观台,六河沟煤矿及原有铁路设备拆毁备战,矿井淹没,后来铁路设备轨道用于涉县和邯郸馆陶铁路建设。
1966年4月5日周总理视察了岳城水库。
历史遗址
六河沟煤矿医院
今峰峰集团总医院前身。
平原省焦峰潞矿区职工子弟初级职业学校
今邯郸市第十三中学前身(1953-1956)学生来源于北京、峰峰、长治市、焦作和南京。
华北矿业专科学校
今河南理工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前身之一。
磁州窑
以碗盘为主,也烧造大型罐盆类日用器皿,印有“张家造”戳记的瓷枕就是观台产品。
磁州窑址是历史文化遗产,它的窑址最早建在北贾璧、青碗窑,宋、金、元时期分布在漳河流域的观台、冶子、东艾口、申家庄等窑场成为磁州窑的烧造中心。元末部分窑场迁往源里,现存有临水窑、富田窑等遗址。在两河流域的十七处遗址中,观台磁州窑遗址以其面积最大、地层最丰富、最具典型意义而蜚声中外。一九九六年,两河流域的磁州窑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国著名考古学者陈万里先生1951年在观台的旧渡口等候渡河时发现观台镇的这片废墟时,这位老前辈对河边的一大片完好无损的窑址勘察后,发布了一条轰动世界的消息:这是目前尚存的最典型、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磁州窑观台窑址。
六河沟
六河沟指东艾口村到观台之间的地带。有6条河道汇集于磁州窑遗址附近。
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在观台镇发现了两座瓷窑遗址和三座炼焦炉,遗址的时代为宋至元。这一遗址共7层,遗址中有许多煤渣土。煤渣薄的地方仅0.15米,厚的地方则至0.95米。这说明,磁县观台地区至迟在宋元时期不但用煤作燃制瓷器的燃料,而且掌握了娴熟的用煤炼焦技术,建有专门的炼焦炉。
1903年一些实业家在六河沟一带收买土煤窑,次年国民政府农工商部正式批准成立“安阳市六河沟机器官煤矿”。1907年5月正式成立“六河沟煤矿股份有限公司”。此后煤炭开发事业在曲折中发展,小煤矿与官煤矿并存。
伯阳城
古代记载煤炭使用时有伯阳城的记载,为魏国边邑重镇。今清流村。
观台集洋灰矿
安阳早起民族企业,也就是六河沟水泥厂,当时是全国八大水泥企业,1925年曾被启新洋灰厂吞并准备建立新厂,后没有成型。
交通
省道S242石观公路(原邢都公路)从镇中部通过,有152乡道连接东部直达岳城水库大坝,有154乡道连接西部东西艾口和岗子窑村。另有村镇内部道路若干条、曾经通达观台的三条地方铁路,观台经清流-丰乐,观台岗子窑-安阳,台子寨至彭城。
社会
文体事业
1995年5月,观台镇开通观台镇有线广播站,有线电视用户4300户,入户率80%。
2011年末,观台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6个。地方特色民间艺术社武传承300年以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元时期磁州窑遗址2处,三国时期观兵台、白洋城遗址2处,李克保革命烈士纪念亭1座,玉皇庙、老君庙、金堂寺、三教堂宗教建筑4处。学校体育场9处,4个村安装了健身器材。广播电视站1个。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观台镇有幼儿园(所)1所,在园幼儿1100人,专任教师26人;小学9所,在校生3300人,专任教师12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450人,专任教师6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2011年,观台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200万元。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观台镇有镇医院1家,门诊部(所)42个;病床4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3张;固定资产总值192万元。专业卫生人员76名,其中执业医师25人,执业助理医师10人,注册护士7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5万人次。14个村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观台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3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97户,医疗救助22人次,五保供养55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50人。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9万人,参保率95.4%。
邮政电信
2011年末,观台镇有邮政服务网点1个,电信服务网点27个,固定电话用户28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36.6%,移动电话普及率65.1%,宽带接入用户120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600万元。
基础设施
道路
2011年末,观台镇有镇区道路总长度60.9千米;桥梁12座。
公共交通
2011年末,观台镇有镇区汽车客运站1个,日间往返邯郸市、安阳、峰峰、磁县县城等地,日均客运量500余人次。
供电
2011年末,观台镇有镇区变电所1座,主变压器130台,高压输电线路11条。
代表人物
李克保----------烈士
吴勇-------------传奇大力士,民国时期人物,当时盛传观台地区周边正处龙胜时期,有袁世凯在此一跃龙庭,观台镇则出现一位大力士吴勇,据老人讲述,吴勇去白土买缸,路过都党煤矿,与煤矿管理人员打赌,白装了2缸煤炭挑回观台,此为轶事一,另有讲述吴勇母亲想磨面,但是总是石墨总是排不上队,夜里吴勇就把石墨抗到树杈上,第二天母亲就可第一个磨面了。吴勇死后葬于复兴井西侧土坡旁。
马吉森-----六河沟煤矿矿主,民族资本家,马氏庄园住人马丕瑶长子。
杜中兵-------巴奴火锅创始人
武日丰:长江救人英雄
郭庆祥:安阳睿祥仓储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
郭育光-----中国矿业大学首任校长,焦峰潞煤矿子弟学校时期的学生。
魏子盹-------------魏矿师。魏瀚儿子。
魏瀚----------------中国军舰专家,六河沟矿主之一,逝世于观台。
获得荣誉
观台镇被誉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河北省经济强镇。
参考资料
常住人口440728人!磁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出炉.澎湃新闻.2021-06-16
2020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21-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