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田鼠(学名:Microtus agrestis)是仓鼠科田鼠属的动物,体长一般不超过150mm,尾部较短,通常为体长的1/3或1/4。在中国大陆,主要分布于新疆的阿尔泰共和国山和巴尔鲁克山等地,多见于森林和森林草原的潮湿地区。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

形态特征

黑田鼠的后足掌部仅近踵部被毛,其余部分裸露,足垫明显可见。头骨大小和形状随种不同而异,腭骨后缘中央均与翼状骨突相联结。上门齿向下垂伸或略向前倾延,第1下臼齿横叶前方有4~5个封闭的交错齿环,第3下臼齿均具3个半月形或类长方形的斜列齿环。被毛多蓬松。吻部短而钝,耳壳短小。足及四肢均较短,无颊囊。头骨粗而坚实,臼齿一般都分成很多齿叶。咀嚼面平坦,其上有很多左右交错的三角形齿环(少数种类其排列似左右相对),臼齿能终生生长;在鳞骨上生有眶后嵴。

生活习性

黑田鼠主要营地栖和地下生活,以植物为食。生活于森林和森林草原的潮湿地区。

分布范围

黑田鼠广泛分布于欧洲亚洲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安道尔奥地利白俄罗斯比利时波黑和黑塞哥维那,中国,克罗地亚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匈牙利意大利拉脱维亚,列支敦士登,立陶宛,卢森堡摩尔多瓦,蒙古,黑山,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联邦,塞尔维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乌克兰英国

保护等级

黑田鼠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8年名录 ver 3.1——低危(LC)。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