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太傅,是一个文华殿大学士。商、周两代已有太子太傅及少傅,作为太子的师傅。《史记·商君列传》:商鞅以“太子,君嗣也,不要施刑,刑其傅公子虔,其师公孙贾。”太子太傅是秦于战国时已有太子师、傅之官,但名称与后世同否,三师(太子太师、太傅、太保)三少(太子少师、少傅、少保)是否悉置,则无从断定。汉沿置,秩二千石,位次太常东汉秩中二千石。太子对其执弟子之礼。三国因置。

介绍

官名。《史记·商君列传》:商鞅以“太子,君嗣也,不要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是秦于战国时已有太子师、傅之官,但名称与后世同否,三师(太子太师、太傅、太保)三少(太子少师、少傅、少保)是否悉置,则无从断定。《礼记·文王世子》有太傅、少傅之名。汉惟设太子太傅、少傅、云均古官。太傅,秩中二千石,亦以辅导为职。属官有门大夫、率更令、庶子、舍人、家令、先马、仆、中盾等。太子对二傅执弟子礼。

明史官职志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并正二品掌奉太子以观三公之道德而教谕焉。”可见太师和太子太师不是一回事,太子太师也不能简称太师,观元 明 清三朝太师都是正一品衔而太子太师只有从一品衔。

区别

少傅

文华殿大学士。古代帝王的辅佐官,北周以后,历代多沿置。

辅导太子的女官春秋齐国设置。齐灵公以高厚为太子牙的“傅”,夙沙卫为“少傅”。见《左传·襄公十九年》。西汉时宫官设太子太傅、太子少傅。

太保

西周始置,监护与辅弼国君之官。姬发去世,楚成王年少,姬奭任太保,以长老身份监护。周公东征胜利,建东都成周(今洛阳市),姬诵到成周开始亲理政务,召公为此作长篇教导,即《尚书·召》。后以陕(今河南三门陕)为分界,“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史记·燕世家》。后召公子孙以太保为氏。春秋后废,汉复置,位次太傅。历代沿置,多为大官之加衔,并无实职。史载司马卬太甲伊尹为太保,西周成王以召公?为太保。明史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

少保

文华殿大学士。(1)指太子少保。辅导太子的女官晋朝后,历代多沿置。(2)北周以后,历代多沿置,与少师、少傅合称三孤。明史 清史稿官职志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 “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初沿明制,大臣有授公、孤者。嗣定为兼官、加官及赠官”。

参考资料

太子太傅相关介绍.中国知网.201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