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锡尔河拟铲鲟

锡尔河拟铲鲟

锡尔河拟铲鲟,又称拟铲鲟,属于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鲟形目。是世界濒危物种之一,为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

简介

锡尔河拟铲鲟学名Pseudoscaphirhynchus fedtschenkoi .同义名Scaphirhynchus fedtschenkoi .又称为锡尔拟铲鲟、拟铲鲟。

为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之一,是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一种。

形态特征

此鲟十分罕见,个体较小,经济意义不大,与阿姆河大拟铲鲟及阿姆河小拟铲鲟的区别在于背、侧骨板数目多,背骨板15-22枚,侧骨板37-46枚。头和吻突无刺,吻突形状变化无常。胸鳍也有特殊的褶皱。关于名字的来源,在于此类鲟科吻形似铲,首先发现与锡尔河流域,故名。

分布

锡尔拟铲鲟均分布于北半球,主要有3个分布密集区:

1、欧洲的东部,里海黑海咸海地区;

2、环绕北太平洋两岸的亚洲东部和北美洲西部地区;

3、北美洲东海岸地区。

我国分布有8种鲟鱼,主要分布在长江黑龙江省西北的新疆三个区域。

年龄

发现的大个体长为27厘米,30龄体长70厘米,体重2千克

摄食习性

拟铲鲟主要以浮游动物及水生昆虫幼体为食。

生活习性

拟铲鲟为淡水鱼,生活在平原河段。发现的大个体长为27厘米,30龄体长70厘米,体重2千克。

繁殖习性

拟铲鲟6龄时开始性成熟,怀卵量为85-1500粒,卵径小,为1.3-1.8毫米. 在春季4月,在石砾底质河段产卵。

背景资料

拟铲鲟属包括3种:锡尔河拟铲鲟Pseudoscaphirhynchus fedtschenkoi、阿姆河小拟铲鲟Pseudoscaphirhynchus hermanni、阿姆河大拟铲鲟 Pseudoscaphirhynchus kaufmanni。

分布:分布于中亚

生物特性:前两种为极危物种,后1种濒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