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国家扶贫日

国家扶贫日

国家扶贫日(National Poverty Relief Day),是中国国务院湖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在2014年8月29日通过《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扶贫日”的批复》而成立的节日。中国国务院同意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

国家扶贫日具体工作由国务院扶贫办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会议强调,全国扶贫系统要组织动员各有关方面,按照依法合规、节俭务实、注重实效的原则,精心组织开展全国首次“扶贫日”活动,使之成为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较大影响力和较强公信力的公益活动。

到2019年底,西藏自治区74个贫困县区实现摘帽,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1499元增加到2019年的9328元。西藏脱贫攻坚从今年起由集中攻坚阶段全面转入巩固提升阶段。截至2021年,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节日名称

2014年8月29日,国务院湖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国首次“扶贫日”系列活动工作,听取各地的意见建议。会议指出,《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扶贫日”的批复》同意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具体工作由国务院扶贫办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

历史沿革

背景

贫困人口多,按照中国政府标准,到2013年底还有8249万人,参考国际标准还有2亿人。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不仅收入水平低,一些地方还面临着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贷款难等诸多问题。扶贫攻坚难度大,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差、自然灾害多、基础设施落后的连片特困地区。这些地方的贫困问题,是中国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必须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齐心协力打一场扶贫攻坚战。

正式确立

2014年8月29日,国务院湖北省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全国首次“扶贫日”系列活动工作,听取各地的意见建议。会议指出,《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扶贫日”的批复》同意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7日 设立为“扶贫日”,具体工作由国务院扶贫办商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会议强调,全国扶贫系统要组织动员各有关方面,按照依法合规、节俭务实、注重实效的原则,精心组织开展全国首次“扶贫日”活动,使之成为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较大影响力和较强公信力的公益活动。设立扶贫日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核心内容是学习身边榜样,宣传凡人善举,动员广泛参与,培育良好风尚。

活动与仪式

2014年10月17日,第一个扶贫日,主要活动按照依法合规、公开透明、节俭务实、注重效果的原则开展。同时国务院召开全国社会扶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结交流社会扶贫的经验,表彰社会扶贫先进集体与个人,对进一步推进社会各界参与扶贫进行部署,启动第一个扶贫日活动。还召开社会扶贫座谈会,邀请参与扶贫的社会组织、群众志愿者、企业家和专家代表参加,座谈参与扶贫事业的体会,探讨深化社会扶贫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举办主题为“扶贫开发与小康社会”的减贫论坛,动员组织专项活动。积极发动中央和国家机关、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大中小学生、广大青年、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单位和个人,能源、旅游和电子商务等行业,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参与扶贫日相关活动。开展系列宣传活动。组织开展扶贫开发和社会扶贫典型经验宣传报道,面向社会征集“扶贫日”标识和扶贫公益广告。

2015年10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扶贫工作进展和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及扶贫日活动安排等方面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时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郭卫民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把扶贫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度、宽领域、多层次向前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中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各方共同努力,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扶贫开发取得新的明显成效,农村贫困人口继续减少,贫困地区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2016年10月16日上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召开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为获得者颁奖。还举办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研讨会。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扶贫办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研讨会”,邀请地方和中央国家机关有部门负责同志、专家学者、基层代表等参加。启动扶贫专项活动、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举办扶贫日论坛。同时举办15个平行论坛,包括: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健康扶贫,还有妇女和残疾人专门的扶贫论坛等。

2017年10月9日,由中国社会扶贫网承办的“互联网+”精准社会扶贫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国务院扶贫办、工信部等部委领导参加并发表讲话,论坛邀请政府、企业、公益机构和专家学者围绕“互联网+”精准社会扶贫领域的实践经验、取得成果和面临问题开展讨论,提出解决方案。重点推进中国社会扶贫网建设和合作发展,以中国社会扶贫网为核心协力开展 “互联网+”精准社会扶贫工作,动员和聚合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2018年10月17日,扶贫日论坛主题为“深化扶贫改革,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在扶贫日期间举办了产业扶贫、电商扶贫、“互联网+”社会扶贫、旅游扶贫论坛、残疾人扶贫论坛等24个平行分论坛。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指出,只要各地区各部门切实担起责任、真抓实干,只要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继续奋发进取、埋头苦干,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咬定目标加油干,就一定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2019年10月14日下午,以“凝聚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的2019年国家扶贫日社会组织扶贫分论坛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本次论坛由国务院扶贫办社会扶贫司、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指导,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和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共同举办。 

2020年10月14日上午,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协同打赢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题的2020年全国扶贫日生态环保扶贫论坛在北京举办。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欧青平出席论坛并致辞,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庄国泰出席论坛并讲话。会上国务院扶贫办负责人指出,脱贫攻坚通过组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开展退耕还林还草等重大生态工程,极大地促进了贫困地区的生态建设,生态建设通过发展特色种养业、生态旅游、提供就业等为脱贫攻坚和巩固脱贫成效提供了扎实基础,实现了贫困地区一个战场协同打赢打好脱贫攻坚和生态保护两场战役的胜利。10月17日,第七个国家扶贫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中央电视台等中央重点媒体围绕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易地扶贫搬迁、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等,推出专版和重点报道。

2020年12月30日,国务院扶贫办发布2021年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头等重要位置来抓,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脱贫攻坚胜利果实,确保不出现规模性返贫,确保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乡村振兴有序推进。

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深圳市2022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举行。期间深圳组织召开活动座谈会,广泛在全市发动爱心捐款,开展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打造推广一批社会组织参与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特色公益品牌项目;走访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引导支持一批大型企业参与整县整镇帮扶。发挥现有平台效益,开展线上线下同步征集、发动和推广各类公益捐赠项目。创新性将“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与创建国家消费帮扶示范城市紧密结合、一体推动。2023年10月13日,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许兵一行到鹤壁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李福营村调研慰问,推动“四送一助力”结对帮创工作深入开展。

价值与影响

价值

设立“扶贫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格外关心,对于宣传党和政府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和友善互助核心价值观、加强扶贫理论政策研究交流,对于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 推进扶贫开发的工作格局,动员全社会力量继续向贫困宣战,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影响

2017年第二批申请退出的85个贫困县符合脱贫摘帽条件,河北省平山县贵州省桐梓县西藏自治区林周县甘肃省两当县等9省区85个贫困县实现脱贫摘帽。2017年申请退出的中西部20个省区市125个贫困县全部脱贫。中国贫困人口数量从1978年末的7.7亿人下降到2017年末的3046万人,累计减贫7.4亿,年均减贫人口规模接近1900万,贫困发生率也从97.5%下降到3.1%,对全球减贫的贡献率超七成。2013年至2017年累计减贫6853万人,减贫幅度接近70%,不仅每年减贫人数均在1000万以上,而且首次实现了贫困县数量的净减少。到2019年底,西藏自治区74个贫困县区实现摘帽,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1499元增加到2019年的9328元。西藏脱贫攻坚从今年起由集中攻坚阶段全面转入巩固提升阶段。截至2021年,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传承与保护

减贫作为国家重要发展目标,正式列入国家发展规划

1986年起,中国开始实施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设立了扶贫开发专门机构,评定国定贫困县和省定贫困县,制定与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扶贫开发方针,并于1994年、2001年、2011年分别制定了扶贫规划纲要,明确了阶段性扶贫开发目标,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基本手段,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经济持续高增长,成为大幅度减少贫困人口的决定性因素

1979年到2011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9%,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4.6%,为中国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创造了必要条件。与经济增长相伴随的农村地区“四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民非农化、农民工城镇化)是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的根本原因。

不断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

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多种农业补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加对贫困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和专项扶贫资金。中国减贫战略的核心是对贫困人口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发展能力、扩大发展机会。

创新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机制

自力更生、地方为主、国家支持、社会捐赠、对口支援、市场驱动、国际援助,7个机制组成了政府主导、多元投资、相互补充、激励相容、广泛参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相关文化

2018年7月1日起,启动“扶贫日标识(LOGO)有奖征集评选活动”,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评选扶贫日标识(LOGO)。2018年10月16日下午,2018全国脱贫攻坚奖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暨展播活动颁奖仪式、扶贫日标识(LOGO)有奖征集评选活动颁奖仪式、脱贫攻坚先锋系列图书新书发布会暨赠书仪式在北京会议中心举办,国务院扶贫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夏更生出席并讲话。仪式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传媒机构管理司副司长戴振宇宣读《国家广播电视总局 国务院扶贫办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暨展播活动奖励通报》。在此次表彰活动中,《精准脱贫 一路向富》等9部电视类公益广告优秀作品和《中国扶贫日》等9部广播类公益广告优秀作品受到表彰,这些作品将于近期在全国各类媒体展播。吕崇安、林秀杭、杭永忠、肖虎四人设计的扶贫日标识分获二三等奖。自2018全国脱贫攻坚奖公益广告作品征集暨展播活动开展以来,截至2018年10月16日11时,全国已有1014家播出机构播出扶贫专题公益广告共计475408次(广播 202861次,电视 272547次)。其中,663家播出机构登录全国优秀广播电视公益广告作品库下载了“2018年扶贫专题广告”。

节日评价

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时任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王忠林,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先旺)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关键在于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高度,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举全党全国之力推进脱贫攻坚,极大拓展了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脱贫攻坚取得了新的显著成就。(时任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评)

参考资料

2020年“全国扶贫日”倡议书.澎湃新闻.2023-11-02

Tsinghua contributes to poverty relief in Yunnan.清华大学.2023-11-02

10月17日为首个“扶贫日” 国务院将表彰扶贫先进.国家发展门户网.2023-11-02

西藏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新京报.2023-11-02

国家扶贫日,和总书记一起为他们点赞.百家号.2023-11-02

十条“干货”带你了解国家扶贫工作最新进展.新华网.2023-11-02

新闻办介绍10月17日我国第三个扶贫日活动安排.中国政府网.2023-11-02

2017中国扶贫日“互联网+”精准社会扶贫论坛.国家发展门户网.2023-11-02

2018年扶贫日系列论坛综述:二十四坛谈扶贫 合力攻坚最强音.中国经济网.2023-11-02

第五个国家扶贫日到来 网友盛赞中国减贫奇迹.中国经济网.2023-11-02

2019年国家扶贫日社会组织扶贫分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网信网.2023-11-02

2020年全国扶贫日生态环保扶贫论坛在北京举行.央视网.2023-11-02

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央媒这样聚焦贵州! .百家号.2023-11-02

国务院扶贫办:2021年脱贫攻坚要做好这些重点工作!.北方网.2023-11-02

深圳开展2022年“广东扶贫济困日”系列活动 .百家号.2023-11-02

省生态环境厅调研帮扶鹤壁市李福营村 推动乡村振兴提速增量.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11-02

关于扶贫日 你了解多少?.澎湃新闻.2023-11-02

第5个国家扶贫日最振奋的官宣来了:又有85个县脱贫! .百家号.2023-11-02

国务院扶贫办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扶贫日标识.央广网新闻.2023-11-02

全国脱贫攻坚奖公益广告作品征集颁奖、扶贫日标识有奖征集颁奖等活动在京举行 .百家号.2023-11-02

今天是国家扶贫日,王忠林调研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 .百家号.2023-11-02

刘永富: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的新拓展新成就.人民网.2023-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