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清别墅,是中国清代时期由教育家熊希龄在香山创办慈幼院时,利用香山公园内松坞云庄遗址建造的住宅。由于院内一座石壁下淌出的两眼泉水而得名,称为“双清别墅”。双清别墅位于北京市香山公园内东南部的半山腰,占地约7000平方米,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双清别墅有放生池、梦感亭、大石台、古经幢、石屏、辽王坟、蟾蜍峰、双清泉等景观。1860年和1900年,双清别墅所在处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洗劫焚毁而废弃;1917年,教育家熊希龄先生创办著名的香山慈幼院,并在此修建了一座别墅,称为“双清别墅”。1949年3月25日,国家政府机关进驻北平后,在此居住和办公。双清别墅是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第一站,曾是中国中央的指挥中心。见证了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光荣历程。1980年双清别墅正式对游人开放。1986年10月1日,香山公园把所搜集的大量照片和资料汇集起来在此展出。2018年双清别墅作为香山革命纪念旧址,实施全面修复。

2019年10月7日,双清别墅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3月,被北京市文物局确定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历史沿革

双清别墅系教育家熊希龄在香山创办慈幼院时,利用香山公园内松坞云庄遗址建造的住宅,现存主要建筑始建于民国时期,外观拙朴、结构简单,造园手法平淡。

封建时代的皇家园林

清乾隆十年(1745年),爱新觉罗·弘历乾隆将香山前朝行宫、寺庙旧址加以整治修,修筑垣墙,建成静宜园。双清别墅所在地正是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的松坞云庄/栖云楼,其景致被描绘在宫廷画中。院中双井水质清冽,乾隆皇帝御题“双清”二字,对院中景观的题咏多达二三十篇。

咸丰十年(1860年)和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静宜园先后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洗劫、焚毁。清末样式雷图纸中显示,彼时松坞云庄中半数楼台亭廊标注了“塌无存”,幸存建筑也都标注了“檐头脱落、木植不齐”“。清廷再无财力修维护,只能任由其倾妃落,乃至成为废墟。

民国时期的私家别墅

1918年起,著名慈善教育家熊希龄先生在静宜园遗址上筹建“香山慈幼院”,将其中的“松坞云庄”遗址辟为自住的别墅,并以乾隆御题“双清”二字命名,亲笔题写在新建西洋门的门额上。他对遗址进行了一番改造,使双清别墅完成了从古代皇家园林到近代私家园林的转化,形成了后来的整体布局。1937年至1945年,北平沦陷,香山慈幼院在日军占领下,房舍毁坏,宅园荒芜,双清别墅也难以幸免。

前国家领袖驻地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香山慈幼院移交给了北平市人民政府接管。2月7日,国家选定香山为临时驻地,3月25日,中国国家领导人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迁来,入住香山,其中主要领导人入住双清别墅,其余领导人入住来青轩。中国国家主要领导人在双清别墅居住的半年内,指挥了渡江战役,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南京政府向何处去?》等重要文章,清代宫廷画中的香山公园二十八景,清末松坞云庄建筑保存状况(作者据样式雷图纸绘制)并于9月21日移居中南海菊香书屋。

中国国家主要领导人在香山双清别墅居住期间,也曾多次进城,出席各种会议,参加各种活动,但工作结束之后,还是返回香山双清别墅住宿。直到政治协商会议即将在中南海召开之前,于1949年8月23日,告别了香山,定居在中南海丰泽园内的菊香书屋。自1949年3月25日,至8月23日,中国国家主要领导人在香山双清别墅居住了5个月。

新中国成立后的人民公园

1956年,香山开辟为人民公园。多年后双清别墅房屋出现部分倒塌,遵照国家领导人的指示,双清别墅于1974年开始由万里负责实施修复。1979年由叶子龙负责对毛主席旧居进行复原陈设。1980年双清别墅正式对游人开放。1986年10月1日,香山公园把所搜集的大量照片和资料汇集起来在此展出。2018年双清别墅作为香山革命纪念旧址,实施全面修复,于2019年年9月13日重新向公众开放。

建筑格局

双清别墅坐北朝南,全园仅设一个院落,分两层台地,四周设有虎皮石砌筑的园墙,南、西两侧围墙兼作护坡,直接与岩壁连为一体。大门位于别墅东侧,从笔直的磴道拾级而上,可来到门前的平台之上。大门采用石砌,造型简洁,顶部做成山花样式,额枋上阳刻“双清别墅”四字,为熊希龄亲笔题写,字迹古朴凝重。

别墅格局宽敞,北侧为正厅三间,左右带耳房,均以灰砖砌筑,外刷白粉,其造型在传统硬山坡顶的基础上作了简化处理。正厅的北侧凸出一个平台,在此可观赏远近山峰。别墅中央位置辟有一个水池,其轮廓北为曲尺形,南为弧形,左右对称,池中经常蓄养游鱼。池北有平台伸入水面,台上建有一座六角亭,柱子和吊挂均刷红色油漆,其造型在传统攒尖亭的基础上适当作了简化,取消了翘角飞檐。正厅之西的北墙上建有一座石雕中式屏风,顶部为圆弧形,上雕龙头;中央辟为佛龛,外框为拱形,内部雕有小型坐佛侧的石柱为香山寺遗物,上面镌刻着爱新觉罗·弘历御笔所题的楹联:翠竹满庭瞻法相,白云一坞识宗风。石屏之下有一个弧形轮廓的小水池,内设喷泉。喷泉之南存有一个石雕须弥座台基。别墅西侧设有藤架,缠绕藤蔓。松柏掩映之下可见一个圆桌,其实是一座古代建筑石雕柱础。南侧存有一座尺度很大的石台基,周围叠青石环绕,此即清代松坞云庄中的栖云楼遗址。台基之北和东西两侧均有叠石踏步可登,在此可俯瞰水池和六角亭,并与正厅隔岸相对。别墅西侧又有一层台地,置有别馆,为熊希龄的书屋兼休息室。由此沿山径可登西南方向的欢喜园,即熊希龄的寝室。西北处另设一座旁门,与北侧山路相通。

景观设置

双清别墅院中主要有上下两个展室、六角红亭和防空洞。

双清别墅有放生池、梦感亭、大石台、古经幢、石屏、辽王坟、蟾蜍峰、双清泉,称“双清小八景”。院内一座石壁下两眼泉水汩汩,乾隆在泉旁石崖上御题“双清”二字。双清别墅整个院落,约有7000平方米,别墅门楣上阳刻楷书“双清别墅”。

双清别墅一池清水占院六分之一,池北侧一排坐北朝南三间白色平房,房前有一座六角亭,几把旧式的藤椅和瓷鼓置于亭中。池西侧巨大的葡萄架下是一张石桌、几个小凳。由三间平房向西拾级而上,半山腰的一排平房是毛泽东家属生活的地方,现为陈列室。

三间平房是毛泽东工作生活的地方,现称毛主席故居。有史料说,那时,秘书每天从各地送来的文件、电报等材料中选重要的请毛泽东阅示,文件摞在一起通常有五寸厚。

三间平房中间是会议厅,墙上至今张挂着巨幅《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形势图》,图上箭头、圈点,还保留着解放战争时期敌我双方军事力量部署,以及中共中央指挥作战方略的轨迹。影壁墙后的地图,显示着当时解放军的分布情况。

会议厅东侧是办公室。宽大的办公桌上摆放着老式电话、笔墨等;办公室的里侧有一个小间,是小餐厅。会议厅的西侧是卧室,一张宽大的木板床占据了多半间屋子。床边的衣架上,挂着打补丁的中山装和衬裤,磨出洞的皮拖鞋放在床下。

院南侧顺一小径向上,可见一座防空洞洞门。洞口外的水泥护墙上,刻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工兵第二团三营”“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五日竣工”的字样。因为没有敌机来袭和突发事件,防空洞并没有使用,只是毛泽东曾来这里视察过一次。

上展室

上展室内是毛泽东在香山的图文展,下展室内则是毛泽东在香山的实物陈列展。毛泽东当年工作居住的地方集中在下展室,有三个主要功能区:办公室、会客室和卧室。进门之后,右侧玻璃门内是毛泽东当年的办公室。就是在这间办公本刊记者钱敏双清别墅——进京“赶考”第一站双清别墅院子外景室里,毛泽东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废寝忘食。写下了《论人民民主专政》。“党的28年是一个长时期,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这是值得庆祝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胜利,因为这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胜利。但是我们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走路,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1949年6月30日,建党28周年前夕,毛泽东亲自执笔的8000字雄文《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

下展室

下展室的中心区域,较为开阔的空间是会客室兼会议室。就是在这里,毛泽东当年会见了一批重要人物,如中国国民党和谈代表邵力子等,以及各界民主人士张澜、柳亚子等。下展室的左侧是一间卧室,里面有一张床,长2.2米,宽1.85米,这在当时算是非常大的。不过,据绪银平介绍,当年毛泽东睡觉只占一半左右,剩下部分则放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毛泽东酷爱读书,在香山是这样,后来到了中南海也是这样。

六角红亭

六角红亭,是双清别墅的标志性建筑。在工作之余,毛泽东常常来到亭下休息,观赏周围的景色。在六角红亭下,毛泽东手持报纸,阅读刊登南京解放报道的《进步日报》成为经典时刻被定格。在下展室一进门的地方,游客就能看到这幅放大版的珍贵照片。

价值意义

双清别墅是中国共产党“进京赶考”第一站,曾是中共中央的指挥中心。见证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历程。

文化活动

双清别墅自1993年对外开放“毛泽东在双清”展览以来,接待了数百万游客,数千家机关、企事业、学校等团体,对开展爱国主意教育、弘扬民族精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每到“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等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日子,都会有学校和社会团体来此组织主题党、团活动,社会效应良好。

保护措施

1973年3月,周总理在玉泉山工作期间,曾到香山公园散步,他见到双清别墅的房间有的已经倒塌,就下达修复要求。为了恢复双清别墅原貌,有关方面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及图片,竟然没有一张反映双清别墅房屋轮廓的照片,有的只是反映局部的照片。因此,有关方面向当年在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寻找相关资料。不久,有关负责人找到了在北京市公安局的同志,向他寻找有关双清别墅的照片。提供了一张珍藏多年的老照片,1974年7月,双清别墅修复工程竣工。

1976至1986年,香山公园陆续收集到毛泽东主席在双清别墅居住期间使用过的部分实物及一些资料,经过筹备后,1986年10月在双清别墅举办“双清革命史迹展览”。1993年7月1日“毛泽东在双清”展览对外预展。

1993年,双清别墅按照原状进行恢复后展出,但来青轩、思亲舍、小白楼、丽瞩楼、镇芳楼等处一直没有对外开放。

北京市出台相关保护实施方案和文化建设长期规划等重要文件,明确提出建设“进京赶考”建立新中国主题片区的任务。2018年4月,香山革命纪念地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北京市对双清别墅、来青轩等8处旧址进行保护修缮,并建成香山革命纪念馆。2019年9月13日,香山革命纪念地旧址正式面向公众开放。

2022年,香山革命纪念馆举办了“百川归海人民至上——香山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协商建国实践专题展览”。为筹备专题展览、筹集文物展品,纪念馆工作人员跑了全国20家纪念馆。在东北地区哈尔滨市政协文史馆,工作人员搜集到了1948年发行的《毛泽东选集》,是当时中共中央东北局送给赴哈尔滨民主人士阅读的。

重要荣誉

1979年,双清别墅被公布为北京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双清别墅被命名为“北京市青少年教育基地”;

2009年5月21日,香山双清别墅晋升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9年10月,双清别墅被中国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3月,双清别墅被北京市文物局确定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参考资料

香山双清别墅(香山公园).北京市人民政府.2024-01-25

双清别墅.北京市文物局.2024-01-25

双清别墅.光明新闻.2024-01-25

双清别墅:在新中国诞生的前夕.人民网.2024-01-25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 你家乡有哪些?.中国网.2024-01-25

双清别墅的那些珍贵掌故.新浪财经.2024-02-01

香山双清别墅.北京旅游.2024-01-25

老照片“保住”双清别墅.凤凰网文化.2024-02-01

香山革命纪念地:红叶之外,更有红色历史.搜狐网.2024-02-01

双清别墅.北京市文物局.2024-01-25

香山双清别墅.北京旅游.2024-01-25

北京公布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澎湃新闻.2024-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