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期乡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桑日县东北部,东邻加查县,北与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相邻。增期乡总面积为1197.81平方千米,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户籍人口为4419人。增期乡由原沃卡乡和增期乡合并而成,1988年撤区建立。乡人民政府驻地为增期村。
历史沿革
增期乡由原来的沃卡乡和增期乡合并而成。
1959年,建沃卡区;同年,设真纠区。
1988年,撤区改乡;同年,撤区建立增期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增期乡地处桑日县东北部,东接加查县,北与拉萨市墨竹工卡县相邻,距桑日县城75千米, 行政区域面积1197.8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增期乡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地形以高山谷地为主,平均海拔4500米。
气候
增期乡属高原温带季风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5℃,年日照时数2750小时。
水文
自然资源
增期乡境内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雪豹、黑颈鹤等,以及二级保护动物原麝、雪鸡、亚洲黑熊等。此外,还有狼、山鸡、黄羊、猴、旱等动物。珍贵药材资源包括冬虫夏草、川贝母、雪莲花、麝香、黄连等。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增期乡辖13个行政村:增期、卡乃、雪巴、支巴、措巴、白金、达古、梦琼、真措、米东、岗布、帮贡、达杰。有42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增期乡辖13个行政村, 乡人民政府驻增期村。
人口
2011年末,增期乡辖区总人口4354人。
2017年末,增期乡常住人口为4493人。
截至2018年末,增期乡户籍人口为4320人。
截至2019年末,增期乡户籍人口为441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增期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680元。
农业
增期乡农作物以稞麦、冬小麦、油菜、豌豆为主。2011年,增期乡生产粮食1322吨,油菜总产量446吨,蔬菜总产量303吨。
增期乡畜牧业以饲养牦牛、黄牛、山羊、绵羊、马为主。2011年,增期乡牲畜年末存栏33752头,年出栏10695头。2011年,生产肉类743吨,奶类产量691吨。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增期乡初中普及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增期乡广播电视到农家工程已基本实现。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增期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以上。
社会保障
2011年末,增期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
工业
2018年,增期乡有工业企业1个。
商业
2019年,增期乡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个。
交通
境内有贡桑线公路经过,为当地提供交通便利。
地名由来
增期乡地名源于藏语“池塘边”的意思,据传在很久以前这里有一个小池塘,当地居民都生活在其周围。
风景名胜
达古景区
达古景区属桑日县增期乡达古村,距桑日县县城40千米,平均海拔3200米,景区有四处景点:达古溪流景点、白沟景点、街需景点、嘎堆雪追景点。
思金拉错
思金拉错位于桑日县增期乡北部,海拔4500米。藏语意为具有威力的神湖,当地群众称为“财主百龙之王”居住的神湖。形状犹如聚宝盆,四周群峰簇拥,山脉相连。传说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曾赴思金拉措向财主墨竹思金龙王求金,后来每年藏历的六月十五日,历代班禅、达赖喇嘛及直贡活佛都要来到思金拉措财神湖祭拜,向湖中投入金银财宝以报神湖的恩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