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是依托于汉景帝阳陵陵园而建的集考古发掘、文物保护、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景区,位于西安市北郊的渭河之畔,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正阳办事处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线公路东段,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1998年10月筹建汉阳陵博物苑。1999年9月,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建成并对外开放。2008年初更名为汉阳陵博物馆。2016年10月经省编办更名为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汉阳陵博物馆)。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占地3000余亩,共设有常设展区四个、临时展厅三个 ,建成有考古陈列馆、帝陵外藏坑遗址保护展示厅、南阙门遗址保护展示厅、宗庙遗址四大保护展示系统,有“月季园”“樱花园”“银杏林”等特色景观。博物院共有藏品7386件(套),其中珍贵文物811件(套),展示文物10000余件,分为着衣式陶俑、塑衣式陶俑、陶塑动物俑、铜镜、印章、封泥等类别。2021年全年接待参观总人数13.7487万人次。

历史沿革

汉阳陵考古陈列馆

1972年,陕西省博物馆的专家发现、试掘和确定了阳陵刑徒墓地;1978年,咸阳市博物馆的考古工作者对汉阳陵陵园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测了帝陵、后陵、门阙、部分陪葬墓,发现了德阳庙、阳陵邑等遗址;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对汉阳陵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取得了较大收获。

1990年,为了配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用公路的修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成立阳陵考古队,对汉阳陵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次年5月,汉景帝阳陵从葬坑及其彩绘陶俑被评为199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997年至1998年,重点对帝陵的结构布局及陪葬墓园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测绘钻探和发掘。1998年10月,征地3000亩,筹建汉阳陵博物苑。次年2月,阳陵队开始正式发掘阳陵帝陵东侧第11-21号从葬坑。同年9月,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建成并对外开放。

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包括阳陵在内的西汉帝陵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次年7月,国家文物局批准了《汉阳陵保护与利用规划》。2003年5月1日,阳陵南阙门遗址保护展示厅正式对外开放。2006年3月31日,帝陵外藏坑遗址保护展示厅和宗庙遗址保护对外开放。

汉阳陵博物馆

2008年初更名为汉阳陵博物馆,5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10月汉阳陵博物馆游客服务中心工程开始施工。2009年2月,博博物院获第二批“陕西省平安景区”称号。次年入选首批国家遗址公园,12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2012年6月9日,汉阳陵博物馆被授予“陕西省青少年模拟考古实践基地”。2015年3月,博物院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厅评为“2014年度优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2016年10月经省编办更名为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汉阳陵博物馆),并明确为正处级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2020年5月,博物院入选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12月,博物院获“2020陕西文明旅游景区”。

建筑格局

建筑特色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建成有考古陈列馆、帝陵外藏坑遗址保护展示厅、南阙门遗址保护展示厅、宗庙遗址四大保护展示系统,采用址保护展示、局部封护复原的原则建设,打造了“月季园”“樱花园”“银杏林”等特色景观。

帝陵外藏坑遗址保护展示厅是在帝陵封土东北10条外藏坑上构建而成的全地下建筑,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建成的全地下遗址博物馆。馆内由中空镀电加热玻璃幕墙和通道将文物和游客分隔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温湿度环境中。

南阙门是帝陵陵城四门中的南门,也叫朱雀门,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由两组对称相连的“三出阙”建筑组成,南阙门遗址保护展示厅外观是一座仿汉式阙门建筑,采用钢结构将整个遗址全面覆盖起来,外在形态为仿阙门形式的设计。

宗庙遗址(即“德阳宫”遗址)是阳陵陵园中重要的建筑遗迹,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

馆内布局

汉阳陵是西汉刘启刘启与王皇后同异穴合葬的陵园,主要由帝陵陵园、后陵陵园、南区从葬坑、北区从葬坑、礼制建筑、陪葬墓园、刑徒墓地及阳陵邑等部分组成。帝陵陵园为方形,坐西向东,封土四周被81条呈放射状的陪葬坑簇拥着;陵园东阙门外的神道长达900米,与宽达110米的司马道相接,向东直通5千米之外的阳陵邑,司马道南北两侧整齐排列王侯将相和文武百官的10000余座陪葬墓。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占地3000余亩,共设有常设展区四个、临时展厅三个。 

陈列展览

基本陈列

帝陵外藏坑遗址保护展示厅采用影视成像技术演绎当年真实历史事件的幻影成像节目,在最大限度科学保护文物遗存的前提下。可近距离、多角度欣赏文物遗存。

汉阳陵考古陈列馆设有《巍乎盛景——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基本陈列》展览,内容分为三章8个板块,第一章《静默帝王盛景创开》,介绍“文景之治”背景下的刘启治国理念、历史贡献以及阳陵的规划营建。第二章《微缩帝国盛景重现》,采用近三十年的考古发掘研究成果,通过出土文物,重点讲述汉阳陵陵园历史格局及其文化内涵。第三章《巍峨帝陵盛景永存》,以图文形式呈现汉阳陵大遗址保护管理与展示利用新方法,展览设计9处多媒体互动体验区。

南阙门遗址保护厅图片资料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阙楼建筑发展演变的历史,既完整地保护了现存的遗址,又将汉代帝王才可享用的三出阙高台建筑的风貌展现给游客。

宗庙遗址(即“德阳宫”遗址)是目前发现保存最完整的帝陵陵庙建筑遗址,是阳陵陵园中重要的建筑遗迹,采用了将遗址局部复原水平上移、大面积进行绿化的方式保护和展览文物。

专题展览

巍乎盛景——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基本陈列展于2019年5月7日开幕,共展出精品文物近千件,内容分为三章8个板块,分别为第一章《静默帝王、盛景创开》,第二章《微缩帝国、盛景重现》,第三章《巍峨帝陵、盛景永存》。

治世之光——西汉帝陵考古成果暨致敬考古百年展于2021年7月23日开幕,展览以西汉帝陵为焦点,回顾考古学发展史,归纳西汉帝陵主要发现与研究成果,彰显西汉帝陵考古对陕西省乃至中国文化事业的重大意义。展览共汇集陕西精品汉代文物111件(组),其中一级文物31件(组),二级文物20件(组),三级文物45件(组)。展出文物有汉宣帝杜陵金玉杯、汉元帝渭陵玉辟邪、四神瓦当、咸阳杨家湾汉墓彩绘兵马俑等。展览共分四个部分,为“百年接续耕耘继往开来求索”“汉家陵阙若都邑”“治世典范垂千年”“盛世华章耀中国”。

馆藏文物

综述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共有藏品7386件(套),其中珍贵文物811件(套),展示文物10000余件,分为着衣式陶俑、塑衣式陶俑、陶塑动物俑、铜镜、印章、封泥等类别。

主要文物

着衣式彩绘女俑平均身高约53厘米,裸体。通体施有橙红色彩绘,头发、眉毛、瞳仁均呈黑色。头发由额际中分经两,至脑后合拢髻,横。据考古迹象表明,彩绘女俑原本安装有可以活动的木质手臂,身穿丝质或麻质的服饰,由于深埋地下,年代久远,致使衣物腐朽、木臂成灰,出土时以裸体缺臂的状态面世。

塑衣式彩绘跽坐侍女俑高41厘米,身着紫色交领右曲裙深衣,从领口来看其里外共穿三层衣袍。袖口、领口、衣襟处皆绘有黄色、红色、黑色锦缘。发式前额中分,长发后拢于项背处挽成垂髻,髻下分出一缕青丝下垂。跽坐侍女俑五官端正,眉目清秀,双手向前平伸,可能原持有物品,似在侍候主人宴饮或观赏歌舞。

彩绘陶马高70厘米,身长约80厘米。四肢强劲,膘肥体壮。陶马面部刻画得简洁生动,耳如竹削,双眼突出,嘴巴微张,鼻翼动,下颚开裂,虽伫立于静态,却有奔腾欲驰之势。

四乳四神纹镜直径11.8厘米,纹饰清晰,做工精细,规整。镜为圆形钮圆座,外饰一圈宽带纹。主纹区以四个带座乳钉平分为四区,每区饰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间以云纹点缀。装饰精美,宽缘,缘上饰有一周双线波折纹。

军武库器印章于帝陵南区16号从葬坑出土,铜质方形印,桥形钮,阴刻,字体清晰,左起竖读为反字“军武库器”。《说文解字-附音序笔画检字》:“库,兵车藏也”;《礼记·乐记》郑注:“库谓车马兵甲之处也。”掌管武库,负责军器收藏、配给,也是管理冶炼铸造手工业的一个机构,内设各种作坊,兼造兵器与其他器物,掌管御用仪仗。阳陵出土的这枚印章便是军队自己的武库之印。

“阳陵令印”封泥出土于阳陵邑,残长2.92厘米,宽2.69厘米,厚0.7厘米,重7.78克,泥质,近方形,侧面与明显的指纹印。正面有四个阳文隶书“阳陵令印”,字体清晰。背面较平,有四道绳纹勒痕。

学术研究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建有国家陶质彩绘文物科研基地工作站;“基于大数据的汉阳陵外藏坑保存状态预测研究”课题,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立项;博物院参与的“遗址博物馆环境监测与调控关键技术研究”课题获“十二五”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创新二等奖

2021年,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编撰的《汉阳陵与汉文化研究》第四辑正式出版,省级科研课题《文景时期的随葬品与汉代社会文化研究》通过立项评审工作,联合省考古院撰写的《汉阳陵东区陪葬墓M3之外藏坑考古发掘简报》在《考古与文物》上发表。《遗址博物馆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已前期工作,出版《汉代体育游戏》绘本。

文化活动

文创设计

2021年,汉景帝阳陵博物院“星汉灿烂”系列文创产品获得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主办的“全国百佳文化创意产品”评选活动第三名;“汉风无极”系列文创产品,荣获西安碑林博物馆协会2020年第三届陕西优秀文创作品评选会“特等奖”;“星汉灿烂”系列文创产品,荣获“二等奖”。与环球网合作,录制文创视频,在其“国潮有礼”新春推介频道推送。线下多渠道宣传,在游客服务中心开办“文创展销店”,走进书城(曲江书城)、走进商场(暂未进行)、走进展会(全球授权展•上海站、北京平谷休闲博览会、第五届丝博会、“5.18国际博物馆日”),对文化创意产品进行营销推广;与安康市政府合作开发秦汉古茶系列产品。

社教活动

2021年,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直播讲座及活动9次;发布藏品介绍、线上教育课程及馆内资讯等75篇,粉丝两万余人,阅读量总计281万次。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传播体育文化共襄全运盛会”系列文化活动,活动期间共有164.2万人次在线观看。“汉代体育运动”系列视频在学习强国陕西省学习等平台发布,并在西安市3000辆公交车移动电视循环播放一个月。

2021年,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展二十四节气主题活动,推出“跟着节气游阳陵”微课和“阳陵二十四节气”系列线上教育课程,被《学习强国》陕西学习平台以“漫绘·节气”和“节气小课堂”主题进行专题推送,应邀加入以高校、科研机构为主体的“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组织策划了“汉代达人秀”线上和线下课程,与清华附中秦汉学校联合承办“记忆与荣光——传承优秀文化践行时代精神”宣讲活动、与西安外国语大学合作举办“端午节过端午馆校共话中国情”主题活动、与碑林区南门小学开展“一书一世界馆校共全运”儿童节主题活动、“红色体育·追溯千年”开学第一课等活动,制定出台《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研学旅行实施方案》。

文创市集活动

2024年8月13日,由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西安市市民游客服务中心、陕西省动漫游戏行业协会等联合举办的“创意西安·文化传承”文创市集活动在大雁塔文化广场开幕。活动现场,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开展特色研学“穿汉服习汉礼”活动,进行汉服历史渊源介绍和礼仪规范、姿态动作展示并进行了关于汉文化的特色宣讲。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的特色文创产品展区推出了特色文创“四神系列”冰箱贴、明信片,“大汉长安”系列书签等,同时还推出了VR体验区让游客仿若“穿越”至汉阳陵地下宫殿,感受千年古陵的壮丽与神秘。

所获荣誉

2008年5月,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2009年2月,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获第二批“陕西省平安景区”称号,并被授以牌匾。

2010年,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入选首批国家遗址公园,并在同年12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2012年6月,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被授予“陕西省青少年模拟考古实践基地”。

2013年1月,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被评为2012年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并获“全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5月,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获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陕西省委员会陕西省文物局授予的“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称号。

2015年3月,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被中国科协办公厅评为“2014年度优秀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2020年5月,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入选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2月,汉景帝阳陵博物院获“2020陕西文明旅游景区”。

参考资料

旅游景区.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2024-10-17

Han.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4-10-17

大事记(2008年).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4-10-17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4-10-17

阳陵简介.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4-10-17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参观攻略(2023年更新).陕西省文物局.2023-12-31

院级领导.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3-12-31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章程.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3-12-31

阳陵简介.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3-12-31

遗址公园建设.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3-12-31

藏品.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3-12-31

年接待量.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3-12-31

风从大汉来——汉景帝阳陵博物院建院20年纪实.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3-12-31

大事记(1999年以前).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3-12-31

大事记(2000年—2006年).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3-12-31

大事记(2009年).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3-12-31

大事记(2012年).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3-12-31

大事记(2015年).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3-12-31

西安34个旅游景区向全国医务工作者免费开放.央广网.2020-05-14

2020年大事记.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3-12-31

帝陵外藏坑遗址保护展示厅.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3-12-31

南阙门遗址保护厅.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3-12-31

宗庙遗址.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3-12-31

考古陈列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3-12-31

《巍乎盛景——汉阳陵考古陈列馆基本陈列》展览开幕.央广网百家号.2023-12-31

“治世之光——西汉帝陵考古成果暨致敬考古百年展”开展.中国新闻网百家号.2023-12-31

着衣式彩绘女俑.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3-12-31

塑衣式彩绘跽坐侍女俑.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3-12-31

彩绘陶马.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3-12-31

四乳四神纹镜.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3-12-31

军武库器.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4-01-05

“阳陵令印”封泥.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4-01-05

汉景帝阳陵博物院 2021 年度报告.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3-12-31

陕西:消费新场景,点燃经济主引擎.陕西网.2024-08-18

大事记(2013年).汉景帝阳陵博物院.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