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蛔虫病症是蛔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尤其是小肠所引起的疾病。本病流行广泛,儿童发病率高。肠道蛔虫症患者及绦虫者粪便含受精卵,是主要传染源。猪、犬、鸡、猫、鼠等动物,以及苍蝇等昆虫,可携带虫卵或吞食后排出存活的虫卵,也可成为传染源。农田劳动等接触污染的泥土,经手入口或生食带活虫卵的拌鲜菜、瓜果等容易感染,亦可随灰尘飞扬吸入咽部吞下而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喜好地上爬行、吸吮手指等致其易受感染,尤以学龄期儿童感染率高。使用未无害化处理的人粪施肥的农村,人口感染率达50%。蛔虫病致肠梗阻者常有阵发性腹部绞痛、呕吐,停止排气、排便;蛔虫某些分泌物作用于神经系统可引起头痛、失眠、智力发育障碍,严重时出现癫痫、脑膜刺激征或昏迷。蛔虫代谢产物可引起宿主的肺、皮肤、结膜、肠黏膜过敏,表现为哮喘、荨麻疹结膜炎腹泻等。本病需应用药物进行驱虫治疗。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就诊科室

病因

传染源是蛔虫病患者和感染者。大量的虫卵随患者粪便排出,污染蔬菜及泥土,在适宜的温湿度下,约经2周,发育为成熟虫卵。成熟虫卵经口到胃,大部分被胃酸杀死,少数进入小肠孵化发育为美国白灯蛾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症状

检查方式

血常规

便检查

影像学检查

内镜检查

诊断

临床表现

肠道蛔虫症常引起反复发作的上腹部或脐周腹痛。由于虫体的机械性刺激及其分泌的毒物和代谢产物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和异性蛋白反应,如纳差、恶心、呕吐、腹泻和荨麻疹。儿童严重感染者,可引起营养不良,精神不安,失眠、磨牙、夜惊等。

肠内蛔虫病一般处于安静状态,但受到各种刺激(如高热、消化不良、驱虫不当等)后易使蛔虫骚动及钻孔,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常见的有:

1.胆道蛔虫症

系蛔虫钻入胆道而引起,表现为剑突下突然发生阵发性绞痛或钻顶痛,可放射至背部及右肩部,难于忍受,极度不安。常伴有恶心及呕吐。腹壁软仅疼痛发作时腹壁轻度肌肉痉挛,剑突下明显的局限性压痛。当进入胆道的蛔虫退到小肠后,则症状突然消失。若蛔虫进入胆囊管或肝内胆管时,可继发细菌感染而引起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管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深入肝内胆小管时可产生细菌性肝脓肿。当蛔虫病残体或蛔虫卵长期存留胆管或胆囊时,可以其为核心,逐渐形成胆石。

2.蛔虫性肠梗阻

多见于小儿。由于虫数较多,扭结成团阻塞肠腔,引起部分肠梗阻。病人有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腹壁软,可扪及大小不等粗麻绳样索状块物。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完全性大肠梗阻

3.其他

伤寒或少数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感染蛔虫后,蛔虫可穿破病变处肠胃壁引起穿孔,产生盆腔腹膜炎。蛔虫向上逆行时可由鼻孔、口腔排出,或钻入耳咽管而引起耳鼓膜穿孔,并由外耳道排虫。偶尔蛔虫病可到达喉或气管,引起窒息。

怎样治疗肠道蛔虫症

驱虫治疗

异位蛔虫病及并发症的治疗

危害

预后

怎样预防肠道蛔虫症

参考资料

蛔虫病.有来医生.2024-09-04

肠道蛔虫症.春雨医生.2024-10-11

蛔虫要挂什么科室.39健康.2024-10-11

蛔虫病.39健康.2024-09-04

蛔虫病.中医中药网.2024-10-11

肠道蛔虫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有来医生.2024-09-04

如何预防蛔虫病.太平洋亲子网亲.202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