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膜炎,俗称“羊结膜炎”,是结膜组织的炎性疾病,是眼科常见病之一。

结膜炎是结膜与多种微生物及外界环境相接触,但结膜具有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防护屏障和功能,若这些防御能力减弱或外界致病因素增强,将引发结膜组织炎症,其特征是血管扩张、渗出和细胞浸润,这种炎症统称为结膜炎。

结膜炎一般分为流行性结膜炎、急、慢性结膜炎(又称卡他性结膜炎)和疱性结膜炎四种。属中医学天行赤眼”“天行赤眼”“暴风客热”“暴发火眼”“目赤”“金疳''等范畴,并且具有传染性。流行性结膜炎,多因肺经郁热,加之感染时疫气毒所致,或由传染而致。急性结膜炎,多因细菌感染引起,或因风热外袭所致。慢性结膜炎,多由急性迁延失治转化而成,或重受湿邪郁闭,脉络受阻所致,或由烟尘刺激、视力疲劳、屈光不正、饮酒过度、睡眠不足等因素所诱发。疱性结膜炎,多由肺经燥热,或肝经实火,复感风邪,风热搏结于目所致。

病因

结膜炎病因微生物感染最常见,致病微生物可为细菌、病毒或衣原体;物理性刺激和化学性损伤(如医用药品、酸碱或有毒气体等)也可引起结膜炎;还有免疫因素(过敏性)、与全身状况相关的内因(甲状腺疾病等)、邻近组织炎症蔓延引起。

临床表现

根据结膜炎的发病快慢可分为超急性、急性或亚急性、慢性结膜炎。按结膜对病变反应的主要形态可分为乳头性滤泡性、膜/假膜性、瘢痕性和肉芽肿性结膜炎。结膜炎症状有异物感、烧灼感、痒、畏光、流泪。

诊断

诊断原则

结膜炎的诊断通常根据患者临床表现,不同类型的结膜炎症状可有所差异,但其具体病因的判断多需结合实验室检查

结膜炎诊断

结膜炎临床上可根据其基本症状和体征做出诊断,但确诊结膜炎的病因需依靠实验室检查,包括细胞学、病原体培养和鉴定,若有条件还可行免疫学和血清学检查等。其中细胞学检查对不同类型的结膜炎,结膜分泌物涂片检查革兰染色、吉姆萨(Giemsa)染色有助于临床诊断。细菌性结膜炎涂片中性粒细胞占多数,病毒性结膜炎则是单核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占多数。假膜形成(流行性角结膜炎)时中性粒细胞增多,提示结膜坏死。衣原体结膜炎涂片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各占一半;过敏性结膜炎活检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春季结膜炎上皮细胞中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或嗜碱性颗粒。沙眼滤泡破裂后,结膜分泌物涂片和刮片检出浆细胞阳性。结膜刮片找到包涵体也有助于沙眼确诊。另外,病史对诊断非常重要,感染性结膜炎多双眼发病常传染至家人或社区人群。

鉴别诊断

沙眼的炎症上睑结膜较下脸严重,滤泡常出现于上睑结膜边缘部。累及上睑结膜的其他疾病主要有上方角膜缘型角结膜炎、眼睑松弛综合征等春季角结膜炎是一种慢性过敏性结膜炎,发病有季节性,常于春季和夏季早期发病,巨乳头可见于上睑板前结膜,在黑种人中,乳头常发生于角结膜缘。在特发性角结膜炎中,巨乳头增殖性改变主要发生于上眼睑,但也可发生于下眼睑,常年发病,慢性者可引起角膜新生血管和瘢痕形成接触镜、义眼和暴露的缝线也可引起上眼睑结膜继发性巨乳头形成,继发性巨乳头与滤泡的鉴别有一定的困难,相对而言,滤泡更像球体,且中央苍白。

治疗

治疗原则

结膜炎的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多无需手术。药物治疗多为眼部的局部用药,常用滴眼液、眼膏等,必要时可采取全身用药。结膜炎急性期忌眼部包扎。

药物治疗

针对病因治疗,局部给药为主,必要时全身用药。急性期忌包扎患眼。①滴眼液滴眼:治疗结膜炎最基本的给药途径。对于微生物性结膜炎,应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和/或抗病毒滴眼液。必要时可根据病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有效的药物。重症患者在未行药物敏感实验前可用几种混合抗生素滴眼液点眼。急性期应频繁点用滴眼液,每1~2小时一次。②眼药膏涂眼:眼膏在结膜囊停留的时间较长,宜睡前使用,可发挥持续的治疗作用。③全身治疗:严重的结膜炎如淋菌性结膜炎和衣原体性结膜炎除局部用药还需全身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

相关药品

苄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更昔洛韦阿昔洛韦

手术治疗

结膜炎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只有在部分类型结膜炎症状严重,造成瘢痕、粘连、畸形等情况时,采取手术方式对应处理。

预后

预防措施

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管理可有效预防结膜炎的发生,以下方法可以一定程度预防结膜炎发生。

参考资料

过敏性结膜炎高发,正确防治很关键.百家号.2024-12-16

结膜炎-病因-治疗方法-鉴别,检查,预防,日常生活护理-注意事项-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