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相隆
尹相隆(1885—1959),字任潮,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黄埔军校副校长。
人物简介
尹相隆(1885—1959),黄埔军校副校长。原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苍梧县人。字任潮。早年就读于广州黄埔陆军中学、陆军速成学堂。毕业后,在新建陆军任见习官、排长,后入广东陆军讲武堂继续学习。1909年,被保送到设在保定市的军咨府军官学校(后改名陆军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官,历时五年。
1920年,尹相隆南下广州市,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军政府,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副官长,后任师参谋长。
1922年,第一师师长邓仲元被刺身亡后,兼任代理师长。
1923年以后,正式升任第一师师长兼参谋长,并兼任西江善后督办,大元帅大本营西江办事处处长等职。
1924年1月,孙中山决定创办黄埔军校,尹相隆被任命军校筹备委员会委员(委员长蒋介石)。2月,任黄埔军校教练部临时主任。3月,又任军构入伍试验委员会代理委员长。当时,李济深因还在西江练兵,这些工作都由邓演达代理,5月,尹相隆被孙中山任命为黄埔军校教练部少将主任。
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后,粤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尹相隆升任军长,并普级为陆军上将。10月,参加第二次东征,任东征军第二纵队纵队长。随后又任国民革命军南路总指挥。率陈铭枢、张发奎等部南征雷州半岛和海南省。对广州革命根据地的统一和巩固作了贡献。
1926年1月,在国家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尹相隆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候补委员、国民政府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4月,又兼任黄埔军校副校长。7月,国民革命军举行北伐,李济深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上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后方留守主任,并代行总司令职权(总司令蒋介石在前方指挥作战)。此外,还兼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广东省政府军事厅厅长、黄埔军校副校长、第四军军长等职,总揽广东党政军全权。所部第四军两个师和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由副军长陈可钰率领,参加北伐,攻必克,战必胜,使第四军获得“铁军”光荣称号。
1927年4月初,尹相隆和古应芬到上海市参加蒋介石召开的反共会议。会后,返回广州市,发动“四·一五”政变,派军队包围中华全国总工会广东办事处和省港罢工委员会,解除英雄民兵连武装,查封工会、农会、学生会等革命团体,杀害邓培、肖楚女、熊雄等两千多名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后,尹相隆担任国民政府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总长、中央政治会议广州分会主席、广东省政府主席和第八路军总指挥。9月,中国国民党宁、汉、沪三方合流后,又任中央特别委员会委员。曾派重兵围攻进入潮汕地区的南昌起义部队。
1929年3月,在蒋介石和桂军李宗仁、白崇禧之间爆发蒋桂战争。3月15日,蒋介石以伙同李宗仁、白崇禧“分头发难,谋反党国”的罪名,将尹相隆扣押,软禁于南京汤山,剥夺军政大权,并“永远开除党籍”。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李济深被释放。同年11月,在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李济深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和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并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办公厅主任和训练总监。但李济深没有接受蒋介石的收买,不久离开南京到广州市,开始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政治活动。
1932年,曾组织“抗日军人联合会”,图谋反蒋,未成。后又联合方鼎英、陈铭枢等组织“革命军事委员会”,成为当时拥胡(胡汉民)反蒋(介石)的军事处领。
1933年10月23日,蒋介石召开中国国民党中常会,将尹相隆第二次“永远开除党籍”。11月20日,李济深与陈铭枢、蒋光、蔡廷等率领十九路军在福建省发动蒋军事下放变,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并与中国工农红军签订反蒋抗日军事协定。从此开始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李济深被选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主席和军事委员会主席。不久,福建事变被蒋介石镇压,尹相隆逃亡香港特别行政区。后又在香港组织“中华民族革命大同盟“,出版《大众日报》,继续进行反蒋抗日宣传。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尹相隆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主张国共合作,一致抗日,蒋介石鉴于全国的抗日形势,撤销对李济深的通缉令,并任命尹相隆先后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战地党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桂林办公厅主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院长等职,还授予尹相隆陆军一级上将军衔。
1944年,桂林市沦陷后,他团结一部分军人和进步人士,在家乡苍梧县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
1945年5月,在中国国民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尹相隆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尹相隆联络冯玉祥等反对蒋介石发动内战,曾两次在庐山与蒋介石面谈,批评蒋的内战政策。
1946年3月至4月,尹相隆联络李章达、蔡廷锴等先后两次娱会议,正式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并被推选为主席。联络国民党内爱国民主人士,反对蒋介石内战独裁,为促进国内和平民主而努力。
1947年3月9日,尹相隆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发表《对时局意见》,号召中国国民党内“每一个对国家负有责任感的人”,都应勇敢地站出来“改正党内反动派的错误政策”。5月,国民党中央以“背叛党国”的罪名,将李济深第三次“永远开除党籍”,并下令“全国通缉”。
1948年1月,中国国民党革命积分在香港成立,宋庆龄被推选为名誉主席,李济深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和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5月5日,发表通电,代表民革拥护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召开新政协、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国际劳动节”号召。12月,应中共中央邀请离开香港特别行政区北上,到达东北解放区。
1949年6月,代表民革在北平市参加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